绿林网

《享受人生》的读后感大全

《享受人生》的读后感大全

《享受人生》是一本由李银河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016-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享受人生》读后感(一):人生无意义,所以有意义

从宏观上讲,人的存在没有意义,正因为如此,人生只对自己及周围的微观世界有意义,所以要乐观开朗活泼的态度享受生活,遵从合理的利己主义,让自己回归平静和自然,构建自己宁静如水的精神世界。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对书中作者认为出家人的生活枯燥无趣的判断持怀疑态度,出家人有自己高深的精神世界,他们是另一类参透人生意义的人。本书可以读。

《享受人生》读后感(二):不惊艳,文章短,没事的时候可以看

散文集,但读起来速度却快不了,因为有点难懂。大部分的句子不是过一遍就能知道意思的,个人定义为这本书属于能涨知识的鸡汤。

有褒有贬,文章应该是王小波去世后写的,论证了很多独行、精神爱恋的道理,使得本书有一点像是家书的样子。既表现了对王小波的思恋(从第一个故事《迟到的扫墓》就能看出来),又用了很多很多的小故事说明自己对现有生活不感到孤单,宁静且自己快乐是最重要的。虽然思恋与接受现实二者并不矛盾(甚至这是最好的结局),但文中处处出现的“王小波”三个字,以及有意避免“在世”“生前”等字眼,转而用“年轻”“之前”等词,能看出来作者是在逃避一些话题的。因此,个人感觉本书有自我安慰、一个人角度纪念王小波的意味,这在一本随笔集上是很减分的。

总体来说,适合没事的时候随便翻翻,但不适合一字一句慢慢分析,阅读此书不会带来愉悦。

《享受人生》读后感(三):刻意享用生命

这本散文集是我看的李银河老师的第一本书,但我想应该不是最好的作品。无疑书里细碎地袒露了李银河老师对人生的终极追求——爱与美,文字直白朴素,但浸透了人生阅历的智慧和思悟。因此,读罢此书,我以有些受其出世的飘逸态度素影响,不问功名成败,只专注追寻人生的爱与美,为着快乐的目标纵情享受人生……

李银河老师对精神之爱热烈的追求,对生命最幽深最孤独的探索,对人生志趣爱好的不懈坚持,都极具感染力,让人不禁思考在如蜉蝣一般渺小的一生中,我们应该追求些什么、做些什么。

但在另一方面,我也有些叹息之处。年轻人的思维与一位超凡脱俗的智者仍如隔天堑,有些论点虽令人心向往之,但也绝非我这个年龄段所追求、适宜的。且文章结构岁清晰明了,但也失之规整,宛如框架严明的论文一般,反而少了几分灵巧的美感,而作者又心境圆满,所持观点自成一派,在文集中围绕其生命美学的几个核心反复叙说,读多了就略显枯涩。

“要过经过考量的生活,只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用心计划如何花费自己的时间,刻意追求生活中的爱与美。”我也愿同李银河老师一样,把这刻成我人生的座右铭。

《享受人生》读后感(四):追求内心世界

享受人生:我的人生美学 李银河 147个想法 ◆ 爱情 >> 爱情最让人着迷的一点是期待。人总是处于对一句话、一个声音、一个微笑、一个回应的期待之中。 >> 爱情最神奇的一点是它的原创力。人一旦陷入爱情,就会花样百出,想说的话绵绵不绝,小动作层出不穷,它们像泉水一样从心中源源不断地涌流出来。 ◆ 人间三情之比较 >> 最自然最舒服的是亲情,最随意最自由的是友情,最强烈最折磨人的是爱情。 ◆ 什么是真正快乐的人生? >> 人无论有多么辉煌的事业,多么伟大的成就,最终还是要回归自身。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灵魂是人唯一能够真正拥有的。 >> 有的人终身劳作,只是像一颗螺丝钉一样,本本分分、规规矩矩地做自己那份工作,起一个螺丝钉的作用,并不能从辛苦的劳作中体会到快乐 ◆ 成功与快乐 >> 成功既非快乐的必要条件,亦非快乐的充分条件,但是成功的确能给人带来一些快乐。 >> 些成功者本应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可是却由于目标定得太高而并不快乐;由于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不如自己内心的评价高而并不快乐;由于对人的存在没有参透而并不快乐。有些从世俗眼光来说所谓的不成功者却可以享受到快乐的感觉,由于欲望较低、知足常乐而感到快乐;由于能够压制自己的欲望而感到快乐;由于参透人生而感到快乐。 ◆ 快乐与内疚 >> 我把人生的目标定为两项:身体的舒适和精神的愉悦。 >> 从建立功勋角度考量,只追求快乐似乎是胸无大志的表现,这样的人生目标一点也不励志。中国古代讲究三立,成功的人生要立德立功立言;西方社会学讲社会分层的指标是权力、财富和名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追求快乐不是不往高处走,反往低处流吗? >> 但是追求名利是有条件限制的:天赋、努力和运气,缺一不可,缺了一样,追求的过程就变成痛苦,只有当追求的过程也是快乐的时候,才应当追求,而如果这一过程确实是快乐的,那么它与追求快乐的人生目标也就不矛盾了。 >> 第三,快乐有高下之分 >> 无论是否快乐,一个人的生命从宏观角度看是无意义的 ◆ 快乐可否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 >> 用审美态度去对待一切(包括人生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烦恼、痛苦等)只能算是一种智慧的方法,而不是终极目标 ◆ 快乐哲学 >> 会。对于芸芸众生,更适合的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合理利己主义”——追求个人快乐,就连服务他人也是为了个人的快乐感觉。

《享受人生》读后感(五):我说李银河是我的灵魂导师

从小就抱着王小波给李银河的情书入眠,儿时的记忆,现在,单剩下:你好哇,李银河。

你好哇,李银河。

这次李银河新书出版,本有机会亲见,无奈错过。不过很荣幸拿到了亲笔签名书,终得一日清闲,页页翻读。

说实话,基本没有度过李银河的作品。一切的了解,都围绕王小波。

但是,读完这一本,我要借用书中一个词——“灵魂伴侣”。读好书就像同一个朋友交谈,而读这本书就像和灵魂伴侣对话。

李银河的很多所思所想都是我所思所想,比如宇宙,比如时间,比如生命,比如宗教。当然我只是想想罢了,而李银河得到参悟,成书分享给众人。

一,关于肉体和灵魂的思考。艾伦莱特曼的语言更让我有了新的体悟。如果有一天,生命中最宝贵的那些人离开了,我一定要更加倍的好好爱自己,爱身边的人,爱一花一草一木,爱每一寸空气,因为莱特曼说:“人死之后,血肉化作分子,黏在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身上,黏在几百万个人的身上,重新成为生命体。”虽然莱特曼说:“可惜那已经不是他了,他的灵魂也永远地消失了。”但我以为,这更是我们好好爱周围一切的契机,因为他们有了更广阔的生命,他们无处不在。

二,关于生育的思考。虽然我还未谈婚论嫁,甚至暂且没有恋爱对象,但是这个问题没少考虑过。我没办法下决断说到底怎么样,因为我能感觉到现在我的价值观、人生观还是在不断快速的变更中,所以我给自己时间。但不管怎样,书中所讲,亦是我所想。而且,对于生育这件事,我还有着自己看起来有点反常的思考,我会考虑到对孩子的尊重。因为,我并没有办法征求孩子的同意,如果他不愿意来到这个世界上。这个问题放一放,过些年再谈吧。

三,关于生命的意义。书中提到的自我实现感受很深,也和去年以来对庄子思想的青睐不谋而合。若把生命的意义当作自我实现,怕是能得到很大程度的解脱。只是李银河认为出家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太过无趣这一点,不太认同。我相信有一些宗教人士,是把研习宗教当作自我实现。

四,关于出世与入世。李银河的态度让我很受用,也心向往之,希望自己也能游刃有余保持那样的姿态,不过眼下的我还是总会纠结甚至痛苦,无法从容自如,但我相信,会慢慢修炼,慢慢参悟。

五,关于独处。说到心坎里。“喜欢一个人吃,一个人睡,一个人写,一个人读,没有打扰,没有限制,没有规则,完全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我会想,万一真的遇到一个特别想要在一起的人,结果还是喜欢一个人做这些事怎么办。哈。

六,关于烦恼。李银河竟和我有同样的解决方法,就是去想广阔的世界和无限的时间,就觉得没有什么不可超脱的。

七,关于心之荒芜。李银河的文字好深情,我也有过同样的感触,但想来年纪、阅历有限,没有那么深刻,不过依然很触动我。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

八,关于敏感。我惊讶于李银河对于作家敏感程度的描绘,竟与我完全相同,然而我却并不是作家。可能如李银河的分类,我是一个没有天赋的敏感的人吧。但是对于少年时愿为作家的梦想,至今仍在内心深处埋藏,不知此生是否有机会实现。再有,李银河所描述自身对于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紧张也与我不谋而合,尤其是精神上的紧张,与人交往,在这一年,体会颇深。这种紧张不会对生活有太大影响,有时甚至乐在其中,因为能看的到,也是一种能力。但就像李银河说的,会有点累吧。

“大好的时光,大好的生命。”

一本书,结束。

一次灵魂的相遇,一场共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