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友谊读后感1000字

友谊读后感1000字

《友谊》是一本由A.C.葛瑞林 (A.C.Grayling)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29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友谊》读后感(一):朋友是自己选择的家人

突然想起友谊的英文是friendship,由朋友friend和船ship组合,是不是就是网络语言友谊之船的来源,这些是我的猜想而已,我并不知这些网络语言的起源。只是想想熊本那张一个人在河里划船场景,在配上“友谊之船翻了我一个人也能划”的图片,真的想哈哈大笑。关于友谊,我想活在世上的人都要经历,它是所有人类关系中最美好且最令人向往的关系。

如书中所言,世界上根本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艰涩难懂的。友谊最为基本和必要的特质就是其自然天生、不由自主和自由进出的关系特性,形成这种关系特性的前提既存在于某些促成先天嗜好的潜意识线索,也存在于某些当事人热衷于人际关系的特别原因。只不过现代强加了很多遮羞盖丑的衣服,和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误导,慢慢把纯粹的东西变得分不清虚虚实实。但是无论怎样,每个人心底都向往那种“不管发生什么,对方就是信任你、支持你、鼓励你的友谊。”所以,海贼王,能打动这么多人,在于他们之间每个人都毫无条件毫无保留地互相信任,那确是一种难以估量的治愈力和power。它会让人一次次感动且向往于能在现实中找到那么几个一起共行的人,也就是朋友。

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围绕友谊的理念而展开的叙述,一条线从柏拉图之恋的精神性到亚里士多德的“朋友是另一个自我”再到西塞罗论友谊的“人之间的善意”;另一条线起始于基督教和友谊,中转到文艺复兴时期友谊的治愈性,最终终止于从启蒙运动回到罗马共和国友谊的相互平等。两条线看似独立却也有相通。

第二部分主要是讲述文学中的友谊,包括了:阿喀琉斯和普特洛克勒斯、大卫和乔纳森、拿俄米和路德、狄俄墨得斯和斯特涅罗斯、尼索斯和欧律阿罗斯、俄瑞斯忒斯和皮拉德斯、艾米丝和埃米莱恩、伏尔泰和沙特莱侯爵夫人等。

第三部分则是对友谊的思考。在大部分人心里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只是人们承认并容纳其进入那些其他人不能走进的心里角落的某一个或者数量极少的几个人。作者希望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与自己的双亲,为人父母后能够与自己的孩子,甚至当恋人、配偶和同事依然是恋人、配偶和同事之时,与他们成为朋友,那么我们的人生可谓达到完满成功。确实是,当与这些人成为朋友后,灵魂有个港湾,身体有个臂弯,在长时间的相处中,这些点滴友谊渐渐会长出枝蔓,攀附着每个人天生的喜悦,直到它变成了一颗参天大树。

朋友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是自己选择的家人,所以不要因为任何不重要的小事莫名其妙地轻易抛弃他人,这很伤人。要持续灌溉维持,让它开出人世间最美的花,这样大家都会很开心!

《友谊》读后感(二):世间最美好情感——友情

关于描写人类情感之美好的书我们一定都看见过不少,但是大多数时候,对于情感的深度解读要么集中在“爱情”上,要么驻足于“亲子”上,的确,关于“友谊”这个话题,谈的人很少,更乏有人从古至今地梳理那些伟大的友谊,抽丝剥茧地探寻友谊的本质。

并不是因为友谊无足重轻,在人类的情感图景里可有可无(就像《亲情树》里说的,友谊只是个围脖,不戴觉得冷的,但是没有也无所谓),而恰恰是因为友谊的确在人的一生中有所谓,然而,友谊是个复杂的课题,爱情,可以爱就爱,不爱就离开,友谊在初始和结束都模棱两可。大概“朋友”这个词汇是世界上用滥了的词汇之一,到底什么是“朋友”,为什么他们是你的“朋友”?“朋友”给你带来了什么,你又为“朋友”做了什么?

这些问题,大概就像空气一般稀松平常,多数人不会自问。依然有许多的朋友来了走了,但是,友谊太过深刻,它不像其他的任何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都可以明明白白,清清爽爽,所以,也是无法被讨论的。

正因为如此《友谊》才显得如此重要。 A.C.葛瑞林在书里为我们梳理了那些历史上比较伟大的友谊和伟大的人物关于“友谊”的各种论断,没错,再次回到最初,“友谊”这个命题之复杂,连最睿智的哲学家有时候也会陷入到纠结和矛盾中,柏拉图虽然在《吕西斯篇》和《飨宴篇》里都论述了友谊,但是所谓的“相同”、“平等”在今天看来太过于武断,真正的友情当然是建立在互相喜爱的基础之上,但是互相喜爱却不足以构成一段真正的友情。

亚里士多德关于友情有一段伟大的论述,直到今天我们遇到了自己的soul mate,还会忍不住要说出那句ta就像“另一个自我”,然而却鲜有人知道,“另一个自我”的鼻祖是亚里士多德。“另一个自我”让我们想到《七月与安生》里那句经典台词——而我只有你。真正的朋友,是不可能完全相同,无欲无求——想要寻找一个真正的灵魂共鸣者本身就是一种需求,而这个世界上真正能找到的人其实并不多。一个真正的朋友,本来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亚里士多德关于友谊的探索更为深刻,他指出,人类最真挚和高尚的友谊是发生在那些卓越之人中的。上述柏拉图的论述模棱两可的回避了就算人格不高尚者也应该拥有友谊,关于此,乔万尼·薄伽丘在《十日谈》里有所解读:因为根深蒂固的人性缺点和卑鄙贪婪的无耻行径已经蒙蔽了人们的双眼,只能看到自己的利益和得失,因此友谊已然被驱逐出世界的尽头,离乡背井地流浪于永恒缥缈之地而无处安身。友谊是神圣的,只有有道德有高尚品格的人才能享受这一情感殊荣,也只有卓越之人才能拥有高尚的友谊。说起来,友谊真是稀缺之物,我们都可能爱上别人别别人爱上,会疼爱自己的孩子尊敬自己的父母,但是友谊——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的,这也许是,少有人谈及真正的友谊的原因吧,友谊不是大众物,它的确是人类情感中高山仰止之物。

有人管这种情感叫做“羁绊”,有人叫它“后天亲人”,所以,《海贼王》让我们热泪盈眶;所以,《老友记》多少年长盛不衰,其实,每一个人都呼唤友情,但是坚持一生,激发出人类更美好情感的友谊,真的是少之又少。

很多伟大的友谊,难免以撕逼收场——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萨特与加缪;左拉与塞尚……他们都曾经激发对方更多的艺术火花,虽然撕逼的理由各有千秋,但是人无完人,友情易碎,不能强求,我们也不能说,因为和一个朋友的绝交,双方就被逐出了伟大的人,或者卓越的人的群体。友谊很复杂,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容易破碎。友谊和所有的情感一样,需要双方共同的进步与经营。它易碎,难以修复,更难的是,它经常处于变异的边缘。

同性之爱,异性之宜,一切傻傻难得分的清楚。人类本来就是这样的复杂,然而,归根究底,人到底不是一座孤岛,我们都需要朋友,但愿每一个人都能慎用“朋友”二字,“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通悟了人生的智慧之言。

世间多少朋友,而簇拥在身边的,也许只是玩伴、伙伴。

真正的友谊,大抵是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的。

《友谊》读后感(三):友谊的演绎与发展

友谊的演绎与发展

“人类所有关系中最崇高、最美好的莫过于友谊。我们都认为如果我们长大后跟父母成了朋友、我们的孩子长大后跟我们成为朋友、我们跟同学和同事成为朋友是一项成就”,“那些处于贫穷窘况以及所有其他身陷不幸之中的人们把朋友当成是能够获得救援的唯一庇护所”(亚里士多德)。在《友谊》(Friendship)一书中,英国哲学家、伦敦新人文学院创始人A.C.葛瑞林把“友谊”描绘成人类众多“美德”的一种,是引领人们过上优越而有价值生活的基本要素,他说“一个没有朋友的人就像无人照料的花园,会变得荒草丛生——看上去蓬头垢面、阴郁内向,再往后就愈发变得古怪反常、半痴半癫。”在葛瑞林看来,没有朋友是很可悲的,一个人“对待他的朋友应该就如同对待他自己一样,因为他的朋友就是另一个自己”。

葛瑞林认为,“友谊,或等同于,或涉及到一种品格,一种德行。”为了澄清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被爱又是什么感受”,以及究竟什么才是“讨人喜欢”的“可爱之处(phileta)”?亚里士多德把“讨人喜欢”的“可爱之处”分为“实用之处”、“合意之处”和“卓越之处”三种,而这三种“可爱之处”又相应地代表着三种朋友:“那些因彼此可获得实际收益而相互结交的朋友”、“那些因彼此可获得愉悦感受而相互结交的朋友”,以及“那些因为彼此所具备的相似美德并且如同喜爱‘另一个自己’一般相互结交的朋友”。亚里士多德在名著《尼各马可伦理学》(Ethika Nikomachea)中强调,只有最后这一种朋友之间才是人类最真挚且最高尚的友谊。他认为,德行具有内在的永久性,具有相似德行的人们之间的友谊,才是完美友谊。因为那些无需任何先决条件而优秀到极致的人(即“那些能自我约束、完善而卓越不凡之人”),是维持时间长久且完满无缺憾的友谊。

“美德里有和谐,有坚贞,有忠诚,有无私,有明智,有善,有爱。一个人的美德一旦表现出来,便会光芒四射,并且借助这种光芒、照见别人的美德。美德与美德互相吸引,光芒与光芒交相辉映,结果便燃出友谊的光焰。”西塞罗经常在其哲学作品中谈到“友谊”。其中,名为《荷尔顿西乌斯》(Hortensius)的对话集,书名即来源其与好友昆塔斯·荷尔顿西乌斯·霍塔卢斯的对话。奥古斯丁在《忏悔录》(The Confessiones)中说他在19岁读《荷尔顿西乌斯》时,全身就被一股哲学“炽烈燃烧着的热情”所充满,他感觉“这世界上除了朋友之间的赤胆忠心和相互喜爱,再也没有其他更加伟大而令人慰籍的人或事了”。托马斯·阿奎纳在《神学总论》(The Summa Theologiae)甚至将“友谊”归类为组成某中幸福生活的物质之列。“……友谊成为时间最为神圣的事物,不仅值得人们致以高于一切常理的崇敬之心,而且配得上任何与日月同辉的永恒赞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乔万尼·薄伽丘在其代表作《十日谈》(The Decameron)的第十日有关提图斯和吉西普斯的故事中如是神采飞扬的写道。

友谊是什么、友谊有何价值?在哲学家、文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的眼中绝对是形象各异的“哈姆雷特”。“如果把漫长的历史进程按时间维度切成片段,那么在每个事件片段上都可以贴上许多标签。”葛瑞林认为,有关友谊主题的观点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就当下,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有关友谊的理论,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对政治友谊(或对公民之间政治友谊)的见解,本身就是对“友谊”理论的发展。在《友谊》一书中,葛瑞林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友谊的发展所造成的变化。首先,启蒙运动的发起人(那些明确而有力地表达出新感性主义理念的思想者和作家,如狄德罗、伏尔泰、休谟和康德以及其他人)希望能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概念去解决社会和人类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其次,友谊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历史演进。葛瑞林认为,相比之下,启蒙运动存在某种伟大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启蒙运动是人类从强加于自我的不完美状态走向人性复苏的运动。”康德不但在关于启蒙运动之著名论述中述及这两方面的因素,还在其公开的伦理学讲座中为“友谊”增加了“相互平等”的理念。

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我们将视友谊高于政治。”一如阿尔贝·加缪在《反抗者》(L’Homme révolté)中所言,平等不仅是政治得以成立的一种预设,这预设需要不断地被提出,并致力于平等实践的持续创造。作为政治原则,平等的终极目的是在推进人的自由,而非固执于某种结果层面的相同。当然,不同国家的人们因文化的差异而对友谊有不同的看法。葛瑞林强调,友谊的不同不仅有国家和文化的差异,还有男女性别的差异。在《友谊》中,他还透过探究文学经典中的“友谊”,以“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友谊。葛瑞林认为,友谊的核心特征在于喜爱之情、同情之心和忠诚之意。友谊可是我们和父母、子女、同学、同事之间的“朋友”之情,也可是我们和素昧平生的人产生的相见恨晚的好感和喜爱;友谊可使我们分享彼此不同的兴趣和思想,融入对方的世界,并担负起相互守护的责任。“如果没有这些连接的存在,我们将会变得更加微不足道,并将一步步走向虚无主义的险境之中。”

原载《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保险报》,发表时有删节,转载请致电致函商洽授权。

http://csr.mos.gov.cn/content/2017-03/10/content_46621.htm

http://shh.sinoins.com/2017-09/22/content_243400.htm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