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怒之下》读后感锦集

《一怒之下》读后感锦集

《一怒之下》是一本由[英] 杰夫·戴尔 / Geoff Dyer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怒之下》读后感(一):读杰夫.戴尔的《一怒之下》

《一怒之下》是杰夫.戴尔以一种奇特文体写就的书,一本难以归类的书。也许,他在营造这样一个氛围:当我们读这本书时,“其实我们就处在一个外延广阔的引用当中” 。他这样告诉读者:“我决定要写本关于劳伦斯的书,但同时也决定要写本小说,……我迫切地想要同时写这两本书,但两股欲望互相拉扯,到最后哪本我都不想写了。……最后,当我忍无可忍时,我全身心投入到对劳伦斯的研究中。……而这意味着做做笔记,意味着三心二意地进行劳伦斯研究。”于是,他开始不断地寻找写作地点:巴黎——罗马——西西里岛——意大利的陶尔米纳老喷泉别墅——希腊的阿洛尼索斯岛,这些劳伦斯到过的地方。他不断地改换写作地点,确定了又推翻,处处是矛盾和焦虑:劳拉,一个不算妻子的妻子;巴黎,一套不想再租又不得不租的房子,一个不是家的家,一本想写又不可能完成的小说……所有这一切,以杰夫戴尔的方式告诉读者:“我是那么地渴望……以至于不可能……”。自始至终你读到的都是他自己,而非一本关于劳伦斯的书,处处是杰夫准备写作的焦虑和自我折磨:“我拿起书又放下,想着去写点什么结果却跑去洗碗”,到处是杰夫在不断拖延的状态下,更换住址,寻找餐厅,寻访劳伦斯的故居,搜集劳伦斯的照片,像劳伦斯那样,从“没有什么地方比家更令人绝望了”到“在哪儿我都是在家里”。他甚至因为想到加缪,便寻访加缪的家乡阿尔及利亚的贝尔库,阿尔及尔,其实,他是在努力寻找一种力量——“能够帮助我接受我无法改变的存在”。杰夫戴尔在肯定与否定两把椅子上自言自语,正如书中描写的“我会坐在桌前……盯着窗外……写几个字……为了保证我所写的确实抓住了那一刻的景致与心情,我会抬头看看……再添几个字……为了让自己能看到全景,我会放下笔专门看外面……很快我就厌倦于凝视窗外了,我会离开书桌……成为黄昏下霓虹闪烁的考特侯葛特街上行人中的一员,抬头看到那张空桌子,笼罩在安格灯泡的光下……”。这大概就是作者的自我写照吧。如纳博科夫所言:“我的写作只取决于唯一的读者——我的自我”。我很喜欢这本书,它像绕着石头的流水,像围着树转的四季。

《一怒之下》读后感(二):融入劳伦斯的生活-写作日记

《一怒之下:与D.H.劳伦斯搏斗》 读了2,3个月的书,中途有些厌烦了这位糟老头子的絮叨和神经质,但每每重拾起来继续读的时候,又会被一些琐碎小事吸引住,被作者的一些警醒发言震撼住,回过头来看书名看全篇,都是围绕着劳伦斯研究展开的作者写作过程的一种记叙,原本以为会对劳伦斯有一个百科式的介绍,但我想那样只会无趣无聊,就像作者常常提到的,真正想了解一位作家,就少看关于他的引用,因此作者大部分是关于劳伦斯第一手书信的研究。作者杰夫戴尔虽然很少提到劳伦斯的作品,但劳伦斯的身影仿佛融入到杰夫生活的每一寸,他写劳伦斯就像写一位老朋友般信手拈来。 看一些传统意义上成熟成功的作品,欣赏完完整的情节记叙后,总会对作者产生敬重佩服的仰慕之情,但总会因为时间空间的远离产生距离感,看完这本,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之前少得可怜的阅读体验,就像在看一本作者的日记,杰夫的牢骚逃避和抑郁绝望,虽然惹人讨厌,但反观自己,自己有何尝不是这样呢?甚至比他更畏畏缩缩,一事无成,这种作家自身的无奈糟糕,有时也会像一剂安慰剂打入自己焦躁的心灵,原来大家都是这样浑浑噩噩地过来的呀~

书摘: “不管怎样,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写自己的D.H.劳伦斯研究。即使它们永远不会被出版,即使我们永远不会完成,即使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我们所剩下的不过是一则未完成、无法完成的记录,记录了我们如何没能坚持住早期的理想和野心,但我们每个人必须试着在我们关于D.H.劳伦斯的书上取得一些进步。世界在结束,从陶斯到陶尔米纳,从我们去过的地方到从未涉足的国家,所以我们最好努力在我们的D.H.劳伦斯研究上取得一些进步。” “如果有人讨好地问我们在寻找什么,寻求什么,我们会立马,几乎出于本能地想到一些空洞的词——上帝,成就,爱——但实际上我们的生活是由许多微不足道的寻觅构成的,像一张没听厌的CD,一张十七岁那年看到的劳伦斯的照片...将它们汇总在一起,这些琐碎的小事会组成一部史诗般华丽的心愿单,足够找你一辈子了。” “人需要感觉到自己所追求的生活被当前的环境所阻挠,那种生活虽然是他们所引领的却并不是他们想要的;而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正是那些阻碍物的混合体...设法说服自己你想要做的事情被阻止了...于是你就能说服自己是你的孩子们妨碍了你继续这项其实从未有过起色的事业。接下来:总是要以对其他人负起责任的名义放弃各种事情,从不承认是因为失败,因为缺乏自我...经过几年为人父母后,人们变得无法回答他们想要做什么。他们的喜好只能通过有着层层等级的责任来表达...” 杰夫戴尔定理:我是那么地渴望...以至于不可能...

《一怒之下》读后感(三):颠覆认知|荒诞中裹挟着劳伦斯的灵魂之风

我是在找D.H.劳伦斯传记时,偶然发现的这本书……它完全超出我对常规文体的认知……

~~~~

《一怒之下》读后感(四):杰夫•戴尔定理:愈靠近,愈远离

对喜欢的人或事物,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就阅读而言,有些时候,我会狂热地爱着某个作家,四处搜罗他的作品,投入、汲取、付出,写书评、做推荐、掏空自己。这种热情多半会冷却,在熟悉之后,渐渐生出倦怠,要么审美疲劳,要么发现不足。即使仍喜爱的,也少了那份热烈。

或许,某些作家确实经不起推敲。或许,这种感情就不算真爱。或许,就像经过的风景,走一路,行一程,愈靠近,愈远离。

这种“喜新厌旧”的习性,原来并非我的怪癖。在《一怒之下:与D.H.劳伦斯搏斗》里,杰夫·戴尔说道:“一个人开始写某本书是因为对某个主题感兴趣;一个人写完这本书是为了对这个主题不再感兴趣;书本身便是这种转化的一个特征。”小说家孔亚雷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里,称之为“杰夫·戴尔定理”。在少年时期,杰夫·戴尔就对D.H.劳伦斯非常着迷。那么,完成一本有关D.H.劳伦斯的书,就是他告别劳伦斯、告别某段岁月的方式吧?

杰夫•戴尔,毛姆文学奖得主,W.H.史密斯年度最佳旅行书籍奖得主,英菲尼迪摄影写作奖得主。

《一怒之下》很奇异。它讲述劳伦斯,它不讲述劳伦斯。作为文艺批评,通常需要努力剖析作者和作品。戴尔却不这么写。在《一怒之下》里,几乎看不见任何评论性质的语句。它不说劳伦斯的作品是怎样的作品,也不说劳伦斯是怎样的一个人。那么,这本书到底都说些什么呢?它说的都是戴尔自己。戴尔在旅行,戴尔在思考,戴尔在回忆,戴尔在做这个在做那个,戴尔戴尔戴尔戴尔……有时候,是戴尔和他的伴侣劳拉。

在豆瓣的短评区里,有这样的两条一星评论,我隐藏了豆友的头像和ID,把短评贴出来,仅仅为了说明读者可能产生的阅读感受。

凝视的主体不是书写的主体,而是返回自身的观照,描摹自身的感受。这是一种相当自恋,也是相当冒险的写法。杰夫·戴尔需求的不是理解。

劳伦斯在1921年给布鲁斯特伯爵写了一封信。“不,我一点儿都不明白你所谓的权利、关系和世界是什么意思,”他说,“让世界见鬼去吧。我痛恨‘理解’人,我还更痛恨被人理解。理解比任何东西都更该死。我拒绝理解你。因此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用有丝毫的不安,也绝不用改口。我不会去理解。”

“我最喜欢的是劳伦斯的脾气性情”,戴尔说道,“他每天生气的能力,他那消耗不完的怒气”。这就是戴尔喜欢劳伦斯的理由。他拒绝“理解”劳伦斯,而是要将劳伦斯化作他生活的一部分,身体的一部分,思想的一部分。

当他在巴黎时,他感到焦躁,因为巴黎与劳伦斯的联系太过疏远;当他在意大利旅行时,我不知道,他是用自己的眼睛还是用劳伦斯的眼睛观看撒丁岛、那不勒斯、陶尔米纳、老喷泉别墅;当他驱车前往伊斯特伍德(劳伦斯的家乡),当他在特拉提斯弗提的圣玛利亚广场徘徊,当他在白孔雀咖啡馆啜饮,当他步入劳伦斯的故居、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趋寻,劳伦斯怎么可能不在呢?即使他离题万里、过分发散,写里尔克、写米兰·昆德拉,写自己对“笨蛋之城”牛津的痛恨,写自己的皮肤干燥、湿疹和膝盖疼痛,写自己和劳拉在沙滩上的欲念,劳伦斯又怎么可能不在呢?

劳伦斯的油画。

作为一名不愿墨守成规的艺术家,劳伦斯在文学创作上也表现得非常自我。他的作品志在深入世俗意识之下,别求感情和理智的联系,拟为“世纪疾痼”对症下药。他开出的济世药方让同时代人感到窘迫: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和谐、美满的两性关系。劳伦斯视之为世上最美好的、最有生气的东西,因此“性与美是同一的,就如同火焰与火一样。如果你恨性,你就是恨美。如果你爱活生生的美,那么你会对性报以尊重。”劳伦斯喜爱画画,爱写诗歌,这对他的小说带来了影响。他对理性的、直接的、合乎逻辑的叙述不屑一顾,而是致力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委婉地、曲折地描摹内心的情感。他的行文富于诗意,细腻抒情,节奏明快,有时朦胧模糊,耐人寻思,有时表现得爽利、突进。

那也正是杰夫·戴尔给我的感觉。就仿佛,杰夫·戴尔是D.H.劳伦斯的镜像。

“一怒之下,我开始写关于托马斯·哈代的书。这本书将无所不谈,但恐怕唯独不提哈代——一本怪书,但很不错。”——D.H.劳伦斯,1914年9月5日。

这就是《哈代研究》。直至劳伦斯身后的1936年方才出版。劳伦斯在写作中不断离题,把它写成了一部他自称的“我心灵的告白”甚至是“我心灵的故事”,几乎“除了哈代”,广为涉及:哲学、社会、政治、宗教、艺术等,洋洋洒洒地展开去,一发不可收拾。《哈代研究》萌发于1914年,但它很快被一次世界大战打乱了进程,然而这种犀利恣肆、自如挥洒的风格成了劳伦斯随笔的特色。

这也正是杰夫·戴尔从劳伦斯那里获得的恒久的养分。特立独行,我行我素。

杰夫·戴尔的四部作品

我把杰夫·戴尔的四部作品摊在桌上。除了《一怒之下》,它们分别是:《此刻》,一部摄影写作随笔;《潜行者》,塔可夫斯基同名电影的终极之旅;《然而,很美》,爵士乐之书。四部作品,四种题材。

杰夫·戴尔从未正经地工作过,除了写作。而且,只写他感兴趣的东西。他是漂浮的、不定的,也是沉潜的、内化的。当他谈论劳伦斯时,他说,“我热爱他的照片完全和我热衷于他的作品一样”,这张照片让他得知了拍摄者爱德华·韦斯顿,他发现了摄影所呈现的另一个世界。当镜头面向《迁移的棉花采摘者》,年轻的艰苦的劳作者,眼睛掩在深影中,手掌就是风景,呈现如大地般的品质。爵士乐与电影,亦是类似的一次一次新发现。杰夫·戴尔对这个世界永远好奇,永远有新的兴趣点,因此他永远在路上,在写作。

有人说过:“你要读的下一本书就藏在你现在正在读的这一本书里。”读完杰夫·戴尔之后,接下来,我打算与哪一位作家亲近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