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民国三大校长》读后感摘抄

《民国三大校长》读后感摘抄

《民国三大校长》是一本由王云五 / 罗家伦著作,岳麓书社出版的304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民国三大校长》读后感(一):随想

啃完《民国三大校长》,感慨良多,翻开之前,只对蔡元培先生的诸多事迹有所耳闻,对梅贻琦先生和张伯苓先生知之甚少。看过之后,孑民先生的兼容并包,月涵先生的沉稳刚直,伯苓先生的中正坚毅都一直在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可以说他们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路人,他们的诸多思想,现在看来依然是先进的,符合时代需求的,足以见得三位大师眼界之开阔,眼光之长远。为什么那个年代会产生我们中国最后一批大师,我想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先行者,领路人为他们撑起了一片自由的研究的天空。回头看今天做教育的一部分人……算了我不回头看。。。最后,从《南渡北归》到《那时的先生》再到《民国三大校长》,感慨一句,民国是个战乱的年代,是个残酷的年代,是个无数先辈流血牺牲的年代,但也是一个思想的黄金年代,一个自由,奋进又不失爱国情怀仁人志士的年代,是一个读书人真的愿意铁肩担道义的年代!是一个吾辈应致敬并以之为楷模和目标的年代!

《民国三大校长》读后感(二):多一些让读者自己去发现会更好

不是自己以为的方式表述,所以努力了很久这本书到最后也只看了三分之二,而且还看了很久。

首先,此评价不针对三大校长本人。

其次,对于一个人下评价应该有全方位的了解后,才能有个立体的形象。所以编排是否是有自传,校长的思想文字,再辅以他人以他者的眼光来看校长,这样显得更完美呢?

对于一个人好奇,我们都希望自己去慢慢发现,这样才有惊喜。而此书文章的编排百分之九十都是他者的眼光,一句话,一件事,说一遍是了解;说两遍是平淡;说三次是烦躁;如蚊蝇在耳边一直唱和,有点烦。

看到大约五分之一时,就有一种感觉,不是在说三大校长吗,怎么却多少是在给每篇文章的作者自己唱功呢?有时候文章作者说得过于兴高采烈,以致很生硬地拉回主题,这不就是抱大腿来标榜自己吗?实在对这类的思想和做法有些排斥。

《民国三大校长》读后感(三):木铎之心,素履之往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教育家是人类文明之光。常有人感慨民国时期的美好,其实民国一点也不美好,积贫积弱,生产力低下,被西方国家侵略,军阀割据,生活穷困,有什么好的。但民国时期恰恰是教育大发展的时候,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很多思考、研究、辩论,知识分子对国家发展有了各种意见,这和专制王朝时期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而那个时候的大学,可能有很多缺点,但那种青春、热情、向上的氛围的确是令人羡慕的,社会总是需要一些理想主义,而大学就是最好的土壤。

本书是台湾《传记文学》丛书之一,《传记文学》登载的是各种回忆录,虽然系统性不太强,但胜在都是当事人一手资料,无论是口述记录还是撰写的回忆文章,都给那个特殊时代的各位名人轶事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录。这一本聚焦三大校长,北大蔡元培、清华梅贻琦、南开张伯苓,全是如雷贯耳的名字。民国时期,不知多少各行各业的顶梁柱是从这三所顶尖高校出来的,曾受过三位教育大师的教导或影响。

蔡元培本是个革命青年,后来从事教育。《觉醒年代》里的马少骅老师的蔡元培演得实在太好了,读这本书又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两相对照,北大兼容并蓄的底蕴就是那时筑成的。梅校长的篇幅相对少一些,感觉他的人生很正常,不抓马,但两岸清华人对他都充满了敬意。张伯苓不是公立学校任命的校长,是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创办了整个南开教育体系,从中学到大学,到女校,到小学,到研究院,感觉对内地对张伯苓的评价还不够,也许受到政治影响吧,但这是真正的教育大家,值得所有国人尊敬。

《民国三大校长》读后感(四):三大校长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

《民国三大校长》,红色的封面,很是吸引人,全书300来页,介绍了民国时期的三位有名的大校长,即北大校长蔡元培,清华校长梅贻琦,南开校长张伯苓。对三位校长的叙述,既有他们的个人自述和回忆,也有同窗好友、曾经的同事、一起的战友们的回忆与讲述。

全书一气呵成读下来,对三位校长的丰功伟绩甚是佩服,对其为人更是钦佩有加。三大校长致力于推动所在学校教育发展与国家兴亡、民族振兴紧密相连,这是我们所不能及的。一个人不但要一心为民、心系祖国,还要忘我工作、全不为私。

蔡校长官至教育部长,却仍平易近人,绝无架子。他重情义、明礼节,喜好每饭必酒,主推男女学生平等。梅校长做人、读书、做事,则以慢、稳、刚三字代表,他真诚而不虚伪,在推动清华大学实力晋升的道路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张校长倡导学生爱国,教育学生学知识、增能力,用以为国为公,助力中国富强。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三位校长的人品、才品、德品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历史永远铭记的。三位校长为正义奋斗、为国家奋斗、为民族奋斗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的。现在,我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我们的生活环境与三位校长当年早已不能同日而语,但三位校长的精神,那种满满的社会正能量,是我们必须也不能忘却的,相反,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审视自我一番,看看自己到底能为我们的国家做些什么,能为社会的进步做些什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也是可以值得骄傲的。

我喜欢三大校长的为人、处世之道,我将以他们为榜样,传承他们的精神,做好我自己的工作。

《民国三大校长》读后感(五):在膜拜之外寻找真实

这些年,民国时期的大学被戴上很大的光环,以西南联大为顶峰,校长、教授等等都像明星一样成为很多读物的关注对象。开始的时候我也比较感兴趣,但后来有点烦了,觉得他们真的就像一座遥远的山,高大但很模糊,在传来传去的文字中已经失去了应有的真实。此次之所以读《民国三大校长》,就是想,或许早期的一些文字能够提供给我们一些更真实的东西。读完之后感觉,尽管也有很多应景之作,但总体而言还算没有让人失望。

三大校长就是北大的蔡元培、清华的梅贻琦、南开的张伯苓。此书内容来自台湾1960年代开始编撰出版的《传记文学》,是其中刊出的与三位校长有关文字的辑编。1)所有的文字都来自当事者自己的回忆——或许回忆有不太准确的地方,但避免了二道贩子的文字加工。2)文字带有作者个人色彩,只涉及三位传主的某些方面,无法提供完整传记。总体看,有关蔡和张的内容要更加丰富一些,梅的描述则比较单薄。

我先说读完后对三位校长留下的另类印象(注意是另类印象)。关于蔡元培的印象,第一是传奇经历,清末翰林出身,授编修,却没有成为冬烘先生;第二是动不动就辞职,做过很多事情,出入很多职位,但常常以辞职告终,在北大的这些年也是不止一次辞职,“一生任官做事,合则留不合则去”。关于梅贻琦的印象,第一是寡言和隐忍,寡言也能成大事啊,第二是无敌酒量但不张扬,所有敬酒来者不拒,但从不主动挑战别人。关于张伯苓,第一是身材伟岸,常常把别人比下去,第二似乎总是在为筹款而奔忙。确实,三位校长代表的三个大学,性质很有不同:前两个属国立,一个自京师大学堂蜕变而来,有教育部拨款,一个有外人资助,庚子赔款基金是保证,唯有南开属于私立,学校规模无法与前两者比,办学资金也是常常捉襟见肘,一度因为清华财大气粗粗暴挖人而气愤填膺却无可奈何,但正因为私立这个身份才能与清华北大相提并论。

列举其中一些值得看的篇目:1)蔡元培自述,好像是几篇东西拼在一起的,但也值得看。2)蔡孑民先生与我,王云五,与蔡有多次交集,故而有很长叙述,其中说到蔡元培在教育部的很多想法来自他当初给蔡的建议。3)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和五四运动,罗家伦口述,他是组织者,还原了真实的事件过程和不同人的表现,很有现场感。4)张伯苓和南开大学,宁恩承,从不同方面回忆南开和校长,包括学运,学生生活状况,学生与教授的对抗等,真实有趣。5)我在南开大学的前十年(1926-1936),何廉,回忆南开的经济学研究和校长支持,有很多细节让人感兴趣。

附带说一下,书中好几处提到统计学。吴大猷列举南开聘请的教师中,提到何廉是经济统计教授,何廉的回忆也证实了这一点。宁恩承回忆1924年专心翻译美国Willford King的《统计方法》,说当时“中国统计学是新兴学问,统计方法运用方开始”,此书“通俗易解,译成之后在国内各大学通行采用,成为应时之品”。何廉回忆他在南开第一学年教的四门课是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和公司理财学,曾经组织编撰经济统计资料和物价指数研究。对,这些事件都发生在南开,确非偶然。据何廉回忆,张伯苓清楚,私立的南开,实力难敌国立的清华和北大,故而避免正面竞争,“南开坐落于商业都市天津,天津还有一个成为华北大工业中心的前景,南开应当把重点放在企业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上,而当时的清华和北大尚未包括这两个领域”,所以,南开首先要加强商学院,然后待有可能则要建设工学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