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读后感锦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读后感锦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一本由窝窝著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读后感(一):此书似乎是金庸小说的某种延续

这篇文章让我有种感觉,似乎是金庸小说的某种延续。只不过在金庸的小说中,我们是梦幻般的游荡:时而在大漠飘零,时而在塞外奔驰,时而在中原习武,时而在华山论剑……但在这本书中,我感到的是真实的游历,虚幻和遥远的东西瞬间变得触手可及,借着作者的亲身经历,我们体会着作者的心情、感受、思想、行程。忽然,我发现我也是有梦想的人,只不过是曾经有过,现在忘了。不过,没有关系。如果没有时间或金钱亲自去旅行,看看别人的书,相当于在80%的程度上亲自经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读后感(二):你不去体验生活,就会被生活体验

我们只是活着却没有体会人生,每天在两点一线间穿梭,路过的所有景致都像标本一样,没有新意,没有生气。清晨穿过车水马龙,风尘仆仆地去上班,晚上再拖着一身的疲惫匆匆归巢。汽车轰隆,人山人海,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在长期固定的秩序里循环。我们不是在体验生活,而是被生活体验着。

这本书里写了很多经历,生活之外的世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不同的自己,感受到一种灵魂终于得以解放的畅快。到别人生活已久的地方,去找寻我们总也追寻不到的答案,一个明晰的内心。

我不远千里万里的跋涉在远方,并不是为了追求什么所谓的意义,而没有意义也许就是我最大的目的。脱离固有生活的牵绊,走出混沌僵化的困局,我看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纯净。

内心深处被长久封存的真正的声音,只有在去除枷锁的世界里才敢肆无忌惮地呐喊出来,这样的看世界其实是去看自己,我们阔别已久的真心。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读后感(三):人生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想到的是最近网络上热议的一个话题。

2015年4月14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友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经采访得知,作者为2004年7月入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心理教师,已经任职11年之久。如此任性的辞职信,领导最后还真批准了。

是啊!我想这位女心理教师的内心一定是经历了什么,思考了什么,感悟了什么,才会说出这么有思想内涵,引发无数网友热议的话,实现人生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带着这份好奇心,我读完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本书。我觉得这是一本触动心灵的好书,它给了我们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勇气,人生就该过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这个鸭梨大的社会里,人生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是为冲动进行的一次美丽冒险,离开现实社会的忙忙碌碌,离开工作压力,离开都市节奏,离开高楼建筑的噪音,放慢生活的脚步,做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亲近自然,享受生命。远方的风景更美丽,我们愿意去旅行,去感悟美丽的大自然,看不一样的世界。

就像书中所说的一样:“你要相信,世间一切的美好,值得一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读后感(四):旅行的意义

一本书,无论它是深刻或者浅显,如果在打开之后能给我们带来一点点的触动和共鸣,甚至让人走出当下的焦虑与困境,生命的通道和可能重新打开,那么,这本书对我就是一本好书。

每个人都有过对远方的渴望,每一场旅行都是一次寻找自我的过程,所有的风景都是灵魂的风景,只是我怎能在内心繁杂浮光掠影的行程里获得幸福与安宁?圣经时代,爱琴海,北方的森林,还有那一座座美好的城市,一个个寂静的乡村,那些篝火边的舞蹈,菩提树下的琴声,那风雪,那雨……它们哪一些以怎样的姿态在我的灵魂我的血液中留存?

外在的世界并无中心,花朵游鱼的存在自身呈现,只要有阳光土壤和水。如果我渴望着远行,渴望沉入那一个个庞大的城市,不是因为别的,只是要更多的接收喧响,并且从那喧响中分辨出音乐。

我也有过短暂的离去,像雏鸟的试翼,每一次的出游,都有一股清新的风吹进来,给我流泪的理由。但是这还不够。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的。

天刚破晓,我就驱车起行,穿遍广漠的世界,在许多星球之上,留下辙痕。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旅客要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对我来说,旅行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此吧。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读后感(五):这就是最好的世界

大家都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果说生命本来就是一场旅行,那不知要跋涉过多少风景,才能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需要的,什么是最想要的。

出去走走,却不只为单看路上的风景,因为我们都知道,旅行只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出发去看别人熟悉的地方的一个过程。看什么,其实不太重要,想看到什么,或者说能看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

就像很久以前,看到一组图片,我惊讶地长大了嘴巴,因为,照片上的那些地方,我大多去过,却没有看到照片上那些美轮美奂的风景。同样的故宫,我看到的只是拥挤和破旧;同样的田野,我看到的只是单调没感觉和发蔫的草木。而照片上骄傲而闪耀的红墙和错落有致的风光,仿佛在嘲笑我的心不在焉和目不识宝。

很多时候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正像很多人不是缺少出发的次数或路费,而是缺乏出发的心态那样。

这本《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其实书名我早有所闻,真正吸引我的却不是网络上一度喧嚣的闹腾气,而是那淡淡的安静的感觉。

书中漂亮极了,嗯,那种漂亮的心境,漂亮的感受,让我感觉得到,作者窝窝一定是个活得漂亮的女子。

书里没有很多到哪里玩,玩得怎样,怎样砍价怎样买票怎样偶遇的寻常事,而是一路行一路思索一路流连,我甚至感到了三毛《橄榄树》的那种逍遥自在,心情自由无羁的感觉。

我爱这种鲜活的姿态,也爱这种真正的旅行,从内到外的去远方感受另外一种生活,思索人生的种种可能。

即使乞丐,书中也能看到那种乞讨的尊严——贫,但不可以贱,正大光明乞讨,但绝不是卖同情。

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更是沉淀下来……千帆过尽之时,我们才会懂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便是最好的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