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切都是刚刚好》读后感摘抄

《一切都是刚刚好》读后感摘抄

《一切都是刚刚好》是一本由楊重源 / 齊萱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切都是刚刚好》读后感(一):信仰之心

《一切都是刚刚好》 “人生总要做一些别人觉得没意义,但自己很爽,很有成就感的事”。很喜欢这句话,现实生活又会有多少人能够做成这样的事呢?又会有多少人真正心存善念呢? 只能说信仰这个东西很神奇,心中有信仰的人会克服艰难险阻去完成他(她)的这份信仰,从不在乎别人对他(她)的另眼相看,从不考虑这份信仰是否值得自己守护,而是用尽全力去完成它。本书的作者就是因为信仰的依赖,内心充满着爱人的力量。杨医生把每年都能上塔须看做是老天的恩赐,从未想过这些付出是否值得,只想着能为塔须做一点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当今社会所缺的。这世间只要人人都心存善念,哪怕只是有杨医生的一丁点精神,社会就能多一份和谐。 一个平凡的台湾医生,整整9年,坚持到一个被人遗弃的塔须村为村民看病,自费提供3000公斤药物,资助塔须的孩子上学。在常人看来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而在他眼里没有伟大,一切都是因为刚刚好而已。他说付出的同时,也得到最多,看到塔须人民快乐,他自然也是欣喜的。有家人的支持,有其他心存善心的人支持,再大的苦都不是问题。杨医生不仅自己一直坚持为塔须人民送去温暖,而且也将这份爱散播到更多的人身上。他的慈悲,衍生出了更多的善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信仰的力量。 人生,一切都是刚刚好,刚刚好,我有多一点点时间,刚刚好,我有多一些些能力,刚刚好,塔须也需要,刚刚好,遇到幸福如斯的你;刚刚好的祝福。 ――杨医生的祝福 愿我们每个人都心存善念 ,尽起善念,尽起善因 ,尽得善果。

《一切都是刚刚好》读后感(二):因爱出发,一切刚刚好

文/ 向沐然——《一切都是刚刚好》

塔须,在遇见这本书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地方。那是处在西藏的一个小小的村子,海拔4500米。通过作者的描述,那里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之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青草和奔跑的牛羊…真的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可是你知道吗?那里住着几百户人家,他们像是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里的景色虽美,却是每年温度平均零下45度,八个多月都是冬天,亦是物资极度匮乏的日子,那里没有商店、没有学校、没有医院……他们过着较原始的听天由命的生活。

住着帐篷,只有鲜少的人家才有得住是石头房,有的人一年只洗一次澡,有的人一辈子也未必洗得上澡;生病只能期待菩萨的佑护,从照片里也看得出他们生活的窘迫……这一切都是我们难以想象,即便是在书里读到,也会想,真的这样糟糕吗?心中会滋生中一种特别的感觉,好像是一直怜悯,心情会觉得沉重。可你知道吗,她们的生活却是那样的快乐,书中有不少照片,大多都印刻着他们淳朴美丽的笑容,幸福可以来得那样的纯粹。

原本只是想跟着师父上山看看的杨重源医生,起初到了藏区也成了病人水土不服,真的好神奇,在到了塔须之后,这样的情况就逐渐好转,莫非这就是缘分。杨医生是这里的第一个医生,是塔须人的曼巴。塔须没有真正的医生,这里的人生病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奇迹。人世间有太多的无奈,这对于塔须的人太“不公平”,杨医生深受感慨,决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此后,每年几百公斤的药物,每年一个月的上山生活,做好这些事并非是容易的,一切都是自己自发去完成的。而杨医生却坚持了九年,我知道他以后还是会继续下去,为了他心中的塔须,更是为了更多的生命。

我们能在书里看到,这九年来,塔须已经发生了许些变化;杨医生的药物,总给不少生病的人帮助与缓解;塔须还建起了学校,那些孩子会成为塔须未来的希望。在杨医生的号召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帮助塔须,这个深山里的小村庄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那里的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现在大多人的生活已不被温饱所困,反而总是在各种物质面前欲望太多,也多了不少的困惑,心思再也不是那么单纯。感知到他们的生活,再反观我们的日子,突然觉得自己认为的再大的艰难其实也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健康平安,一直都是最简单的愿望。在此之外,我们可以像杨重源医生一样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佛说,爱不论伟大与渺小,只有刚刚好。”是的,可以做一件大的善举,也可以只是小小的帮助下别人的小事情,给予陌生的流浪汉一个微笑,帮助小动物等。哪怕我们所做的,对他的需要实则是微乎其微的。只因我们还存有一份爱心,力所能及的去帮助别人,自己的内心也会得到一种满足。

《一切都是刚刚好》读后感(三):爱与善缘,不可辜负

提到巴颜喀拉山,我首先想到的是地理书上的知识,这里是黄河的发源地。从未想过,这里竟还会有人居住。更未想到,一个来自宝岛台湾的医师,会坚持9年义务为这些素不相识的人诊疗。除了爱与善缘,似乎没有别的解释。

塔须,一个在谷歌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村,从亚热带的台湾来到这青藏高原,需要怎样的勇气。这不是文艺青年们净化心灵的骑行游乐,去拉萨看看蓝天,无关痛痒。尽管杨医师毫不避讳地说,他最初也是抱着旅游的心态来试试看的,不想,这一去,就再也放心不下。他是藏传佛教的信徒,相信是宗教的力量对他的义诊之路是有很大影响的。

有人说中国现在之所以社会问题重重,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人没有信仰。缺乏信仰的人是可怕的,因为他们没有敬畏之心,无所畏惧,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敢做。而宗教是引人向善的,真正的虔诚信徒,不是极端如炸毁巴米扬大佛那样的恐怖分子,像裴修女、杨医师这样的普通人,真诚地关爱、热心地照顾别人,将他们自己的善行归因于宗教的力量,让人心生敬意。

我不是宗教信徒,大学时上过禅学导读课程,因此对佛教有些粗略的了解。佛教有“八苦”之说,杨医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要面对别人向他诉说种种人生之苦,而他也有自己的烦恼与苦水。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不忍直面死亡,他选择精神科,不想还是要承受心灵上的折磨。书中提到,在台湾经济飞速前进的这些年,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反而大大提高,物质的富足给我们带来的不应该是快乐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越来越不快乐?引用句不太恰当的诗词,“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就是现代人的“求不得苦”,让本该美好的生活陷入恶性循环。

在遥远的塔须,那最接近天空的地方,人们物质虽不充裕,心态却很积极。你可以说这是因为他们远离现代文明,缺少诱惑,我更愿相信这是世世代代其信仰的力量使然。杨医师为他们治疗生理上的疾病,这些淳朴的藏民拿出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予以回报,他们相互间真心相待,这份难得的善缘,也许真是命中注定。

杨医师在书中也写到了他去藏区义诊这些年所遭遇的种种困难与阻碍,但仅仅从文字中,我们绝对体会不到高原反应像“一万支针从四面八方扎过来”是什么感觉;想象不出上百公斤的药品是怎样奇迹般地从台湾运到塔须村;理解不了面对重重阻碍他是怎样坚持了这些年。一句轻描淡写的“一切都是刚刚好”,是杨医师的谦虚之词,即使用高尚、博爱来形容他的善举,也并不为过。

杨医师最初是应堪祖仁波切之邀上山为村民义诊,行善之路,亦需要有人指引。藏人是十分敬重仁波切的,即使他们对杨医师这个外来人有所疑虑,只要当地的宗教领袖出面,他们还是会欢迎与支持。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是藏传佛教搭建起杨医师与塔须村民沟通的桥梁。

走过这些年艰辛的义诊之路,随着媒体的大力报道,他不再孤独。这也再次印证了那亘古不变的真理:善恶终有报。只要在行善的路上,全世界都愿意帮你结成这善缘。

《一切都是刚刚好》读后感(四):刚刚好的伟大梦想

偶然听说“塔须”这个地方,是源于另一个台湾人,去年,摄影家吕艳芳将自己的摄影作品展主题聚焦于塔须村,把它称作天空之城,将镜头对准了陌生之境。书中则这样描述这个神秘而遥远的地方:“塔须之名,源自于塔须寺,全名是川藏甘孜地区虾扎乡塔须寺,也称塔须村,位在距离我们实在遥远的四千五百公尺高的喜马拉雅山脊在线,……名副其实的山高水远。”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几乎被世界遗忘的角落,深深吸引了一位来自台湾的医生杨重源。连续九年,他每年抽出一个月抛开日常生活,耗尽休假,拿出大部分薪水,心甘情愿地上山义诊。在他心中,唯有这样,一切才都是刚刚好,故事简单但感人。

而今,“梦想”一词变得十分高频,而谈论的人太多,实践的人却太少。因为塔须仁波切的邀请:“你可以和我上山吗?”杨重源医生把上山去塔须从牵绊转化为了梦想。他是梦想的实践者,又是虔诚的佛教徒,当他做着旁人眼里近乎伟大与疯狂的事情,自己却甘之若饴。他在书中这样写道:“人生总要做一些别人觉得没意义,但自己很爽、很有成就感的是。”因为:“佛说,爱不论伟大与渺小,只有刚刚好。”这样的信仰支撑着他,践行爱的承诺,只身运送几百斤药物,忍受极端酷寒的天气,成为了塔须的第一位医生。

成为“第一人”,必然是一条艰辛的路,因为没有过去,一切都要靠自己创造。杨重源自然也遇到过迷茫,觉得难以坚持,然而,他足够幸运,能有一个理解自己的阿母,她用最朴素却最有效的嘱咐给予他力量:“是你自己要上山的……这条路会很孤独、寂寞,也会有挫折、打击,你要坚定你的心。”有了阿母与其他家人的支持,杨重源的梦想之旅得以延续,他也渐渐体悟到:“原来理想最大的阻碍不是外在的压力,而是自己内心的脆弱。”杨重源的确如其所愿,克服了内心的脆弱,成为了一个理性的追梦者。一年中,他将一个月奉献于梦想之地塔须,而生命的绝大部分时间,仍脚踏实地,陪伴家人,在更传统的家乡医院中工作,为梦想积累经济基础。同时,因为有了梦想,杨医生对其他物质的欲望变得格外寡淡,在穿戴上,极尽简朴,在塔须的日子里,他学会了“珍惜已经有的,而不是想着自己没有的。”杨重源笑称自己是被梦想追着跑,于是,在九年间,他不仅按时做好医生的“本职工作”,还“顺便”为当地的教育添砖加瓦。

杨重源的故事让我觉得很真实,他直言自己曾经的迷惘与挫折,父亲病重,家庭萧条,却阴差阳错,走上了从医之路。“解不开心中对生离死别疑惑的我,竟然选了一门最接近死亡的行业”。甚至为了避免直接与死亡迎面相遇,他选择了精神科,然而事与愿违,“确实少了直接面对疾病导致的死亡议题,更常面临的,却是病患时时挑战死神的底线。”尽管如此,生死的命题让他敏感,塔须让他感到了责任感:“这里的人,只要生病,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名为等待奇迹,等到的却往往是死亡。” 无论是年迈的阿嬷,还是年幼的孩子,他们需要他,也恰恰是这种“需要”,让他找到了梦想的切入点,也找到了刚刚好的完美平衡。

《一切都是刚刚好》读后感(五):愿慈悲一直持续

有没有试过在帮助别人之后会失落惆怅好长一段时间?给在街头卖艺的残疾的小孩一个硬币,在贫困山村的一次支教,对自然灾害重灾区人民的一次慰问……每次帮助这些人的时候,我看着他们嘴上不断念叨着一些感激不尽的话,看着他们眼里感动不已闪烁泪光的目光,那些时刻我的心居然没有因为帮助别人而开心,反而有一种沉重难以释怀的感觉。我之前一直都搞不懂这失落惆怅之感从何而来。直到读了这本《一切都是刚刚好》,才懂得有一种慈悲是残忍的。

《一切都是刚刚好》是一个关于台湾医生用九年的时间去完成对藏区无人知晓的塔须村的一个承诺的故事。在这九年时间里杨重源医生自费提供3000公斤的药物,坚持每年上山一个月为村民义诊。无论条件有恶劣,他仍旧在坚持着。引用书中他说的话“或许没有为什么,一切都是刚刚好而已”。九年时间,这九年时间所做出的贡献,杨医师却用一句“一切都是刚刚好而已”轻描淡写过去了。

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做善事的人很多,除了财力雄厚的慈善家之外,更多的是一些如你我普通的老百姓。为独居老人送去一床被子,给露宿者提供一个面包,给拾荒者提供一瓶水等等,我们能轻而易举做到的大概就只有这些了。在街头看到一个衣衫褴褛,伛偻着身子的老人在毒辣太阳底下挎着个胶袋到处翻找垃圾桶时,我总会把手头上吃的喝的赠与给她,当看到她那略为惊讶的表情,我很开心我能为她带了她需要。但是看着她的背影远离,我想下一餐她又该怎样解决?我不免伤感起来。杨医师说他不想成为一个残忍的慈悲者,在给予一次帮助给他们带去希望之后,就抽身而出给他们带去绝望。

正是因为如此,杨医师选择了每年去离家万里、四季冰封的藏区,一去就是九年。在给塔须村民带去药物改善他们身体状况,给他们带去活下去的希望之后,杨医师不敢停止他的脚步。因为他的药物就是村民活下去的希望,一个如此慈悲的藏传佛教弟子又怎会如此残忍,断了他们的希望呢?所以到最后,塔须村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塔须村民成了他的家人。我不可能成为街头流浪汉拾荒者的家人,但是我终于明白了我的伤感从何而来,因为我给了他们更好的物质,相对于“垃圾食物”来说,这样反而显得他们更加悲哀了?在吃过正常食物后,他们下一顿又必须翻找垃圾桶了。我是不是不应该再给面包和水了?

然后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一个年轻人将手上的面包和牛奶递给一个老人时,看着他,我看到了自己。我忽然恍然大悟,我根本不应该为此伤感。因为街头上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不都是在做着这些事情吗?虽然制度还不够完善足以帮助这些人,但是得益于人的同理心与慈悲心,或许面包和牛奶对他们而言也不是那么难以接触了。得益于整个社会体系,我们的慈悲心一直在持续着,并没有因为单独个体的限制性而被迫停止。而这力所能及的一切也是刚刚好而已。

随着杨医师的事迹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社会上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慈悲的承诺”中,能让杨医师的慈悲能一直持续下去。愿你我的慈悲也能一直持续下去,一切只是刚刚好而已。

——日落之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