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童话的魅力》读后感精选

《童话的魅力》读后感精选

《童话的魅力》是一本由[美] 布鲁诺·贝特尔海姆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7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童话的魅力》读后感(一):不要过度解读传统童话

看了很久了才接着看,前面的内容基本忘光了。

心理分析理论的书就是这样,看的时候感觉很有道理,看完就忘。其实很多地方有过度解读之嫌。主旨是一定要让孩子读大量的传统童话,因为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很多心理问题,这些复杂的心理需要和传统童话所表达的深刻内涵融合,从而发泄和排解心中的不安。

书中还解说了许多传统童话的深层含义,让我深感惊讶,甚至有点不安。因为我就是从小大量读传统童话的人,那些深层含义我几乎一点儿也没看出来,传统童话也没有对我产生书中所说的正面影响。

童话,于小时候的我而言,只是排遣离家寂寞的工具而已。如果有其他故事可以代替,我也同样乐意接受。

备忘:

兄弟俩的故事:人的性格的不同方面,如何分裂和整合。

《三片羽毛》:孩子的自我认知往往是拙笨、本能,这样的童话让孩子认识到这些最淳朴的本质是将来成功的基石。

《牧鹅少女》:经历磨难,才能成长成熟,并从父母的保护之下独立出来。同时,要学会遵守道德标准。

《亨塞尔和格莱特尔》的故事,在心理层面上让孩子意识到,必须克服自己的口腔期冲动,从本能和原始的欲望中摆脱出来,才能走向更高的心理阶段。

《小红帽》的故事,在心理层面上舒缓青春期女孩对抗性冲动和对父亲的俄狄浦斯情节。

《杰克与豆茎》:表现了一个男孩长大成人所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放弃口腔欲望满足,发现男性力量,相信男性力量,控制自己的力量,发现更高层次的美。

《白雪公主》家长将自己的俄狄浦斯情节付诸行动,会害了孩子毁灭自己。白雪公主在小矮人处,性欲望成熟又倒退,反复几次后,终于真正成熟起来。而王后为自己的俄狄浦斯情节付出了代价。小矮人代表在成长过程中的俄狄浦斯前期阶段驻足不前的人,结果永远享受不到爱情与婚姻的幸福。

《金发少女》一个失败的童话故事,不能帮助孩子解决任何问题。故事的最突出弱点,同时也是它最具有感染力的地方:当人们面临似乎非常棘手的难题或无法解决的困难时,避而远之就是最好的权宜之计。

《睡美人》少男少女的性成熟,需要耐心等待,不能操之过急。蛰伏和压抑是为了更好的行动和结果。睡美人的沉睡和“死亡”其实是月经初潮。不论父亲如何不希望女儿长大,女儿终究会长大。而且成熟不是一件坏事。(好吧,我已经彻底服了,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本事~~~~)

《灰姑娘》同胞相妒和同胞相争。作者对《灰姑娘》的分析真是长啊,既分析到了同胞之间的相争,也写到了男女的阉割焦虑,而恶毒的继母实际上是在摆脱俄狄浦斯情结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外射,还有对品质的坚持和抵达人生目的之间的关系,以及磨难痛苦对于独立的意义。看来,作为一个母亲,难免要经历“慈母-恶母-慈母”这一转变过程了。

《蓝胡子》一个劝谕故事:女人,不要屈服于你们对性的好奇;男人,不要因为遭到性的背叛而怒不可遏。

《童话的魅力》读后感(二):童话的魅力—儿童心灵的秘密花园

有些观点很有启发,但是有些也不能苟同。

举了很多格林童话的例子。自己看了格林童话以后,很怀疑格林童话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大魔力,真的适合孩子看。不是学心理学的,不知道作者分析的那些心理元素是否存在并发生作用。

小时候看童话不多,错过了儿童阅读期。只记得二年级最后一节课,老师安排我们做作业的时候,会读几个童话故事,就是格林童话,然后听的时候觉得那真是自己非常愉快的体验,特别幸福的感觉。

但是这简短的记忆不足以消除我对格林童话的疑虑。可能看玛丽苏剧的原因吧,过去几年很多玛丽苏剧就像格林童话一样,女主必然是漂亮、善良的,可以什么都不做,好运就伴随她而来。她会有一个拯救他的帅气王子。而女二和王子的父母必定是绝对的坏人,就类似于格林童话里的女主的姐妹、巫婆、继母的角色。这样的剧情对人是没有什么助益的,只会助长人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然玛丽苏剧是为青少年和成人看的,不能把格林童话与玛丽苏剧完全等同。就像书里说的,儿童对童话故事是一种直觉体验。儿童心理与青少年和成人不同。虽然这样说,也还是不敢完全确认。

格林童话是德国民间故事改编的,那时候的社会背景与现在肯定又有了很大的不同,私心以为这也是应该注意的内容。

-——————2019.4.20再更新——————

上面写的太简单了,是自己没有认真看书的胡思乱想,刚才又拿出来重看。下面有人评论说前面写的很好,我也觉得那个导论简直是全本书的精华所在,为我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而后面的弗洛伊德式的具体童话分析还没有认真看,但是感觉不太喜欢。

现在看导论的感觉就是,童话的魅力在于——给孩子提供了疏解生活问题和困境的方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每个童话也都有不同的母体。童话带给孩子解决他生活困境的方法,满足他关于生活的想象,给他心灵进行了疏解。于是存在一个孩子喜欢这篇童话,而另一个孩子更喜欢那一篇童话,而同一篇童话不同的孩子可能品读的感觉也不一样。但是归根结底,童话给孩子提供了心灵暂时的栖居场所,让他幼小的内心暂时强大,并倍感欣喜——原来在这个世界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人是懂他的,他亲切地来到他身边抚慰他,悄悄地走进他心里,他懂他、安抚他,却永远不会出卖他。

人一出生从有意识开始就面临各种困境,先天的、后天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他的生活,他的家庭,他的性格,他的身体状况,各种因素铸就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期待,不同的生活困境,比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这些爱好一定满足了他的某种心理期待。为什么有的人爱看书,而有的人爱运动?为什么有的人爱看电视剧,而有的人爱看电影?为什么有的人爱看家庭剧伦理剧,而有的人爱看科幻片?为什么有的女性中性打扮,而有的女性总是女人味十足?为什么有的小孩爱学习,有的小孩却讨厌学习?……哪怕上面提到的玛丽苏小说受人追捧,也一定是因为满足了他们的期待。

那些爱好和倾向代表的心理诉求,是隐秘的,不足为外人道,它们潜藏在人的内心,指引着人的行为。只有当某个隐秘的心理要求被彻底解决掉,其对应行为才会因失去价值而自然消失。

人的一生都在与自己和解,坚强的人从不会被生活打垮,他跨越大江大河终会来到自己身边!

《童话的魅力》读后感(三):一些想法

《童话的魅力》基本是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来分析童话的。我并不认同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他对解释问题的时候几乎都要扯到性上),所以我也不认同作者把很多童话都和俄狄浦斯情结联系到一起——作为一个记忆中从未有过“想取代母亲和父亲结婚(甚至生下父亲的小孩!)”或是“跟母亲是敌对关系(性上的)”想法的孩子,我是不太理解这种想法的。想问一下各位有女儿的父亲或是有儿子的母亲,你们的孩子小时候有表现出这种倾向吗?或者,你们小时候有对父母产生过这种想法吗?是我比较奇葩吗?

本书主旨在于,童话对孩子具有心理治疗、心理预防意义,并且是其他类似文体,如神话、寓言、创作童话所不具有的。有意思的是,确实有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让几个需要疗愈的人一起选择一个童话故事,各自将自己代入其中的角色去表演。据说这种疗法非常有效。我虽没试过,但小说和故事本来就容易让人代入,如果选一个与自己处境类似的童话,由几个人一起表演,将自己想说的话、想做的事表演出来,同时得到对方假设的回应,能够得到一些治愈也是不难理解的。何况,每个童话的结尾总是快乐和幸福的,这样的安心感本身就让人在阅读童话的时候,得到一些治愈吧。

在光良的歌曲《童话》里,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在前段时间火热的电视剧《欢乐颂》中,安迪说“我从来不看童话,那些故事毫无逻辑”。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因为童话故事的结局总是幸福的,而真正的人生呢,却充满不幸和痛苦。好人不一定有好报、王子和公主不一定会走到一起、走到一起的王子和公主也不一定能得到幸福……等等;童话的好多细节(尤其是民间童话)也确实经不起推敲,有太多例子让人觉得童话不可靠了。也难怪有些家长主张不许孩子看那些传统童话。对此,本书观点能让人豁然开朗: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的,不是每个人最终都能得到幸福,而是让孩子们坚信,幸福是经历艰难困苦后才能得到的,以此给予孩子们乐观、坚持的力量。(我小时候成绩差,经常被老师羞辱、被父母和亲戚打击,却总是很乐观,觉得自己还不错啊。老妈都觉得很奇怪:你的自信到底从哪儿来的啊?我一直不知道我的自信哪儿来的,看完这本书我忽然悟到,或许,我的自信是从童话里来的吧。)

关于童话中的继母形象总是恶毒的,我也发现并思考过。这个现象很有趣。为什么在童话里,亲生母亲总是和蔼温柔的,而继母却是大坏蛋呢?我之前的想法是,这个现象里透露出男权社会下,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女性们的怨气。在男权社会中,男人被允许有多个合法的女性伴侣(此处不讨论同性伴侣)。而这样的情况下,就很容易产生女性自己生的小孩不一定是自己抚养,或是女性可能要养育别的女性的小孩的情形。一则大多数女性都不会心甘情愿帮丈夫的其他伴侣带孩子,可能确实发生过不少虐童事件;二则亲生母亲也不会甘愿丈夫被抢也就罢了,亲生孩子也跟丈夫的其他伴侣更亲密,于是添油加醋地将虐童事件发挥出来。从此,大家约定俗成地认为继母再好总会变坏的,亲生母亲再坏也是为你好。

贝特尔海姆认为这是因为孩子们会将母亲形象一分为二,将母亲对他好的时候默认为亲生母亲,对他不好的时候默认为是继母,以免对母亲产生太多怨恨的说法也很有趣。似乎这样也有道理。比如我小时候老妈对我不好的时候,我常常怀疑她是不是我的亲生母亲,然而因为跟她长太像了,又没办法怀疑,只能怀疑她是不是被外星人附体之类的,哈哈。但也很难说,我是不是小时候童话看太多,接受了“亲生母亲都是好的”这个设定才产生这样的念头。

本书分析了好几个童话故事,其中大多来自格林童话。看着作者的分析,我只想说,作者一定没有看过真实的格林童话吧……据说那些充满了暴力血腥乱伦群交等重口的故事,才是格林童话本来的样子。我忘了从哪里听到或看到的,也不确定这样的说法是否有据可查,不过,如果那些重口故事是真的,作者的这些分析就差得有点远了……

总结:本书确实有开拓视野的意义,不过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精神分析学被提出过太多质疑,导致以精神分析学为基础分析的本书,在今天看来某些观点有失偏颇,需要重新思考。

疑点:

儿童对合乎科学现实的解释真的无法真正理解吗?他们只能理解童话、神话中的解释说明吗?对于儿童来说,科学的现实的解释与童话是无法共存的吗?

(太困了,脑子有些不清楚了,总觉得还有一些想说的没记上,等想起来再添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