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野味难寻读后感摘抄

野味难寻读后感摘抄

《野味难寻》是一本由王西平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015-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野味难寻》读后感(一):再也回不去的过去

最开始被吸引的是那些描述过去美食的字眼,读完以后发现作者充满了对过于单纯质朴虽贫穷岁月的怀恋,文字简洁总是会在最后加一句作者自己的感叹。读到后期稍微显得些许单薄,直到最后的后记中有种爆发的感觉,但是篇幅过短,让人觉得有些遗憾。作者在最后用简单的几段话直击了社会上的一些丑态,突然让人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前面一直用一种带有温情脉脉但却有几分悲凉的基调;直到文章结束了才给人一击。看似在不停地怀恋以前那质朴而多彩的生活、实际在是反问这个病态的社会。现在的我们,的确是生活变得富足,但是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舍弃了很多。对于此,我们该如何前进,如何取舍。

《野味难寻》读后感(二):很特别的一本书,严重推荐

说很特别,第一是因为亲切,看到苜蓿菜,看到驴奶头(这玩意味道有点儿怪)还有地软儿,都是西北的野菜和野果子,是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这些野味,特别是在童年的时候去寻找,是一种莫大的乐趣,就像海边的孩子抓鱼摸虾一样,在贫瘠的大西北,能找到这些野味,当时的心情真是欣喜若狂。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也没那么重了,渐渐地遗忘了这些美味。我其实曾经想过把家乡的这些东西,还有一些很特别的民俗风情整理起来,可一直因为水平有限,没有落实。

虽然还没读过这本书,但王西平的诗歌我还是读过一些的,以他的语言,写出来定不会差,试读了一部分,和我的预期也是相符的,在此推荐的原因,主要是:

西北的好东西也不必南方少,只因为地理、文化的偏僻,影响力常常被弱化,那些野味即便是在国宴上,也绝对是拿得出手的。

写得糙,就这样。

《野味难寻》读后感(三):那一口乡愁

没想到李寄了这本书给我,我就知道没有免费的午餐。拿到书的时候我正准备去吃酸汤乌鱼,每次吃这家都会把东西吃的精光才罢休。甚至想去学学手艺,那个生鱼片剖的实在是好。

拿到这本书,在家看了一晚上。边看边惊讶的发现,天下的美食大同小异,西北的甜醅和西南的酒酿,天下都离不开洋芋粉,洋芋丝,洋芋片,洋芋坨坨。野味有着年代的独特感,在每个人哪里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这些记忆恐怕是80后最多最深刻最为不舍吧。对于乡愁,须有一种野水果承载;对于味蕾,须有一种五谷杂粮才算完满,最平常的东西,在不同的人的锅里,飘出来不一样的记忆,有时候,连普通的大米都有不一样的滋味;对于少年,总要对山林里的某一种生物,有着独特的感受。

不管身在何处,在这本书里面都能够找到相仿的记忆。甚至有相似发音的方言,让我怀疑,语言最开始产生的时候应该都是一脉的,也不知道走到哪里才分开的。

我想这本书记载的野味,不单单是作者宁夏地区的野味,也是很多地方快要消失的野味的一个缩影,同时又好像是野味盛行的开端。对于拥有野味记忆的人,再次寻找,总觉有一种失落感;对于寻找野味的人,吃到嘴里的都是惊喜。西南地区从古至今就是吃野菜盛行的地方,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是逃也逃不掉的,蒲公英,鸭儿芹,狗牙根,酸浆草,野葱,阳荷,地木耳,清明菜,艾蒿,鱼腥草,荨麻,核桃花,蕨菜,灰灰菜,椿芽,白花紫露草,各种乱入的野生菌......只有你想不到的野菜,圈里的猪大概在想,你们成天跟我抢食吃。

夜晚读上这样一本书,再恬静不过。合上这本书,空气里都是满满的野味,快过年了,又可以回家打上十几天大贰吃上十几天的酸菜小豆汤,吃了几十年还是那个味。

《野味难寻》读后感(四):野味的点点滴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吉卜力的《回忆的点点滴滴》(有又名《岁月的童话》),女主人公不断因为身边的一些事,触发起自己对过去的回忆,当时看完后,心里留下满满的感动。王西平的这本《野味难寻》也是如此,那些关于野味的回忆,不仅让人胃口大开,更是一次对于童年的追忆,一段充满野味香气的记忆。

要说野味,我吃的最多的就是野菜了,小时候,我妈和我老太总是带着我和我堂哥一起上山挖野菜。尤其是荠菜,和鸡蛋一起做成荠菜汤,荠菜完全熬烂,绿油油的汤水上浮着片片鸡蛋花,有荠菜的香气,又有鸡蛋的细嫩,不用嚼,一口喝进去,那叫一个爽字。妈妈自己吃得不多,其实做的都足够全家人吃了,但是母亲总是看着我们吃,她总是说,能够看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自己亲手摘,亲手做的食物是最幸福的一件事。

书中有一篇文章提到了“呱啦鸡”,这只“神鸡”给作者王西平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我小时候也吃过一次从天而降的“神鸡”,那是我们村山上五彩斑斓的大野鸡。说起这次享受野味的美妙经历,可以用“从天而降”四个字概括。那天我妈骑着自行车走在下班的路上,看到路边有一个白色编织袋,里面的东西还乱扑腾,那时候真佩服我妈的胆子,下车,解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只活的大野鸡,后来我们全家一起推断,应该是打猎的没绑得牢,从车上掉下来了。后来这只大野鸡就成为我妈的“刀下亡魂”,我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别说,野鸡就是好吃,简直就是鸡中的“健美冠军”,全身都是“肌肉”,那筋道,那鲜美,简直没话说。

说了这么多,全是些自己的事,别说,要是不好好想想,我都要忘记了,可是看了这本《野味难寻》之后,这些记忆又清晰起来,仿佛触手就可以摸到。这就是这样一本充满魔力的书,一本关于那些好吃到爆的野味的书,一本关于回忆的书,一本关于美的书。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自己做饭,吃快餐下馆子,又贵又不健康,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再也吃不到小时候那些百分百纯天然无公害的野味。幸好,还有这本书,可以看看聊以慰藉,找找当年的感动,当真是野味难寻啊~

《野味难寻》读后感(五):难寻的何止是“野味”

中国人算是一种把吃当做信仰的族群。煎炖焖炸煮,川湘淮粤鲁。天上飞翔的,地上溜哒的,只有想不到的物种,没有烹不出食材。要是有外星人光临地球,要么被我族人煮了,要么坐哈来一起吃个饭成为好盆友。反正就是这样子~~

这种强大的对吃的执着,来自于遥远的农耕文明,经过苏轼袁枚曹雪芹等一票文人士大夫的书写升级、无数个饥饿年代的发酵强化,已经超越了吃喝和食物本身的意义范畴。可以说所谓莼鲈之思早已潜伏在国人的基因序列里,每当风起云变漂泊异乡时,它作为一种情感和文化上的暗语,让久别的人找到了认同和归属。所以说舌尖上的,是诱惑,更是温情。

手头这本《野味难寻》的作者王西平是诗人。作为只看得懂席慕蓉舒婷和余秀华的文艺妇女,我虽然不太看得懂他的诗,但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非著名诗人。他写诗的同时,把数年间为专栏写成的文字聚拢一处,充实加工成为了这本朴素而丰美的谈吃的集子。文章所列食物是他所生活的宁夏固原西吉县一个叫毛家湾的村庄乡野所产出的,他在那里长大,然后出走,来到城市娶妻生女读书写作。

看看留在一个人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吃食都是什么,苜蓿、地软、菊芋(洋姜)艾蒿、玉米秆秆、还有一种叫“驴奶头”的山间野果。你要说这些东西有多好吃,也未见得。只是在物资极度贫乏和身体疯狂拔节的互相抵牾中,食物被赋予了美妙的意义,它们茁壮的茎秆、鲜鲜的嫩叶、甘甜的汁水、可怜的果实是土地给一方人的最丰厚的馈赠。如今,隔着略显漫长的时光回望童年,粗陋变成了质朴,艰难点缀了纯真。促成这种改变的,是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下口腹之欲的无限透支,还有更要命的是——那片诞生了最简单的满足和幸福的土地已经永远荒芜,每个离开乡土的孩子自此永远回不去了。

回不去的柔软的躯体,回不去的贫瘠的土地,回不去的简单的幸福,以上所有全都难以寻回。

《野味难寻》的阅读的过程是一场记忆的漫溯,味蕾的寻觅,情感的摸索。当城市中的人们的口腹和精神双重钝化,当自然的节律被无情地弃置一旁,好吃的食物和有趣的人一样势必会越来越少。李安在电影《饮食男女》中早都做了总结:“人心粗了,吃再精也没什么意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