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斯坦布尔列车》读后感摘抄

《斯坦布尔列车》读后感摘抄

《斯坦布尔列车》是一本由[英] 格雷厄姆·格林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9,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斯坦布尔列车》读后感(一):是的,这些人都是你

津纳医生为了全世界穷人费尽心力,自然有一个为公之心;迈亚特帮科洛尔的时候,虽有其心,但对于回报其实也并不抱太大希望;而科洛尔受人之恩,虽然挣扎,但还是不想亏欠,最后付出自己作为回报。

津纳医生也自知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有自己的私心,也曾产生动摇,无处告解;迈亚特见到更漂亮的女人,就忘记了科洛尔,甚至当初更倾向于与科洛尔,也是因为珍妮特让他觉得有些高不可攀的自我安慰;科洛尔付出自己,就开始幻想不劳而获的生活,甚至自欺欺人的觉得这是爱情。

津纳医生决定依然前往贝尔格莱德已经是有赴死之心,而最后也为此身死;迈亚特冒险返回寻找科洛尔,甚至在察觉危险后依然坚持,做最后一丝努力;科洛尔因感谢医生,前去邀请才令自己身陷危险,而逃跑时,在已经追上格伦利希的时候,因回头帮助津纳,而未能逃出。

这是部群像描写的书,但你从每一个人主角身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们有坚持、有善良、有良知,同时有懦弱、有自私、有逃避。他们的想法会被私心缠绕,但当付诸行动的时候,又不可避免的被良知牵引。而当行为错误时,会暗自恼怒自己太过善良,不够市侩。当行为正确时,又自鸣得意,认为自己纯洁高尚。

格林的书看起来真像照镜子,你对书中人品头论足,但其实自己亦是书中人。

《斯坦布尔列车》读后感(二):一个平淡而精彩的故事

一辆从比利时的奥斯坦德出发的列车,要开三天才能抵达伊斯坦布尔, 犹太人迈亚特给列车员小费,独占了一间隔间,牧师奥佩对面坐着矮小苍白的男人,舞女科洛尔对面坐着一对夫妻彼得斯和艾米,医生犹太人理查德约翰坐在过道里, 迈亚特去伊斯坦布尔出差,处理自己公司的烦恼事,科洛尔被彼得斯骚扰,走出车厢,因为发烧而晕倒,医生约翰帮科洛尔检查了一下,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太累了,迈亚特邀请科洛尔睡自己的卧铺,迈亚特在过道睡,抵达了德国克隆,第二天,迈亚特邀请科洛尔吃饭,科洛尔很警惕,但当晚,科洛尔很感激,爱上了迈亚特,两人上床了。 记者沃伦小姐和女友珍妮特一起在科隆坐上了火车,沃伦认出约翰医生就是五年前一个案件的证人津纳医生,沃伦想采访他,沃伦跟上火车,约翰医生拒绝承认,沃伦想办法潜入约翰医生房间,偷了他的旅行地图,知道了约翰的秘密,原来他是塞尔维亚共产党,准备去指挥起义, 到达维也纳后,沃伦下车打电话,小偷约瑟夫偷了沃伦的手提包,沃伦告诉报社约翰的事情,导致沃伦没法上火车,约瑟夫上了火车,偷了约翰的行李。 在进入塞尔维亚某小站的时候,有军人上车搜查,抓住了约翰医生,查获了约瑟夫的手枪,科洛尔因为和医生一起下车,也被抓捕了,约翰医生被判死刑,约瑟夫被判一个月,科洛尔被判一天,迈亚特赶回来找科洛尔,但没人知道。 约瑟夫带头逃跑,他坐上了迈亚特的车成功跑了,科洛尔因为照顾受到枪击的约翰而躲在谷仓里,约翰死了,记者沃伦出现了,救了科洛尔, 迈亚特抵达伊斯坦布尔,和合作伙伴谈判时发现合作伙伴的外甥女就是珍妮特,而犹太人珍妮特也想离开沃伦过上奢侈的生活,迈亚特考虑的事业决定和珍妮特结婚。

《斯坦布尔列车》读后感(三):体会格林特色的“东方快车”

一口气看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由黄梅和黄晴翻译的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斯坦布尔列车》(Stamboul Train),我感觉已经深深地被作品征服了。这本《斯坦布尔列车》实在太好看了,为读者呈现了非常有格林特色的一趟往返“奥斯坦德—科隆—维也纳—贝尔格莱德—伊斯坦布尔”的“东方快车”。

格林的文笔优美生动,文字流畅非常好读,兼具内涵丰富引人入胜。火车在行进中的风景描写得非常生动,一个火车上的旅客在乘坐火车过程中的感受可以说写得很能引起火车乘客的共鸣。

在人物和情节简单明晰的背后,细细一想,读者会发现失败者的不简单。

失败者津纳医生遭遇警方和新闻记者的双重围追堵截,他的形象被作者描述得非常精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者对他的描述采用从旁观者迈亚特的眼睛看到的表象:

后来人物的遭遇更是充满了悲剧色彩,津纳医生出身于塞尔维亚的穷人家庭,他怀着穷人的同情向旧秩序宣战,是本国的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他受过良好的教育,被人称为“先生”,他如老绅士般执着于“慷慨、仁慈和毫不含糊的荣誉准则”,他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经历了数十年的流亡岁月,他要回国发动革命。惊心动魄的逃亡和追捕过程,让读者犹如在看一场用文字表现的惊险电影。丰富的视觉元素,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还原了东方快车的真实场景,很是过瘾。津纳在车上宣讲阶级斗争理论的尝试连穷姑娘科洛尔都没能说服,他甚至想在审判之时有机会为自己的事业慷慨陈词,可悲的是医生根本没有上法庭这样的机会,默默地倒在了敌人的子弹下。格林的悲剧意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和当时普遍的社会风气。格林的小说绝对不仅仅是通俗的消遣小说,它背后的象征意义让读者深思。

格林的文笔冷静、克制,处处是优美的风格、沉郁的气氛描写,常常于不动声色之中,就把惊人的现实摆在了你的面前。总之它带给我意想不到的阅读乐趣。

《斯坦布尔列车》读后感(四):这是一列让你感慨万千的列车

全书从结构上说包括奥斯坦德、科隆、维也纳、苏博蒂察、君士坦丁堡五部,从内容来看,每一部就是列车到达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可以说每个人物出场都是主角,也可以说他们都是配角,但他们每一个人都能让读者有万千感慨急于分享。

第一个出场的人,舞者科洛尔’马斯克,从她的廉价雨衣和消瘦的身形,格林一下子向读者眼前展现出一个贫穷的年轻姑娘,这样的姑娘一个人出现在这样一列长途列车里,她会遇到什么事情呢?贫穷的女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生活所迫四个字,不出意外,生活的艰辛真的让科罗尔的这段旅程仿佛经历了一整个人生。这个人物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她小心翼翼的向有教养的女性看齐,却也会在忍无可忍时张开她藏好的爪牙叉腰与人大声争辩,她的骂街姿态源自母亲,这是她无法选择的出生,而她毫无保留的以身体去感谢帮助她的人,这也是她讨好型人格的表现。故事的最后,跌宕起伏的剧情还是把她推向了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归宿。

第二个出场的人,理查德‘约翰(真实身份是医生,更是一个曾经大有作为的人),他年纪大了,满心都是他的主义,他崇高的主义,他要拯救贫困的无产阶级,打倒资产阶级,他有远大的理想,要在这列车的终点去实现,很可惜,他还是没能走到终点,而他那满腹的经纶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注定是一个悲剧,从他踏上列车的那一刻起,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作为中国读者,我私心以为他会赢,至少他应该可以踏上家乡的土地搞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可是没想到他居然倒在路上,被他想拯救的无知兵士所终结。

第三个出场的人,迈亚特,在欧洲那样的资本主义社会,他注定是赢家。他也曾受不了内心的煎熬中途跳下火车踏上去寻找情妇的征程,可他并不是非要找到她不可,他嫌她过分消瘦,可能还有小家子气,他早已看上了另外一位女性,光凭外表就看上的。你无法说他肤浅,因为他有钱,他需要的仅仅是一位配得上他的妻子。所以他可以毫发无损的来回穿梭在不那么太平之地,所以故事的最后他依然是富足的他,所以他甚至过得很幸福。

第四个出场的人,奎因’萨沃里。一个从底层靠写作奋斗到上层社会的作家。他善于抓住一切机会营销自己,这是他成功的关键。可他最终也无法真正进入上层社会。

第五个出场的人,梅布尔’沃伦。我认为她有点神经质。她有记者的敏锐,但她也满肚子坏水。她要做到的事情她全都能做到,可是她的内心有点扭曲。这是一个非常可悲的人物,总是喝得酩酊大醉,习惯用手中掌握的证据去要挟别人,喜欢乘人之危。可悲的是,这样的形象很写实。

第六个出场的人,珍妮特’帕多。她很美,有高贵的气质,可我不明白一个没文化的人哪来的高贵气质?她不是靠女朋友就是靠男朋友,现实生活中我最看不起的女性就是这样子,可是这样的女性往往能靠着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

最后一个出场的人,约瑟夫’克伦利希,一个小偷、一个杀人犯,可他居然一直没事,总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为什么格林要这样写?因为这个社会就是如此的不公平,有的人小心翼翼,可就是有飞来横祸。有的人满腔抱负,却客死他乡。有的人拼命学习提升自己,却被命运引向深渊。有的人无知无脑,却尽享荣华富贵……格林啊格林,他把人世间一切都看得那么透彻,我不愿意承认的,在格林笔下总是赤裸裸的展现出来。

这本书很棒,掩卷沉思,很多曾经让我钻牛角尖的地方如今豁然开朗,格林的魅力不止于此。推荐。

《斯坦布尔列车》读后感(五):一幅东方快车的浮世绘,一众自私贪婪的丑恶脸

在往返京沪的高铁上读完了这本格林厄姆的成名作,读书的环境和这本书刻画的故事发生地都在列车上,有时偶尔抬头看看飞驰的车窗外转瞬即逝的景致,再结合故事里刻画的上世纪三十年代欧亚大陆东方列车外的冰冷寒天,意象虽不同,但借由奔驰和行驶的方式还是能深切感受到那段发生在列车上的是是非非。

这本小说是格林第二本重要的小说集,当年格林只有28岁,却写出了这么内敛生动的作品。未到而立之年的格林已然在他的作品中埋下了悲观和厌世的伏笔,正如她所说,小说家不过是在用公共能理解的方式演示他本人自童年时代就已形成的“心中的私人世界图景”。毋庸置疑,格林笔下的人物和故事不是乐观的,不是积极的,甚至有大量潜藏的阴暗和绝望。但通过他巧妙的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后却又显露了另一面的趣味和生灵,让那种压抑和悲观显得即可笑又值得把玩。

这一趟从比利时开往塞尔维亚的东方快车凝聚了一副浮世绘的众生相,有精明的犹太人、政治流亡犯、落魄的歌舞演员、同性恋女记者、虚伪的畅销书作家、狡猾的杀人犯……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目的,各自都心怀鬼胎的踏上了这趟东方快车。在彼此接触和交流中,格林用类似“毛姆”笔锋的写作手法刻画了一个个性格独特而鲜明的人物,进而让人读出了格林对于人性本恶与卑劣自欺的渗透。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像机灵但无处可逃的鼠蚁一样,互相碰撞、互相蚕食、互相利用又互相消逝。格林与其说刻画了一个列车的众生相,倒不如说以小见大的描绘了那个年代下的欧洲是怎样的风情。有钱人、穷人、卖弄色相的人、怀揣报复的人、小偷、吊儿郎当的警察、没有底线的记者、虚假造作的作家……这一个个人物恰恰折射了那个时代的欧洲各阶层的人的面目。但在格林的笔下,这些人都有一个统一的特征,在我读来就是自私和贪婪。 有钱的犹太人看似热心而好意的爱上了落魄的舞女,可最后却轻而易举的忘却她选择了唾手可得的另一个女子,在和舞女良宵一夜后他一个人独处时觉得那么惬意和舒服,精明的算计和善于权衡,让这个犹太人的自私跃然纸上。政治犯看似怀揣理想具有报复,可不息连累别人一意孤行,这难道不是自我自私的表现?舞女是故事中唯一让人觉得值得怜爱的角色,可是她作为第三者的身份被一个拥抱着妻子的丈夫摸大腿,难道这算是大无畏?她得到犹太人的喜爱后,在对方没有说之前极快的说出了我爱你,并生怕一不小心就失去了到手的山药,这难道不是自私的表现?同性恋女记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用钱保养了一个女人,却又心怀不轨的色欲外漏,为了达到自己的职业目的可以毫无底线的做事情,这难道不也是种自私和贪婪?惯偷犯利用约炮之际偷盗杀人并最终潜逃到列车上未被绳之以法,这种自私是制度缺失下的人性溃烂。如此种种,格林将欧洲各层级的人描写的贪婪不堪自私不绝。表面整洁实则内在肮脏鄙陋。

整个故事并不悬疑,也没有太多的铺设和套环,几个人物依次登场然后逐步有了交集。个人觉得某些部分读起来有些唠叨和细碎,如果不是聚精会神很容易连接不上或者出现断片。像格林这种大师,每一句话或者每一个形容词或许都隐藏了他对于人物的感受。

诚然,这部作品并不完美,作为大师早期的作品,这里还有各种不成熟和值得商榷的地方。但28岁的年纪写出这样一部精彩的浮世绘,现在重新读一读,让人觉得大师级的成长也即如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