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死亡迷局》经典读后感有感

《死亡迷局》经典读后感有感

《死亡迷局》是一本由[美]菲利普·迪克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亡迷局》读后感(一):反转的卡夫卡

这部小说带有浓郁的迷幻卡夫卡的色彩,让人直接想到三部书:卡夫卡的《城堡》,莱姆的《索拉里斯星》,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的确像是这三部书的拼图,但此书真正的结局在最后15页,一个巨大的反转之后,还有个更巨大的循环反转……这是菲利普•迪克自己,而不是卡夫卡或莱姆……实在不宜剧透,否则此书的生命会立即少了三分之二。

如果不论结局的反转而论,此书前大半部,完全可以当成卡夫卡或韩松去读,大厦和鲤鱼,都是绝好的后现代意象。

《死亡迷局》读后感(二):科幻的暴风雪山庄

科幻版的《无人生还》,以星球为背景的暴风雪山庄,当然解答依旧是非常PKD的风格(某种意义上是推理小说非常厌恶的一个梗)。

比起《尤比克》这本嗑药程度似乎轻了一点,剧情交代的很清楚,节奏一直处于可控范围,也没有突然崩坏的转折(结尾除外)。读的时候给人《穆赫兰道》的感觉,很多设定都意味不明,比如代祷者、奇怪的宗教、通晓一切的鲤鱼,厄里斯魔镜式的大楼门牌,昆虫监视器,人物好像也都过于神经质和互相猜忌等,但随着谜底的解开,真正的布局才逐渐展现,之前所有的不合理都可以用另一套逻辑完美解释。

差不多有点感觉到PKD的套路了,比如他喜欢设定一个无限智慧的先知或者给人信仰的奇怪宗教,比如他奉行纯粹的唯心主义,比如他笔下的主角基本都是重度抑郁交流障碍(反正随着剧情的进展主角会发现自己的人生越来越绝望)。

顺带一提,这本书非常适合拍成悬疑科幻大片,不知道好莱坞为什么还没有动静。

2016-12-20

《死亡迷局》读后感(三):死亡迷局。

有人说菲利普迪克就像科幻界的莎士比亚,我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准确,对我来说,死亡迷局像一颗奇妙的泡腾片,每颗气泡都发酵着一个世界。

在小说里我们太容易分不清真实和虚妄。死亡迷局事关一个平行世界的神学试验,一群被困在神秘星球的教派拥护者在孤岛里相互救赎,或者互相伤害。所有人都是原来世界里的失败者,都是人性极端面的放大,死亡迷局就是一场惊悚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只不过人们所幻想的,力量强大的敌人正是我们自己。宗教代表着身存困境的人性最后的希冀,也许所有人都会质疑神谕,但是自始至终没有人愿意放弃相信神谕,即使他们无数次质疑自我,自我怀疑往往具备最摧枯拉朽的力量,它会毁灭一切希望,摧毁最后的防备力量。有时候人们宁愿活在幻灭里,因为一旦幻象美好的让人留恋,谁还说得清到底真实世界存在于哪里呢?

死亡迷局科幻设定:

信仰:以宗教,造物主或者超自然力量作为自我催眠或者外界现实植入的方式,在这里表现为虚拟宗教,即使最后的希冀,又作为植入现实增强真实性。

殖民:科幻原始设定,往往带着希望与破灭的落差,文化差异的疏离,以及苦逼生活的打击与可能性条件。

全知:或人或神,一定程度是内心映射,代表着最后的希冀与幻想,在多层空间中往往是贯穿于集合点,鲤鱼自爆,这一层现实的坍塌。

孤岛:绝境,恐惧放大,人类回到最原始和本性的状态。带着最惊人的力量和邪恶的本能。

超自然力量:科幻基础上的神秘主义色彩,有时候作为内心情绪的放大,有时候代表着某种体制或者规则。

自我意识的差别:大伙儿在看Building的铭牌时出现完全不同的视觉印象。

《死亡迷局》读后感(四):人还是得有点信仰和寄托

由于我很少阅读科幻类作品,所以我之前总觉得科幻类嘛,可能大多是那些神乎其神的东西,离我们很遥远,但是这次阅读《死亡迷局》,确实颠覆了我之前的幼稚观念。

翻开书,看到作者介绍,原来这位大师的那么多作品都被搬上过荧幕,很多都是非常有名的,连我这种不太看科幻影片的人也看过。

《死亡迷局》讲述的是一群各种职业的人被派往一颗未开发的星球,却在那里由于设备故障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这些人心中的猜忌、恐慌和愤怒愈演愈烈,导致身边的同伴一个个倒下,最终变得无可挽回。

作者在书中营造的是科幻的大背景,如:非真实存在的星球、星际间的往来方式等等,但是并未过多着墨科幻细节,而是着重描述在此大背景下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人类同样还是有个人的情感:猜疑、争强好胜、恐惧、虚伪、愤怒、希望,还有爱。

当我看到最后,得知原来之前的种种惊险都是由一群无望回到地球的人在自己的飞船上模拟出来的,真心佩服作者的想像力。让读者在经历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玄疑之后可以稍事休整,但是随后该飞船上的人之间的对话却让人的心中顿生悲怆,他们还是希望回到自己虚拟出来的世界去,尽管那里很糟,人与人之间的表现很差,但是那里有希望,而现实中没有希望,什么都没有。

我读到这里,深深地感受到书中的人物是绝望的,在一艘永远也回不了地球的飞船上生活,一切都变得虚无,人变得患得患失,因为没有寄托,情感就没有宣泄的出口,久而久之,心理就会扭曲,最痛苦的,是自己仅存的一点理智告诉自己这样是不对的,并且还试图作些挽回。他们在虚拟的世界里至少能够为自己返回地球作努力,哪怕代价是死亡,这都比不上在现实的虚无中渡过每天每夜来得令人惧怕。

可见寄托和信仰的力量是多么强大,我相信,不管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再怎么科幻,这一点都是不会变的,信仰都一直会是人类的精神支柱,支持人类不断前行。

《死亡迷局》读后感(五):当绝望变成现实

美国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的作品大多篇幅不长,通过营造一个科幻的社会场景,然后描述一些普通人的日常,没有过多的科技细节,但是又往往在冷静中深刻地揭示一个未来科技导致的现实结果。他的很多作品成为科幻大片的灵感源头,带给现代人难以忘怀的精神体验。

《死亡迷局》是迪克1970年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集体人群精神异常导致悲剧的绝望故事。一群不合群的、有点自私自利个人中心,甚至精神恍惚的人被集中到一个待开发的殖民星球上。到此的命令因为事故而不得而知,外围的环境又是神秘莫测。于是这群人在猜疑、忐忑中更多体现出无法合作的特征,随着死亡的阴影一次次降临,人群的精神濒临崩溃。当故事结局时,让人焕然大悟的原来是这群人通过一种设定的虚拟现实来宣泄长期共事的情绪,而现实是只有衰老和死亡才能让他们解脱这种绝望。

故事前期是一种惊悚恐怖的气氛,每个人貌似都不太正常,集中到此的目的又无法得知。封闭的小团体,狂暴的人群,紧接着的凶杀案,让人不禁在思考到底谁是那个凶手。随着故事的展开,外围环境展开,个人大段的内心独白和幻觉,更让人觉得这更像是一群精神病人的现象。到最后回到真正的现实,他们只能围绕着一颗小行星等死,而所谓的男主却见到了虚拟世界中的宗教拯救者,从而得到了解脱,让人很难看懂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现实。

当人类长期处于不可改变的境地时,为了使相互的关系不恶化,只能通过虚拟现实来进行宣泄,这是一个未来的提示。当然如果有一天这变成的真的,那估计人类也只能相看两厌自相残杀了。不同人种不同传统的人,综合自己的想法,结合计算机的演算,建立一种新的宗教来拯救自己的精神,其实表明作者并不相信宗教的救赎,但是精神崩溃的人类也确实需要依靠某种信念来活着。迪克对书中未知世界的描述有些像阿瑟克拉克的《拉玛》系列。可以复制物品的鲤鱼,可以根据听者心情播放乐曲的苍蝇等人造生物,其实都是机械产物,是否也是人类未来殖民的一种想象?

迪克在1970年代早期,因为服用药物导致经常见到一些幻觉,这些神秘画面也很恰当的被描述在这个故事当中。当读者以为这是一群疯子的故事时,是不是当时作者也正处于一种精神恍惚的状态呢?虽然故事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惊艳,但是它揭示的可怕未来确实带给我们思考的空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