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波特诺伊的怨诉读后感锦集

波特诺伊的怨诉读后感锦集

《波特诺伊的怨诉》是一本由[美]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3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波特诺伊的怨诉》读后感(一):无穷无尽的she

无穷无尽的she,这是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啊呀我脏了,狗头)。

菲利普·罗斯的大名,在书友们的推荐下早已如雷贯耳。

一九六九年诞生的这本小说,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历史背景下,不能怪罗斯用尽所有“淫技”。追根溯源,犹太人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的二十世纪,很难找到一个安身之所,为了活下去,他们使劲浑身解数,想要在白人、黑人中间留得一席之地。

波特诺伊,身患精神疾病的困扰,自小便不能自主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身体。父母、手足、亲戚、朋友、同学,各种人生关系在波特诺伊的人生轨迹上没有一条清晰的路痕。

早已逝去光辉的父亲,为了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而给予的各种“关怀”,望子成龙的心切之情,把波特挪移压制的无法呼吸。每天看到父亲,仿佛如临大敌,身体不由自主的需要发泄,打灰机便是一个很好的发泄方式。

典型家庭妇女标签的母亲,望子成龙固不可少,相较于父亲,更多了一份宠溺。早已长大的波特诺伊,内心深处想挣脱溺爱的沼泽,想要摆脱母爱的牢笼,但是犹太人种根植的秉性让他左右为难,打灰机便是一个很好的发泄方式。

波特诺伊爱过的女人,在一次一次的冲动、努力、奋泄之后,口中、眼中满满的爱意和恨意交织一起。无数次的冲动造就无数次的灵魂出窍,每一次的纠葛都让身心疲惫的波特诺伊更进一步的走向崩溃。

罗斯在描写波特诺伊生活种种怪异(在我看来,的确非常人所及)的时候,粗犷的语言,视觉冲击感的强烈,每一个文字都使我无法摆脱文字,不论我如何“趋炎附势”,如何“顽强抵抗”,我始终还是败给了波特诺伊,败给了菲利普·罗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大众,是腐朽的、堕落的一代。和凯鲁亚克不同,《在路上》的萨尔, 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前进中。同样是自我堕落、自我放逐,但是罗斯笔下的波特诺伊似乎更加歇斯底里。罗斯可以把女性特征毫无保留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内容繁杂,手法精准,怪不得有些读者不太适应这种文风。

拿起本书,起初,描写自己对母亲的印象,很接地气,给了我一个不错的开始。谁曾想,后面紧锣密鼓的犹如暴雨梨花般的“飞机”扑面而来,着实有点招架不住。不是反感这种写作手法,也不是觉得这样写很肮脏,更加不是觉得罗斯为了表达思想故意如此显得与众不同。而是,在讲述此类故事的时候,非得这种手法不可,非得罗斯不可,非得借助人类最远的需求不可。

万般作品,抛开外衣,穿透深处,你会发现,它们要说的都是本书要表达的。

这一点,罗斯早已看透。

《波特诺伊的怨诉》读后感(二):“垮掉”的犹太一代

熟悉罗斯的读者,一定对《波特诺伊的怨诉》这个名字不陌生,2012 年台译本出版时许多读者还略有些失望,这些年一直有人关注简中版什么时候可以出版。时隔十年,这个愿望终于是达成了,这本吊足了大家胃口的书,也是我填补阅读菲利普·罗斯空缺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本书不仅满足了大家对“脏书作家”的期待,也让罗斯第一次体会到了畅 销书作家数钱的快乐。这本书出版于 1969 年,彼时,他的第 一任妻子玛格丽特·马丁森刚刚死于车祸不久,随着这段扭曲婚姻的结束,罗斯也迎来创作灵感的涨潮期,这本书可以看做他写作生涯的突破。罗斯是一个善于将真实的人生经历杂糅到虚构小说中的作家,很多读者甚至批评家们都曾经把波特诺伊与罗斯本人混淆。比如,他当初吸引第 一任妻子只是为了“测试”自己对非犹太姑娘是否有性吸引力,没想到马丁森反而用假怀孕的方式威胁罗斯与其结婚,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波特诺伊对金发女郎的痴迷和想象。

《波特诺伊的怨诉》一经发表便风靡文坛,头一年销量就高达 40 万册,远远赶超《教父》这样的现象级畅 销作品,但它带来的收入和它的骂声一样多,并在犹太人中间引起巨大的争议。作家杰奎琳·苏珊说,“我可以见他,但我不会跟他握手。”其意是影射波特诺伊手淫的“手”脏,而这还不是对罗斯批评最严厉的话。欧文·豪(文学批评家)甚至专门写了一篇用词尖锐的文章来抨击《波特诺伊的怨诉》,他说,“这是一部粗制滥造的庸俗制作,缺乏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感。世上最残忍的事莫过于再读一遍《波特诺伊的怨诉》了。”批评家们对这本书不仅做出了审美的批判,也做出了更为苛刻的伦理道德上的批评,尤其是罗斯对犹太同胞造成的情感层面上的伤害,让他深深地打上性变态者、厌女症者、自恨者等等的标签。

这个犹太负面形象的典型代表人物波特诺伊,从新书开卖的那一天起就在无数非犹太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在书中罗斯塑造了一个自卑、自轻自贱且胆小懦弱的精神病患者形象,甚至还是一个“性变态者”,这无疑加强了非犹太人对犹太人的刻板认知,而文化上的冲击有时候更能冲淡民族的凝聚力,说不定也能激起反犹情绪的泛起。刚经历二战的犹太人十分脆弱,他们好不容易在美国才站稳脚跟,已经禁不起这种“落人口实”的书写了。

经历了二战,犹太群体对历史的敏感性和民族的团结性都随之高涨,大部分犹太人长期受到当地人的排斥,已经习惯了低调生活,但这种生活突然被荒诞不经的波特诺伊放到聚光灯下,他们必然会有一种无法接受的抗拒心理。很多犹太读者只顾着否认波特诺伊离谱的性瘾,否认小说中刻画的便秘无能的父亲和操控一切的母亲这样的犹太父母形象。在罗斯看来,这是传统犹太家庭的加强版,或许和他批评起来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父母没有丝毫区别,但我们要知道,犹太人对家庭的信赖是和信仰紧紧绑定在一起的,而且犹太人的信条之一就有乖巧听话和孝敬父母,罗斯的自我嘲讽对大部分犹太人来说则是一种冒犯。

我们不要忘记,这本书的背景是20 世纪 60 年代,同时代的美国青年们被人称作“垮掉的一代”,这样的潮流之风不可能不刮到梦想着“变得正常”的波特诺伊身上,做一个“垮掉”的犹太反叛青年,则意味着对犹太传统的背离。或许跳出当时的语境我们能看得更加清晰,老一代犹太人还在为物质上的“中产阶级化”和身份上的“美国化”寻求出路之时,新一代已经意识到在美国人和犹太人的双重身份带来的迷失以及夹缝中寻找生活意义的分裂,他们能做的也只是在不背离犹太家庭太远的前提下,力图从正常美国青年的生活方式中寻找一丝丝发泄情绪的出口。

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最具冲击力一句话在结尾处,”那么(医生说道),现在也许可以开始了。请吧。“原来,占据整本书篇幅的怨诉都是波特诺伊内心的潜台词,是他难以启齿的独白。

一切叛道经离突然消失,隐没,淡去,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波特诺伊做了这一切穷尽想象力的反叛,然而他还是他,是那个渴望变成普通美国人的犹太人。故事戛然而止,但却回味无穷。

《波特诺伊的怨诉》读后感(三):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真恶心

我好像一张线路图,从头到尾都被压抑标记出;你可以经由那些耻辱、拘谨和恐惧的高速公路,遍历我身体的经纬…… 父亲在贫民窟里穿行,忍受着嘲笑和怒骂。他删掉杂 志,不接受建议,总有着自己的一套。 母亲要求我将经历的一切告诉她,用切面包的刀逼我吃饭,嘲笑我想要遮羞的泳裤,她甚至在我坏肚子的时候要求看我的排泄物…… 父亲对我寄予厚望,他做不到的事情都希望我完成。 母亲只想掌控我,当我没有按照她的要求时,她就会哭闹,甚至满地打滚。 父亲不希望我过他那种贫苦生活。母亲说,她都是为我好。 看到这里,你的心有没有狠狠被击中?你有没有感受到似曾相识的味道? 原来,强迫式的养育子女模式,不只是在中国才有。它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无数你看不到的家庭之中。 当他从躺椅上起来,他依旧无法消 除内心的阴影。这一切,都是从他口中叙述出来,他就是那个被父母“溺爱”的孩子,他患了严重的心理疾 病,需要聊天、发泄、坦白过去,从过去走出来。 故事从压抑的气氛中开始,到悲伤的情绪里结束。整个过程,都充满着愤怒、暴虐与哀伤。 原生家庭使得主人公产生了想要挣脱的愿望,他试图找到一个突破口 爆发。于是,他迷恋上身体的发泄,从自我,到他人。扭曲的快 感好似让他得到了救赎,实际却越陷越深。他想要改变,想要挣脱,却徒劳。 在他身上,可以看到现今社会大部分人的生存焦虑,以及原生家庭给他们的塑造和带来的伤害。他妄想通过周遭的人满足他的愿望而消 除内心的焦虑,结果他变成了他的父亲、他的母亲,他蕞不想成为的人。 一句我都是为你好,看似真诚,实际上为你好的人,都是在为自己心里舒服。 如果真的为别人好,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请尊重他们的自我,尊重他们的需求! 《波特诺伊的怨诉》 Portnoy’s Complaint 作者: [美] 菲利普·罗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