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战史读后感精选

一战史读后感精选

《一战史》是一本由约翰·基根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页数:4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战史》读后感(一):不一样的战争

这本书的写法和以往的一战史比起来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的,对于战争的起因,进程都有着和我们以往接触到的相关书籍完全不同的视角和解读,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写出不同的历史,多听听不同的声音,或许能够对这段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历史有不一样的认识,对历史尤其是军事史感兴趣的朋友不可错过!

《一战史》读后感(二):第259页

无论基奇纳的志愿者对德国士兵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英国人的脑海中记住的是他们因此所承受的伤害,这是集体的记忆,也是每个没能回来的士兵的家人的记忆。在英国人的生命中,没有什么比拜访标志着1916年7月1日前线蜿蜒的公墓群,看到一座又一座墓碑、新鲜的花圈、从一张模糊照片里土黄色哔叽领上方严肃回望的“朋友”和“兄弟”的面孔、罂粟花胸针和“一位父亲、一位祖父和一位曾祖父”的铭文更加令人心酸的事情了。索姆河战役标志着英国人生命中充满活力的乐观主义时代的结束,这种乐观主义一去不复返了。

《一战史》读后感(三):可能是最好的一战史普及读物了

因为之前已经读过彼得·哈特的《世界大战1914~1918》,所以基根的这本书在整体上并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震撼之处。但相比哈特的《世界大战》,基根的这本一战史还是有几个较为明显的优势的:1、基根的文笔更加流畅,语言更加优美。所以本书的可读性相比哈特的那本要强得多;2、相比哈特的那本,基根的这本书更加全面,一些被哈特所忽略的战场(如高加索战场或者非洲殖民地战场),书中均有简单的介绍,东线战场的篇幅也更多了;3、书中插入了大量的历史图片,而且很多战场也配上作战地图(哈特的那本书中东西线的战场地图与其说是作战地图还不如说是各方态势图,很多战役根本就没有配上专门的地图。读军事史没有地图真的很不适应);4、印刷和装帧也比较精美,别的不说,印刷错字就少得多(这方面新华出版社真的应该好好反省一下,校对人员都干什么去了?)

再说说说翻译,本书的翻译大体还是可以的,但是依然存在着问题。我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一个小小的“fuse”会难住这么多的译者,直接查词典也知道这个词是引信的意思啊?本书的作者很有特色的把它翻译成“引线”(相比何卫宁的“保险丝”,这个翻译已经很接近原意了,但还是有差距)。类似的军事术语翻译错误书中还有几处,我也就不说了。不过整体来看,翻译质量还是不错的。

最后谈一点,本书中也有一些疏忽,比方说在介绍蒙斯战役时作者依然遵循传统的观点,认为英军多半都是参加过布尔战争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枪法精准,德军遭到了极其惨重的伤亡(基根认为至少五千人)。但是哈特的在自己的书中已经对此做过澄清了,大部分的英军都没有作战经验,参加过布尔战争的少得可怜。同样,德军的伤亡也没有那么高(哈特认为只有两千人)。可见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

《一战史》读后感(四):偶然又必然的战争

我对欧洲史、世界史或者说战争史概念,一直是混乱的,看完这本书总算明白一点,这本书用两个主线写的,一条是按照战争发生的时间,另外一条是一战史欧洲的主要地理标的和主要战役。

和以前读的国内描述一战的书不太一样,这本书更注重公正的对待各国在战争中损失的人数,比如法国损失了两百万人,德国损失了四百万人,没有像某些人写的书一样,单纯的阐述战胜国损失多少人有多遗憾。而之所以说公正,是作者提到了“德国人因为德国军队的声明受累于纳粹政权的暴行,没有办法合宜地哀悼他们死于二战的400万生灵;因为很多人死在他国的土地上,他们发现为因为一战的死者而感到痛苦安排一种合适的、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同样困难。如果这种困难不是感情上的,也受限于物质条件。布尔什维克革命使他们无法接近东方战场,而西方战场的主人最多也不过勉强允许他们取回并掩埋尸体。无论在心理还是土地上,法国和比利时人都没有什么地方容得下为德国人建立战争公墓。”

我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我不喜欢战争,但我觉得和平其实应该来自于正视战争的原因,然后互相谅解。尊重双方的阵亡士兵是谅解的前提,在群体性的战争中,无辜的士兵只是战争的牺牲品。

另外一个跟别的书不太一样的地方是这本书没有把战争的发生引述为必然事件,这跟国内的书不太一样,我个人觉得这种分析历史的方法更客观,中国有句话叫“无巧不成书”,这场战争如果没有这么多偶然的巧合,比如战争前几个星期各国之间的小动作,比如民族之间的小情绪,甚至少数人的极端想法。没有这些也许真的不会发展成一场“必然”的战争。

作者很严谨,400多页的书,注释、参考书目、索引占了60多页,这一下就让我有了好感。扣一星也是因为注释,如果编者能把注释翻译一下,那这本书几乎就可以得五星了。

《一战史》读后感(五):一部侧重于军事史的一战简史

这本《一战史》主要通过军事层面来讲述一战,时代背景、各国政府间的交流互动和政治的波诡云谲着墨有限,比如即使介绍十月革命强调临时政和布尔什维克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于非军迷读者来说可能轻重失宜,但此书作为了解一战进程的入门书籍,读完依然收获颇丰。

在民族主义引发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索的传统认知之外,本书通过描述德国“施里芬”军事计划强调那种在一战之前未曾出现的提前几十年制定的军事计划及其对应的固执思维才可能是一战的罪魁祸首。德国为了防备英法,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制定作战计划,此后不断修补订正。这个计划的核心是:德军向西穿过比利时,第四个星期抵达法国边境,第五个星期包围巴黎,第六个星期决战致胜,而后沿铁路抵达东线击溃俄军。距一战爆发的二十多年间,德国一直就这个日程表进行国内铁路和军队建设。然而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导致的俄军提前军事动员威胁到了德军日程表,固执的德国人为了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对俄国下军事通牒,一战就此爆发。

一战中的很多战役都非常有趣且令人感慨。比如法国进攻阿登高地和阿尔萨斯洛林的第十七号计划正中施里芬计划下怀;比利时守军在墨兹河上的顽强抵抗和曼勒将军的一语成谶;德第一集团军为了扩大战果追击法军的行动违背了施里芬计划,不仅丧失包围法军的机会反而被法军反包围以致后撤到埃纳河开启战壕战;彼时无线电和内燃机技术匮乏,战场通信、行军速度、火炮和步兵配合都受到很大限制,部队在战壕里往往晕头转向,进退失据,错失制胜良机;老当益壮的兴登堡临危受命,立下坦能堡大捷,为五百年前战败于此的条顿骑士团复仇。

本书的作者约翰·基根长期在英国桑霍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讲授军事史课程,描述各种战役如数家珍。虽然文采一般,但作者引入大量的原始材料,且注重细节,对于各大战役各国的军力部署、武器装备、战斗过程和战场环境介绍得非常详细,因此诸如马恩河、伊普尔、坦能堡、戈尔利采、加利波利、日德兰、1918年德军的最后五次进攻……这些一战中的著名战 役的描述都具有令人深刻的力量。

本书美中不足的是图片略少,出现的城市、地区名称往往在配图中找不到。翻译粗制滥造,错字百出,很多句子语法根本不通,很难想象本书交付印刷前经历了怎样的校准过程。总体来说,此书可能更适合军迷,对我这种几乎说不出任意一种枪械名称的军盲来说必然在无意识之中错过了很多精彩内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