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读后感精选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读后感精选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是一本由哈雷特·阿班 (Hallett Abend)著作,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00,页数:3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读后感(一):苦难中国

从作者凌驾于民国众生之上的美帝思维中感受到了国家的混乱与积弱、列强的软弱与自以为是、小日本的军国主义派系争斗。腐朽的世界确实需要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人民的百年耻辱确实会使历史抛弃善使手腕却派系混乱的民国而选择极端的红色。突然想起作者也曾写过另一本书叫苦难中国,地大物博的天朝上国自近代起历经磨难,一寸山河一寸红,弹指百年亿万生灵性命不保,山河虽在民国不存,衷心的希望苦难的中国能够浴火重生~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读后感(二):活的历史

活的历史

《纽约时报》的首席驻华记者哈雷特·阿班自1926年至1940年10月在华共十五年,这十五年恰是中国近代史以来最动荡的大转变时期,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军阀割据、民主党革命,内忧外患,兵连祸结。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阿班凭借着自己特殊的身份、地位,亲历了许多极重要、极关键的历史时刻,并见证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掌握第一手资料,在记者使命的召唤下,阿班在这个特殊、动荡的时期和政局大环境中仍孜孜不倦竭尽所能地追求新闻报道的真实、公开和公平,尽量让全世界第一时间了解当时中国的真实状况,读来颇令人动容。

本书毕竟是属于个人回忆录的形式,书中作者阿班以着第一人称口吻讲述亲历的故事,不可能完全不带一丝一毫的个人主观情感色彩和立场。尽管我们读得出作者以最大限度记者的道德和本能竭力保持着叙述过程的客观和克制,但字里行间无意中透露出的他对中华之患的担忧和思虑,以及他积攒十五年对中国的复杂的情感,让我们读来更觉真实和亲切。

与历史汹涌的大浪潮对比,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是微薄的,而大时局下,一个人能经历的能看到的,只是历史的某个侧面或某个点,虽说阿班正是目睹了这样的侧面或点,但以点带面,管中窥豹,我们一样可以在事件的细节中窥探到某些历史事件的脉络。而这样似乎还带着沉重的呼吸和跳动的脉搏的见证和叙述,更使人感受到这份回忆的真实,似乎那远去的民国也鲜活地扑面而来了。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读后感(三):多少是“真实”

近来关于民国历史的书籍层出不穷,各有各的回忆录,而我们无法去分辨谁是谁非,只能当是每个人眼中不同的历史去看了,当是一部小说,毕竟每个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都是有自己的选择的,选择写下来的以及选择不讲的,而这本《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这是一个记者的回忆录,作为外国的记者,他们的行业原则还是非常遵守的,所以这本书写得还是较为客观,他在中国停留了15年,恰好是中华民国多事之秋的时候,所以经历了很多,正是精彩的这些动荡波浪激起我们阅读的兴趣,于是他从他的视角给我们写下了这一部民国历史,虽然有些可能也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报纸上听来的,但是书中对于历史的描写还是非常精彩和丰满的,这对于我们只读故事,不看历史的人还是非常好看的。

阿班的人生起伏也在书中体现,从一个小报道开始写起,到后来成为采访蒋介石、宋子文等的首席记者,正是他这种从下到上的升迁过程,令他一方面能够接触底层的消息,另一方面也能接触到高层的消息,军阀纷争、日本侵略和二战爆发等等,都使得政治格局不停地变化,阿班做了一个生活和历史的记录者,正是因为他是一个外国人,所以他对历史中的人物的评价便可以放开去谈,而不用讲及复杂的人情世事,在他的历史中,我们又再一次认识到张学良、蒋介石、宋子文等人的性格和故事。

而多少是真实的故事,多少是受了别人的影响呢,我们也无从下手调查,毕竟我们都无法证实昨天的事情的真实性,又何谈那些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历史呢。不过,当我把历史当作小说读的时候,我发现我更洒脱了,不用去较真。

By江焕明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读后感(四):换个角度看民国

换个角度看民国

——评《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

文|杜子腾

一直以来就觉得记者是“当下的史家”,尤其是权威报刊的首席记者更是之。历史孕育在生活中,而这些记者则是生活的记录者,时代的见证人。当生活被时间推移到记忆深处,每一个记者都成为了活的历史教科书,鲜活地给我们回忆曾经的过往。历史就这样必然与偶然之间在那些记者的笔下形成了。

阿班就是这样一位历史的见证人,他眼中的民国则为我们还原了一个非传统、非官方但异常真实与可信的时代。本书的译者杨植峰先生不无赞美的评价道,“外国记者关于中国民国历史的著述不少,但松本重治讲历史,白修德讲政治外交,斯诺、福尔曼讲见闻,都与阿班的书不同。阿班此书采回忆录形式,有见闻,却不是见闻录;有大量历史片段,却非历史著作;有切身经历,却不是自传;有逸事珍闻,却不是掌故集。阿班写这部书讲的却是美国式的新闻采访实践,而施展的场所却是变革方兴的古老中国”。这评价待你读完全书,不觉得有溢美的成分,反倒觉得是十分中肯的。

阿班笔下的民国人物形象是鲜活的:顾维钧的暴跳和无奈,张宗昌的奢靡与残暴,宋子文的坚韧与精干,张学良的沉湎和昏庸。尤其是对宋子文的评价,阿班认为其是无论人品政见,都可跻身世界伟人之列的。之所以能在历史之外窥探出这些人物的另一面,这都离不开阿班的深厚交际圈。他在苏、美、英、日以及民国政府高层都有十分广泛的私交。这也让他成为记者中身份最为特殊的人。或许他更是一个记者、情报员、传声筒的综合体罢。

因为这种种的便利,“西安事变”他是第一个拿出铁证证实的记者;日本加入轴心国的消息也是他从日本高层得到消息,最终独享了这则全球超级独家新闻。还有日本击沉美军“帕奈号”舰、松井石根与八十部下被召回国等事件全都有阿班的身影与贡献。

国内有很多人写民国,但受困于当时的弱国情境,资料文献全部遗失不见,亲历者也都不见踪影,所以还原历史难免失真。日本学者倒是治学严谨,且资料丰硕,但其占领者的地位总是会带有不小的偏见。而阿班作为《纽约时报》在当时上海的首席记者,亲历了众多历史事件,再加上不俗的高层背景,则成为了一个可信的恢复民国历史的新的视角。

换个角度看民国,是用旁观者的视角作为参考系来审视整个民国的岁月。而这个角度,你确乎能看到一个别样的民国。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读后感(五):真实但却不生动的一本书

本书最吸引人的介绍就是上面这段话,以为可以在本书中了解到关于民国历史,民国人物的更多细节和不同视角带来的感受。实际上,读完本书可以用失望两个字来形容。

不知道是作者的语言结构不适应还是译者的水平所限,本书读起来并不是很流畅,甚至有些让人不明就里,对于外国翻译作品来说本书的语言不及《西行漫记》,甚至是《寻路中国》和《江城》。

更主要的问题就是,本书标榜作者与民国众多政治家,军事家,文化人的交流,在实际的历史中可能作者作为一家著名报纸的驻外的首席记者,其交际范围应该是广泛的,但是作者在本书中关于民国历史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叙述的并不清晰和让人心动,更让人想了解的民国政府的人物更是介绍的少之又少,反而对于日本的政客,军人的在华行动描述颇多。而对于这一些人物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是十分了解,而作者在叙述这些人物对于历史事件的作用和影响时也并不十分清晰,这导致了对于除一些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以外,仅凭兴趣了解民国历史的普通读者来说让人兴趣不大,甚至有些枯燥。

本书分为几个部分:卷一:中国苏醒了。描述了作者是怎样从大洋彼岸来到这个古老的动荡的东方国家,从事记者这一具有一定危险系数的工作。并叙述了作者经历过的一些历史事件,包括济南惨案,营救胡适等事件。

卷二:日本发动战争:包括九一八事变前后的日本军事行动和未来预测。一二八事件,西安事变等。

卷三:世界进入战争:主要描写了日本对于中国的进一步蚕食和其征服亚洲,开战世界的意图,还有一部分是作者由于中立的客观的报道引来的日本对于其人身安全的威胁。

书中26页,年轻的蒋介石于1926年出任国民党北伐军总司令时的性格特点:作者说:他的思路可能是,先获胜,再解决内讧。这是因为在北伐军北伐过程中,他的追随者和支持者已产生分裂,并且俄国人和中共的关系日趋紧张,两边阵营里各有小团体。就是在这种内部和外部环境下,蒋介石仍然敢坚持北伐。这一信条与后来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截然相反,不知道是不是与他年轻时的这一段经历有关。

本书62页:作者阿班跳槽到纽约时报时时任代理总编给他的指示是:尽一切可能接近事实真相;即使是美国有错,也要揭露事实;避免对事实作评论,因为这是社论版的工作;若认为故事内容与美联社可能已发通稿,就不必再花钱去复述;若对某事存疑,宁可不写,除非存疑的原因本身是新闻;宁可不发消息,也不要发了错误消息后再去更正。

这一段要求对于今天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仍具有借鉴意义,然而在那个年代能够真正恪守这些戒律的记者并不是很多,更多的作者还是因为关系或者金钱发了一些具有倾向性的新闻,从而达到一些人想要的效果。在本书中也有过相关叙述,包括日本军方花钱收买作者,希望发些有利于日本的舆论新闻,但是作者断然拒绝了。

书中149页:有一段关于日本人的战争观的叙述,具有可对比性:日本人认为征服整个亚洲,建立“和平的”秩序,是“光荣的征服”。日本人以此为荣,若以为日本人会因战败得到教训,不在崇尚军国主义,实乃大错。要让他们放弃这种想法,至少要对整整一代日本人强制实行新教育。

可以看出,教育的传承是历史观形成的重要影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