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艺风赏·礼物》读后感摘抄

《文艺风赏·礼物》读后感摘抄

《文艺风赏·礼物》是一本由执行主编:笛安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页数:1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艺风赏·礼物》读后感(一):先评一篇(可能还会写其他的篇目评论

地心引力:《秋叶》

一开始就当科幻故事在阅读(所有不同寻常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看完整个故事没有太大的阻力,最多就是需要习惯一下语感,这种用纯文学的方式讲述故事的语感。

这是一个谋划已久的局,关于杀人的,可在杀人之前阴谋就已经进行着了。当我爱上你时,不是想办法让你也爱上我,而是设计让同样爱上你、我亲爱的室友和你相爱。我只需要欣赏这一过程就足够了,快感由此而生。可是室友没能如我所愿,不得不换另一个计划来确保室友和你永恒的爱。

很难去描述那种感觉,一个不知道自己是变态的人,强烈的爱意无人能及,做法却让人难以接受。可作者无意站在道德的角度去指责去批判什么,只是把故事写了下来:这世间还有这样的一些人的存在。

文笔无可挑剔,感受得到字里行间的疯狂与凄美。杀人之时与杀人之后两处细节充分体现主角的病态,追求完美,侧面表现了为什么非杀人不可,因为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而如此清晰的杀人方式到让人忍不住猜测作者是否从事过相关行业。

如果一定要有写作的目地,是否是在反映恶劣的社会环境之下,人们的丧心病狂。

《文艺风赏·礼物》读后感(二):大概可以取名“被我爱上你怕了吗”[不安的都市·秋叶]

第一次写完书评觉得[其实好像根本没看懂],不过一想我看日本的小说也从来就没看明白过,还是买个不停觉得很好看,理解能力大概也就如此了,捂上脸把书评发出来。

设定中,女主秋叶是位科研高层人员,而“我”与室友只是最下层体力劳动者,作者还花了大量笔墨描述“我”们的日常工作,为“我”之后的计划埋下伏笔。

故事的脉络大致是,“我”一直默默地暗恋着秋叶,却被室友抢先说出了口。不管是谁先动的心,将暗恋先说出口的人似乎就占了优先权。于是“我”不得不帮助室友接近起秋叶来,并且看着他们情投意合。

在这个过程中,“我”身上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

因为对室友的嫉妒心,让“我”觉得自己越来越爱秋叶,并且迷恋上了这种刺痛内心的快感。

可没想到,室友与秋叶的关系忽然急转直下,他甚至表示了根本不爱秋叶,“我”便因此而恼怒,决定杀了室友。

故事一开头就描写了“我”谋杀室友的过程,完美得让人觉得“我”才应该是经验丰富的科研高层或是医生。而后,“我”又熟练地将室友的尸体剥皮削肉,做成一具骨架。

“我”的这种行为绝对称得上是变态,可在作者细致的描写下又让人觉得爱意满满,事出有因。

最后,“我”将室友的骨架放到了秋叶的工作室,让他一直一直的注视着秋叶,而“我”就可以继续在这种嫉妒中保持着永恒的爱意了。

整个故事没有让人感到“我”是变态而产生厌恶,却切实地让人感受到了爱情深刻的存在。

[却始终觉得没有看出“我”的隐藏身份而耿耿于怀。]

《文艺风赏·礼物》读后感(三):精致优雅的变态——评梁清散《秋叶》

精致优雅的变态——评梁清散《秋叶》

文/夏桑

从书评能看出脑残粉的自我修养,但由于很久不脑残,所以书评也很久没写。但很不幸的是,梁老师这篇《秋叶》,让我再次更深地进入他的脑残粉儿行列。我没有故意拔高梁老师的意思,但说这篇《秋叶》是我近两年来读过最好的短篇小说并不为过。

记得梁老师写作《1945》,惯于用迂回婉转的笔法描绘出整个小说的氛围和情节结构。但这一篇《秋叶》更能见梁老师的进步,特别是笔力的进步。如果《1945》是用辞藻的有序堆积构成的迂回婉转。而这一次的《秋叶》则是在简洁精准的笔调之下写出了迂回婉转的风味。

我们常常说文笔简洁才是最美,但真让我清楚感受到这个道理的,第一篇小说是《老人与海》,然后是三岛的《春雪》,第三篇则是梁老师的《秋叶》。《老人与海》的简洁倾向于将小说写瘦,通过精干的文字逻辑表现出人类深刻的忧郁。但梁老师明显是三岛太宰一脉,虽然小说简洁却不瘦,通篇传递着一股精致而温柔的气质。不得不说这篇小说真是三岛和太宰的结合体,《秋叶》用精准到精致优雅的笔调,着力于勾勒出主人公近乎病态的心理。其实,病态心理的描写常常会给人以不适感。但这篇小说如《人间失格》一般,虽然心理变态,但心理逻辑丝毫不矛盾,放在当下的环境中恰到好处,有种病态的恰当感。

笔力方面我还能提到很多,但需要大量的作品进行对照,我也就不再多说。接下来聊聊其中的变态。其中,当我读到这样一段话时,我能够确定这篇小说的优秀,或者说瞬间击中了我。“感到自己的幸福和快感也达到了极致,我从来没有这样酣畅地体会过这样的在有节奏的吱吱扭扭的声音之下的带给我无限揪心和刺痛的快感!瞬间,我被一切所击中,我想要的不就是这个!这样的快乐甚至于让我惊呼!当然,这个时候我绝对不能出声,一丁点的声音都不能有,而如此的即将就要憋炸了的忍耐,又为我带来了新的一重不可言表的快乐。”

众所周知,写变态心理时,大部分的作家都习惯于构建一个事件,而这个事件一般是对变态人有所伤害,以期读者可以通过这样一个事件,给变态者变态的理由,以此达到逻辑上的自洽。还有一种则是心理上的自洽,通过对人物的细腻心理刻画,达到心理内部的逻辑自洽,这是最难的一点。何况看到这一段,真是对那种病态心理即精准又热情的描写(大多数时候,精准总和冷静克制联系在一起。),真是酷毙了。

说到这里,我们从新来审视一下这篇小说。这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对秋叶的爱作为起始,然后发展到寻找永恒的爱已存在为线索,最终形成的变态犯罪。所谓的精致,正是在于这种心理自洽的描述结构,不疾不徐,但不能增减一分,因此精致。当然有可能读者会问我,优雅在哪儿,这就是个变态民工啊,如何能和三岛写作的士人优雅相比。其实,不论是三岛还是梁老师,所谓的优雅并非是小说人物逼格有多高,而是在于小说人物都在寻找形而上,充满象征意义的永恒美感。当然,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成诗化的美感。但三岛是将该优雅的人优雅,而梁老师是将平凡人的病态优雅诗化,甚至有种对太宰审美进行补充的感觉,因此更佳。(当然,三岛的《金阁寺》也是平凡人病态的优雅,但那毕竟是将美的矛盾提炼出来作为小说主线,总觉得平凡得不够纯粹。)

这篇小说我读来真是很开心,因此写了这篇小说,与大家分享我的阅读体验,以及对梁老师的尊敬。本来写了很长很长,大量的引用和论证,后来想想反正没人看,也就删掉了。写了这样一篇不够冷静客观甚至于过于热情的短文。不论如何,希望大家能去买来看。如果《文艺风赏》想多赚点我的钱(虽然也没多少),请多发一些梁老师的作品哦。哈哈哈。

最后,期待梁老师长篇小说顺利出版。

祝,一切安好,文运亨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