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是一本由维舟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4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读后感(一):大地上所有的河流

我很爱读这样的散文随笔。像日记一样娓娓道来,让我有幸能与作者同走一段路。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其实有些片段还是能感受到文笔的稚嫩,甚至可以说有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但正如作者所说,毕竟他展现的就是十八九岁时的心境,反倒更显真实。整本书都在追忆,人物形象饱满立体到仿佛他们近在眼前,仿佛我悄无声息地在吵闹的课室、在南方小岛燠热的夏天,旁观了他们的生活。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尝试回望我的高中年代,可惜已完全无法追忆了。不禁感喟作者及其同伴在同样的年纪能有这样的思想深度,来往信件可见对生活的重视和对自身情感的探索与追求,也更感叹人还是应该多提笔,把属于自己的观点,哪怕是零散的,都记录下来,这样回首才不至于太空洞。不过什么时候开始都为时不晚。我又想起我的朋友。作者说人和人的关系像大地上所有的河流,这是我至今听过的最贴切的形容。是啊,我们各自是一条河流,即使有缘份汇入同一片海洋,也不过是只能在终点相遇。大地上所有的河流,各有各的流向,而我又将流向哪里?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赖香吟在《文青之死》里面写“过去的道路总是灰尘多”,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像这本书说的,一切不过是一段不知不觉的旅程,走过了就走过了,最终春天会一点点亮起来。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读后感(二):没有目的 没有理由

最近哥哥病了,回去当陪护,在医院无聊,就从嫂子的书架上找寻可以带去消磨时间的书。选中这本是因为书名吧,因为我对地理有点兴趣,当然最后内容和地理没啥关系,哈哈。

有点自传体小说的意味,我对真实的故事比较有兴趣。印象最深刻的几个人,执着学术梦想的离世旧友老灰,帅且聪明家境清贫的小伍,幽默的老p。还有一个名字忘了,对他的事儿印象深刻,第一天进幼儿园,打铃的时候在外边玩滑梯,被罚站,但是那个时候的他并不明白为什么被罚。就像大学毕业,没找工作,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开始工作。作者说那个滑梯上的孩子不只是他,也是我们大部分人人生的缩影。

大学时,我有一阵子盯着街道上的人思索,那个站在十字路口的交警,是怎样变得像一个维持秩序的机器的,他和当初的那个小男孩之间,那种巨大的变化。是否也是将要发生在我身上的变化,我始终害怕且不适应。

老灰提到过的,一直在追求深沉,毫无理由 毫无目的。这几句话击中我,也像是文中的林沛然,他的朋友里,最像我的就是林沛然,怀念着一段回不去的乡村生活,对当前的生活有距离感,追寻新的方向,追寻深沉,又身处困惑之中。

维舟被称为一个观察者,也许不是全貌吧 但是他也看到了一些重要的东西,那个时代的上海郊区尖子班学生们的家境,秉性,对成绩的感受,对身边人de态度,对人生的困惑与追求。一些原始的性格形成的世界观,也在后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读后感(三):我没有原谅当时的自己

从第一次偶然遇见《大地上所有的河流》到读完了它,竟也过去了三年。

我是一个95后,没有什么文化,并不了解维舟,不知崇明岛在何处,没有一段值得记忆的时光。我甚至没有上过高中,没经历过高考,没有收到过信件,与这本书里的任何一个情节都不曾相似。唯一与作者相似的,只有对季节的更替格外敏感。

这是一本很私人的书,维舟只想记录下这一切,然后便放过自己。

辑一里的每一篇结局,都让我感觉到维舟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尽可能去云淡风轻的描述。那一段仅属于他的历史,还有着许多不愿开口的留白。这种留白是困惑的,也是特有的,不同于故意设置悬念那样让人意犹未尽,而是在这个每日信息爆炸的社会中,无人所知的戛然而止。就像是未被启封的信件,只有写信之人才知道里面记下了什么。阅读时我一度以为我感受到了他的悲伤,那种面对离别的无可奈何,那种在看不见尽头的日子里,淋透了梅雨季节的潮湿,日复一日地沉睡着,醒来发现已是遥远的以后,身上只剩下那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但当我读完时我明白,我感受到的其实只是自己的悲伤。

六年前我以为,只要自己拼尽全力,做出牺牲,就一定能留下想留住的人,但结果仍只是荒唐地在别人的人生里转瞬而过。在每一张不同床铺上醒来的清晨,总会有人不辞而别,背上行囊走进浓雾之中,从此了无音讯。“许多人分开了就是永远,离开时会换上新的衣裳,喝光别人杯里的酒便自顾自的上路。”

即使有人留下了痕迹,最怕的便是留下了痕迹。

摄影师Nan Goldin说:“我常想,如果我拍了足够的照片,我就不会再失去任何人。事实上,我的照片让我看到了我失去了多少。”

把这本书写出来,并不是难以忘记,而是就把回忆放在这里。谁都不可阻挡这一切发生,我们都知道,只有放下它才能更好的向前。

维舟已经原谅了当时的自己。可我呢。

三年前,遇见了那个人。“当时我已经知道”,往后的日子将会发生什么,可我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过去。“经历了这些年的生活后”,在没读《大地上所有的河流》之前,每次打开豆瓣,看到维舟的那一句“我已经原谅了当时的自己”,我告诉自己,我没有。

而三年后,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身边都是陌生的人。没有老友来信,也没有来电。每日独自按规律又无趣的生活着,偶尔写写日记。过得麻木而不自知,似乎所有的故事都不曾存在。读完《大地上所有的河流》,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后记里又看见了维舟的那句话。我已经原谅了当时的自己。

我已经原谅了当时的自己。

不,别骗自己了,你没有。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读后感(四):那些遗失在青春的好友,那些大地上所有的河流

高考结束的那一天,下了雨,我独自躺在出租屋里,电风扇在头顶缓慢的旋转。我没有和同学们出去狂欢,就那么躺着,听着王菲的歌,听着雨声,睡着了。第二天,打包好行李,坐车回家,高中生活就此结束。

其实从高三一开始,就有人在散发同学录,三三两两照相留念。告别早已提前做好,考完试的那个下午,大家一声不响地四散而去,很多人,可能余生都不会再相见。

两年后我回过一次学校,大门换了一个方向,校舍扩建,老师们都开起了车,学生们还是穿着当年的校服,只是没有我熟悉的人。那些树,那些路,好像也都陌生了。十七八岁的青春,在那所学校里度过的1000多个日子,越走越远,只零星的存在于记忆里,偶尔闪过一个片段。我现在还记得刚开学的那几天,班主任叶芳向我们讲述高考,讲述一千多天后的重要战役时,我心里想,那还有多远。

我和同班同学感情不深,有一些当初玩得好的,关系也渐渐疏远,去年过年回家在路上遇见老同学,想了好久,终究还是没有叫出她的名字。这是我们都经历过的事情,一些人参与进你的生命,然后离开,有些人会和你一路向前,并肩走向很远的未来,而大多数人只是路过。对所有人来说,眼下的才是重要的,那些旧日同学,早年的情感,都一并沉入记忆的深潭,无需再打捞、提起。

这些年,除了固定会和两三个同学见面吃饭外,很少想到那三年时光。直到最近看维舟《大地上所有的河流》,才忽然记起了不少旧事。也不是伤感,只是恍然惊觉,噢,已经过了这么久,不知道那些在最好的年纪里一起生活过的同学们,现在都过得怎么样?

其实,在文学作品里,很少有回忆高中生活的(回忆大学的倒是有),也许是大家都觉得不值得写吧,上课下课,读书考试,有什么好写的呢?真有写高中生活的,往往自己就是高中生,可惜水平再高,还是局限在当下时空里,很难跳出来。

维舟写这本书,是因为青年学者张晖的突然离世。2013年3月份,古典文学专业学者张晖突发性疾病去世,作为老同学和好朋友的维舟写下了《平生风义兼师友》怀念张晖,并由此引发了更多的回忆,更多青春故事被写下,于是有了这本书。

和路内的回忆青春小说不同,维舟的散文里几乎没有任何戏剧性的事件,就真真是高中时候的细碎生活。但即使细碎,还是好看,因为他写人,写的是高中时候的人。维舟通过精确细腻的描写,让我们得以感受到那种迷茫而又充满朝气的氛围,所有人都心事重重,都关心自己的内心,关心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也许,只有青春期才会有那样纯粹的对自我感兴趣。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有三辑文章,第一辑是回忆散文,写到许多同学:林沛然、林载欣,小伍,老P,老灰(张晖)等。虽然写高中生活,但不止于此,高中之后这些年,维舟与他们的联系,他们的变化,都被捕摄进文字中,这很重要,如果仅仅只写高中时光便会显得单薄无着,后面的种种是时间的发酵,唯如此,才有了高中时候的珍贵,才有了人生无尽不可言说的意蕴。

第二辑是还念张晖的文章,感情真挚,文辞质朴,读下来十分感动,那种朋友兄弟间,互相切磋砥砺的关系,在很多人都是未曾有过的。第三辑是由维舟在大学时期写的一部小说改写而成的,名字都是真人,故事也少有虚构,但年轻人的那种文艺腔还颇浓,没有前两辑好,但放在一起,是对一个时代的告别和安顿。这本书,维舟写给自己多过写给读者。

整个阅读过程都弥漫着一种水汽茫茫的潮湿感觉,不是伤感,是一种怅然。就像维舟写的:生活会拆散我们。终有一天,除了那仅有的一点儿记忆,我们所有的记忆都将不同。就像这大地上所有的河流,渐渐地都走向不同的方向,彼此再难汇合。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读后感(五):一次充满仪式感的告别

再一次,我惊讶于人与人之间在精神经历上的相似。崇明,长江入海口积沙之岛。90年代中期,某个学生在这个岛上度过了他的高中时代。18年后,他把高中时代经过的人和事编撰成书,名字叫《大地上所有的河流》。乌达,中国西北戈壁边缘的一个边陲小镇。90年代后期,某个学生在这个小镇度过了他的高中年代。18年后,他读到一本让他感怀的书,名字叫《大地上所有的河流》。如果让乌达的读者写一本描述他高中前后生活的文字,他写出来的,也许就是《大地上所有的河流》。 这本书里记载了作者维舟波澜不惊的往事,这些往事让他念念不忘。难以忘怀的往日时光,曾经温润可触的故人和故事,在被充分品咂、回味、书写之后,水汽蒸发,氤氲散去,终于成为了作者自己审视自己的灵魂标本,脉络和结构浮现了出来,而生机和气息却只能从回忆里寻找。生活露出真容。红楼梦醒,转眼是寂寥。 书中的主要人物与我们周围的同学或者朋友毫无二致,幽默的,博学的、豁达的,固执的、乖巧的、天真的、心机重的。把人物换成自己或同学带入文章,不会有太多的违和感。他们和我们都是茫茫人海中没有特色的一员。故事,也没有多少的起承转合,草蛇灰线,跌宕起伏,悬疑铺垫等技巧,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浓墨重彩统统不用,只用白描勾勒。可以感觉出作者有意为之的克制,但故事的基调还是偏暗和伤感。 直到整部作品接近完毕,作者还是显得对这些人和事恋恋不舍,增加了“多余的话”和“后记”,解释了这部作品的由来。原来,这些人物对读者来说并不重要,但对作者维舟很重要,这些故事本身不重要,但把故事讲出来很重要。干脆的说,这本书潜在的目标对象根本不是读者,而是作者自己,是作者自我治疗的一本病历。正如作者自己的说法:“写作,是最好的安魂术”。 对作者来说,它的功能性要远远高于文学性,是自我治愈的一剂自开的处方。不知道作者写完书稿,是否沈疴顿愈。 当初,真的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吗?未必。那份无言的惆怅和苦闷,孤独和伤感,充斥在每个人青春的底色里,轻薄、飘渺、不一而足,是每个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当我们与真正美好的事物初次相识,开始意识和体会到文学的物理的爱情的时光的美妙韵味时,高考又横亘在眼前,它的压力是外在强加上来的,毕竟无法逃避,又不愿真切面对,内心里也未必真正认同。我觉得高考真正的残酷性在于,这是我们有生以来第一次要在重大事情上被选择。你所体会到的美好和你的意愿统统不是第一要义。 “那时候,世界就那么大,总有一种错觉,以为这样的日子会延续到时光尽头。但生活拆散了我们,在看不见彼此的人海里,我们需要记忆,也需要遗忘”。——被生活拆散的,不仅仅是人和人,18岁的少年和他们的梦想,也是被生活拆散的。 这就是年龄的况味。放宽时间的视野,18岁的年纪,明恋着什么爱好,暗恋着什么人,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那是人生的初恋,朦胧而美好,让人不吐不快。只不过,爱好能否成为终身的志业,恋人是否能修成正果,还需要时间和机缘给出答案,但不管怎样,时间的长河,终究能够稀释当初无法释怀的心结,体会到世界之大,定能够安顿每颗苦闷胶着的心灵。 在这个意义上,不知道作者是否意识到,真正治愈他的,除了写作,还有时间和视野,还有捡拾回来的梦想,还有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认识。那一天,大地上所有的河流重新变成了一条条崭新的河流。 在我极其有限的经验里,还拿河流作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所刻画的河流,背景深处暗通波涛汹涌的大海,《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非常清新,就像一条潺潺的小溪。《大地上所有的河流》描写了河流转弯处的风景。这些作品都反映了存在的真实,鉴于世界太复杂了,它们的真实都是某个方面的真实。 “终有一天,除了那仅有的一点记忆,我们所有的记忆都将不同。就像这大地上所有的河流,渐渐的都走向不同的方向,彼此再难汇合”。 最后,无论对作者还是读者,这都是一次对过往岁月充满仪式感的告别。不管河流最终流向何处,记得,与我们同行的人,比我们要到达的地方更重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