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河流是部文明史读后感锦集

河流是部文明史读后感锦集

《河流是部文明史》是一本由劳伦斯·C.史密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35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河流是部文明史》读后感(一):滚滚向前不舍昼夜

大河是文明的命脉,从40亿年前,雨水在初生的大气中形成,自此,税和陆地就展开了一场永不停歇的攻守战。当人类加入到这场争夺中,利用着河流也为其所害所累,辗转千万年。人类社会的形态,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尼罗河和黄河流域兴起,河流供养人类文明直到今日。

这本书堪称一部“自然史”,讲述了自然如何决定文明兴衰与人类未来。作者是一位长期关注人类水文环境的科学家,在追溯河流伴随人类发展和社会更迭的历程中,思考着人口迁徙,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问题。

书中,还专门介绍了黄河在中国关于毁灭与新生的历史,也肯定了中国的“河长制”的眼界和实效,中国将从污染大户一举变为水道维护的大使。

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河,机遇和危机暗流涌动。但这一股庞大,像动脉一样的力量低吟着,滚滚向前,不舍昼夜,统领着我们的生命。

《河流是部文明史》读后感(二):文明的“现场感”——河流从那里来,又回到了那里

《河流是部文明史》是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一部关于文明与河流的著作,作者是布朗大学地球、环境和行星科学教授劳伦斯·C.史密斯。史密斯的父亲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河的权威专家,也是著名的河流沉积学家,其研究内容对史密斯产生了耳濡目染的影响。这部作品从文明与河流两个关键词出发,为读者呈现了相对丰富又真实的世界河流史和文明史。

本书的护封封面很有设计感,以白色为底色,和河流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自上而下蜿蜒的河流穿过城市和乡村,相互映衬下极具现代感,书名没有用艺术字,且蓝色字体醒目有力;封底是由专家、学者对本书的一些推荐语;前勒口对本书的大致内容进行了精致解读,后勒口对本书作者做了相关介绍;英文版有副书名,此次将副书名呈现在了书脊和封面上,以使读者清晰了解作者要讲到的有关河流的具体内容。可以说,整本书的整体设计风格和本书内容非常契合,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封面设计,兼具艺术性和设计性。浏览全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适当位置放了为数不多的几张图,这些图非常直观地拉近了读者的“现场感”,恰到好处;此外,本书的最后,作为学者的严谨和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读者的负责,作者还非常细致地列出了每一部分内容的参考文献和拓展阅读的内容,可以说是非常严谨的写作者了。

除去前言、致谢和参考文献,作者用九章内容,从时间、空间上对河流与文明、历史进行了详实解读。我想,要把如此庞杂的内容讲述清楚绝非易事。作者在第九章的最后,以对自己的三个孩子讲故事的方式,将河流与人类漫长的历史进行了浓缩(326页)。至此,读者可以看到一个压缩版的人类河流文明史。尽管作者用几段文字就总结了一部如此漫长的河流文明史,但是,读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时就会发现,史密斯从两河流域的建筑“尼罗河丈量仪”讲起,一直讲到我们今天的数字世界,这部自然史的确不是几段文字就能涵盖的。作者的笔触灵活且有很强的目标感。作者以“河流”为核心,一方面,通过详实的一手数据资料为读者呈现了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作者又自然且不遗余力地涵盖跟河流相关的所有信息。此外,作者所调查的样本,有一部分是读者有些了解的,读者就像是跟着史密斯一起走到世界各地的河流中去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并一边走一边听他娓娓道来,尤其讲到中国的时候,他掌握的数据和采用的样本,是我们所陌生又熟悉的,相信读者会有很强烈的代入感。

这部作品的专业性无可厚非,测量指标、观察和数据不仅给了史密斯安稳感,同时,这份安稳感也给了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那种“现场感”非常强烈。从这一点来讲,我认为这部作品可以作为读者了解水文学的一个入门读物,其有历史有文学,有水文有艺术,虽然专业性的内容很多,但是作为非水文学方向的读者,我们在傍河而生时,不再将河流看作是平淡无奇的,我想这就是好的影响,毕竟,文化从来不是宣传,而是影响。我认为,任何优秀的作品一定是将艺术、宗教、文化和文学进行了完美诠释,这部作品就是。作者时而用非常专业且严谨的数据资料在讲解,时而又用散文笔法叙事,时而又充满了哲学意味的思考……读者可以在其中看到作者所列举的电影、文学作品、科研著作、音乐,等等。史密斯将这些融入其中,以更开阔的视角对河流进行了多元呈现,耐读且补充丰富了作者的研究内容。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河流那个古老的力量,也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我想,在这些真实数据和资料面前,当读者面对着每一个真实时,我们是否会有所思考。

面对过去和未来,我们似乎前途未卜,史密斯的研究仍然在继续,他一直在“渴求数据”,同时认为,“别让孩子留在家里”,但河流,“依然统领着我们所有人的生命”……从这一点来讲,史密斯的研究具有了某种人类学意味。关于河流,不可预见的事情还有很多,它也将一如既往深深影响着整个世界的社会更迭,人们则用一个又一个的新技术去解一个又一个的谜,这多少有些哲学意味,正如《传道书》所说,“河流从那里来,又回到了那里”。

《河流是部文明史》读后感(三):文明的“现场感”——河流从那里来,又回到了那里

《河流是部文明史》是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一部关于文明与河流的著作,作者是布朗大学地球、环境和行星科学教授劳伦斯·C.史密斯。史密斯的父亲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河的权威专家,也是著名的河流沉积学家,其研究内容对史密斯产生了耳濡目染的影响。这部作品从文明与河流两个关键词出发,为读者呈现了相对丰富又真实的世界河流史和文明史。

本书的护封封面很有设计感,以白色为底色,和河流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自上而下蜿蜒的河流穿过城市和乡村,相互映衬下极具现代感,书名没有用艺术字,且蓝色字体醒目有力;封底是由专家、学者对本书的一些推荐语;前勒口对本书的大致内容进行了精致解读,后勒口对本书作者做了相关介绍;英文版有副书名,此次将副书名呈现在了书脊和封面上,以使读者清晰了解作者要讲到的有关河流的具体内容。可以说,整本书的整体设计风格和本书内容非常契合,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封面设计,兼具艺术性和设计性。浏览全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适当位置放了为数不多的几张图,这些图非常直观地拉近了读者的“现场感”,恰到好处;此外,本书的最后,作为学者的严谨和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读者的负责,作者还非常细致地列出了每一部分内容的参考文献和拓展阅读的内容,可以说是非常严谨的写作者了。

除去前言、致谢和参考文献,作者用九章内容,从时间、空间上对河流与文明、历史进行了详实解读。我想,要把如此庞杂的内容讲述清楚绝非易事。作者在第九章的最后,以对自己的三个孩子讲故事的方式,将河流与人类漫长的历史进行了浓缩(326页)。至此,读者可以看到一个压缩版的人类河流文明史。尽管作者用几段文字就总结了一部如此漫长的河流文明史,但是,读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时就会发现,史密斯从两河流域的建筑“尼罗河丈量仪”讲起,一直讲到我们今天的数字世界,这部自然史的确不是几段文字就能涵盖的,它厚重且又有一种古老的力量。作者的笔触灵活且有很强的目标感。作者以“河流”为核心,一方面,通过详实的一手数据资料为读者呈现了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作者又自然且不遗余力地涵盖跟河流相关的所有信息。此外,作者所调查的样本,有一部分是读者有些了解的,读者就像是跟着史密斯一起走到世界各地的河流中去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并一边走一边听他娓娓道来,尤其讲到中国的时候,他掌握的数据和采用的样本,是我们所陌生又熟悉的,相信读者会有很强烈的代入感。

这部作品的专业性无可厚非,测量指标、观察和数据不仅给了史密斯安稳感,同时,这份安稳感也给了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那种“现场感”非常强烈。从这一点来讲,我认为这部作品可以作为读者了解水文学的一个入门读物,其有历史有文学,有水文有艺术,虽然专业性的内容很多,但是作为非水文学方向的读者,我们在傍河而生时,不再将河流看作是平淡无奇的,我想这就是好的影响,毕竟,文化从来不是宣传,而是影响。我认为,任何优秀的作品一定是将艺术、宗教、文化和文学进行了完美诠释,这部作品就是。作者时而用非常专业且严谨的数据资料在讲解,时而又用散文笔法叙事,时而又充满了哲学意味的思考……读者可以在其中看到作者所列举的电影、文学作品、科研著作、音乐,等等。史密斯将这些融入其中,以更开阔的视角对河流进行了多元呈现,耐读且补充丰富了作者的研究内容。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河流那个古老的力量,也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我想,在这些真实数据和资料面前,当读者面对着每一个真实时,我们是否会有所思考。

面对过去和未来,我们似乎前途未卜,史密斯的研究仍然在继续,他一直在“渴求数据”,同时认为,“别让孩子留在家里”,但河流,“依然统领着我们所有人的生命”……从这一点来讲,史密斯的研究具有了某种人类学意味。关于河流,不可预见的事情还有很多,它也将一如既往深深影响着整个世界的社会更迭,人们则用一个又一个的新技术去解一个又一个的谜,这多少有些哲学意味,正如《传道书》所说,“河流从那里来,又回到了那里”。

《河流是部文明史》读后感(四):河流给予了我们什么?

女儿两岁的时候,问我“死”是什么。我冻了一块冰,告诉她这就是生命。冰慢慢化成水,我说,这就好比人生病。几天后,水会变成水蒸气,这就是死。但还没完,水蒸气升上天,聚成云,遇冷凝结成水珠,水珠越来越多,云彩抱不动了,就把雨降落人间。

当时我只想到了“水循环”,却没想到河流。而“水循环”与其说是水在地球上的形态变幻,不如说是河流与人类的关系。《河流是部文明史》就是讲河流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时间上,贯穿地球形成到人类文明起源再到今天;空间上,世界上几大河流流域都有涉及。

作者告诉我们,“水循环”这个在今天司空见惯的说法,直到1674年才有人提出。之前,亚里士多德认为,河流是地下洞穴的空气转化成水而形成的。中世纪人们认为,河流向海洋排放后,一条隐藏的隧道系统将海水送回陆地。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也坚持这种看法,认为水循环如同动脉静脉之间的血循环。

1674年,法国人皮埃尔·佩罗证明了降雨是河流流量的主要来源,到今天,定量水文学进步空前。

水循环的所有组成部分,即降水、地下流量、河水流量蒸发、植物蒸腾、凝结、升华,大部分降水最终会进入海洋,再从海洋和陆地蒸发到空中,停留几天后,以雨雪形式落下,完成循环。

河流是怎么形成的呢?

大约46亿年前,地球从由宇宙尘埃和气团组成的漩涡状星盘中脱胎而出,开始凝固。又过2亿年,才有地壳。当时,地球出现微量液化水。当星球碰撞,地球熔岩喷涌,早期岩浆洋冷却后,出现了大陆和水。最晚于40亿年前,大气中形成雨水降落,汇成湖,渗入大地。水经过陆地,流入小溪,支流大河,再汇入大海。之后,水蒸气蒸发,飘向有毒的空气,凝结成云,再次降落。

落到地面上的水,开始冲刷地壳,形成各种地貌。那时起,水和陆地就展开了攻守战。水冲开高地,填平洼地,溶解岩石,松动矿物,侵蚀山脉,推着碎石往下流。直到数百万颗水滴聚成一种磅礴的力量——河流。

作者说,河流只有一个使命,往下流,一直往下流向大海。

当板块碰撞,地壳变厚升高,河流就会侵蚀削平地壳。河水能将山脉冲成山石,卷着他们冲到海里。湖泊和瀑布之下,山谷变宽,被埋在砾石下面。山路和山谷交接处,山路会随平缓的斜坡通向平原,即越往下游,坡势越缓。河流通过改变环境来影响地形,是为了运走被侵蚀的山脉、碎石,根据沉积物和水源多寡,以最少的能量实现搬运。

为此,河流会调整河床坡度,将鹅卵石、砾石、沙子冲到下游。如果石头体积很大,河水就会将坡变得更陡峭,增加流速和牵引力,推着石头往前流,直到石头会碎裂成更小的鹅卵石、砾石、碎石、碎沙、细沙,河水也会将河床变缓,调到合适角度,将更易搬运的沉积混合物推向下游。

作者说,河流在这一过程的物理效应很复杂。爱因斯坦曾对这个问题十分着迷,因为太难,转而投身天文学。之后,爱因斯坦的儿子继续研究这个领域。并给河流如何将沉积物送往下游,提供了更完善的数学性诠释。

人类文明发源地都离不开河流。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这些区域有共同特点:有宽阔平坦的河谷,有肥沃的沉积土壤,少有雨水浸润,河水灌溉成为社会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条件。

作者总结,河流为人类带来的五个基本优势:自然资本、运输通道、疆土领域、生态健康、权力基础。河流创造的河谷,给人类带来了食物和水,催生了城镇贸易和统治阶级。对灌溉、排污的实际需求,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工程师,关于河头源流和河水所有权的辩论,为科学和法律打下了基础。

作者教我们试想,世界如果没有河流会变成什么样子:大陆会变得更崎岖、高耸、寒冷、狭小,人类定居模式将会出现分散式农场、村落,依绿洲和海岸线而建,战争以不同方式开展,国家边界变得陌生,城市不复存在,我们也不会再有人口迁徙、贸易流动等概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