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汪曾祺小说全编读后感精选

汪曾祺小说全编读后感精选

《汪曾祺小说全编》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0,页数:10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汪曾祺小说全编》读后感(一):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汪曾祺的小说,跟他的散文气质一脉相通,淳朴淡然,意味悠远。那些激烈的情节,生老病死、世事坎坷,放在他笔下,就如饭后闲聊般悠悠而过了,仿佛山里的黄昏,总令人想起旧事,无论回忆中曾有怎样的爱恨,如今也因为落日蒙上了熏黄的光晕,让人在微笑中释怀。

也许生活本就是问题接着平淡,平淡插着问题,传奇存在于后人口中,也不过是满足了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向往。

这是一个豁达的老人,文字可见心胸。最钟情于《侯银匠》那篇末尾,嫁女后闲闷独酌的老银匠,醉意朦胧里想起一句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的情绪,并不一定能说出个囫囵,却能在这样的文字里,得到淡淡的慰藉。

《汪曾祺小说全编》读后感(二):风格和生活

汪曾祺晚年的风格平淡自然,就像武林高手功夫晚年到了化境,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沈从文。三卷本小说中下都甚佳。唯独上卷,读不下去。有建国前小说普遍那种矫揉造作感。整卷都有些神神叨叨。

但建国前好作家有个人风格不讨人厌的,文章几无败笔的,有鲁迅,有张爱玲。部分佳作的,有沈从文(如《边城》,《长河》,《萧萧》,《菜园》,《丈夫》,《会明》等)。即便意识流,也有施蛰存《梅雨之夕》。可能肇端于鲁迅的现代小说,当时也不过和汪曾祺一个年纪,仍未成熟,仍在消化和模仿他老师多变的文风以及赤子其人的热情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赵树理,也是四三年就写了《小二黑结婚》这种和汪曾祺后期文风与之接近的文字。名篇不多的孙犁也于四五年写了《荷花淀》。所以我老觉得汪曾祺当时是没看到此类小说。或者说新中国后的生活以及各种运动,无论对错,慢慢影响了他这样和山药蛋派相近的风格,同时没有丢掉自己老师的坦诚。

无论怎样,我们今天能读到汪曾祺“衰年变法”后的文字,是有福气的。

《汪曾祺小说全编》读后感(三):对下册的一些感想

上册与中册都没有读完,却读完了下册,以下的感想也仅限于下册。

1. 文体。刚开始有些不习惯,觉得像小学生作文,句式简单,意思过于简明,读完几篇之后才发现,这样的文体最能够为一部几页的微型小说传递出余音绕梁的未尽之意以及新旧社会交替时期悲凉的人生况味。用词用字是不避俗的,读惯了译文体的我也是多少有些不习惯,与其说这是最纯粹的中文,不如说这是最纯粹的无产阶级文体,最准确的动词,往往能表现出最市井的味道。

2. 主题。下篇的主题我认为是女性,旧社会的穷人家的女儿,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新社会里的女性,古典笔记小说里的女性,女鬼,甚至母鹿,作者讴歌健康,勇敢,贤惠的女性,不避讳女性的欲望,这大概是对时期严重压抑人性的一种拨乱反正。

3. 温情与苍凉。作者对旧社会的食物,器物,人物,生活方式怀有浓浓的温情,同时将这些事物消逝表现得很苍凉。下篇里很多次地写到,他/她死了,就一个句子。有死伴随着一种人格一种生活方式,有的死伴随着未清算的罪恶,未展开的人生。有一篇叫《迟开的玫瑰或胡闹》,应该算难得的喜剧了,因为下篇里大多数的故事所讲的都是未开或夭折的玫瑰。在我这个读者看来,旧社会可怕,改革开放前更可怕,理解了这些可怕的人间疾苦,对当下的一些烦恼和挫折,似乎就能看得开一些了。

4.讽刺与讴歌。讽刺小人物,大多是男人,讴歌的都是女性。

《汪曾祺小说全编》读后感(四):好书一本

我阅读汪曾祺的作品的数量,仅仅是次于他的老师沈从文 ,这部上中下三册的小说集,收集作为当代文学家的杰出代表之一的汪曾祺,几乎所有已经发表的作品,所以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他在建国前(上世纪四十年代),建国后(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及结束后的作品。充分了解到他的作品风格的形成和转变过程。就个人感觉,建国前的作品,模仿性很大,因为当时他仅仅是一个学生(后来是助教),所以只能是模仿世界著名文学大师的写作习惯,但由于是前期的作品,很多都是写得不是十分很好,在短篇当中内容过于分散的结果,就是看完了也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 建国后,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汪曾祺的作品大多数都是反映那段时期事物,其文学风格也开始形成,但基于种种因素,这段时期的高素质作品也不是特别多。 在结束后,汪曾祺的作品开始进入一个创作高峰(这个属于文学创作的奇迹,通常文学家是中青年时期写得多,进入老年写得少),而这段时期的作品,高素质的非常多,其主要特点是用短篇化的方式,强调一些人和事,不习惯的人可能觉得,他的作品怎么那么奇怪,说一件事(或者一个人,也就是几页的篇幅),但懂得欣赏的人,却知道他的目的就是用简单,流畅的文字,去告诉读者,他作品中的人的个性和行为方式,事情的来龙去脉,没有过多的华丽语言,却把一篇篇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

如果再细分下去,如果你想学写人,汪曾祺的作品无疑是优秀的范文,大到土豪地主,小到市井之徒,他都用十分清晰的文字,交待得非常清楚。

在网络快餐文学盛行的今天,或许有人觉得,传统文学作品已经落后了,不合潮流了,但如果你能静下心来,读一下沈从文、萧红、汪曾祺等文学大师的作品,或许你会改变自己的观点。

《汪曾祺小说全编》读后感(五):读汪曾祺的不落忍

如果按照编年顺序去读汪曾祺的小说,其实是一件顶残酷的事情。

二十来岁时发表的几篇意识流习作,可以看成一个才华迸发的年轻人的文学模仿和试验,如《复仇》、《邂逅》、《小学校的钟声》即便不太具备可读性,但仍然可以将其语言当做新诗来咀嚼,那是五四以来文学风潮的一种习气使然,不弄点流派和主义来撑起小说框架,就无法体现那微妙的「文学性」,那时候的汪曾祺用黄永玉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穿着一身皱巴巴的蹩脚西服,但文章写的极好浑身巧思又有趣的年轻人」,黄与之在上海共处,散步交谈中,霞飞路走完了一圈话还没说够,就调头再走一圈。

直至改开以后,汪曾祺才最终成为现如今我们最熟悉的那个汪曾祺。到六十岁上,正是他身体尚还硬朗,精神健旺的当口,对一切都充满了希望,糅合古典情氛和朴素口语,一种称不上「土气」,却带点「水气」的系列回忆性质的小说便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地出现在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彼时他的小说除净了感伤主义的火气,水乳交融的抒情叙事就成了独一份的写作手法,没有现成的文学参照系去定义他的「文学性」,却无意之间用这种风格创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概念和分析工具,带着偶然意味的逆潮流起笔,却上升到了一层难以预料的写作自由境界,于己于读者都可谓何其幸哉。也正是这时候的汪曾祺,才成了大多数人想起来口里会念叨几句,所私心喜欢的「那个老头儿」。

而在历经八十年代的抒情叙事巅峰期后,七十岁后汪曾祺的小说是让人颇不忍看的,也许是当他觉得之前的抒情叙事再无更宽广的空间可供挖掘,只剩无味残渣,觉得抒情过于甜腻和矫饰后,仿佛一意孤行,随后的小说便写的越来越短促潦草,越来越冷瘦枯涩,越来越着意对不伦之性的白描,而这种情形在八十年代的作品中是断乎无法想象的事情。面临着死荫吹来的阵阵寒气,那么热爱生活的汪曾祺自然感到遗憾和恐慌,只能用撕裂和暴露来抗拒,小说里似乎总飘浮着一团挥之不去的雾气,那样的语言读来竟隐隐的混合了老舍月牙暗娼淋病的绝望,陕西作家群玩谑女性性器的恣意,川端康成睡美人里江口老人对官能刺激的日系耽溺,却又无法扫净一以贯之的抒情痕迹,结果一方面使旧读者不解和失望,另一方面又难以称得上是一次成功的破坏和重建,文字的背后仿佛看得见他面颊上点点抖动的老年斑。

所以私以为汪曾祺的小说,如果私好不深,大可只读通行的一些代表作的选本,不知道后来老头儿的第三个模样,倒算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说到底,老冉冉之将至,真是令人足感畏怖,故而此时的作家宜「述而不作」,防止一生美学建构的临终崩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