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果没有归途》经典读后感有感

《如果没有归途》经典读后感有感

《如果没有归途》是一本由阿鹏叔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5.00,页数:2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没有归途》读后感(一):总有一些东西,我们爱之如生命

无数个夜晚,他是那个守夜人,布景不是高不可及的车间穹顶和鸣叫着缓缓驶来的火车头,而是泛着暖光的小房子,伴随碎拍的音符和平静的讲述。这一切让原本沉寂的夜变得柔软起来。而此刻,电波联接了城市不同角落散落的心。于是他说“总有一些东西,我们爱之如生命”

夜已深,忽然没来由的想念起他,我的守夜人。

你心中是否也有这样一个人,或许在遇见之前他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形象,更像是一个符号,它可以代表许多被你假设的内容。失散多年的老友,离开的爱人,远方的自己……你从未想象过这是怎样一个具体的人,有着美丽或者英俊的脸,身高体重血型,在那座城市生活,做着什么工作,过着怎样的人生?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着无数你独处的时光有默默陪伴。他可以藏在文字后,亦或隐匿于声音里。

我听节目时一直有个习惯,喜欢分析他的结构思路然后拆分音乐构成,如同破解迷宫地图一般~大部份时候这个过程是轻鬆愉悦的从而让自我内心洋装得意一番。而在听他时,那丰盛的声音层次和看似不经意的巧妙编排彷似难解的谜题让我不安甚至惶恐。冰山下潜藏著广袤的世界,没有尽头。我常常想,声音和文字,究竟有多大联系。一者入耳,一者入眼,看似分离,却又彼此相依。或许,它们都是一个人内心的映射,温柔敏感的人,写多情细腻的文字,哪怕是理性客观的评价,也能让人觉出爱与暖意来。而这位守夜人泛着的不仅是暖意更多了一份执着。

你曾斩断了足以令旁人羡慕的一切,为了让迷失的自己回归内心。你说:“当你抛弃一切,抛弃别人的趋之若鹜,一切也就抛弃了你,一切都简单了,日子只剩下生活,只剩下你一个人,只有这个时候,一切真才会显现出来,这是了解自己的最好时刻,手捧着自己,也就知道了用何种方式面对这个世界。”和你交谈,是不疾不徐的云淡风轻,在快消品疯长,信息爆炸到井喷的时代,竟然真的有一个人可以安静的做着纯粹的声音工作,不被打扰。

是啊,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广播?是华丽丽学院派的精巧编排,是听碟万张后的独辟蹊径,还是是刻意营造的好听的声音...只是广播做久了会忘记对声音世界本身探求的初衷,在喋喋不休的表达欲后,还剩什么?

这篇有些凌乱的文字特别送给你,我曾经的守夜人UncleAP,从电波另一头的符号变成不期而遇的朋友,仿若一场声音奇遇记。而也许我将成为你的守夜人,愿所有爱广播的小孩,爱这声音的温度和慢调的质感。

最后想分享《如果没有归途》一书里的一段话“没有人可以勇敢离开,如果心中没有绝望;没有人可以独自上路,如果没有心怀恐惧;没有人可以在深夜奔跑,如果没有与心魔握手言和;没有人可以真正快乐,如果没有与自己赤诚相见。当你和自己告别,就是在和自己相遇。”

谢谢你,UncleAP

《如果没有归途》读后感(二):喜欢记录生活的阿鹏

第一次听到阿鹏的声音是偶然间在另一个人的豆瓣主页里听到《温澜潮生》。没想到,这一听就听了两年,那时的桒悳还是以每周推出一个主题节目播出的形式。也从那时候开始成为了阿鹏的粉丝,开始对阿鹏这个人着迷。也因为自己的播音情结而成为桒悳的忠实听众。

也许很多热爱的东西都源自生活中的不经意。

言归正传,对于这本书想吐槽的地方很多,比如封面感觉像是青春偶像的自恋相,感觉些许浮夸。比如一些地方语序颠倒混乱。必须这本书的个人日志式的印记太深刻,有点像单纯日志的集合,当然这也不能算缺点。

不过我更多想说的是自己的感受。

关于阿鹏的人生经历。

阿鹏和我一样没有读过高中,而读了中专。而我和阿鹏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阿鹏一直很优秀,而我连优秀的边都没沾过。另外我和他不同的地方在于阿鹏勇敢的选择了一条自己认为对的路,而我只能亦步亦趋的往前走,根本不懂自己未来的人生的方向。阿鹏说“这让我发现即便走错的人生也可以通过努力即刻修补,关键是你要回头修补这一段错误还是将错就错继续未来的人生路”(P105)读到这里我才发现我在人生的抉择中我是属于后者,我或许想过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可是我还是一直原地踏步,没有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去做出决绝的选择。或许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领域,可能这么说更准确,不知道自己擅长又喜欢的是什么领域,我只知道我不喜欢什么,这让已经毕业三年的我非常的迷茫。或许阿鹏是幸运的罢,在中专时期主管播音站培养他的播音基础和播音的情感,第一份播音工作天津电台的客座主持人同样是学校里张晓玲老师的引荐,我不知道他有没有一些天生不适合播音的发声缺陷,在书中未提及,暂且就把阿鹏也理解为“天生一副好嗓子”,或许还要算一个爱好文学和音乐的人生兴趣。对比是残酷的。想想自己,虽然有播音情结,也很喜欢朗读文章,我的朗诵也是不错的,但不知是小时候的什么原因而形成了说话结巴的习惯,以前很严重,现在通过自己的练习如果刻意控制还是蛮正常的。我想这是个硬伤吧,虽然听说播音老师可以纠正但终归缺少了天赋这个东西。说话结巴这个让我无法自由表达自己思想的毛病让我从初中开始就是一个自卑的人,这种自卑产生的力量甚至让我的心灵扭曲,扭曲到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来。这种自卑的基因深深植入到我的性格中,我急躁,我对自己要求严格,我容易责怪自己,我常常感到压抑。这些都是我的先天不足以及所带来的影响,这都是我感觉自己无法从事播音这个行业的理由。或许我们常常只能看到别人成就时闪光的一面,而无从得知他们背后付出的艰辛。或许与别人对比本身就是错的,因为人不具备对比性。这些道理我都知道,可是我依然忍不住这样去想。

关于阿鹏用心的记录生活。

阿鹏说“在这本书里,你看到的也只是某一段时间中的我,不是全部、不是最好,但一定是用心记录的生活。”他还说“广播和写作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在人生的路途中,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们麻木了,是的,我们麻木了。我们对天空的云,对蓝天,对精致有趣的物件,对周围的人,麻木不仁。因为我们忙着赚钱,忙着工作,忙着业绩,我们心中已经不再是柔软的了。这是多么的苍白和可怕。阿鹏选择了认真的生活,记录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发生的平常事,也许这些事情在我们看来根本不值一提,可是这是他“用心记录的生活”,他能够发现其中我们所体会不到的另一层情感,能够更多的感知生活的美好和有趣和伤感。而这是多么重要的生活感受啊,虽然平常,但我们都麻木了,都忽略了。

最后摘录一段自己喜欢的话。“没有人可以勇敢离开,如果心中没有绝望;没有人可以独自上路,如果没有心怀恐惧;没有人可以在深夜奔跑,如果没有与心魔握手言和;没有人可以真正快乐,如果没有与自己赤诚相见。当你和自己告别,就是在和自己相遇。”(P115)

谢谢阿鹏这么好听的声音,谢谢你带来这么多奇妙和丰富的节目,谢谢你让我再次相信要努力做自己想要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如果人生没有归途,那么就好好活着,认真的对待自己。

《如果没有归途》读后感(三):纵使相逢应不识

拿到阿鹏的这本处女作《如果没有归途》,在我的书桌上摆了三天,没有着急翻开细细阅读,没有去看网上的评论。对待他的作品,一如我往日的心态,不急躁,不追赶,只是等待一个适合的时机,翻开来细细阅读。

我听过很多人对阿鹏的作品,都有类似的感受。许是因为创作人自己给予旁人的印象,不慌不忙,做着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慢慢悠悠,于是这些年就这么过去了。

和其他人一样,我最先知道阿鹏,源自于他的声音,但对比我的其他朋友,我知道阿鹏的时间实在是靠后,在他的有声杂志桒悳SOUND中期,我才从豆瓣上第一次听到这个声音。直到现在,我都认为那是我听到的最适合都市人的声音,有学院派的专业和成熟,也有文艺青年的腔调和温暖,这样的声音,曾经在无数个夜晚被和我一样的普通听友反复听到,温暖了多少独在异乡的流浪人。

但正如我开篇提到的,我不算是忠实的粉丝,关注阿鹏的动态也不积极和主动,他上线的节目他虽然我都听过,但都已经发布了许久之后才察觉。我实在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一如我知道他出版新书的消息,那时已经预售结束全国上市了。

拿到书的几天之后,我在工作极度疲惫的情况下决定休息一段日子,每天睡到自然醒,吃简单的食物,喝白开水,下午看书喝功夫茶,晚上出门散步,深夜写文章,那几天应该是我这半年最放松的状态,而就在假期宣告结束的前一天,我看完了阿鹏的这本书。

首先我必须建议各位朋友,阿鹏的书需要你带着一种轻松的心态去读,不求从书里获得什么鸡血养分,而是当作老朋友的一种诉说,于某个阳光不错的下午,坐在面光的地方,翻开书,一点点开始阅读,那时你就感觉,整个人是松弛和愉快的,这不是由外界带给你的附加,而是从内心里自然而然流露出的那份惬意。

我曾经订阅过阿鹏的电台,他会隔一段日子发一封邮件,或问候,或讲述,说一点自己的小日子,诉说一点小心情,没有任何的大道理,也不说教任何事情。但现在想来,他用自己的这份小心思,告诉每一个人,要如何用内心的微小去面对这个大世界。

而这一次的新书,则是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这份难能可贵的小,当很多作者开始书写大世界大人生的时候,阿鹏依然通过自己的往事和生活经历,通过犹如老友般的讲述,加上不着痕迹的描述和细致入微的情绪描写,为读者展现出一个更加鲜活的作者形象,也使得那些一直听他节目的听友,有了一次全面了解他的机会。

我非常喜欢书中的前几篇文字,读来赏心悦目。文字本身不是美的,也没有刻意地技巧和花哨的修辞,反而能够在放松的心态下看得字字入心,在书的开篇,他讲述了自己儿时的生活,小时候的成长环境,自己老友的变化,自我的调整,他用真实的往事,铺展开我们不曾关注过的阿鹏,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毫不掩饰的写作态度,值得同样身为作者的我好好学习。

梦境、恰好、素昧、如面•安然•别过•在外。光看这些章节的名字,你便能想到这是如何的一位作者,说是文艺貌似有点笼统,因为他的文字很生活化,如果都是接地气仿佛也不妥当,因为他的经历几乎不可复制,从铁路工人到电台主播,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国企到私企,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现在作为自由职业者、跨界创作人的阿鹏,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一次次刷新别人对他的印象,摘下他的标签,也践行了自己的初衷。

高尔基说过:我们若要生活,就该为自己建造一种充满感受、思索和行动的时候,用它来代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扼杀心灵,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钟。

毫无疑问,阿鹏做到了这点。

我自己很喜欢书中游记部分的文字和装帧,这部分是整本书的点睛之笔,虽然底色是一本书摊开的形式早已被用过,但却不乏新意和有趣。搭配上带有日记风格的文字,以及照片和手写字的搭配,这些和旅途中的见闻相得益彰。而在书的后一部分,呈现了部分阿鹏写给所有听友的邮件,而当我看这些熟悉的文字时,又忍不住去找来他的节目,听了几期才过瘾。

在我眼里,阿鹏的新书《如果没有归途》,已经不单纯是一部文学作品,原因在于作者本身分身的多样性,内文板式和稿件的丰富性,以及与电台联系的紧密型。这些都注定了这不是单纯展现作者生活的作品,而是作为老听友可以更多了解阿鹏的途径和媒介,是一幅难能可贵的时光画卷。

阿鹏在播音领域是我的前辈,我非常敬重他,我曾经和许多人提起,说起自己欣赏和敬佩的前辈,阿鹏一定是要提到的。我欣赏他的为人处事,羡慕他的生活阅历,许是我们二人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比如都做节目和写书,我一直以一种学习和行业晚辈的态度在和他交流。

我和阿鹏虽然认识,但并不熟悉,仅有的不多直接交流,也贡献给了几次合作。最大的项目就是我2011年出版的作品集《无尽意》,我挑出了其中的几篇散文请阿鹏做成了有声节目,并邀请了共同的朋友阿耀作曲并演唱了主题曲,搭配几首电音灌录出CD随书上市。这次合作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他的为人和专业态度,对他的感谢和指导至今感激在心。

多年过去,我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阿鹏在回传给我节目的邮件里,只写了一句话:就这样,淡淡地读出来了。这句话多年时不时都会跳进我的脑海里,一种淡淡的味道,和一份淡然的心态,是我这样的年轻人最应该学习的。而在我曾经购买他团队推出的产品时,他在一张牛皮纸上写:远近都是爱。我的电台主打节目《远近都是爱》这个名字就是由阿鹏的这句话而来。

所以你瞧,虽然我和阿鹏算不上多么亲密的朋友,但我们总是能够或多或少有过交集,我得到过他的帮助,听到过他的指导,收到过他的感谢,我受之有愧。如今,他的新书就摆放在我的面前,我的内心,其实感慨万千。

作为单纯喜欢和敬重阿鹏的读者,我不能算是一位合格的书评人,对文字的赏析和书的评价肯定会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但我依然愿意为他的新作摇旗呐喊,因为,你知道,生命里总有些东西,你爱之如生命。而这本书,一如他的爱,他的过往和生命。

阿鹏在书的最后写道:这些年,因为变化,因为不断地离开和放弃,也遗失了很多偶然的相遇。我想,冥冥之中,我们的遇见、重逢,都是在各自时光里写下的脉络,我们按部就班地去走,总有一天,会再次踏上归途。

纵使相逢应不识,当你和自己告别,就是在和自己相遇。挑灯流浪的青春,一去不返,惟愿在这条路上,让每一个扮演自己的人,都尽兴。

最后的目送,前路珍重,珍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