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经典读后感有感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经典读后感有感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是一本由余华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1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读后感(一):到头来沦为写作的“奴隶”

前不久在朋友圈调侃或许这本书该改名叫做《我的写作生涯》。

想来也的确是如此,一个自20出头就开始写作的人,他的一切都围绕着写作展开,倘若要谈论起生活,除了写作似乎也并没有更多可以说了。

初次得知余华是因为《活着》,在一节名为汉字文化的选修课上默默捧读,身旁坐着舍友,一边看一边悲从中来,但无奈不能大声痛哭,于是只好一次一次,一次又一次,默默将眼泪吞回心里。

看过这本书以后,才得知自己了解的余华只是“断章取义”,在此之前,他的作品里充斥的是血腥和暴力。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读后感(二):《活着》中的苦难从何而来

在清晨和傍晚时候,读完了余华的这本经典散文。大概在我心里,散文类的书籍在美好的光景里阅读更有味道。

你要知道散文、随笔是很容易让人着迷的,尤其余华这种简单,流畅的文笔。将其看作与朋友的交谈,那么阅读过程就是最为舒适,悠闲的对话。 这种放松性,太容易让自己的情绪被作者的讲述所牵动。

余华在书中写了年少的生活,即来自的回忆,以及自身一部部文学作品的诞生之路,还有对音乐、旅行、人生的思考。语言异常平实、轻松,如同聊天一样。

其实,一开始阅读时,通过书名想象了内容。在亲历阅读求证后,与个人的想象并不同。我想作家的生活大概与文字、艺术、记忆融合在了一起,生活铸就了文学,文学又在表现生活。所以,我想象中作者会描述的生活模样和作者的真实生活面貌才有了差别。 说来惭愧,尽管余华在文学领域这么有名,我只读过他的两本小说,并未深入了解过作者。 恰好以阅读其散文随笔这种亲切的方式了解作者,了解《活着》这本书的诞生和余华的生平事迹。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作者能够在《活着》这本书中将苦难写尽。 余华经历,看过惨无人道的社会,经历过人性的摧残。他从小在医院长大,在太平间睡过觉,听过世间最丰富的哭声,看过血肉模糊的场景,目睹过太多悲哀的死亡。 这样的经历成为永远的记忆,成就了深沉的思考,不断影响着自己的文字。也正因此,26岁至29岁的三年中,他的作品血腥、暴力,也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他说:白天在写作的世界里杀人,晚上又在梦的世界里被追杀。常常陷在噩梦中,一度精神崩溃。

但神奇之处在于,之后因为一个梦,一个回忆,他的写作逐步减少了这种血腥和暴力。真是心有余悸,不至因这种沉浸式写作而精神失常。这足以见写作的威力了。 阅读整本后,还是喜欢作者本人对《活着》的解读:每个人的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是属于别人的看法。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读后感(三):生如逆旅,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很少买余华的书,我讨厌叙述苦难的小说,因为现实生活中看到了太多苦难。有人说在中国的大茶几上摆满了悲剧,所以看到多了会麻木、会气愤,会更远离叙述苦难的作家,向余华。

书店里没有样书,只是看到封面,觉得应该是散文类的书籍,不说轻松至少,作为行路人,还是要看一看的。我很喜欢前面几页的水墨风景插画,不累。但真正吸引我诱惑我读下去的,还是开篇第一辑 一个记忆回来了。或多或少浅浅的带过某个时期的百态人生。有时候,读起来我会困惑,因为思绪会飞,从这本书飞到另一本书,一个人物发生的事情会串联到另一个人物上。不管怎样,故事的走向是一样的。第二辑 有些平淡,因为余华在描述一些作家、艺术家、音乐家,我没有做好功课,余华读的书、听的音乐等我没有看过、听过,没有过多的共鸣。家里存了很多没有拆封的书籍,会很开心余华在书中提到书名、作者,想着空余时间再去一读。

当然他转变了我对博尔赫斯的偏见,在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背回来其他的书籍,其中便有博尔赫斯的两本小书,由于出版社或译者的问题,我对于那两本书意见极大!他们完全不尊重读者,不尊重图书市场,不尊重自己,任由有问题的书籍刊印上市。

关于音乐,让我联想到我的小学同学,从她那里,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当然小学生时期,对于古典音乐并没有太大感受,但是如果你听了一年、两年,时间久了,自己都没有发现,这种意识已经很自然的植根于脑海中。这不,循环在耳边N遍的不还是古典音乐么?

第三辑 活着,为了讲述。 终于又回到作者自己的事情,文中还是会有很多重复的段落,我们确实也在重复,读书时重复、工作后重复,还有什么新的呢?留一手不对外的文章,终有一日也会耗尽。

很喜欢这本书,也想推荐。之前读书总是会模糊书名,不想让周围的朋友觉得炫耀。而这两年却相反,看到好书会光明正大的晒出来。最后以文中的两段话结束:

“假如文学里真的存在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读者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的作家的作品中读到属于自己的感受。”

“……一位救助过犹太人的普通人说过一句朴素又震撼的话:我不知道犹太人是什么,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读后感(四):每部作品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其实,已经很久没有看过余华的作品了,本以为大学时期读过的那几本小说都已经被我淡忘,然而在看到他的这部杂文集后,遥远的情节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

初识余华,是从他的《活着》开始。现在看来,也非常庆幸自己是从《活着》开始认识他的。很多人都说这是他写作风格转变的时期,从此时起,他的作品没了那么多血腥和暴力。如果在那个年纪最先读到的是《兄弟》,很可能因为内容过于血腥、压抑而放弃这样一位作家。

很多文学评论家都解说过余华风格转变的原因,这本书的第一篇给出了余华的“标准答案”,也是这份答案让我下定决心继续阅读。

我没有看过专门分析余华写作风格转变的内容,而看过这篇文章,再印证自己曾经读过的内容,只觉得果真如我所想。他最初的内容虽然血腥,但总让人觉得荒诞,隔靴搔痒。让人觉得压抑,但是扎得不疼。血腥只能让人沉迷痛苦,内心震动,然而却无法让任何人得到和解。

随着余华作品的成熟,他终于透彻地写出“苦难是生命的常态”。正如福贵的人生,苦难成为了伴随他一生、连结着身体一部分的东西。他一次又一次将福贵的生活推进巷口拐角,当你以为他将会重新开始生活时,命运却忽然跳起了舞。它就像路上的小石子,害你摔了一跤流了血却提醒着你,你还活着。这就够了。

文集共分三个部分:个人回忆、艺术探讨、关照现实

一直以来都是通过小说了解余华,所以,他在我脑中的画像只有一个沉默、压抑、苦闷的剪影,这部文集收录的记忆,终于让他整个人清晰鲜活起来。

书中,我们可以读到余华儿时随父母在海盐的医院成长,他参加高考,成为一名牙医,终于开始写作……而这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纵论人生,纵论自我》这一篇。在这里,余华回忆了几乎自己全部的写作生涯。从他最初参加《北京文学》的改稿会,到李陀推荐他在《收获》发稿,再到他在《收获》的通过一部部作品的成长。从短篇,到中篇,到长篇,我们可以看到余华身为一个作家的成长。

除了这些自传性内容,书中还有很多他对文学、写作的观点,对音乐艺术的通感理解,行万里路的所思所想。例如,他提到自己最初的阅读和写作,提到了那些对他影响非常大的作家,包括川端康成、卡夫卡、博尔赫斯、契诃夫等等,提到了音乐、色彩给予他的灵感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喜欢读书,正在练习写作的读者来说,非常具有参考性。

在对现实社会的叙述部分,余华的杂文集也保持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荒诞又现实,沉重而清醒。正如书封的那句话:“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所以,如果要给这本书一个推荐理由,我会认为:假如你觉得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余华可以带你找到和解。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读后感(五):你是我不曾认识的老师之一 ——评余华《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于我的成长

我喜欢小说,喜欢现实感的小说,喜欢在小说中探索我将要成为的那个人。我是后知后觉的那种人,同学朋友把一首流行歌都哼成不带词的小调了,我才惊讶地发现:哦,这首歌这么好听。 毕飞宇、严歌苓、余华的书是我读的相对较多的,也是我搜集他们的相关信息最多的。毕飞宇写小说前写诗,他的小说已经很克制诗的哲学感的闯入,但戒不掉瘾似的,还是会惊起几句。 严歌苓的游历让她的书涵盖面很广,她的文笔和构思不同于朴实平常的叙述,她懂中西小说的原理与各种读者的认知需求,她总在尝试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可以拿来拍的画面感很强是她小说的标识。余华的小说最村野,他习惯将一个个人物撇捺进历史的洪流中,让读者与人物共鸣来理解历史不曾展开的角落。他做过牙医,做过医院里上窜下跳的毛孩子。有那么一段时期的作品,有那么多的文字,充盈了太多让读者腹挛的意念。他荒诞的文字中,一切还是很有真实感的。 有段余华和毕飞宇对谈的视频让我刻骨铭心。 画面是两人在美国的一家餐馆吃饭,不过侃球似乎比果腹更有意思,那时NBA正进行季后赛。两人评论球队球员,预言冠军。余华面野话急,说话不带喘气的,句间的停顿如果他愿意似乎是可以忽略的。教师出身的毕飞宇吐字铿锵平稳,并没有被余华的多话逼到卑微的角落,而是一派胸有自得的坦然。小说家,那胸怀与心灵,不是皮囊能界限的。 书里的多篇我都接触过,文本、采访、演讲等,有的不止接触了一两次。我再次阅读时,我还想读。这就有意思了,那感觉像走进了博尔赫斯的趋向永恒的文本迷宫里,不是一个爽字能概括了的。 这本书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大事都是余华个人成长中的点滴背景。余华对于儿子的成长,都在细微的观察之中,顺其天性,偶有点拨,从未有主观的干扰式的未来设定。这很有意思。 作为作家,除了小说,就是小说驰骋疆野的出版社。与主编、编辑的往事,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把书通俗地读上一遍是很容易的,却是最没有营养的。如果把解释、见解、背景、作者相关等等因素去探寻,会发现一个文本的背后,其实都有一座神奇的大山,有一片魔幻的大海。作家对作家的阅读,一般都是山海相见。 如果我有那么的一些基础,我会超喜欢余华对于音乐的叙述,而现在面对香喷喷的引人饕餮的大餐,我只能品品余味尚存的汤汁。美味我消化不了,这是遗憾。 这是一本没有结局的书,什么时候拿来看,什么时候就能看出点意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