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生舞台》读后感锦集

《人生舞台》读后感锦集

《人生舞台》是一本由[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著作,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5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舞台》读后感(一):我为读过你的书感到自豪

本来这本书不打算写书评,我能写什么呢?阿西莫夫是我从小的偶像,我是读他的《基地》系列长大的(这句话要是让小神童阿西莫夫听到了不知道要有多生气)。我想到,唯一能说说的,就是他的写作风格,阿西莫夫的文字简洁、流畅,比起很多作家大段大段的景色描写,阿西莫夫更注重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表达事实和逻辑推理,说实话,我也不喜欢那种好几页都是描述性文字的文章和小说,坂本幸太郎在他的《摩登时代》里也暧昧地讽刺了这种文学风格。阿西莫夫在这本书里提到,有很多读者给他写信说自从看了他的书,觉得阅读变得开心了,我也是其中之一。有时候我也会逼迫自己读一些晦涩难懂的书,但我在我心里,我始终知道阅读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读到这本书最后的部分,大概由于阿西莫夫讨厌自怜的情绪,我始终没真切地感受到衰老、疾病和死亡的阴影有多么可怕,他永远那么快活(我甚至能在想象中听到他讲笑话时的大笑声),反倒是在后记,他的妻子珍妮特·阿西莫夫回忆他最后的两年里,我突然情绪崩溃哭得不成样子,我才“真正”意识到这么一个伟人永远离开了我们,我是突然开始哭的,根本停不下来,就在写这段文字时,感情又不受控制地哭出来,我也不知道我竟然爱他这么深。

有关死亡的事情,阿西莫夫的回答是这样的:死亡就是永久的没有梦的睡眠,一切归于虚无。他是个伟大的无神论者(他说无神论者只能说明他不相信什么,但不能说明他信仰什么,他以人文主义者自诩,他当之无愧!)我想起他有关宇宙的起源的“直觉”:宇宙诞生于虚无。这真是太美了。

让我没想到的是,阿西莫夫其实对历史一直感兴趣,还出过世界史,只可惜很多他的书根本买不到,还有在这本书提到的科学史、百科全书(现在看可能过时了)和文学解读,比如我非常想读的《Asimov’s Biographical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New Intelligent Man’s Guide to Science Basic Books》《Asimov’s Guide to Shakespeare》等等。

阿西莫夫还出过侦探小说,还有给孩子和青少年读的科普文章,五行诗、幽默故事、天文、物理、生物、化学......几乎无所不包,他的幽默、诚实、厚道、真诚、勤奋打动着每一个热爱科幻、科学和他本人的人。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一生,也是他自己说的,引用在珍妮特·阿西莫夫对这本书的后记里的文字:【如果你曾经很投入地生活过,那么疾病、年迈和死亡都不可怕。即使你不能活到老年,它依然是有价值的。能够投入到生活中去就会有快乐,投入到富有创造性并且有人与你分享爱的生活中,就更快乐了。】

《人生舞台》读后感(二):再见,阿西莫夫

年前在图书馆借的这本自传,当时拿到这么厚一本书的时候,想作者如果不是特别自恋(书中也的确说明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他自己),那人生一定已经丰富到足以写成一本500多页的书。

读完的时候,发现这两点都是对的。

作者是一个自我中心,从小就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虽然事实也是如此)的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是这种与众不同,在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加深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从小神童变成平庸的博士(他自己说是一个“糟糕”的博士)也是一个不容易让人接受的过程。

自传总有一些为自己开脱或者正明,但既然作者在其中透露了自己乐于向年轻女性献殷勤、在婚内出轨的情景,相信即使不是真的“只说真话”,也至少是不打算再对那些不被主流观念接受的事情遮遮掩掩。

读到最后才晓得原来写这本书的时候,作者已经过了70岁,并且的身体状况也已经大不如前。想起前面章节中的幽默乐观,不禁十分感慨。

在全书后半段透露的“厌恶自怜情绪”(应该是指self-pity)的情绪贯彻到本书的字里行间。的确如此,人生本就是独自前行的旅程,用展示伤口的方式来获取同情,于双方都是无益。不过,自怜可能会导致长寿——全书最爱自怜的格特鲁德的母亲,似乎是书中最长寿的人(如果我没有记错,她活到了92岁)。╮(╯▽╰)╭世事难料。

阿西莫夫的确度过了精彩的一生。而在后面十几个章节里面透露的对生命的留恋以及由于身体变化导致的无奈,倒是也让我深深的恐慌。想想(如果幸运的话),大多数人也是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的。也许是我读的关于人物描写的作品太少,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写实的关于死亡和衰老的主观描写。

而读到最后珍妮特写的关于阿西莫夫最后的一年时,我也终于忍不住流泪了。毕竟这本伴我度过差不多一个月时间的自传,让我了解了阿西莫夫生活中的166个小节,也让我觉得是他就是我一位平实的朋友;自传走到最后,我和他的友谊也从此结束,之后也将再难看到他更多的、在1990年5月之后的感慨了。

如果阿西莫夫知道自己的自传在成书二十多年后还在持续赚钱,不知道自满的精神会不会又多了一些。

再见,阿西莫夫。

《人生舞台》读后感(三):你好,阿西莫夫

我曾经写过一个段子是这样的:

我身边说怀念张国荣的人,他离开的时候,你们小学还没毕业呢。如果说怀念,我就怀念数码暴龙。

本来我是想讽刺一些从没有见过或从没有了解过张国荣的人,每到四月一日就在这里瞎感叹,瞎怀念。

这个段子一发完,就有人评论说:有些人的精神是永远的,就算他已经死去。

大概意思是这样。

我当时非常不以为然。

你见都没见过他,怎么会怀念他?

后来我看了阿西莫夫的书,我才改观。

我最近因为听喜马拉雅汪洁主播的科学有故事栏目,重燃起看科幻小说的欲望。

拿起了之前向朋友借但一直没看的阿西莫夫写的《永恒的终结》。

朋友借我这本书的时候,我问阿西莫夫是谁?

他说你竟然不认识,他是最牛逼的科幻小说作家呀。

我真的不认识,阿西莫夫哪根葱呀?

我上网查了一下资料,才发现阿西莫夫是与写过《星际迷航》的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写过《 2001太空漫游》的克拉克并称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三巨头。

一生写过500本书。智力160,神一般的作家。

什么?写过五百本书?神经病!怎么可能?

我充满好奇的买了他写的最后一本自传《人生舞台》来看。

为什么说这是他写的最后一本自传呢?

因为他在五十七岁的时候写过一部自传,因为字数太多,分成两册发行,分别叫《记忆犹新》和《欢乐依旧》。两本书一共写了64万字。

这本《人生舞台》也毫不含糊,52万字。

白鹿原也才接近五十万字。

我看着这本厚厚的自传,感觉砸都可以砸死人。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打开了这本书,开始认识阿西莫夫。

我一页一页的翻,一页一页的看。

阿西莫夫从小是神通,聪明绝顶。

他十五岁就上了大学。

在大学里却没有如鱼得水,而是发现很多比他还聪明的学生。

他写道:

“在小学和初中里,我是最聪明的孩子;在高中里,我是比较聪明的孩子之一;到了大学里,我只是一个没有特长的聪明孩子。”

后来大学毕业,上了研究院也是历尽千辛,差点上不了。

又因为害怕找不到工作而读博士。

我惊喜的是,这个全知全能,智商160,一生写了五百本书的神童,在人生的道路上并没有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挫折。

他甚至没有我好运,直到29岁才拿到自己的第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

我说我惊喜,当然是因为我幸灾乐祸了哈哈。

阿西莫夫从小热爱读书,12岁开始尝试写作。

21岁就写了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科幻小说《日暮》。

即使是这样,在人生的前三十年,阿西莫夫靠写作的所有收入也仅仅是7700美金。每天还在为自己的生活烦恼。

直到38岁,阿西莫夫才正式成为全职作家。

在48岁写了人生的第一百本书。

在67岁写了这本《人生的舞台》。

我不想再用百度百科的语气介绍阿西莫夫了。

我写这些,是为了告诉你们,就算智商高,也要熬日子的。

就算是神童,也要到三十岁才能看见成功的曙光。

看到这些,确实把我乐到了。

是的,看见牛逼的人要熬的那么辛苦,自己还是挺开心的。

阿西莫夫真的热爱写作。

他无时无刻都在写作。

他写道:

“我不需要放假,放假干什么?放假无非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就喜欢写作。我已经在做我喜欢的事情了。”

如果不热爱,也不会写出那么多书来了,是吧。

阿西莫夫还胆小,恐高,从来不坐飞机。

他每一封读者写给他的信都会回复,直到他的信已经多到他无法回复才停止。

阿西莫夫他……

不知不觉的,我感觉自己是阿西莫夫的朋友了。

我一页一页的翻,一页一页的看。

看到书的后半段了。

阿西莫夫不再是一个神童了,他已经是老年人了。

我不再一页一页的翻了。

我跳过了他去医院做手术,他面对父母死亡,他卧病在床的篇幅。

我不想看他的死去。

我觉得我不应该看我朋友死去的。

对于死亡,在他的自传的最后,写着:我已经准备好了。

当我看完这本书,感觉阿西莫夫拉着我聊了五十二万字的天。

阿西莫夫,我已经见证你的一生了呀。

你别走呀。

他的妻子在这本书的最后写了一篇后记。

“当他打字困难时,便口述由我记录,特别是为《奇幻和科幻杂志》写的最后那篇文章。它是一篇令人心酸的诀别词:“别了——永别了”,他向所有热爱他是“宽容的读者”告别。

在文章里,他写道:“我一直希望能够脸朝下倒在键盘上,鼻子嵌在两个打字健中死去,但却不可能这样了。”

看到这里,我眼都酸了。

他妻子写道:

阿西莫夫已经不能说话了,大部分时间在昏睡。

有一次,他突然醒来,焦急的四处张望,对我说:

“我……要……我……要……”

“怎么了?阿西莫夫?”我问道。

“我要……我要……”

“你要什么呀?亲爱的……”

“我要……阿西莫夫!”

“好的”我回答道“你就是阿西莫夫呀!”

他很奇怪也很满意的说:“我就是阿西莫夫!”

我说:“阿西莫夫,你可以睡觉了”

他快活的微笑道:“好吧.”

我把书合上。

有一点懂得那位网友说的话了。

如果给我选择,我不会选阿西莫夫写的最后的自传来看的。

我不想还没认识他就已经死去。

我不想刚认识他就跟我永别了。

我觉得我才刚认识他。

我要看他的《基地》。

我要看他的《机器人系列》。

我要看他的《最后的问题》。

我要看他的《日暮》。

我要跟他说:

你好,阿西莫夫。

《人生舞台》读后感(四):天赋与成就

一个人需要多高的天赋才能取得如此成就……

——————————————————————————#

阿西莫夫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一生出版著作 470 多部,除了科幻小说,还涉及自然科学、社科、文艺诸多领域。这样的人物,必然有着罕见的天才——至少,我原来以为是这样。

读这本书,我想探究一个人究竟需要多高的天赋才能取得如此成就?

## 天赋

阿西莫夫自称“小神童”。

还是孩子的时候,和同伴交流他发现,“我更惊讶的是,有些事情向他们解释之后,他们竟然会忘记,因此要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们解释。……就我而言,凡事只需要告诉我一边就可以了。”

上学之后呢,“我在学校的最初六年极其轻松,我很欣然的知道班上没有一个同学及得上我。”

这种学习优势,除了过人的理解力,和他强大的记忆力也有关系。书中阿西莫夫一再述说,他对生命中发生的事情记得极其清楚,有“近乎摄影般的记忆力”。这在阅读方面,一再有实例体现。

“长大以后,我一遍又一遍阅读《伊利亚特》……我一字一句地记住了《伊利亚特》这本书的全部。你可以任意背诵一节,我可以告诉你在哪里找到。”

后来在写作《阿西莫夫科学百科全书》这样的多卷本著作时,他总是需要为图书编辑索引,他不愿寻求助手,因为他依靠自己的记忆力能最高效地编辑。

理解力和记忆力,似乎是阿西莫夫最突出的天赋。

所谓聪明,在我的感受里,通常包括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敏捷灵活的思维,强大的记忆力,我是说,这三样都是必备的。阿西莫夫符合聪明的特征,但是除了记忆力,包括他的理解力在内的其他方面能力并非那样显著。进入高中以后,直至他取得博士学位乃至研究工作,一直磕磕绊绊,成绩比较平庸。

“在男子高级中学,有一学期学经济学。我十分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不懂。听老师讲课对我没有用,看书也不行。这是我平生第一次遇到智力障碍。”

在研究生院面临专业选择时,“物理很快就被排除了,它太数学化了。我有很多年一直觉得数学很简单,可最后学到微积分时遇到了障碍。我意识到我只能到此为止,直至今日,除了最表面的泛泛而谈,我从来没有成功的逾越过它。这样我就只有选择化学了,它不太数学化。这就是说我选择化学纯粹出于无奈。”——可见在最能代表聪明的数学学科上,阿西莫夫并不优秀。

“在大学里我的学业进一步滑坡。”(17 挫折)

“我还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就被5所医学院拒绝了。(这个和犹太身份有关)”(17 挫折)

直到他面临研究生毕业,“我的考试很不理想,没有达到继续学业、攻读博士学位的要求,这足以说明我的学习成绩下降到何等程度。”(35 硕士学位)

当然,他自我辩解说,他的其他同学都是全力以赴,兴趣单一,而他自己兴趣广泛,又能通过写作小说赚钱,所以和其他人横向比较并不公平。有道理,聪明人并不一定成绩好,这十分常见,但是聪明人在棋牌类需要脑力的游戏中往往有出色的表现,阿西莫夫如何呢?

“我不仅不会打桥牌,玩什么牌都不行。”(41 竞技运动)

“我烦恼的是我在下棋上的失败。我发现随便谁都能赢我,不管什么种族、什么肤色、什么宗教信仰的人。我简直就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棋手。后来渐渐的,我再也不下棋了。”(41 竞技运动)

够了,我认为把阿西莫夫当成罕见聪明人的假想可以结束了。

他仍然,无疑相当聪明,但是相对于他独一无二的成就,这样的聪明恐怕就不够“独一无二”了。

那么,一个十分聪明的人,怎样发展出了令人瞠目的才能呢?

## 萌芽

通常,天赋与幼年教育,在一个人的才能中扮演的角色难以分辨。

作为移民,又是犹太人,阿西莫夫的家庭靠着糖果店维持生计,工作十分辛苦。阿西莫夫作为长子,承担了很大部分工作,他没有时间参加其他孩子的活动和游戏,但糖果店出售的杂志和图书馆却使看店的阿西莫夫有充分时间大量阅读,事实上,由于害怕顾客购买他手中的杂志,他常常紧张地快速阅读。

低俗刊物对他未来的写作产生了最初的重要的影响。

“究竟是什么对我的写作有影响呢?说来惭愧,是低俗小说杂志。”(13 低俗小说)

卓越的记忆力和大量阅读想结合,已然昭示了他未来的道路。

最终,“这种难以置信的大量阅读,这种缺少引导的后果,使得我的兴趣被引向20个不同的方向,而且所有这些兴趣全都保留下来了。我曾经著书论述神话故事、《圣经》、莎士比亚、历史、科学等等。”

## 才能

天生的智力和幼年的条件,其实已经决定了阿西莫夫的才能。

大量的阅读,刺激了阿西莫夫的想象力,当然,想象力也可能是他的天赋之一,这难以判断(阿西莫夫不但害怕乘飞机,连火车都害怕,因为他能生动“看到”火车脱轨的惨状(129 旅行)),但可以肯定的是想象力通常离不开阅读的激发。大量的阅读,被激活的想象力,自然会激发一个人的创作冲动。

阿西莫夫的写作能力也来自上帝的眷顾吗?我看不是。在“蒙受羞辱”一节中,阿西莫夫仍然有些激动地描述了他在中学写作班上,被写作老师一再贬低的羞愤经历。在他准备为《惊人故事》投稿时,连续四稿都被坎布尔拒绝,转投其他杂志才得以发表自己的处女作。

这些虽然不能证明阿西莫夫写作天赋低,但是基本可以确定,他在写作上并无惊人的才华。写作的才能,几乎完全是后天大量大量磨练的结果。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天赋和才能之间,可能并非一一对应的。阿西莫夫的天赋表现在记忆力,而大量阅读的机遇却最终发展了他的写作才能。

这里,我有兴趣借其他线索,对阿西莫夫的记忆天赋和写作才能做进一步的思考,甚至是猜测。

阿西莫夫平生最大的兴趣,除了写作本身,恐怕就数历史,他的侄子报考历史系的消息,都会他使他心中被刺痛,可见这种遗憾之深。正是他读了两遍的《罗马帝国兴亡史》,促使了《基地》系列的诞生。

小说和历史,在形式上,都是“故事”。对故事的处理,需要陈述性记忆力。阿西莫夫的写作成就,主要体现在科幻小说和科学写作两个方面。科学写作的强项在于他的科学背景和广泛的知识储备,然而他的科学研究能力,也即科学创造力,并不强(参见他的学院经历),所以他的科学写作几乎完全得力于他记忆力和广泛阅读,这就回到了陈述性记忆力;科幻小说呢?阿西莫夫非常高产,在科幻小说上的确体现出非常强的创造力。但是,没有无中生有的创造,创造来自于新的组合。阿西莫夫没有“写作障碍症”(参见附录),这缘于他总是同时写作十几种不同的材料;“编故事”的能力其实也是从大量故事中提炼、重组的能力,阿西莫夫记忆力极强,大脑中可提取的故事素材比一般人多得多,类似于排列组合的原理,阿西莫夫编排新故事的可能性也许比别人高出几个量级,其思维与想象自然比一般作家更能左右逢源,所以创造力更强。

写作能力已经谈过,基本是后天学习的,而且阿西莫夫的写作并非因所谓“文学性”而闻名,他的写作其实也强在内容方面。如此一来,阿西莫夫的主要成就的基因归因,可聚焦于超强的陈述性记忆这一种能力。

经过如上分析(推测),这个看似全知全能的天才,也不过只有一种天赐之才,其作品是善用这种天赋,毕生学习的衍生结果。

## 机遇

只有才能还不够,必须经过社会化,使才能转化为成就,否则只是屠龙之术。社会化的过程,往往超越了个人选择的能力,是历史和社会机遇和个人交互作用的结果。我们看看阿西莫夫成为阿西莫夫,才能与机遇各占几何吧。

阿西莫夫通过《惊人故事》开始了最初的写作,作为读者,他很认真地写了大量读者信件。这对喜爱写作的年轻朋友可能有启发。

“我不满足于阅读科幻小说,我还试图参与其中。最简单的办法是写信给编辑。”(18 未来人)

“到了1938年,我每个月都给《惊人故事》写信。我的信一般都会刊登出来,这一点比我想象的意义更加重大。”(18 未来人)

这种写作,几乎必然地,导致他进行作品创作,同时使他“进入圈子”。

1938年6月,阿西莫夫带着他的第一个故事,在《惊人故事》杂志社和坎布尔见面。同年9 月,阿西莫夫收到当地科幻俱乐部的邀请,后来称为“未来人”俱乐部的一员,在这里他认识了与他年龄相仿、同样还默默无闻的 弗雷德里克·波尔 和 西里尔·科恩不卢斯等人。

这里的意义极其重大。

美国在二十世纪中期逐渐称为世界科幻的中心,而40、50年代,又是美国科幻的所谓“黄金时代”,这是科幻小说的历史性机遇。阿西莫夫恰好赶在这个机遇的潮头。

不仅仅是时间。

更重要的是人。人才是弄潮者。阿西莫夫很早就结识的坎布尔,在 1939 年接任《惊人故事》,并改名为《惊人科幻小说》(ASF)。“在他担任编辑的前十年,他完全主宰了整个科幻小说领域。”可以说,阿西莫夫在人生早期,就与一个(科幻)时代最重要的人物建立了联系。为阿西莫夫扬名立万的《日暮》,甚至是在坎布尔直接启发下写就的。与此同时,俱乐部同伴的交流、帮助、启发,对于阿西莫夫的成长甚至更为深远。 弗雷德里克·波尔 最终也成为一代科幻大师,阿西莫夫说,“我当作家的梦想成真,佛雷德的功劳仅次于小约翰·坎布尔”。

这么说,是历史选择了阿西莫夫?

我认为是的,没有科幻小说,阿西莫夫仍然可以写作科普读物,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甚至比科幻作品还多出不少。但是,没有科普作品,历史仍将因为“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而记住阿西莫夫;而没有科幻小说,今天知道阿西莫夫的人恐怕寥寥了。曾经有人问过阿西莫夫,在“黄金时代”之后,新的“科幻三杰”是谁?阿西莫夫认为这个问题无法回答,主要原因是随着科幻小说的繁荣,创作人才的激增,优秀作品多样化,再也无法出现“黄金时代”三杰鼎立的局面。在60 年代以后,尽管创作了《诸神》(《神们自己》这个名字我觉得译得有点傻)这样的双奖作品,阿西莫夫一再感到自己已被科幻大潮超越(参见某节,科幻小说)。

我认为阿西莫夫说的是实话。

只有在特定时空的交叉点上,阿西莫夫才能成为阿西莫夫。

人的一生是复杂的。尽管有才能,有历史机遇,可是同样在“未来人”俱乐部的其他小伙伴,也很有才能,也有相似的历史际遇,可遭遇和成就却各不相同。这本书中讲到了许多人物,通读全书后,给我不少启发。比较而言,我认为阿西莫夫的人生中,有两点与他的成就密不可分,也值得我们思考。

## 理性

阿西莫夫极其理性、达观。

犹太人在美国乃欧洲,都是经受了诸多不公和不幸的少数族裔,阿西莫夫作为犹太人,从未试图掩藏自己的犹太身份(他的名字是显眼的犹太标记,他没有像很多人一样取一个美国名字),却也从来没有狭隘的民族情绪,这一点推荐第 7 节“反犹太主义”。

理性和聪明是不同的(可参考新近出版的心理学著作《机器人叛乱》和《超越智商》)。

阿西莫夫早就分辨清楚了这一点,在“门萨俱乐部” 一节就批评很多高智商的门萨成员其实缺乏理性。

这种理性给了阿西莫夫非常的自信。阿西莫夫漫长的求学生涯并不顺利,再加上他的犹太身份,更使他遭遇许多挫折。可是,他几乎偏执地相信,自己具有才华,必然会有非凡的成就。在他描述求学、求爱、求职种种遇挫的经历中,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他的自信心从未被动摇过,这看似难以理解,或者如有些讨厌他的人认为的,这是一种“自大”。但我认为,他能够非常理性地评估自己的挫折和失败,理性地认识自己的能力,这才是他自信的根源。

自信心是任何成就的根本。相比之下,有些科幻小伙伴,因为各种原因,缺乏自信或由此导致人格缺陷,在事业上成功的几率就大大减少了。

阿西莫夫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也非常理性。下面这一段话,我认为非常值得学习:

“在我生命的每一阶段,我都尽量估计我可能成功的机会。如果我认为成功的机会小于所要承担的风险,我从不冒险。……我显然能够正确的判断。至少我要做的事情几乎总是很成功,有时候甚至在别人看来似乎不可能的事,只要我认为不是轻率的冒险,我就会全心全意的投入,结果几乎总会获得成功。”

这样的人生成功,是理性的胜利。

## 非理性

有聪明,有理性,够了吗?我认为还不够,也许对于普通人的人生,已经足够了。但是我认为对于重大成就,不够,它们甚至不是最最重要的。这个最最重要的,恰恰是一种非理性。

这种非理性有一个名字叫,热爱。

阿西莫夫不下棋,不玩牌,一生讨厌旅行,甚至不喜欢到户外散步,唯喜读书写作。

他有多爱写作?

博尔赫斯说天堂的样子就是图书馆的样子,而阿西莫夫说:“我感到天堂就是写作”。

他心目中理想的死法是这样的:

“我一直希望我能够脸朝下倒在键盘上,鼻子嵌在两个打字键中死去。”

这种狂热的爱真的是非理性的,他的第一任妻子有过很理性的抱怨。

<原文>

有一次,我正在埋头写第100本书,格特鲁德抱怨说:“你这样究竟有什么好处?等你快要死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自己在生活中错过了什么。你错过了所有原本可以用你挣的钱享受到的美好事物,那些由于你头脑疯狂,只知道写越来越多的书而被你忽略的美好的东西。到那时,100本书对你又有什么用?”

我则说:“我死的时候,你俯下身来听我的临终遗言。你会听到我说,‘太糟糕了,只写了100本书!’”

<原文>

电视台的巴巴拉·沃尔特斯想知道我是否有时候想做别的事而不是写作。

我回答说:“不。”

她问道:“如果医生说你只能活6个月了,你会做什么?”

我说:“我会加快打字的速度。”

## 结语

伟大的成就离不开历史,离不开机遇。

但这些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即便你迎合历史,历史也不会选择你,因为如我们看到的,功利地迎合外在之物,你不会有那种强烈的激情。你非但无法成功,反而可能牺牲掉本来可以拥有的幸福。

阿西莫夫同样告诉我们,天才不是全能的,即便聪明,他仍有着诸多局限。对此,阿西莫夫有着理性的认识,谈到他下棋的失败时,他写到:

“我由于理解能力强和反应迅速而备受推崇,是一个被宠坏了的人。我希望能够一眼就看清事情,拒绝接受一种不能够立即看透的情况。我运气很好,能够在写作和演讲中不费吹灰之力立即看清各种模式。假如我必须要把什么事情都考虑透彻,那么我想我是必定要失败的。”

如果人的大脑相差并不悬殊,突出的才干无非就是把更多的头脑发展用来做较为专一的事情。

天才,正是一种局限。

理性地规划人生,由衷地热爱生命,这或许是普通人可以从这位天才中收获的启示。

##### 附:阿西莫夫谈写作

书中关于写作有一些议论,特别推荐关于文学风格的那一节。

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36798436/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