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盒子》读后感1000字

《中国盒子》读后感1000字

《中国盒子》是一本由杜君立著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页数: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盒子》读后感(一):都装在盒子的中国人总想冲出盒子,却又无能为力

有时感觉到,自己和作者是一种缘。很有幸在出书之前,曾读过他的作品,似乎那种“围城”的感受涌上心头,中华民族其实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伟大之处就在于有些独一无二的秉性,是其它皮肤的人种无法理解的,像书中的描述的各种性格,各种脸谱,其实也是带有浓郁的中国烙印的,这就是五千年的文化所在。

且不论这样的文化在作者笔下如此生辉,单凭作者信手拈来的古今哲理就让我等平民折服,虽说,只是一个普通的作者,然而,就是这样的接地气的众多的写者才能真正铸就一个作品的灵魂,才能让这样的中国秉性,无论高低贫贱,都会找到自己的那个影子,如水清淡,却如雷轰顶,我读时有这样的感受,相信你也有,这就是一个作品的诱惑所在吧。

《中国盒子》读后感(二):本书之推荐语

◎在碎片化和浅阅读的网络时代,应当尊敬那些依旧愿意精心雕琢长文的作者,并感谢他们能让我们从浮躁中安静下来,慢慢地阅读一个故事,思考一些道理。杜君立正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凯迪网络

◎杜君立是一位来自民间的思想者,其文章流畅自如的同时,又夹杂着深深的思索。

——公民阅读沙龙

◎我一直喜欢杜君立的文章,犀利、有力度,背后又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支撑,难得的好书、好作者!

——许纪霖

◎杜君立的文章,有着当下社会少有的理想和激情,它多少代表了当下汉语的血脉。

——余世存

◎杜君立文章的特点是:文字流畅,笔法锋利,引经据典,观点明确,充分说理,引人人胜。从杜先生的文章中,每读都有收获,受益匪浅。

——吴知勇

◎他不出名,将来也不太可能会出名,但我喜欢他的文章。

——Shophlecho

《中国盒子》读后感(三):个人评分 70 通读之后会有一些衍生的想法,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就是值得阅读的。

书评:

这本书就是作者博客的选集,一共挑了24篇文章,通读之后会有一些衍生的想法,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就是值得阅读的。

1、照中国人的说法死无葬身之地,海葬就是违反民俗了。

2、老无所依的原因太多太多,个人觉得还是国家的具体情况是根本原因,引伸出的子女三观问题,导致了这种情况

3、纠结于称呼是老百姓还是公民,个人对这个事的看法是,按照目前地球上国家的发展情况,多党制相对好处多一些,多党制的必要条件是足够的资产阶级,中国这一块还有所欠缺,尚未打到资产阶级可以抱团影响整治的地步。

4、作者称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世界最无耻的一个中世纪局域网。一方面作者太片面了,另外一方面有VPN啊,还有一方面还有朝鲜呢。。。中国的大中国地区局域网其实也是无奈之策,如果开放,这个结果可能会让大部分人宁愿不开放吧,个人愚见。

其实基本每篇文章都有一些想法,只是其他的都比较琐碎,就不一一罗列了。

批判文学的意义是什么?个人觉得意义其实不是特别大,国家、社会、甚至群体的变化不会因为批判文学而有所改变,真正有影响的原因是千千万万的,而且是随时间推移的,就说中国吧,三十年前谁能想到目前的情况?

本书结构:

24篇博客,书中的文章在网上都可以搜索到

这本书讲了什么:

读这本书的动机:

中国越来越少的批判文学,有意思

读这本书的目的:

想了解其他人对社会真实的看法

作者:

杜君立

书中的感兴趣点:

对社会的看法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2-3小时通读

评分:

70

《中国盒子》读后感(四):《中国盒子》

《中国盒子》

——开启智慧的尝试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狄更斯《双城记》

-

对于当下社会来讲,有着最富有的政府,也有着最贫困的百姓,有着现代的镜像,亦有着传统的图景,有着睿智的思维,亦有着愚蠢的想法,有着最多的权力政府,也有着无权利的公民。

-

作为农耕文明过度发达的中国,真正步入现代的中国,不过30-40年光景,无疑注定浓缩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商业文明、到信息文明与一身,中国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图谱,在这里你可以到处看到各种文明的缩影。传统无疑是最具有历史感的典型。这对任何族群和地域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所谓传统其实就是具有地域或者族群,古老的生活发展方式而已,这期间包含着科学的和愚昧的,野蛮的和文明的。人不光面对自然,而且要面对社会,人是自然动物,更是社会动物,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亦没有一成不变的传统,传统习惯中的改变,就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这种抉择,就是对环境的挑战而应战的行动,开放创新则发展延续,抱残守旧则没落死亡。

-

洞穴时期的人类,起居与洞穴,增加对外界攻击的防御,这种封闭延续了人类,步入现代,从城堡到居室,无疑都是洞穴的延续,这种现代不单可以说继承了传统,而且发展了传统。使世界进入了洞穴——盒子时代,《中国盒子》无疑以最为形象贴切的比喻,描述出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的时代镜像:没有轮子的盒子——轿子到安装着轮子是盒子——汽车、水泥盒子——居室到木头盒子——人的最终归宿,人类根本无法摆脱盒子的影子。这种压抑的感觉,往往唤醒人追求自由开放的本性。自由的活力也正是人类发展的源泉,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处不在枷锁之中。社会动物的人,于是有了“政治”,正确的治理,正确的选择应对社会的生活方式。

-

《中国盒子》杂文集中,《政治的起源》以展开历史的方式,呈现逻辑思维。形象且生动,契合了黑格尔所讲的:逻辑的展开即历史,历史的展开即逻辑,道出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去暴力的文明:“回首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可以说大体经历了蒙昧、野蛮、流氓和文明四个时期,对应着自然、暴力、权力和权利四个阶段。蒙昧社会是一个纯粹羊的世界,各自相安无事,维持着一个原始的社会秩序。野蛮社会里大家都是狼,互相撕咬,互相伤害,互相戒备,秩序失控;流氓社会里分化为狼和羊,狼占有统治地位,狼有吃羊的权力,羊只能等死,徒劳的乞求饶命,没有反抗也就没有暴力;在权利社会,权力和暴力的狼被关入法律的铁笼,羊占有统治地位,人们重新回归羊的世界,相安无事,各自幸福。”

-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承载着思想,承载着智慧,在新春之际,收到这本折射思想光芒的杂文集,这对于没有历史感,更没有现代感的当下,对于金钱至上,一本书的经济价值远远不如一个红包,或者购物卡,但其中思想的财富,确是最为珍贵的。一部好书承载着智慧、勇敢和良心,能唤醒人的批判精神,激活人对生活的体验疼痛或者欢愉,探索出人性的高贵与人性的尊严奥秘,相对于解除裹脚布是对身体伤害的保护,相对于读一本信息整合者之书,是对自身智商的爱护和对自我人格的寻回。

-

一部优秀的文学,不是冬烘文人之无病呻吟,亦不是粉饰太平的鼓吹手,而是真真切切流淌在现实社会的一股源泉,她反映的不仅是当下更是未来,批判的不仅是过去也是现在,放逐的是功利,收获的是良知,文字在这里得到生命,而这个生命是不朽的,功名利禄与无耻政客,和这些文字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

文字使人走向文明,阅读使人快乐,这种快乐使人知道未来将会怎么样,这就是思想的魅力。即使天很黑,最终日出喷薄而出的壮观景象,已经在脑海中形成,而其它娱乐至死麻木的人却无从感知,这难道不是一种智慧吗?由此进入一个勘探真实的路径,一切虚假的表像都将烟消云散,拾阶而上渐渐进入一个春光明媚的思考佳境,寻觅一份不能一瞬的感动,捕捉稍纵即逝的灵光……

《中国盒子》读后感(五):盒子里的中国——《中国盒子》读后感

盒子里的中国——《中国盒子》读后感

平中要

经历过农历蛇年最后一个节气后,除了交替的霾与风,这个冬天干涸无水,也许这将是我所经历过的最干燥的冬天。与此同时,杜君立先生的新作《中国盒子》穿过寒冷,带着炭火的余温摆在了我的书桌上,这薄薄一卷书,在我眼中成为了一道催生春意的风景,虽然,温暖的视域需要在思想中打开花苞和未来的图景。

看着这本书,就有必要梳理一下我与杜先生文章的结缘,那是在三年前,我在网上读到杜先生的一系列文章,不禁为之倾倒,在我看来,杜先生的每篇文章,都有一种穷尽这一命题的雄心和精彩,在这个博客以及发展到微博的写作时代,对博客写作如此精耕细作的写作者屈指可数,而杜先生勤奋与他如艺术家般对待作品的精益求精成为正比,对于阅读过杜先生博客文章的读者,我所言有目共睹,而一旦将杜先生的文章放置在这个风声大作的年代观察,不得不说,杜先生的文章足以令一干“写作明星”黯淡无光。

2013年,杜先生的两册《历史的细节》成为历史乃至文化类图书市场中的宠儿,不仅在收获广大读者的口碑同时,也在掀动一场涤荡汉语思想的蝴蝶效应。对于杜先生的两册《历史的细节》,我的细微感受已经汇聚成文。在这篇小文中就不再赘言,只是想就这本《中国盒子》表达一些私人感想。

说来有趣,在这本《中国盒子》中收录的文章,是我最先接触到的杜先生的作品(对我而言《历史的细节》倒是之前未曾目睹过的作品),在这些文章中,我重温初读杜先生时的感动和锋利,并寻迹与曾经渴望在血性和咆哮中打开身体的自己相遇。而我的期待是徒劳的,就像目睹自己思想与读写的流变;而除了一些众所周知的涉及当下中国出版以及表达途径的问题外,《中国盒子》也许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杜先生文章的精神,即使我自知这种被现实打过折扣的文章难以保持其完整的思想辐射,而《中国盒子》依然在文化随笔类的诸多书籍中成为当下汉语写作的标杆和风旗。

对于收录在这部新作中的文章而言,虽然仅仅是管中窥豹杜先生文章的庞大矩阵,但是,我以为还是粗略勾勒出,杜先生关注与思考的向度,就像书名《中国盒子》一样,这部新作是杜先生对一系列“中国问题”的独立思考与回答,而对于同样生活在当下的国人来说,同样的问题被给予我们,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认领,也许,也包含在了“中国问题”的谱系之中。

“中国问题”是怎样被给予我们的,而我们又是如何感知并应对这些问题的?

在我看来,“中国问题”就是一个关于现代化的问题,而对于一个现代化转型尚未完成的社会,那些漫长的历史,仍然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夹持我们的精神与灵魂。对于那些活着并不感觉痛苦的人们而言,恐怕难以让其相信抽象问题的存在。这其中,一部分人是凭借优质资源置身于中国问题——甚至中国——之外;而大部分人则是连意识到中国问题的存在的条件也被无声剥夺。而这种先天的虢夺,则是我们祖先在漫长时空中的普遍状态。

中国以一种意外的方式进入现代化的阶段,这种意外自有其中的得失,而这其中的一得,也许就是让一部分草根拥有了认识自己生不自由这一事实的可能。如果把这种“认识你自己”的努力称之为启蒙,那么,中国的启蒙运动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同时开始的。而中国的启蒙运动除了有屡屡被外力干预的特点外,中国的启蒙一直处在进行时态。

对于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如果从国家层面来看,所有事实上的现代化方案,都没有让汉语大陆成功进入现代化的道路。而对于那些理论上的现代化方案,除了在国家层面上未获得权力的首肯,实际上,对于各种千差万别的现代化方案,又从来没有达成任何一种在实践上有效的共识。这里牵扯另外一个问题,即:一种现代化方案若要成为可能,是否只有获得国家层面上的“合法性”?或者说,是否需要取得权力的同意才可以?而事实上,除非我们否认当下仍旧处于一种现代化方案的实践中,那么,我们现在的现代化方案本身就是经过权力认可的现代化方案。而问题同样棘手,那就是,目前的方案,是否是大多数人认可的方案?也就是说,作为个体的我们,是否认同这一方案?当下权力认可并实践的现代化方案,仍旧面临一个共识的问题。

而如果离开国家层面的观照,把任何一种现代化方案(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方案是指一种“整全性”方案,而无论是何种意义上的)置于个人的视野中,那么,以个体经验和认知的有限性来说,我们难以经验地理解任何一种现代化方案,同样,我们难以对一种方案给予“整全性”地回应。换句话说,除非对于任何一种方案的所有回应都获得公开性地讨论,而这种局面实际上又回到了关于“共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上。现实中的情况是,我们既缺乏一种“共识”形成的客观条件(当然,这也可视作是现代化目标的一部分),也缺乏一种使任何一种现代化方案,获得最大可能的回应的经验条件。鉴于此,我们就只拥有一个由权力推行,而个体却难以对此进行有效回应的现代化方案,而这就是当下“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

那么,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是否有一种可行的现代化方案,能够解决国家和个人层面上的矛盾,或者至少有着这样一种意向?我认为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通过启蒙来整合个体对于现代化或者说中国问题的共识。这一可能有着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作为思考的个体,二是存在最低层面上的,人们进行交流的媒介平台。如果说,互联网时代使第二点成为可能,那么,对于“作为思考的个体”这一要求,却只能依靠作为个体的自我来完成,而这就是启蒙。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新一轮的启蒙已经由互联网发动,在过去十年间就已经蔚然成风,有理由对这一新启蒙抱有乐观。

杜君立先生的《中国盒子》不仅是对这一启蒙运动的响亮回应,也代表了作为个体的人的觉醒,这一对于自由、独立、尊严、正义等诸多价值的不懈追求,只有在成为普遍共识的前提下,才会成为一个社会的常识。当有越来越多的人从蒙昧的状态中苏醒,意识到自己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任何力量都无法否认的认同与接纳的相互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取决于公共空间中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那么,思考与表达,就成为了我们期待不远春天的把握和凭证。

写于2014年1月25日 夜 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