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人之夜读后感100字

古人之夜读后感100字

《古人之夜》是一本由(美) 南希· 贡琳 / (美) 阿普里尔·诺埃尔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0,页数:5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人之夜》读后感(一):古代世界的夜间生活考:暗夜中的古人如何度过那些未知的时光?

美国考古学家南希·贡琳和阿普里尔·诺埃尔在2015年丹佛美国人类协会和2016年奥兰多美国人类学学会年会上分别召开了研讨会,讨论古代世界的夜间活动。

很多学者参加了这两次研讨会,他们依据自己丰富的人类学研究经验,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南希·贡琳和阿普里尔·诺埃尔请求这些专家们透过黑夜的镜头,重新回顾他们工作的遗址。累积的数据和他们所做过的解释,以及他们运用过的理论,研究古人在夜间的活动。

比如古人在晚上做什么?电力出现之前,祖先们如何度过夜晚?古人对夜晚和黑暗有哪些看法和忧虑?夜晚促使产生了哪些符号,故事,神话和仪式?夜晚能够解放人还是束缚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作者通过向读者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涉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研究案例,来展现夜间考古调查的成果。这些案例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区域、年代、理论和专项研究。

南希·贡琳和阿普里尔·诺埃尔把所有这些关于古代夜晚研究的文章编著成一本书,就有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这本《古人之夜·古代世界的夜间生活考》。

这本书主要包括“夜景”、“夜空”、“夜间仪式和思想”、“点亮暗夜”、“夜间活动”等几个方面,其中的内容都是过去的考古学和人类学所不曾涉及的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古人生活场景的新的角度。

其中,“夜景”部分对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点的古人对夜晚的感受进行研究,发明了旧石器时代文化夜景的模型;增进了我们对玛雅古典时期平民百姓和精英阶层的理解;提出了采用多感官方法来进一步了解夜晚的主张;比较了人们对油灯或蜡烛发出的光和电气化的光在态度上的不同。

在“夜空”部分,专家们认为其对情感、政治、工作、仪式、战争等都产生了影响。有些地区的天体与社区和社会的建设有复杂的联系;有些地区的人们对日食现象有特殊的反应;有些地区的人们能够预测日食并发出警告;有些地区的人们在夜间进行宗教和世俗活动;有些地区人们的观念中海洋对夜晚的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夜间仪式和思想”这一部分,作者主要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民族是如何理解和应对黑夜的。在夜间进行的仪式影响着仪式主持者和参与者,而火在这些仪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还通过对中美洲各地的碑文和图像的研究向我们解释了古代玛雅人的思想中关于与夜晚有关的黑暗空间和黑暗生物的部分;性别和生殖等与女性相关的问题也与夜晚密不可分。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人们总能想到各种方法来延长光照时间,“点亮暗夜”。在“点亮暗夜”这部分中,向我们展示了油灯、火炬、火盆等各种古人用来在黑夜中照明的用具,在某些地区,这些人造的光源从最初的世俗领域逐渐被应用到宗教领域。

有些活动必须在夜间进行,因此就有了“夜间活动”这个部分。一些工作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比如肮脏等,人们通常选择在黑暗的掩护下进行。

在古代印度,与粪便清理、排水沟、水井、垃圾处理等,都是在夜间进行的。有些娱乐活动也会在夜间进行,比如古代罗马帝国喧闹的夜间生活,如同我们今天的夜生活一样。还有些农业活动,在夜间进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在沙漠气候下,夜间对作物进行灌溉更加有效。

《古人之夜·古代世界的夜间生活考》这本书为我们了解古人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在这本书中,作者们通过人类学的四大分支学科、进化心理学、历史学、墓志研究、艺术史、生物学、文化天文学、宗教研究、文学等领域的数据研究黑夜。

到目前为止,对夜间活动的专门研究还很少,本书可能是唯一一本关于这方面的著作。让我们翻开《古人之夜·古代世界的夜间生活考》这本书,跟随本书的作者,一起开始这场未知夜晚的冒险。

—END—

《古人之夜》读后感(二):谁说天黑古人就去睡觉,明明他们是会去做很多事的

《庄子·让王》曾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单从字面上来看,这解释应该是说人们太阳升起就起来劳动,等到太阳下山就休息。

在当下的时代,因为电力的广泛应用与各种照明器具的使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八个字在当下早已不再适用。我们沉浸在灯火照耀下的各种娱乐,也习惯了在夜色的伴随下如白日一般的纷繁工作。

有些人或许认为“夜生活”只是现代的产物,是过去的人不曾拥有过的。这其实是一种很片面的认知,或许古时候的人类在夜晚没有像当下这般如此多的活动,但是在夜晚也是如同白天一样要生活的。

如果你认为《古人之夜》这本书只是一本简单讲述有关于古人风土文化的历史类书籍,那么未免小瞧了它。

没错,封底的上架建议的确是将他列在了历史文化这一类中,但是翻开书后会发现其中的内容远比之前所想像的要丰富与深刻的多。

严格说起来,《古人之夜》是一部角度独特的考古学领域的文集,有二十多位北美的考古学家在这本书中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绝大多数的对于古人生活的考古是基于对日间的研究,而专门针对于夜间普通生活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所以他们剑走偏锋,要从古时夜晚的研究入手,为诸位揭示古人究竟是怎样过“夜生活”的。

旧石器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的。

玛雅人采用了什么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寒潮与昆虫伤害的。

维京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在晚上为他们的房子提供照明的。

在另类的夜晚“日全食”来临时,身处不同地域文明的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

书中所涉及的时间领域非常之大,从远古时期直至19世纪,地域也非常之宽广,遍及、古埃及、古印度、玛雅、古罗马 以及欧洲大陆。

这些考古学家通过细致的研究与深入考证,从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神话传说、生物天文等多方面来讲述过去的人是如何渡过漫漫长夜的。

原来这古人也并非是天一黑就去闷头睡大觉了,当夜幕降临之时,不同于白天的一系列活动也随之开始,许多与经济、社会、礼仪相关的活动也都是在夜晚进行的,古人的夜间生活也是有很多精彩之处的,而通过对这些古人夜间生活的研究考证,让现代的我们对于古代人有了更新的认识。

《古人之夜》读后感(三):原来古人也有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快来围观~~原来古人也有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夜生活,似乎已经成了城市的标配。

夜幕来临,也标志着一天的忙碌结束了,需要换种生活方式去轻松一下。。

夜晚,不仅热闹,而且霓虹闪烁,但是灯光太耀眼,仿佛遮盖住了星星。

星汉灿烂的光景,仿佛已经成了很久以前的事情。

那很久很久以前的夜晚,也是这也热闹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人之夜》去看看世界各国古代的夜生活吧。

《古人之夜》也是“古代世界的夜间生活考”

作者【美】南希.贡琳 阿普里尔.诺埃尔

翻译:郭峥栋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南希说:要感谢与我共度童年的,每一个有着怪物和月光的快乐夜晚。

可见,那些有着月光的夜晚是多么值得回忆啊。

记得李白有一首诗: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古代的夜,和着大自然的美也是无与伦比。

我们今天读的这本书,就从多个方面描述了古代的夜晚

夜景

夜空

夜间仪式和意识形态

点亮暗夜

夜间活动

我们跟着作者一起从夜景走进古人之夜吧。

玛雅古典时期的夜晚

众神活动:古典时期的玛雅人将夜晚视为不详之夜,也期待次日的太阳升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晚上没有活动,反而,夜晚是众神的活动,还有很多仪式和庆祝活动。

睡觉:古典时期的玛雅人,也是晚上在家里过夜,他们还有很多土制的长凳,白天用来工作,晚上用来睡觉。

取暖:玛雅人在晚上也会使用火堆和火盆,进行烧饭,取暖,照明。

供奉:目前出土的很多彩绘瓶和石雕图画显示,玛雅皇家人在晚上很忙碌,举行仪式,供奉祖先和神灵。

安第斯山脉的夜晚

在安第斯山脉的晚上,可以看到群星和地平线上的神圣山脉。

安第斯人在星星照亮的夜空下,看到了更神圣的动物:蛇、美洲驼、鹧鸪、狐狸和青蛙。

不仅如此,在公元1800年左右,帝瓦纳科还出现了标志性的公共建筑--下沉庭院,真的太神奇了!

密西西比夜晚的神奇

在密西西比的世界里,夜晚不仅是人们进入梦乡的时间,也是夜间女性权利。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的夜间活动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就像罗马人,他们坚持每一天都应该有12个小时的黑暗和12个小时的白天。但是人们的很多工作还需要晚上完成,为了完成工作,他们开始使用人造光。

这本《古人之夜》不仅讲述了古代夜晚的样子,也更深刻地描述了夜和建筑、和男女、和信仰的联系。

如果你单纯地想了解世界夜生活,不妨来看看这本书。

如果你是学者,想更深入了解古人之夜对现代带来的深远影响,更应该阅读这本书。

这是一本兼具科普和文化的专业书籍,推荐给爱研究生活的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