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与知识》经典读后感有感

《人与知识》经典读后感有感

《人与知识》是一本由汪丁丁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4-1,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与知识》读后感(一):文字的代价

我喜欢读那些能让我眼前一亮的观点,但是通常这样的观点出自于枯燥的论文中,而难得的是这本书有专栏的文笔,可以让人一泻千里,又有论文般的严谨。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有关智慧的启蒙的书。

作者在序言中说道:

柏拉图设想了一个实验,假如有一台体验机,它提供一切你能想象的体验。

那么,柏拉图问:

你愿意在这台体验机里生活一辈子吗?

关于这个概念,有电影《楚门的世界》、《黑客帝国》将之演绎。

电影中,主人公拼死也要逃出那假的世界。

可是,有一天,作者在北京大学的课堂里提问:

鸦片,体验机,你愿意在鸦片引发的幻觉中度过一生吗?

当时,有足够多的同学回答:我愿意。

尽管有如此多的人愿意沉溺于幻想,但作者仍然写下这本书。

目的是因为他觉得人类幸福感的来源,有3个方面:物质生活的,社会生活的,精神生活的。在这3方面提供的幸福感当中,作者的体验是:1来自精神生活的幸福感最为强烈而且持久;2精神生活要求真知,而不是幻觉。

为了这真知,作者写下了这本书。

第一篇的“只是的私有化及其超越”颇有见解。

开篇便说道:“智慧被知识取代,就是文字的代价。”

作者认为,文字颠覆了人类面对面的交往,一集基于面对面交往的社区情感。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因为文字的普及而异化为抽象社会,情感被文字抽象掉了。

确实如此,而在网络时代,这一种异化更加严重。

同时,因为文字的出现,只是被私有化了,而智慧却被人摒弃了。可是,基于知识的私有化过程的人生,是技术的人生,千篇一律。基于智慧的人生,则是艺术的人生。

这不禁让人想起所谓的知道分子的嘴脸。

《人与知识》读后感(二):汪丁丁的青年对话录《人与知识》

汪丁丁的青年对话录《人与知识》

虽然我没学过经济学,但是对这个方面的书还是比较喜欢的,从茅于轼、张五常、厉以宁、吴敬琏等等,汪丁丁的书也读过两本。感觉还可以,汪丁丁是北大经济学教授,兼任天则事务所理事。当然汪丁丁不仅仅是一位经济学家,也开始离开自己的专业,写一写别的领域中的话题了。

这套书全称叫做青年对话录,开始我以为只有三本,不过那只是第一套,一不小心,已经出版好几套了。不过这还是第一次看。

感觉汪丁丁的书很少有系统性比较强的,都是同一个主题的文集,里面的文章文字风格都不太统一,也就是很少是规划好了,围绕一个主题开始写的,都是把同类的各种文章汇集成一本书。这样看起来就感觉不是太顺畅。

而且感觉这本书和早期的《我思考的经济学》、《走向边缘》、《回家的路》相比,更深奥一些,呵呵,说白了就是不太好读,比较专业。

要说书里面提到的哈耶克《致命的自负》、波普《科学发现的逻辑》、列维斯特劳斯的《野性的思维》等等也都看过,不过当年也没看太明白。必须承认想要弄明白这些理工科的专业名词和高端概念,没有经过专业的大学训练,仅仅靠自学还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也就是说这套书虽然称为青年对话录,却并非写给普通青年的,汪丁丁想要对话的,应该是本专业领域中的青年,估计我不属于此列。所以看起来感觉门槛有点高。

不过书里面还是有很多故事可以触动读者的,比如艾智仁讲的那个故事,很多旅行者开车从广州前往北京,他们要选择不同的道路,可是只有少数路上才有加油站,所以能够开到北京的只是少数,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是他们理性的选择了有加油站的路线,他们具有坚韧不拔的性格,具有高瞻远瞩的眼界,可是这个结果和这些有关系吗?不过是运气好而已。所以说不仅仅是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就是在经济学中,很多学者的解释看似有道理,有根据,其实往往并没有找到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而我们就轻易相信了他们。

当然如果书里面都是这样的故事,估计这本书会比较畅销,而且那也就和青年对话录的名字更贴切了。可惜这样的故事并不多,更多的是逻辑和分析。当然作者也紧紧跟着时代的节奏和脉搏,关注当下的热点话题,从谷歌图书馆的版权事件,到中国学术的评价方式,经济学家和纯理论学家不一样,很多时候你必须用你的理论去解释现在这个世界,如果做不到,那么难免会遭到大家的怀疑。

书的最后一部分讲述的是人物,里面有于光远、布坎南等等,就这一部分读得比较顺畅。想要读懂理论,还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很多经典都是有很高的门槛的,所以如果你真喜欢经济学,还应该多储备相应的经济学知识,这样你才能够领域这个领域中,最精彩的那一部分。

《人与知识》读后感(三):有灵魂的知识

汪丁丁的《青年对话录》系列图书目前已出版三辑,第一辑:《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追求的》《教育是怎样变得危险起来的》《未来八年我们该如何做》,第二辑:《阅读,成为你自己》《身体与生命:西医与中医》,第三辑《人与知识》《人与制度》《人与经济》。第三辑偏向学术化,但内容依然通俗易懂,核心思想侧重于返回到以“人”为核心的经济学、知识论和制度理论。

在《人与知识》里,汪丁丁探讨了知识、技术、经济、学术和学术规范、科学、中国新闻以及一些知名人物的纪念文章。通读全书,除了一些比较专业的概念,比如卢卡斯批判、模态逻辑、冥律、纳什均衡等和前辈大师的观点来历(如艾智仁、塔勒布、布坎南、卢卡斯等智者),大体上可以读出汪丁丁对青年一代具有一定经济学常识或辩识能力的期待,对人生价值的扣问,以及对青年成为“有灵魂的专家”甚至通才的期许。对非经济学人士来讲,从经济到政治、历史、社会各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读来也颇多收获。

在《知识的私有化及其超越》一篇中,汪丁丁探讨两种人生(技术的人生和艺术的人生)的差别:“基于知识的私有化过程的人生,是技术的人生;基于智慧的人生,是艺术的人生”。“求知的目的是将知识变为自己的,而知识过程的意义在于知识能被转化为智慧”。对求知目的的探讨其实也是解答日益强化的阅读饥渴和焦虑。事实上,对这样的读书焦虑,英国剧作家萧伯纳也说过:“好书读得越多越让人感到无知”。读书如画圆,已知的半径越长,未知的圆周越大。

但在这里,从知识到智慧的进化过程可以缓解一部分饥渴和焦虑,方法是“批判”或者“判断力”,将知识更细分为:批判的知识和解释的知识。汪丁丁《宽带写作》中对此曾论证,有兴趣也可以一观。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从知识到智慧,相信也是读书人必由之路,量变到质变,最终知识化为智慧。而此时的智慧特征之一,就是汪丁丁所说的去私有化。但有个问题既然“去私有化”,即“无我”的境界,作者又提智慧的第二个特征是“个体性”,这又如何区分?在此文最后,作者又说,“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缺了社会实践,读万卷书就沦落为私有化过程。”对此,我也心存一点疑惑: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没有社会实践这一功用性,读的书行的路,就不再是智慧了吗?

《通才是如何炼成的》一文,作者提出,通才必须有三点:勤奋+广泛+各类知识的细节。通才的技能主要在协调不同专业知识的能力。而通才的培养依赖于有拥有跨学科的教师队伍。这里又涉及教育行业的官僚体制,学术官僚和新闻体系中的官僚,其实也是对政治体制的嘲讽和批判,这一部分内容简明而与我们的生活相关,看得相当快意。

在理性思维方面,也有许多立场鲜明的真知追求:权力趋于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趋于腐败;理性的假设,前提是人的自由,选择的自由;通过知识获取自由,必须让你所在的人群整体获得自由,通过知识而不是谎言;不确定性决策过程中,收益与损失的权衡在一定的框架内进行;“人天性的懒惰务求思维和行动省力,凡违背预期的事件,我们都认为麻烦”,这也是官僚化决策体系里,报喜不报忧,不喜负面消息,理性却又不能排斥的原因所在等等。也有一些的文章,还让人有种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历史之感。

读书以解惑,认识知识与其他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也为我们为什么读书,如何读书,并如何实践应用,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人与知识》读后感(四):知识面面观

知识,首先从其定义入手,能被认为是知识的,一定是真实的,汪老师说知识不是客观的,它首先依赖于它所在社会的权力结构,也就是说,知识是人们所相信的真实的事,这就包含了一种可能性,人们所普遍相信的是谎言,是经过一遍遍重复后麻木认同的真相。这就涉及到验证的问题,如何证实我们的认知是真的?谁来验证?柏拉图认为,知识是被证实的真实的信念。但这从实际操作来看,需要耗费的成本太大而难以追求其绝对真实性。我们不仅在知识的真实性上触礁,更容易高估自己的知识。

新知识产生的过程是无法预测的,石器时代的人无法预测到以后的人类将会在一个产生电力、核力的世界中生活,但凡出现这样的假设,在当时就能发展出相应的科学。且不论人们对未知知识的无能为力,撷取已有知识的道路就已经布满荆棘,开始吸收的信息容易形成锚定观点,对细节知识的过度追求反而产生偏差,知识急剧增长,带来的是汲取效率的反比下降。

主体间性又可以延伸出很多有趣的问题,人们实际上知道的和他们以为自己知道的之间的差别何在?人们落实在文字上的内容与本身的想法相比,有多少修饰成分?人们自己认为是真实的,他人是否抱持着相同的想法?人们在高估自己认知能力的同时,有没有意识到他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些什么?还有一个很有趣,时常被人忽略的议题是认知的成本,在概念引入时,常常带入了隐性观点,如何辨析出其中的默认部分需要不断训练。

欧美法系中的陪审团制度是个衡量他人认知的例子,双方律师根据潜在陪审员的生活经历、工作环境、受教育程度,家庭成长背景等方面判断他们对案子的大致倾向,对某种判决的支持程度。亚马逊创始人Jeff Bezos的传记《The Everything Store》出版后,他的夫人在亚马逊官网上发表了一星差评,认为很多细节都不准确,有关她本人亲身经历的事件也颇为失真。人们总是倾向于将复杂的世界简单化,知识的表现形式多为文字,叙述谬误和总结谬误难以避免,进一步削弱知识本身的力量。

在《优雅的理性》一书中,熊秉元指出在教科书里将经济学定义为“资源有限,欲望无穷”贻害无穷,这句话看似朗朗上口,以致流传至今,但前者虽道出经济学本源在于其稀缺性,后半句却是望文生义,人虽欲壑难平,但离无穷还相距甚远。这个错误在以后的教科书中也一直未被纠正,翻译上的问题使知识在传递过程中大打折扣。知识究竟以何种形式存在呢?陈其一教授说,知识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混乱的组合,包括习惯、直觉、常识、个人经验,传闻中对别人有价值的数据等。

对这个观点我深表赞同,知识本身是个极为庞杂,难以窥得全貌的集合体。如今是知识分工化的时代,多见专才,而通才寥寥无几。同是专家,人们倾向于相信外科专家的能力,而更容易质疑金融学家对市场的预测,他们是否拥有的都是“知识”呢?我认为后者应更跨越到“智慧”的范畴,需要融会贯通,从现象看本质。汪老师的这本书信息量非常大,让我对知识本身、其表现形式和汲取知识的过程重新思考起来,非常有趣。

《人与知识》读后感(五):《人与知识》批判和自由带来生命力

作者汪丁丁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这部作品也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批判了很多社会问题。

“知识”泛滥,导致阅读失去了创新性

当文章传播变得廉价,阅读就开始失去了创造意义,文字是具象的符号表达,不能完全传递情感,随处可见的文化和知识的定义,使得阅读的创新性逐渐消失。

人们追求的是单纯的定义与将知识点变成自己的看法,而并非对无限的探索。完全认同撰写人的观点,将思想逐渐禁锢。

“给予私有化过程的人生,是技术的人生,千篇一律,百无聊赖。给予智慧的人生,是艺术的人生,每一瞬间都是自由的,每一次呼吸都是个性化的。”

“焦虑阅读”成为当今社会的阅读主流,“饥渴阅读”让读者在大量阅读的同时只求广度不求深度。

智慧是批判与思考,而知识则是认同与定义。

越是想要用理性和逻辑去定义,就越是会扼杀全面与创新。

拥有智慧就先要去个性化,对知识抱有审视的态度,不令心性蒙蔽的深刻阅读才能带来创造。

无限不能被理性定义

越是精密的科学越会远离无限,因为计算与逻辑都是在分割无限,具体表示可控,创造未来其实是在计算未来,那是被人为捏造出来的,

新科学则是不局限于定义和简单化世界,需要与自然对话和融合,真理永远不能够被定义和思考出来,因为他本身就存在于一切之上,超越空间和时间。

万物本来同源,科学与逻辑思维却将他们细化,分类与制定出价值,定义就是将人从深度思考中拉出来,片面的看待周遭。

“学术缺乏思想,专家没有灵魂。”

经典的科学理论所定义的世界只适合部分场合。想要接近真理就要永远对知识抱有怀疑态度,因为我们所认为的客观也只是真相中的一小部分。

创造是提前预见了未来逻辑的可能性,与真实还是相距甚远。

中国古代文化之所以精深是因为很少从定义去得出结论,而是大而化之的思考问题,不从抽象上升为具体。“形而上”的自由为思维带来生命力。

“政府职务不给个人才华和天赋提供施展机会。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不再抱有幻想,他知道为他做出的安排是什么,他将在林立的官僚衙门中谋得一份工作,他将成为一家庞大机器上的小齿轮......官僚技术的日程表将摧残他的头脑,束缚他的双手,他想有安全,但这种安全是铁牢囚徒享有的安全.....他将永远是一个永源由别人照管的人,他绝不会成为一个依靠自己力量的真正男子汉,他战战兢兢地仰望巍峨官府,在那里面耗尽自己的生命”

新闻只有带着偏见才会被人喜欢

新闻承担着引导舆论的作用,大众喜欢偏听偏信寻找刺激,全面客观的叙述事实没有吸引力。

媒体需要竞争,夸张带来价值,说出全部真相会令人觉得乏味,在娱乐至上的当今社会。

一名合格的记着需要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性,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将事情真正需要披露的问题向大众传播。

避免偏见让新闻变得真实有意义。

是一本引导思维和批判现实及科普经济学知识的书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