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呼吸秋千》读后感摘抄

《呼吸秋千》读后感摘抄

《呼吸秋千》是一本由【德】赫塔•米勒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呼吸秋千》读后感(一):如果俄国战败,德国又会如何对待普通俄国公民?

亮点:1、主角从一开始的只要能离开无聊的家哪怕受苦也值得到后来的无限思乡的转变,提醒我们要懂得知足。2、全书诠释了一个战后苏联对普通德国人的迫害故事,但反过来,苏联的劳动营恰恰对应了德国二战期间的集中营对普通敌国公民的迫害,揭示了人性本恶,我们都活在一个被害妄想的世界里,只要有机会就会把迫害转嫁給别人。3、书的最后几章文字把主题从苦难与饥饿转换为习惯与回忆。当我们习惯了被约束被管制的生活,范儿对自由心生畏惧。当回忆一直只是回忆,那它就总是如回忆里那般美好。可一旦回忆得以实现,却宁愿回到回忆中而不愿回到现实。渴望得到的拥有是美好的。我们热衷的其实是“渴望得到”这个过程,而不是实现。4、全书通过主角的独白式回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动的苦难世界,值得一读。

《呼吸秋千》读后感(二):《呼吸秋千》简评

在囚禁的本质上,苏联劳改营与纳粹德国的集中营并没有区别,它虽然没有纳粹集中营那般令人发指的血腥和屠戮,但它同样充斥着暴力、恐惧和令人形神分离的孤寂、落寞,还有那份偶有的可以说是简陋的幸福和满足。

赫塔·米勒的《呼吸秋千》是一部令人回味的作品,那不仅仅是一个个令人遐想的词语和句子,更是一个个词句背后令人回味无穷的意象和想象,你能感受到那份即便身体被囚禁但心灵却早已放飞了自我的空灵,就如呼与吸像秋千打着摆子,当你的心被钉到了云端,一个人的思想也在随风摇摆,即使重力终会让它回到地面。

《呼吸秋千》的故事取材于作者对苏联劳改营的调查和访谈,特别是本书之前的合作者、曾经的劳改营亲历者、亦是同性恋者——诗人奥斯卡·帕斯提奥的贡献颇多。故事的主人公雷奥亦可以被看作是奥斯卡·帕斯提奥的原型,作为劳改营的服刑者,他饱尝流放者的艰辛和痛苦,作为同性恋者,他同样遭受着正常社会的流放和排斥。而这份双重的流放更呼应了一种抽离于世的孤单,它更让人注重内心的独白,因为缺少现实的理解和共鸣。

《呼吸秋千》并没有过多的艺术修饰,它更像一本很私人化的随笔集,记录着一段生活和岁月的点滴,只是它更着墨于一个人内心的感受和随想,在一个个细节之中有一种可以打动人心的力量和平实。你可以通读全篇,也可以节选章节去读,很多章节有一种诗性的美感,即使它只用了最为普通的词汇。

赫塔·米勒的作品就如她的诺贝尔奖获奖演说,那些不停重复的生活细节和琐事,有时候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力量,它马不停蹄地提示着我们生活的继续和现实的粗糙,活着,亦是一种使命,尊严,终会让你斗志昂扬,而希望,是那生命里最重要的光。

《呼吸秋千》读后感(三):过于诗意化的小说——读《呼吸秋千》

过于诗意化的小说——读《呼吸秋千》

文/飞熊

故事性和诗意。故事提供时空上的连续感,而诗歌则是从一个意象跳跃到另一个意象。《呼吸秋千》更倾向于诗意,作者把每个要素都表示为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可能和其他章节有所关联,但这种关联不是故事性的,是情绪上的?《呼吸秋千》不提供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只提供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后,一群德国人到俄国经受劳逸之苦。饥饿、肮脏、人性在作者的笔下都有了诗性。饥饿天使,作为最持久的意象贯穿了小说的始终。而当主人公从劳动营中被释放,回到家中,“无动于衷的人”则进驻了他的身体。他觉得,家人不再愿意和他进行过于亲密的接触,没人问他5年劳动营的生活,没有人和他有什么亲密的身体接触……他身体内那个“无动于衷的人”也阻止他接受别人对他的种种好意。

虽然作者并没有向我们其他一个诱人的故事,但作者的细节描写却有叫你身临其境的功力。

作者对在劳动营挥舞心铲的描写,叫我们似乎体会到劳动真的是一种艺术。那心型的铲子,真的像一架秋千,在我们心中前后摇荡。但作者这样描述时,笔调是冷的,没有对不幸生活的抱怨,只有如实的描述,和从现实向诗意方向转化的野心。

在这样一个有历史背景的故事里,作者并没有暴露她对历史政治战争的态度。那些也许根本就不是这部小说的重点,甚至故事也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文字叙述中从描述性细节向诗歌意象意境的过渡。

最初看到内容介绍时,我想,也许我可以用杨绛的《干校六记》和这个小说做一个对比阅读。可慢慢意识到,两个作家虽然都是描绘某种集中劳动的苦难,但表现的手段,还有文字的目的完全不同

这种过于诗意的小说,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重重障碍。一个个貌似孤立的元素,孤立着,叫习惯于阅读故事的我,总是摸不到头脑,就像落在水洼里的一片叶子,随风旋转,却找不到最终的方向。但这种迷惘和阅读的重重障碍,似乎是一种挑战,挑战着我们敏感的神经触觉。

《呼吸秋千》读后感(四):一次苦痛而幸运的阅读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赫塔•米勒的作品,这是一次苦痛而幸运的阅读。

与这本书结缘是因为曾经工作的出版公司出版了这部作品,在畅销书为主的公司书籍中是很少见的纯文学作品,于是抱着瞻仰的心开始了阅读。

小说分为了64个小节,在了解了全文的时间顺序和叙述逻辑之后,许多小节都可以单开来阅读,就像是美剧里的单元剧,每一个小节都自成体系爱,不变的是观察者和叙述者“我”以及被观察、被叙述的劳动营中的事、物、人,是被剥夺了尊严的人和被扭曲的生活,是麻木的愤怒,是平静的呐喊,是无处不在的饥饿天使,是一铲子=一克面包,是满天满地的水泥,是满头的虱子,是换来的兔脸面包,是三百多个不见了的人,是再也找不到的手绢。

阅读的开头是顺畅的,从1/3开始越来越难,每读一节都是一场新的苦痛,让人提不起勇气去阅读接下来的一节,以至于在小说的中段,我至今仍留下好几节并没有好好阅读而是草草扫过的。

读到最后8章又开始顺畅起来,主人公雷奥从劳动营里放了出来,“这下子,我又坐在一间起居室里了“。我的思路伴随他一起,终于逃离了泥沼一般的劳动营生活,回到了故乡,但5年的时间,非人的遭遇在他和家人、和故乡之间划开了深深的沟堑,他的所思所想停留在那深深伤害他肉体与灵魂的劳动营里了,饥饿天使带走了他的灵魂,故乡的人与事竟然是那样的陌生,再也回不去了。

我的思路也与他的灵魂一起被吸入黑洞一般的劳动营苦难生活,久久不能回神,而回归家乡的生活就像一幅混乱的拼图,每一块碎片都再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尽所有的努力都无法拼凑出一幅完整的曾经。

赫塔•米勒在战争与历史之间游走,深入尊严与人性的主题,通过17岁的同性恋男孩雷奥的眼睛,着力描摹后二战时期,一群被苏联遣送至乌克兰劳动营的德国人的悲惨遭遇。这段隐秘的历史让人更加厌恶战争的罪恶,德国发动战争者有罪,最后买单的却是无辜的百姓,苏联作为反法西斯战线的有力同盟,也不是完全清白,施害者与受害者的角色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轮转,没有任何无辜的德国百姓应当遭受乌克兰劳动营这样的惩罚,正如没有任何无辜的犹太人应当遭遇集中营。

作者的目光何其深邃,她瞄准了历史的阴暗处,记录了不可遗忘的民族遗痛,在这个金钱崇拜的世界,仍然有人在不懈的关注人性、关注事实、关注历史,能阅读这本作品,何其有幸。

《呼吸秋千》读后感(五):要顺应命运的秋千,在跌宕起伏中正常从容的呼吸,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一看书名就有点呼吸不畅的感觉,生命就像绑架在秋千上,任人操控,紧咬牙关才能偷空的喘上一口气,然后继续面对急速的风和迅猛的力。

这是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的作品。米勒本人不年轻,不过相对于她作品的中性的流畅文笔,相对于她钟爱的题材——罗马尼亚裔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相对于她获得了诺贝尔奖的造诣,1953年出生的她还算很年轻了。

《呼吸秋千》讲述二战结束时,苏联要求一部分德国人帮助战后重建,17岁的男孩雷奥因此随众人前往劳动营。5年的生活,饥饿、寒冷、劳累、死亡始终如影随形。

饥饿天使带给劳动营的每个人,是永远不够吃的面包,没有菜的菜汤,还有匮乏的盐或糖。每天早上发的面包,是雷奥一天的口粮,他要聚焦在此,在早餐时用坚定的意志力确保不一下子吃完,然后是中午、直到晚上,每一天都要与自己的饥饿斗争。其他同伴也是如此,彼此之间甚至发出偷吃的争斗。

寒冷又是另一个考验,用衣服换取食物,还是留下来抵御严寒,永远是内心挣扎的一个问题。这里死去的人,衣服都会被剥去给他人所用,甚至头发也会被剪掉用作挡风的工具。

而死亡,总是不正常。各种事故加上劳累和饥寒,眼睛看见的死亡已经让人承受不起,所以这里的人们都学会了不再去问别人的动向。不去问那些久已未见的人,就可以当作他们只是搬去他处,而不是死亡。

雷奥在劳动营呆了5年,在此期间与家里断了联系,很久之后,他收到家信,原来家里生了个替代他的男孩。当他获得自由重返家乡时,却发现早已没有他的位置。家里人已经当他死亡,早已习惯了没有他的生活。再聚时刻的拥抱,成为随后家庭生活里的唯一一个拥抱,随后的生活,彼此都无法适应。每天雷奥出门,全家人如释重负,得以开展如往常一般的自在生活;每天雷奥回家,家人则显得拘谨束缚,无法沟通和相处。

更让雷奥与众人格格不入的,是他的同性恋倾向。在那个年代,所有男人都有女人,所有女人都有孩子。他与人迅速闪婚,与妻子共同维持了11年的生活,也保持了11年的秘密,却一直郁郁寡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妻子。最终,他选择了远方,留下字条不告而别。

这就是米勒的书,浓重的压抑的情感无所不在,就算是表面得以释放,也难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存在感。正如书中所说,雷奥曾经被饥饿打了劫,但是后来吃了东西又长出新肉。他以为那劳动营的五年虽然被偷走,但也许能把它们再拿回来,这样他就老得慢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肉体的衰老是不能这样计算的。它内里一片荒芜,脸上却闪烁着光芒,就像视觉的饥饿。

要顺应命运的秋千,在跌宕起伏中正常从容的呼吸,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