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那一张旧书单》读后感摘抄

《那一张旧书单》读后感摘抄

《那一张旧书单》是一本由俞晓群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布面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3.00元,页数:17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一张旧书单》读后感(一):我对董桥没感觉

看到这本书时就让我想起赵家璧先生的《编辑忆旧》。

里面有两篇文章在讲董桥,但其实我看过董桥几本书后就对他没什么感觉,不喜欢这种太休闲的书。不过偶尔还是会因为他的书包装实在是精美而忍不住买回家去观赏。而在这本书里俞晓群先生对董桥评价甚高,搞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是不是我修炼不够,还无法体会他的好。

《那一张旧书单》读后感(二):书单的定义

书是布面的,有点做旧的感觉,书里记录了很多出版人的小故事,“书单故事”。但是从看书的时候,我就特别标记,总结的时候,希望能记下来的一句话,却是关于书单的。

书单是个纲,纲举目张。是指人们为了选书而开列的书目。由于选书的目的不同,书单又有“读者书单”与“编者书单”之分。一般来说,前者的目的是为自己阅读所用;后者却是为别人阅读提供可以选择的书目。

书里列举了很多名人的书单和书单的故事,大部分还是出版人的,写了出版的技巧,出版人列书单,做选题的技巧。

对于出版人来说,可以看到那些好书都是怎么完成的,那些优秀的出版人都是怎么工作的,相信有心的出版人看完这本书能总结出很多工作的技巧。而对于我们除了通过那些故事,感悟阅读和知识,更多的是通过这些出版人的书单,看出那些我们读过的书里面有那些人的智慧。

而从书里的出版史,也能看出国内文化中心的转移,前四十年出版中心在上海,而现在有统计说全国一万多家民营图书公司,有半数在北京。

而关于阅读的变革讨论,也涉及了一些新的见解“就阅读而言,网络对纸质书的冲击,不是表面的替代,而是本质的颠覆。”我想这也是新的出版人应该对图书出版的思考。

《那一张旧书单》读后感(三):不停下来,就是在进步

读《那一张旧书单》,说实话,实在羞愧,不仅书单中提到的经典著作基本没有读过,且读这一本书时,用的是作者在书中所言的冰冷机器kindle。电子书带给实体书店的冲击是巨大的,而网络时代信息的快速交换、资源分享与国人对于保护知识产权的不完整意识,导致了图书的销售越来越困难。

记得买kindle的原因,一是想要提升自己的阅读量,多读一些网络小说之外的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二是因为kindle方便携带,在这个电子时代,把厚厚的书本换成一部可以同时存储许多书本的机器,虽然丧失了一些触感,但是出行方便了许多,也节省了很多空间。纸质书不会消失,但是电纸书依然会越来越人性化,或许有一天,电纸书能同纸质书拥有同样的阅读体验,既节能又环保,有什么不好的呢?

每一位出色的出版人是多么的不容易,要在形形色色中的作品,挑选出既要符合当下政治形势,又要有思想有个性。

书中提到,作者重新整理出版了很多民国童话,或是有价值,却不再出版的书。作为年轻人,我也甚感欣慰。这一举动,使得中华文化的断裂残缺能够得到补充,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让现在的很多人,知道需要保护现有文化,传承古老文化。而我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书籍再现,也是很高兴的。

爱书的人,只会越来越爱书,记得小时候最高兴的是就是逛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即使不看内容,摸着书的精美外皮,也能产生一种深深的满足感。说来好笑,这么喜欢书,却看得很少,如今重拾书本,重新开始从书评写作,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姜淑梅老太太七十开始学写作,写得不也挺好的么。

《那一张旧书单》读后感(四):刚获得的俞晓群的《那一张旧书单》

刚获得的俞晓群的《那一张旧书单》的书腰上有启真馆的的“守书人 / Philobiblon”字样,感觉不太熟悉Philobiblon这个词,牛津字典(OED)里没有查到,但是网上查有不少人用的,也许是一个生造的词,OED里对应的词为Philobiblian或者Philobiblist。

书中“新老年沈昌文”一段中,谈到了俞总如何“勾引”沈昌文并把他“搞到手”的过程,我很感叹他对文化人的尊重,现在这样的领导不多见。也只有做到对文化的尊重,他之前所领导的辽宁教育出版社才敢于和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等大牌叫板。

俞总的书按惯例还是由沈昌文老先生作序,“‘穿帮’的愉悦 ”之前已经公开发表过,大家可以参见《东方早报》的如下地址: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3/10/27/1082114.shtml

我很佩服沈老笑对人生的幽默感,能与羞辱他“不要脸”的人交朋友,其实那人看上去更不要脸。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文情怀,一般人很难有如此的修养。一口气读了俞晓群新书《那一张旧书单》的大半,非常喜欢图书的设计,其中谈的都是我熟悉的人和事,甚至还提到我多年前有关孔子的文章!也很喜欢书中的插图,是康笑宇先生的作品,随意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没有想到俞总对阅读也很有见地,例如“阅读是个人的事情,自由的、个性化、小众文化的”。

《那一张旧书单》读后感(五):读俞晓群的《那一张旧书单》

日前获得俞晓群签名赠书《那一张旧书单》,很珍贵的礼物。

书中“新老年沈昌文”一段中,谈到了俞总如何“勾引”沈昌文并把他“搞到手”的过程,我很感叹他对文化人的尊重,现在这样的领导不多见。也只有做到对文化的尊重,他之前所领导的辽宁教育出版社才敢于和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等大牌叫板。

俞总的书按惯例还是由沈昌文老先生作序,“‘穿帮’的愉悦 ”之前已经公开发表过,大家可以参见《东方早报》的如下地址: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3/10/27/1082114.shtml

我很佩服沈老笑对人生的幽默感,能与羞辱他“不要脸”的人交朋友,其实那人看上去更不要脸。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文情怀,一般人很难有如此的修养。

非常喜欢图书的设计,书中谈的不少都是我熟悉的人和事,甚至还提到我多年前有关孔子的文章,怪不得那天见面的时候还提到这个事情,令我很吃惊!

我也很喜欢书中的插图,是康笑宇先生的作品,随意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没有想到俞总对阅读也很有见地,例如“阅读是个人的事情,自由的、个性化、小众文化的”。

书腰上有启真馆的的“守书人 / Philobiblon”字样,感觉不太熟悉Philobiblon这个词,牛津字典(OED)里没有查到,但是网上查有不少人用的,也许是一个生造的词,OED里对应的词为Philobiblian或者Philobiblist。

俞晓群的书中还多次提到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林道群先生以及海豚出版社与牛津的合作。我大概10年前见过林先生,好久没有再见面了,没有想到他与大陆出版业有那么多的合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