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读后感摘抄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读后感摘抄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是一本由汪晖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9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读后感(一):字数超了重新发

【东北工商图书馆 I210.6/033/2014】 老实说并没有什么感觉。我觉得我可能也搞不了什么文学,尽管我在高中的时候特别推崇鲁迅:鲁迅从文有各种抱负,他的文章特别的深刻之类。但现在再看起鲁迅来到底是寡淡了些。看完别人的短评我又看了看目录,随手翻了几页,“国民性”“直觉”“本能”“革命”云云。我倒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迅哥儿就是单纯很平静地讲了一个故事,至于这个故事有什么样高远的立意,那是解释家的事情。高考卷子上的解释是一种解释,文学研究员们的解释与之相比也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无非前者强制,看后者的东西的时候可以犯困打瞌睡,就像我现在这样。不过作者确实是认真读了。 清醒了一下,想了一下,可能作者说的确实有道理。

补:作者是超出之前的马倾向的评论家另辟蹊径了,“本能”之类(饥饿本能,性本能)感觉像心理学主义。我觉得还是之前马列主义框架下的解释更合适一些。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读后感(二):因为没空打字所以纯复制粘贴的摘记

“在关于“什么是启蒙”的讨论中,人们最常引用的是康德的界定:“人类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引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不成熟是依赖他人引导的状态,启蒙则是对这种他人引导的状况的克服。但康德的这个经典界定在很多方面缺乏清晰的界定:如果人不成熟,常常依赖于他人引导,那么,应该依靠何种力量让他进入成熟的状态?是像卢梭说的那样,我们必须摆脱现在的被引导状态而回到那个“原始的成熟”,还是像许多启蒙思想家教导的那样,通过教育或教化,将人变成一个能够根据各种可以计算的后果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规划的“理性人”?” “精神胜利法构成了阿Q的自我,但这个自我不是内生的,而是历史与现实秩序的规训成果。“精神胜利法”因此是一个内在化的、甚至是自动的依赖他人引导的状态。我们也可以说它是现实秩序自我合法化的机制。”

“在“精神胜利法”失效的那些瞬间,阿Q失去了“自我”,无从建立他与周遭世界的循环联系,从而失去了一切安全感——他无所适从,心怀恐惧,只能凭借本能作出反应。它们属于本能、直觉的领域——本能、直觉没有对世界做出有序的区分,它的一切反应都在这个世界的总体之中,这种感觉相当于自我与周围世界更为密切的关系。因此,恰恰是在这个无所适从的瞬间,阿Q与世界的真实关系裸露出来了。生命主义的政治就是将人置于这一真实的关系之中,寻求对于这一关系的根本改变。”

“他在路上走着要“求食”,看见熟识的酒店,看见熟识的馒头,但他都走过了,不但没有暂停,而且并不想要。他所求的不是这类东西了;他求的是什么东西,他自己不知道。 在这一刻,阿Q“直觉的知道这与他的‘求食’之道很辽远的。”他不再是要求一个馒头、一杯酒,而是另一种与一切既定的求食之道不同的求食之道。这里的新颖之处在于:阿Q正是凭借“直觉”开始向往一种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一种外在于圣经贤传、外在于历史、外在于秩序、外在于自我因而也外在于他与周遭世界的关系的东西。这不正是摆脱他人引导的可能性所在吗?这个东西可以被界定为“无”,因为它无法通过现存的事物和秩序来呈现自身。只有将这个被直觉所触碰的“无”发掘出来,阿Q才能摆脱依赖他人的引导而行动的惯习。因此,不是向上超越,即摆脱本能、直觉,进入历史的谱系,而是向下超越,潜入鬼的世界,深化和穿越本能和直觉,获得对于被历史谱系所压抑的谱系的把握,进而展现世界的总体性。这个开端也就存在于向下超越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之中——这是生命的完成,也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观的诞生。 在这个意义上,《阿Q正传》是中国革命开端时代的寓言。”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读后感(三):向下的路和向上的路是同一条道路

历来的《阿Q正传》研究多是批判阿Q身上的消极面即精神胜利法或"国民劣根性",也有矛盾这样的大家认为:精神胜利法是“普遍存在的”,具有“世界性”和“全人类性”。矛盾和王瑶等人都认为阿Q身上存在着革命性和革命意识。汪晖正是接着这个传统往下讲,本书的分析重心在于挖掘阿Q身上潜藏着的"趋向革命的基因",将"向下超越"的"启蒙"观归之于鲁迅先生及其小说本身。但是如果没有系统和整体的视角,那么就会使得这些说法不令人信服,我的看法是解读鲁迅的《阿Q正传》只有在黑格尔和拉康的语境中才会变得透彻。

阿Q作为中国社会最普通的底层人,精神胜利法是其保存自我完整的有效工具。每个人都有局限,都需要通过自恋和自我麻醉来使得自我呈现,这就是德国观念论的第一原理。也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精髓。而用拉康的概念来说这就是“想象界”。可是,自我并不是静态的,它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给原有的自我带来了挑战,这个挑战来自“他者”。体现在《阿Q正传》中,正像汪晖通过文本细读挖掘的阿Q生命的六个瞬间。

六个瞬间之一“失败的苦痛”面对的是代表了丛林原则的王胡的欺辱; 六个瞬间之二:“无可适从”表明了自我封闭的苦恼。 六个瞬间之三“性”说得是代表了女性社会和道德传统的吴妈的拒绝。; 六个瞬间之四“饥饿”讲述了尼姑们的不慈善和社会的不仁慈;六个瞬间之五:革命的本能与“无聊”表现了代表了上流社会的假洋鬼子的压迫; 六个瞬间之六:大团圆与死中阿Q面对了主流社会的抛弃。

六个瞬间说明的是自我是需要成长和他人的承认,是不可能自我封闭的。用黑格尔的话说,即“我即我们,我们即我”。用拉康的话说“无意识是他者的语言”。

汪晖认为六个瞬间达到了使得精神胜利法瞬间失效的效果,而“鲁迅要探索的,就是使其(精神胜利法)永久失效的可能”(p86)如果鲁迅有这样的意愿的话,鲁迅注定要失败,因为自我欺骗是永远不死的,精神胜利法万岁。所以,一切又回到了老样子。汪晖却不甘心地妄图“对重复的不可重复性的揭示打破循环的幻觉”。

汪晖在"向下超越",即向着直觉与本能超越中看见了打破自我闭环的希望。黑格尔用理性和精神以及拉康用“象征界”来表达同样的意愿。只是黑格尔和拉康都没有给恐惧这一概念以足够的重视。只有在内在和社会层面消除恐惧才能实现汪晖的"向下超越",才能达到黑格尔的理性社会,也才能使得拉康的“象征界”中欲望和理性共存。

鲁迅小说的核心可能只是反抗恐惧。只有没有了恐惧, 那时侯,向下的路和向上的路是同一条道路。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读后感(四):在“后悔史学”的氛围中重读革命寓言

有很长一阵,我很不适应汪晖老师的文风,像许多左派学者的著述一样,太过曲折奥晦。理论穿上了文学语言的外衣,理论本身也就露出了它和虚构不相伯仲的叙事本质。对思想史的研究也让人觉得早已脱离文学。不过在经过了多年的理论武库的筹备工作后,如今他似乎又重新回到了文学作品的阐释上了。之前的《声之善恶》和最近的这本《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以及看来即将要推出的《故事新编》解读,都是他对鲁迅的重新阐释,都以公开演讲和课堂教学为底本,文风简明,篇幅适中。说到底,是他自己对现代中国思想的诸多命题已经思考的非常成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论说起来自然思路清晰,举重若轻,非常好读。

汪晖重新发掘《阿Q正传》,指出争论了一个世纪的“国民性”问题是具有“两重性”的:“国民性不是单面的,将自身作为审判对象也意味着自身已经具备了审判者的潜能。”换言之,“国民性”不仅是被表达的对象,而且也是表达对象的动力和方法。日本学者在翻译这篇小说时,注意到了序言里一句“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的歧义性,汪晖由此得到启发,由此对“鬼”做出追踪:正统的书写“历史”是一套对秩序的维护的权力机制,人被分成不同等级,获得叙述,成为“有”,或者被排除在外,成为“无”。【有意思的是,“历史”成为一种“虚假的”记录,甘地也有类似论述:历史只记录暴行,不记录真理。】

阿Q就是这样一个无名的“鬼”。 阿Q是没有自我的,他的历史是秩序的历史,精神胜利法就是这样一套维护秩序,帮助他在悲哀的情境中编造一套叙事以便感觉良好的机制。但它也有失效的瞬间,只有那些偶然的“非历史的”瞬间才是他自己的历史。就是在这样的瞬间中,阿Q的生存本能跃跃欲试,产生了走向革命的潜能,但马上就被压制和规训。【沿着汪老师的思路,我们进而能够感受到阿Q的名目和最后的画押的强烈意义:阿Q无法在象形文字的历史中将自己记录在册,只能在拼音文字中被叙事者记录下,他自己则只留下一个不规则的○。】

因此,与其说《阿Q正传》创造了一个精神胜利法的典型,不如说提示了突破精神胜利法的契机,这些契机提示了“轮回”和“重复”的区别:后者虽然也重复,但又有对具体情境的回应,具有不可重复性。这些契机又是如何被压制的?“正传”这个词不但表达了那些被排除在正史图谱之外的谱系,而且“正”这个字也反讽地将正史的谱系给颠覆了。为阿Q写正传是一个将被压抑的“无”召唤为“有”的革命行动。革命的政治因此必须在“无”中诞生。这种行动本身体现了国民性的二重性,也体现了中国现代性本身的特征,并在“鬼”中得到统一。

鲁迅没有回答革命的开端问题,而是讨论为什么会变成“循环”。“鲁迅不但用革命审判了阿Q,而且也用阿q审判了革命。”不过,鲁迅对辛亥革命的批判起源于对这场革命所承诺的秩序变迁的忠诚。汪晖认为,在阿q生命中的这些瞬间与“呐喊”之间依然有一个距离,他称之为“生命主义的政治化”。其实也就是他一直关心的中国革命的伦理学和政治学。革命,是一场道德上的革命,是一个所有人都要直面的新开端。在他对阿伦特的引用中,透露出汪老师的用以:用极曲折的方式,极文学的修辞风格,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给予了不可动摇的肯定,回应了现在泛滥的所谓革命的“后悔史学”。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读后感(五):全文概要总结及两个疑问

一、总结与概括

论文的主干部分:直觉、重复与革命-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 实质上是对于阿Q正传的文本细读。

总括:

1、阿Q成为革命党并非作者从最头预设的内容,而是“被挤出来的”,写作不断进行下去的发展使然。

2、精神胜利法(自我欺骗)失效的瞬间会暴露出阿Q内在的性格与命运。以阿Q为代表的沉默的国民的灵魂中所蕴含的“革命的潜能”即包含在性格里。

序言部分 “正传”二字的内涵

1、“正传”的来历

2、三重讽刺:正传的“正”是对于正史的正之反讽;由于没有身份地位而无法被纳入正史的阿Q得以被记载,本身就是对于历史话语体系的颠覆;被记录下来的阿Q没有姓名、籍贯、生平等经历,是对于实证主义历史学的拒绝。

第一个瞬间:“忽忽不乐”

第二个瞬间:“无可适从”

⬇第一章的忽忽不乐,使得第二章写法也产生了变化。无可适从彰显出时代等级秩序变化后的处境认知迷惑。

第三个瞬间:“不由自主地跪下”

第四个瞬间:“他所求的不是这类东西了;他求的是什么东西,他自己不知道” ⬇本能、直觉与无法自我控制的生理反应让他无法再回到精神胜利法的常态。叙事视角逐渐转换为阿Q的视角,赋予阿Q生命一种尊严感。

第五个瞬间:“他似乎从来没有经验过这样的无聊”

⬇阿Q出于本能进行革命,并非有意识进行革命。革命使他的焦虑得以释放。然而,一旦他有了“思想”,本能转化为意识,便会回归与未庄已有的秩序。“无聊”是对于自身经历的彻底怀疑。

第六个瞬间:“救命……”

⬇死亡前处于极端害怕和恐惧之下的真实直觉

二、疑问

本文如此精细地、抽丝剥茧似的分析每一个人物思考的细节,以祈求从中读出鲁迅所蕴含的革命性批判,不禁让人想问,鲁迅写作的过程中真的有意识地融入了这些批判吗?如果没有,我们从中找寻批判眼光这一行为本身是否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与必要?

诚然,作品完成后便成了脱离作家而存在的客观对象,进行什么角度的解读都是读者的自由。然而如果不考虑作者写作的本意,那么随便从什么角度,只要逻辑思维能力够强,都可以找出一套足以自洽的学说来。这样的学术分析与写作,未免过于强作品所难,让人觉得你说的固然是对的,却难以给你鼓掌。

这是第一个,角度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为何要将作品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当做作者的“有意识”描写。例如,从某个细节或某个词语看出了阿Q的某种性格,某类转变。我们凭什么,就可以确定这个小小的词,是作者推敲后经过选择而使用的呢?为什么不能是作者无意识地描写,或出于美感、出于流畅需求而进行的语感上的选择?为什么一定蕴含了语义背后的深意?我承认自己是一个爱怀疑的人,但出于自身的写作经验,我实在无法认为每个词语的选择都是故意为之。如果我们探究的是作者无意识描写后的深意,那这种探究本身的价值也值得怀疑。这就是在随意解读,这就是打着鲁迅的旗号说些自言自语。

一位老师说,“鲁迅自己都没能意识到他的伟大之处”。

如果他的伟大是通过这样的造星运动得来,是通过过度解读而来,这样的伟大是存在于虚空之中的。何况,鲁迅文字本身的力量已经够大的,他不需要这些泡沫一样的包装来让自己显得更膨胀。

三、缺憾

一位豆友评价,汪晖书里引用的多是鲁迅本人的文章。对于外国文学理论、外国鲁迅研究成果引用不多,且所引都是译文。这或是缺憾之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