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读后感精选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读后感精选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是一本由【中国台湾】陈念萱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读后感(一):读书笔记而已

读书笔记而已 连读后感都算不上 我信作者有感悟 但是 她说不清楚

若说万法逃不过个“妙”字 这可以理解 可不能刚想讲的什么 就用一句

“大哭一场”就解决了 看书里引用大量 宗萨的照片和篇幅 还以为很好看

可惜 差远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读后感(二):谁说参悟不透《金刚经》

身在都市,未免身心浮躁。偶尔去郊区寺庙,抄经拜佛,无异于饮鸩止渴。学佛要心静,心境,也要时常读读佛经。像我这样的常人,参透佛经比较困难。通常会先读讲解佛经大师的作品,南怀瑾大师的作品全都下载到电子书上,乘车等人之时便打开反复的读。陈念萱老师的这部《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读起来觉得不愧是一部力作,其作家本人想必也是足以参透佛法之人。闲暇之时,苦恼之时,翻开它,读上几句,仿佛置身在一个虚静的世界,万物安详,自然法度,尘念随之而去。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读后感(三):你说你的,我想我的

“念是一种力量,回响是一种感性的本能。”

佛学的世界,没走进去之前觉得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误打误撞进去以后才发现没有想象中的神秘莫测,而是早已超越了我的狭隘的世界观的一门温柔的学问。认识即有佛缘,以为的误打误撞,也许真的只是到了时刻而已。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能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人的内心得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啊。读金刚经让人明白,众生皆佛,所谓的佛性,就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放的下,就能见到佛。但每个跟佛有缘的人也不一定能做到完全放下“我执”吧,可能这一辈子也放不下,可能什么时候就放下了,但佛陀又是那么宽容和慈悲,完全把放不放下的权力交于众生。见不见如来,只在一念之间。

你说这个世界太多东西,我还留恋,佛说,没关系;有一天,你说我终于看到了佛性,佛说,欢迎你。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读后感(四):发现自己的愚痴

我之所以四颗星,并不是因为我觉得多好或者不好,而是我根本就看不懂。而对于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给个中差评总觉得有失公平,所以给四颗星是最让我心安的一种打法。

读这本书,发现自己的愚痴。因为作者似乎是在用一种通俗的语言来解释《金刚经》的种种,而即便如此,我仍然是全然不懂。无论作者是笑是骂,我一概混沌,全然不知所以。所以,我相信自己是愚痴。但并不能算得与佛无缘,毕竟我心生亲近,《李叔同说佛》还是看的有滋有味的。

我看明白的一点就是作者告诉我们,我们在阅读佛经的时候,无论能否读懂,不必太多思考,阅读便是阅读,不必追其深意,心中无他,但读即可。作者本人似乎也并非一遍两遍就读出意味来的,而是通过反复阅读一点点咂出滋味儿。所以,我们如果真的与佛亲近,就大可不必执着于义,让心澄明无念,耐心读下去就是。作者不是说,莫说去读,单是能够得到一本《金刚经》就已经有无量功德。

我是在去年身体几乎垮掉的时候亲近的佛法,所以,就我自身来说,总是有所求,有所念,有所痴,有所执。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变化就是一开始我的目的具体,就是希望身体能够康健,现在更多的则是希望能够获得一种平静,这种平静,我以为也只能由佛才能给予。

无论愚痴还是智慧,佛都是一视同仁。只需你“念念不忘”,佛必予以“回响”……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读后感(五):轻松阅读金刚经的工具书

其实这本书是除了《李叔同说佛》以外读的第一本讲佛学经典的书了,拿到之后赶紧翻了一遍,写的有趣而清晰。之前在豆瓣遇到个“大师”骚扰很多人,让大家追随他,友邻们就说这是“执迷”了。我没有明白什么意思,粗粗的看完这本书,明白一点了。没读过《金刚经》,推荐序里面写《金刚经》的旨趣是“扫除我们对一切事物外相的执著,回归它本自空寂的体性。”

我刚开始读,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想能有这种旨趣的佛法应该是很好飞佛法吧。作者说她喜欢参加禅修之类的活动,最后是那种跟信仰无关的,这样可以心里没负担地享受片刻宁静,得到长久渴望的休憩。

虽然是《金刚经》的导读,却一点也不会感到枯燥无趣,作者用很通俗,有趣的话,用生活中最实在的比喻,把所学所领悟的东西,表达出来,用随说的形式,把金刚经说得生动有趣!把枯燥的金刚经带到生活中,容易轻松阅读金刚经的工具书,并且在书中引用了一些金刚经里的佛语,解释一下生活中我们会执迷的问题,把有关金刚经的佛教故事,典故,佛偈,都一一呈现,解释,让看书的我增长了很多的见识。比如“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六祖的注解是“口诵心不行,即非法。口诵心行,即非非法。”作者用烹饪节目里,大厨们的表现做例子概括,精确又有趣。

还写了一下禅修时候的思考的模式,方法,作者自己通过太极拳,读书,听佛经,看佛经,诵经,与朋友讨论佛经,得到是一些开悟,思考过程,这些都对思维逻辑的建立有很大帮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