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读后感摘抄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读后感摘抄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是一本由毕飞宇著作,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2013-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读后感(一):我的少年也在苏北

虽然出生在80年代,但同为苏北人,对书中的各种描述再熟悉不过,特别看到“蚕豆”一文中对于蚕豆粉丝这回事,我激动的都要哭了。虽然离家在外,但是对于农村的各种生产常识一直铭记在心。很多次在吃粉丝的时候,跟身边的朋友将其红薯粉丝和蚕豆粉丝的区别,基本上都会被狠狠地嘲笑一番。吃就是了,管那么多做什么。其实在我心理,这不是那种粉丝更好吃的问题,而是我在不断提醒自己,我是生在那样一个淳朴而多彩的农村的证明。

对于城里孩子韭菜和小麦分不清这样的笑话,我觉得一点都不好笑。在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祖祖辈辈奋斗的土地,极力地想要或者已经融入大都市,她们的后代可能已经连方言都已经忘掉。我是一个有乡土情结的人,虽然在城市无力地奋斗,但我最喜欢的永远是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还有陪伴我整个童年的那些人。

看着本书,真的是笑中带泪。相隔20年,我和作者的童年竟然有很多相似之处。兴化到南通,很近的距离,书中的少年,也仿佛就在我眼前。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读后感(二):我不会推荐给小朋友看

毕飞宇先生是成名已久的大作家,写作功底深厚,阅读的视野广阔,这本散文如果出单行本那没问题,但是本书出现在“一套最适合家长和孩子共读的名家美文”这个系列里,个人认为有些许的不合适。

厚厚的一本书,能感受到儿时那种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的篇章一点点,剩下的是大块大块的苦大仇深。当然也许作者的童年就是这般,但是我们要把这种记忆推销给我们的下一代吗?请不要忘了这个系列的宗旨

相较而言迟子建的《会唱歌的火炉》就处理得很好,淡淡忧愁,也有人性的恶之花,比如人们对哑巴的伤害以致于让哑巴远走他方。迟子建的书告诉人们这个世界不完美,有黑暗的角落,但是更有温暖的地方,人活着还是需要一点温情和希望。

作者的笔尖总是有意无意扯到别的地方,问题是引发的议论或者说所谓的思考,个人认为过于文人气,也许作者照顾读者,特意为之吧。时代的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时代中的人都在顶着自己头上的山前进。唯心地说这是命。如果说那个时代给你带来了苦难,你就仇恨那个时代的一切,个人觉得这不是一个知识分子应该采取的态度。比如历史上无数的文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但是如果没有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哪有中华民族的千年一统,试想想欧洲在罗马帝国后就再没有统一,为什么?还有隔壁的阿三,今天还在为推动印地语为通用语言而努力。作为秦始皇治下的百姓,我想不可能说是幸福的,否则,秦王朝也不会二世而亡。但是我们能因为这个而去否认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功绩嘛吗?

小说家关注个体的命运,无可厚非。可以在个体的生命中表达你的慈悲,但是历史人物,特别是开天辟地的历史人物还是由历史去评判吧。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读后感(三):我们都曾是少年

读了毕飞宇的书,便停不下来了!这本书跟他的其他书风格不一样,但文字依旧动人。

有人说,这是一本回忆录,怀旧篇,但我更觉得这是作者对自己童年记忆的整理,那些有趣的事,开心的,伤心的,烦恼的,羞愧的,都能被拿出来一一为我们讲述,毕竟,我们都曾是少年。

毕飞宇在这本书里将自己形容成“瘦的剩皮包骨头,壮怀激烈的少年”,这本书是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小时候系列中的一本,毕飞宇写出了他的小时候,为我们讲述了他所经历的童年、少年。

“一个黑色的、皮包骨头的、壮怀激烈的少年,他是年少的远东的堂吉诃德,他的敌人是那些高挑的芦苇,他的心中充满了没有来路的正义。”“我叫堂吉诃德”,毕飞宇如是说。

毕飞宇的小时候,与我父母的小时候相差无几,他所讲述的这些对我来说并没有那么陌生,与父母经常跟我讲他们的小时候有很大的关系,母亲最甚。一讲起自己的小时候,妈妈的嘴角便会弯起,似有柔和的光照在了她的脸上,眼睛微微眯起,语调有着说不出的轻快:“我小时候跟邻居家的女孩一起……”整个人都陷入回忆,那些美好和令人怀念的过去。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作者的形象便成了最舒服最温暖的状态。

这本书里的小时候,衣食住行、玩具、动物、手艺人,大地,场景等等,用包罗万象来形容,毫不为过。从这本书里看到了六七十年代孩子的生活,不由得将之与我的童年相比,时代的发展与传统的保持清晰可见,童年的生活不一定都是美好的,童年的生活也有可能是轻率的、危险的,小时候的我们不一定都是乖孩子,也会犯一些错,但这都不妨碍我们的童年回忆变得独一无二。

大自然作为启蒙老师的孩子是幸运的,我想我是幸运的,能够感受到风霜雨雪,触摸到花草虫鱼,让我对这世界的感受不枯燥,不单调,甚至带着点点的美好。

这本书一如毕飞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体现了中国人的部分特点,叙事中夹杂议论,平淡中带着些许的哲理。

我们都曾是少年,看永不凋谢的花,撒显而易见的谎,吹惊天动地的牛皮,为奇怪的理由哭得昏天黑地,抑或笑得天地失色。那些纯真烂漫的日子让我们每当想起,嘴角便不自觉的扬起,愿我们还是少年。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读后感(四):小时候的香味

一双孤独的小眼睛,一颗敏感温柔的心,一个善思明辨的大脑袋,一支细腻深刻的笔。四位一体。毕飞宇老师的“小时候”透过四个维度呈现了出来。如春蚕吐丝,细细长长,绵绵不绝。细长之中,还有一点亮,些许白,和很多很多的韧劲。

在碧蓝晴空中上演“变脸”戏法的朵朵白云,呼啦呼啦成群结队举着翅膀遮天蔽日的红蜻蜓,不动声色暗自努力一返青就惊艳的盎然麦田,乱中有序齐心协力修筑堤坝的浩荡人群,小儿吵嘴大人出面的“打孩子”。各个物,各色人,各种事,尽收眼底。这是个好看的世界。

心开窍于目。看到之后,热气腾腾的“心”开始蠢蠢欲动。用装满白开水的瓷缸子熨烫好的笔挺熨帖的口袋布丁,尽己所能地诉说着“体面”。一言不发埋首书本安静思考的父亲,将“学究气”洒满了整间屋子。当街不让破口大骂很长时间的男人,让“猥琐”堂而皇之地站在了大众广庭之下。不急不躁谦虚忍让的耕牛,用瘦削的背影将“优雅”进行到底。“感受”无言,却无孔不入,见缝插针。干净透明的心饱满起来,犹如将氢气灌入气球,气球一点点地鼓起来,越来越大,越来越圆。“心”,就热血沸腾起来。

心思,心思。与“心”紧密相伴形影不离的是大脑的“思”。有了“思”的陪伴,一腔热血躁动不安的“心”才能冷静下来,开始想“心事”。一件又一件,一桩又一桩。

原来,在学习的初期,“感受”是比“努力”更重要的事情。充分的“感受”会让“人”与所要学习的“物”合二为一,这时才是“努力”的最好时机,需要全力以赴。

原来,“现实”不仅仅是自己当下正在经历的“现实”。它还存封在大人久远的记忆中,大人们的每一次对话,每一次描述,都是一个片段,拼接起来,有一种七零八落的璀璨夺目。

原来,一个长大的人,跟一棵树一样。树的主干是“材”,“材”破开来是“料”。粗、长、直是鉴定材料合格与否的三项指标。又直又长的可以做“梁”,又直又长又粗的可以做“栋”。三者合一才是“栋梁之才”。“栋梁”不是那么好当的,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愈想愈明白的“心”安稳了,着手收拾自己的房子,左心房,右心房。井然有序,生机一片,满满都是智慧。

言为心声。嘴巴张开,流出的是智慧之“心”跃动的和弦之声。只有“说说”是不过瘾的。写下来,白纸黑字地写下来。这样才不是“口说无凭”,而是“立此存照”了。

笔,瘦瘦硬硬的笔,一旦写起来就收不住了。如开闸放水,一泻千里。所到之处,恣意汪洋。写,不停地写。不知疲累的笔生生将自己写成了一朵花。妙得很。花瓣是一幅幅场景,花蕊是一个个故人,花心是一丝丝情意,花萼是一件件旧事。

原来,毕飞宇老师的“小时候”透着一股清香。闻之,令人动容。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读后感(五):苏北人抱团怀旧,不得不看的一本书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这本书,我是一定要买回来的。等孩子长大后,我会告诉他:“诺,这就是苏北的农村,妈妈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作为苏北老乡,我真佩服毕飞宇。他写得特别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写到了。这本书,不仅是他的童年回忆录,还是一本 “农业生活指南”。

看完,你不仅能知道房子怎么盖,猪怎么杀,牛怎么耕地,稻子怎么割••••••还能知道,爷爷辈的大集体生活,是什么样的。

这里头很多事,有的是我习以为常,却从未真正了解过的。有的是听家里长辈念叨,却从未得见的。

毕飞宇是60后,那会正是时期。他父亲被打为右派,(就是坏人),发配到泰州农村。全家也跟着一起去了。虽然分配到农村,但是他们不怎么干农活,因为父母都是老师。但这并不妨碍毕飞宇了解农村。

那个年代,学校没什么课上,他每天就到处溜达。农村有什么好看的呢?有啊!对一个孩子来说,磨豆腐、弹棉花、农忙收割、母猪下崽、哭丧死人……都是一定要去看的热闹事。

比方说,哭丧吧。死人是一件悲伤的事,但其实在农村,老人死了是一件用不着特别悲伤的事。邻里乡亲来哭丧,也就是情面上的意思意思。主要夸夸死人生前的功劳苦劳。我妈也说过,老人死了是“喜丧”。

哭丧一方面是表达自己的悲伤,另一方面,为了表达悲伤,要故意哭得很夸张。没办法,风俗就是这样。现在变了,可以花钱请人哭丧。哭丧的人一般带个墨镜,一喉一喉地哭起来,看不清她的脸,声音很是悲恸。有的村子请男人哭丧,感觉更奇怪。

毕飞宇一家,没有固定住所。一会住这个村,一会住那个村,有时还住过寺庙。但这不妨碍他苏北人的本性。他的文字,早已出卖了他。字里行间,都是苏北人那种,有点小精明,又人情味十足的样子。和我爸妈他们一样,瞬间让人回到小时候,非常亲切。

小时候听外婆说起“挑河工”。她的语气里,挑河工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大事,听起来人特别多,很是热火朝天的样子。我只能从她的只言片语里,想象一下。因为我那会,已经没有挑河工这回事了。有趣的是,在毕飞宇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挑河工的盛景。

毕飞宇是这么写的:

鼎沸的号子声,还有漫天的烟尘。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只一眼,我就傻了,我不敢想象,我能在“一眼”里头,看到那么多的人。全是人。是的,这是“县里的”工程,它动用了“全县的”劳动力。河床笔直,又宽又长,一直延伸到我看不见的地方。挑河的民工呢?同样延伸到我看不见的地方。

在最远处,人只有一“粒”那么小,卑微了,不值一提。可是,因为量的巨大,那些小小的,卑微的“粒”既是蠕动的,也是荡漾的,粒粒皆辛苦。

除了人,工地上满眼都是旗帜,某某公社,某某大队,它们在清晰地提示我:浩荡的人流表面是混乱的,暗地里井然有序,所有人都得到了严格的控制,没有一条腿会走错方向。

难以想象,一个国家浩大的水利工程,居然纯靠人力完成。感谢毕飞宇写了这一段,我仿佛看到,外公外婆也在曾其中热情地劳作着。这本书,是连接我和外婆的桥梁。我很庆幸,自己读到了这一段。

书里,还写了很多时期的事,毕飞宇没有回避这一段。因为他父母饱受着屈辱。难以想象,毕飞宇本不姓“毕”,因为他父亲是右派,连本姓都被割去了。真是,挺荒唐的。

纵然如此,他父亲还自学物理化学,向往着星辰大海。母亲时常在家备上几大瓶开水,和知青们喝茶聊天。这无形中,给孩子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本书虽然有点厚,但是非常好读,中间穿插了很多洞察世事的智慧。对于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地区,很有意义,非常适合给孩子看,也适合拿来怀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