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给弟弟们的信读后感100字

给弟弟们的信读后感100字

《给弟弟们的信》是一本由储安平著作,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14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弟弟们的信》读后感(一):人贵在“知己”

读储安平的《给弟弟们的信》 写的真好 原本这本书刚开始是因为便宜 中图网搞活动一元钱就可以购 到手后发现真的是超值 受用终身 讲做人首先要知己 充分认知自己的存在 认清自己 才能有所针对的行动 要多闻国事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国家是全国人民的国家 知晓国事 多闻国事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 也是义务 要好问 不要做一个中规中矩的“乖孩子” 摒弃只准听不准问的糟粕思想 另外最重要的是秉持胡适之先生的怀疑精神 也是好问的一种 最重要的是过好我们的青春 多出去走走 像书中说的那样在春天一定要尽量享受春天的赐予 跟趣味相投的朋友在一起 放胆鼓舞起自己生命的力量 春光是宝贵的 我们的青春更是宝贵 世间一切 一纵即逝 抓住时间的每一刹那 更要抓住生命里的每一刹那 最后一封则是讲的团体精神 认真精神不分轻重大小 养成良好的团体道德和健全的政治任何十分重要 真是受用终身 但是真正做到还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 总之 任重道远 如果每一个青年人都是这样 中国何愁不真正强大 从内到外 真正实现 文化的民族的自信

《给弟弟们的信》读后感(二):早年储安平的政治意识和道德观念

《南风窗》2013年第7期 韩戍

1932年夏,储安平从光华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宜兴的庚桑洞中养病。在洞中,他陆续写作了十几篇文字,于1936年定名为《给弟弟们的信》,交上海开明书店出版。这些文字文风流畅,内容通俗易懂,虽然在学术或哲理方面的价值有限,却是非常宝贵的文献资料,从中可以一窥早年储安平对政治和道德的理解程度。

最明显的表现是,储安平此时已经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政治意识,对自由主义和民主制度已完全认同。他对中国政治走向的总体判断是,中国正在走上通往民主政治的大路,代议制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最佳方式。代议制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民的政治意识是否发达,其表现有两方面,一是人民在选举时踊跃参加认真投票,二是民众平时以健全的舆论形成最大的力量来监督政府。为什么民众要监督政府?因政府的权力由民众赋予。这赋予不是永远的赋予,若政府不能遵从国民公意,民众可随时收回赋予政府的权力。储安平的民主政治观,虽然都是常识,但可见他对西方民主政治基本原理已经有所了解。储安平在光华读书时期的成绩单上显示,他修读过《卢梭民约论》课程,因此,他谈论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得自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但是,储安平论述民主政治,兴趣点并不在论述自由主义的各项要求,也没有再多谈约束政府或保障个人权利,他更注重的是国家观念和对公的强调。他看到中国拥有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四亿人口,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却不是一个世界强国。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民,没有民族精神,缺乏国家观念。他将民族观念的缺失主要归咎于孔子和儒家,认为孔教的中心思想是宗族观念而非国族观念。这使得几千年来的中国人只知有家,不知有国。这也使中国人不善于过团体生活,缺乏公共道德,无人关心公共事业,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正因为人人为己,才不能结合为良好的团体,使中国的政治迟迟不上轨道;不肯为公,才不能保家卫国,使中国积贫积弱,屡遭东西方列强的欺侮。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储安平总的思路当然是渐进改革。具体答案是,每个人都讲义务、尽责任、增强道德精神。他似乎认为,要解决政治民主和国家富强的问题,政治制度的改变或法律条文的完善都只是细枝末节,最主要还是每个人都高度自觉,从小培养自己的道德人格。所以,储安平《给弟弟们的信》,核心在于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公共方面,他认为理想的现代公民应该公正地参加公共事业,遵守国家法律,不引用私人,不浪费公帑。如果从政,行为必须坦白、光明、负责,孕育一种刚正之气,不谀陷,不阳奉阴违,不口是心非,不争权夺利。对国事发言时,必须是善意的批评建议式,而不是恶意的谩骂式。在私人方面,应该有强健的体魄,高尚的情趣,良好的涵养,豁达的心胸,以及知行合一的精神。只有从小注意培育人格,逐渐养成浩然之气,才能真正成为未来中国的合格公民,承担起实现国家富强和民主政治的重任。

储安平在《给弟弟们的信》中全面否定儒家思想,认为其与现代社会不合,但过度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恰恰和儒家士大夫分享着同样的思路。儒家本身就是一种修身学说。从孔子到朱熹,几乎都认为,人皆有无限向上之潜能,通过内在的德行修养,可以臻于至善;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君子必须由个人的修身,进而领导政治,推动社会,使社会达到完美之境。换而言之,也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人格,才能在经世济民的事业中应付一切困难,无往不胜。储安平当然对儒家的修身观不感兴趣,但却从现代政治学的公民知识出发,同样给了修身以最重要的位置。他对通过提升道德(尤其是政治家的道德)来改变中国社会,亦抱有一种极度乐观主义的态度。这种乐观主义,对权力制衡和法律规约只给予有限的注意,带有乌托邦倾向、道德至上倾向和集体主义精神,实际是一种卢梭式的“高调民主观”,蕴含着走向民粹主义、权威主义甚至极权主义的危险。按照张灏的话讲,这是对人的堕落性和无限为恶的潜能缺乏一种“幽暗意识”。这也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思想通病。

《给弟弟们的信》读后感(三):《给弟弟们的信》两篇集外文

《南方都市报》2013年5月12日

储安平在民国时期正式出版著作四种,分别为《给弟弟们的信》、《说谎者》、《英国采风录》、《英人法人中国人》。后三种在1949年后都有再版,唯独《给弟弟们的信》,最近才由南昌大学的张国功先生整理再版(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10月)。《给弟弟们的信》,原名“给小读者的信”,最初共有十二篇,写于1932年储安平在故乡宜兴的庚桑洞养病期间,分别为《论做人》、《团体生活》、《国家大事》、《好问》、《春天》、《生活的和谐》、《论政治人格》、《吃亏》、《论涵养》、《幸福》、《行》、《顾之何益》。1935年任《中央日报》副刊编辑期间,又补充了《但求无过不求有功》、《动与静》和《帽子哲学》三篇。其后,为筹措去英国留学的费用,交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按书店要求更名为《给弟弟们的信》。

所谓“给弟弟们的信”,是储安平虚拟的一个说法,他通过给“弟弟们”写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政治、生活和青年人道德修养的一些想法。这些文章引起了同乡前辈、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的注意,他通读全书,在《团体生活》、《论政治人格》和《行》三篇文章后面加上了自己的按语,并为储安平写了一篇短序。该书出版时,储安平觉得吴稚晖在序中对其赞誉太过,使其惭愧,遂删除序言自己留存。同时删除的,还有《论涵养》一文。笔者研究储安平早年生平与思想,收集有储安平写于民国时期的绝大多数佚文,在此略微谈及储安平删去的吴稚晖序文和正文《论涵养》,以供将来国功先生再版此书时修订参考之用。

实际上,吴稚晖这篇短序,已经发表在1936年5月1日的《申报》读书俱乐部版。吴稚晖在序中说:“各位小兄弟的读者,您的小大哥储安平先生,他的著作,您读得想也不少了。她(疑为您)止当他是个文豪么?当然,他是一个江东少年里最伟大的文豪,但他伟大之处,不单单文章做得好,亦不单单他的学问渊博,我们老头子都崇拜他的,还有他的人格伟大!他如何伟大起来的呢?就是修养的得法……您采用储先生的指示来修养,是一条光明的大路呀!”从序言中可知,的确如储安平所言,吴稚晖对储安平赞誉太过,这样的褒奖也的确让储安平受宠若惊,甚至不敢接受。

其实,吴稚晖对储安平的欣赏,与其说是才气,不如说是在道德方面。作为一个二十岁出头的新派青年,竟然在文章中体现出鲜明国家意识和道德精神,实在让“老朽”的吴稚晖刮目相看。吴稚晖是个性鲜明、放荡不羁、极端孤傲的名士,不轻易对人赏识,然而一经看中,便百折不回,一发不可收拾。正如当年他在日本留学时代,作为留学生中赫赫有名的前清举人,原本瞧不起“绿眉毛、红眼睛”的“黑社会头目”孙中山,接触其人格、学识、学说后却佩服得五体投地,马上纳头便拜,成为“总理信徒”,五十年而不渝。他对储安平也是如此。1936年,储安平赴英留学,吴稚晖对其多有指点,并用蝇头小楷给他写了一封几千字的长信,不厌其烦地嘱咐他在海外应注意的各种事项。储安平主办《观察》的时代,吴稚晖还为他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国采风录》题写了书名。

被删掉的正文《论涵养》,发表于《人言周刊》1935年第2卷第11期。储安平在这篇文章中说明了“吃亏就是占便宜”的道理,认为人的一生都要在道德涵养上下工夫,甚至应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理性对待别人的批评,以这种处事态度进行道德修养,对人生的益处取之不尽。他以自己为例,讲述了九·一八之后,他作为光华的学生运动领袖,代表上海学生去南京请愿。在下关接待后续到来的上海请愿同学时,他穿了一身军装马靴,锋芒毕露,引起光华同学的反感,回校后便在学生会中被弹劾去光华抗日救国会第一常务的职务。储安平借自己并未因受弹劾而发怒,来说明自己的涵养性。《给弟弟们的信》出版时,似乎他同样意识到,此文以自己为例讲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有自我标榜美化之嫌,未必合适,遂将此文删去。

较之举例说明自己重视道德修养,让人更感兴趣的是储安平曾担任过学生领袖的历史信息。通过其他资料补充可知,九·一八事变后,储安平曾经两次作为学生领袖,赴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在中央军校大礼堂面见蒋介石的时候,因蒋介石希望和平解决日本问题,拒绝马上出兵,引起了储安平的愤怒。他在五千多名请愿学生中独自挺身而出,当场发表了反驳蒋介石的激烈言论,责问蒋介石为什么拒不出兵。(其事见拙文《储安平光华大学时期生平考论》,《传记文学》(台湾)2012年第10期。)日后储安平主办《观察》时,以激烈批评政府著称,其不畏强权的勇气和激进态度,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初见端倪。他说“学生举起义旗,历史正在创造”,积极为国共内战时期的学潮鼓吹,这种“同情”之理解,实际也正是源于青年时期这段参加学生运动的经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