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狂野之夜》读后感锦集

《狂野之夜》读后感锦集

《狂野之夜》是一本由[美国]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式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狂野之夜》读后感(一):前三个故事

因为一个书友的读后感而买的书。 从写作手法和技巧来说,它原本可以值得四颗星,而且创意和敏锐大胆的尝试,这个作家才华横溢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我只看完三个故事,就不得不先停一停。就像你去吃日料蘸多芥末,三大口已经辣的够呛了。 第一篇,爱伦坡,开头面向大海春暖花开都让我羡慕了,孤独实验?有海看,有书读,可以潜心写作,不和人交往又怎样,天天爬塔点灯还能保持身体健康,身手可以还可以天天捕捞海鲜吃,我都不需要多那只狗。然而,结局竟是那么暗黑,爱伦坡风格无疑了。 第二篇,现代感扑面而来,仿生人,我早就等着出台的产品。当然我去选择,绝对要求定制,一定不会选个名人作家之类的,这也太离谱了吧!不用说,也是开头美好结局不堪...... 第三篇马克吐温直接快把人看吐了,也许这位爷爷挺纯洁的,然而,自己去读吧,各自体会,天使鱼俱乐部,养鱼的爱好居然是真的。一方面好像也是人家的自由,一方面却一点都不美好。 不知道怎样去评价这个作者,也许她会比较适合这个魔幻的时代吧,也许她写的东西比较接近我做过的那些离奇噩梦,然而你让我说喜欢不喜欢,我还是不怎么喜欢的,大概我的审美观比较老派吧,不那么美好的东西,我会欣赏,却不喜欢,同样的感觉还有《洛丽塔》。

《狂野之夜》读后感(二):狂野之夜

女作家欧茨的《狂野之夜》带劲。五篇有关五名大作家的故事,虽然只有一篇名字叫做“狂野之夜”,但每一篇都写的比较狂野,犀利。五个老男人在衰老时的孤独、性欲、存在感,内心戏非常丰富。

爱伦·坡带着爱犬在一孤岛上的灯塔工作、生活、爱犬死后,应该是幻觉吧,一向任性的爱伦坡与一精灵生下了一群小精灵。

一对感觉到孤独的夫妻买了仿真诗人狄金森,妻子想写诗,和狄金森共鸣,升华。丈夫却性致勃勃,一心想着和狄金森“亲热”。妻子带着仿真人狄金森离家出走了……丈夫感觉掉进了孤独的深渊,就像狄金森的诗:

我把自己藏在花心

它在你的瓶中渐渐枯萎

你懵然不知,却几乎代我

觉得了一丝寂寞。

我最喜欢有关马克吐温这篇,晚年的马克吐温以马克吐温的身份出现在公众场合时,他是有名的作家,宽厚仁慈才气满满.....但私底下,作为克列门斯老爷爷,他感觉到自己的衰老,甚至经常感觉不到自己活着。他通过跟小姑娘们的亲近来感受到自己的活着,但他女儿一直在训斥他这种行为的荒唐可笑,有个小姑娘还因为这种亲近的突然丧失而饿的自己奄奄一息......终究成了一桩“丑闻”

按说是对五个大作家的致敬,但是就感觉到每个男人对自己衰老的不甘心,在这种不甘心下做出很多荒唐的事情.....

《狂野之夜》读后感(三):《孤独是最大真实》

作家写作家,这样的作品并不常见,而以作家为原型创作虚构作品恐怕就更少了,因为处理人们熟悉的公众人物,稍有不慎很容易翻车。然而我近期已经接连读过两本这样的作品:科尔姆•托宾写亨利•詹姆斯的长篇小说《大师》,以及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写五位美国伟大作家(巧合的是其中也有亨利•詹姆斯)的短篇集《狂野之夜》。前者通过詹姆斯生命中的几个切面深入探索这位大师的内心世界,丝丝入扣;后者则脑洞大开地描绘了五位作家的晚年(准确的说是生命尽头)景况,其中不乏对大师们揶揄和讽刺的段落。如此大胆的处理非但没有翻车,反而成为了欧茨的代表作之一,这是因为《狂野之夜》不仅仅有对大师们的虚构与消遣,也有基于史料与传记研究的严谨再创作,更重要的,它还分别模仿了几位当事人自己的写作风格,使这部短篇集有了更强的实验性与更高的艺术品格。 虚构 如果说写马克•吐温、詹姆斯和海明威的三篇还可算作贴近现实的虚构,那爱伦•坡和艾米莉•狄金森两篇则明显是超现实的。前者属于坡自己常写的那类哥特式恐怖故事,名为《灯塔》,讲述了一个人想要逃遁世俗的人自我隔绝于孤岛,但环境借由时间将其强大的魔力作用于主人公,导致其逐渐异化以至走火入魔。前两年有一部同样名为《灯塔》的cult电影,背景设定和这篇很像,不知道是否取材于此。《狄金森仿真人》一篇属于软科幻:在科技发达的现代,人们可以购买仿真机器人来陪伴自己,有趣的是这些仿真人都是以名人为蓝本,不管外貌还是性格都通过人工智能进行了超高程度的还原。一对无儿无女的夫妻来到购物中心挑选自己的仿真人,丈夫想要一个男性体育明星或者艺术家(比如罗斯科,遗憾的是这位画家去世不够久,因此还没过版权保护期),但最后两人还是选择了妻子中意的女诗人狄金森。狄金森仿真人的到来给夫妻俩平淡孤寂的生活带来了波澜,并滋生出一场情感风暴。 纪实 如果只是单纯将名人套进虚构故事的外壳,那写出的产品必然是割裂的部件,想要高完成度还必须借助于写实的胶水。在《狂野之夜》的后记中,我们看到欧茨阅读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包括大师们的作品与传记,并将每一位的性格特质赋予故事中虚构的自己。例如爱伦•坡因为自己的艺术理论不被人认同而敏感孤僻,狄金森为追求艺术足不出户,马克•吐温对少女不同寻常意义的情感,詹姆斯阴柔的性格与深藏内心的同性倾向以及海明威极端的大男子主义。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过往的阅读经验——比如海明威与菲茨杰拉德在《流动的盛宴》中比尺寸的一段——不免让我会心一笑。 仿写 整本书读完,把几篇故事放在一起对比,会发现语言风格的明显差异,这是因为每一篇欧茨都模仿了主人公各自的笔触。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克莱门斯爷爷与天使鱼》中马克•吐温写给小女孩的信,把一个老头儿心中傲娇温柔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前所说,虽然这样的仿写不排除炫技成分,但确是作品能够成功的关键,它增添了整部作品的辨识度与阅读乐趣。特别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大师在圣巴塞罗缪医院》,以假乱真到如同读詹姆斯自己的作品,这种“自己写自己”的感觉不免有了元小说的味道。 主题 最后聊聊对这本书的整体看法,我认为每篇作品都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人的孤独。坡的与世隔绝和狄金森的离群索居自不必多说,马克•吐温和海明威的孤独可能更复杂更隐秘一点,吐温因为妻子和爱女的相继离世而将情感投射到“天使鱼”少女们身上,海明威在日复一日的病痛中写作,试图超越自己但终成徒劳。詹姆斯这篇透出的孤独与托宾的《大师》两相呼应,独立战争期间,年轻的詹姆斯曾经逃避兵役,只身来到欧洲追求艺术理想。在欧茨笔下,年迈的詹姆斯为了弥补心结,在一战打响后来到巴塞罗缪医院当志愿者,在这里没有人在乎他的大师身份,由于需要照顾重伤员,笔下生花的艺术大师天天与血腥和污秽打交道,当精巧构思的艺术世界遭遇残酷现实,鲜明的对比使大师深感震惊——在自己的作品中竟然连"便盆"这样的词汇都没有出现过。詹姆斯日常关于艺术的所思所想与现实世界如此割裂,这种疏离感可谓其内心孤独的最好映照。在詹姆斯下,“孤独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真实”,而当大师们的孤独被描绘出来,对普通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慰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