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国富论读后感1000字

国富论读后感1000字

《国富论》是一本由[英]亚当•斯密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3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富论》读后感(一):每个人都应读一遍的理由

对于此类世界经典名著,常常会先入为主的以为它是艰涩难懂的,所以往往还没开始读,就失去了想读的决心。 但是,我曾被一句话深深打动。原句现在已经忘了,大意是,我们现在可以如此轻而易举的看到,那些曾经对这个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该是多么幸运!如果不去读这些伟大的作品,那我们的思想,要么就会被别人所控制,就如在淘宝,抖音浏览过一样,会记录你的喜好,会给你看你想看的东西,或是他想给你看的东西。要么就跟过去一百年前,五百年前,曾经生活在愚昧之下的先人一样,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还停留在过去的年代。 斯密先生确实有非常伟大的理解,在18世纪七十年代,写出这样的作品,乃至现在还被很多人奉为圭臬。 同时也感谢章莉女士,出色的翻译和专业知识,让我能够比较通顺的看这本书,而不像当下很多翻译书一样,语句不通,语义不明。 斯密先生从国家,阶级的角度讲述了财富的原理,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作,我觉得任何一个现代人,特别是共产党员,应该认认真真读一下这本书。

《国富论》读后感(二):忧国忧民的人都辛苦了

这本书不是全本,只是挑重要章节并加了注释,更像是已经标好重点的教学参考书。

对于好奇但又没什么基础和勇气碰这种大部头经典的人来说,这个版本真是救了命了。

一个国家要富裕,该怎么做呢?

一开始上来不是教你怎么致富,而是给你讲分工。

我们想知道的是怎么变得有钱!为什么要讲分工啊!!!

慢慢来,一步一步来。

想变得有钱,首先这就是错的。

钱是什么?钱是金属,是货币,不是说你多印钞票你们国家就有钱了,真正有钱看的是你们国家有多少有效劳动。

干活的人创造的产品越多(说劳动太抽象,直接用产品更直观),你们国家就有钱。

分工是干吗呢?分工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有效劳动就会让国家富裕啊!

接下来就开始讲跟钱有关的内容了。货币,价格,市场,怎么会有物超所值和价超所值,垄断怎么就会祸国殃民,还有那个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到底是怎么回事,虽然有很多年代久远看起来没什么用又无聊的价格比较,但是看得出当时写的时候确实是搜集了很多资料,不是坐在家里拍拍脑袋就想出来的。

讲完了这些基本的,可以往深了讲点了。

资本是个什么东西,怎么更多地积累资本,资本用到什么地方,这些问题。

啊,终于讲到了怎么让国家变得富裕了!

大家都去生产,别养那么多不创造资本的公务员和军队,那都不是有效劳动,只会花钱不会赚钱的。

当然还要树立全民节检的新风尚,别奢侈也别浪费,买东西要买耐用的,这样财富保持的时间更长(你想过生产商的感受吗)。

大家一起做买卖,交易会带来更多的生产(即财富),闭关自守只能把钱用来养奴隶培养忠诚度,大家吃吃喝喝就把钱给花了,别人富了只剩下你自己穷。

好多观点都新鲜有趣,读完豁然开朗。

那么要想让国家变有钱,是不是有什么统一的方法呢?要知道最想学的就是这个了,有没有教材?

又开始举例子了。

一般的方法还是有的,这个顺序呢是这样:

先种地,有了生产原料再建工厂,生产出产品再运出去卖,国内交换得差不多了再出口。

要是早知道这个秘笈玩建设养成类游戏就不会总是没钱被别的部落打了!

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因为环境不一样,所以各国的发展顺序不是都按这套教材走的。有先种地的,有先建工厂的,还有先做买卖的,反正最后大家都富了。

可是,老师说了,虽然你们情况不一样,最后考试都及格了,但是你们中的没及格的都是因为没按我说的做,呵呵。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统治者, 我也上了老师的课,知道致富的正确方法,那么,我该怎么把这套方法落实用到我的国家上呢?

比如说吧,我要让所有做买卖的都去种地,或者让所有种地的都去做买卖,到底怎么做怎么做?

这个叫政治经济学。

重农还是重商都不好,你要是想让你的国民有钱、让你的国家有钱,你必须——不管。

那还要我这个国王有毛用啊!让我干点事有点成就感吧!

不不不,你忘了前面讲过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吗?别管,管就帮倒忙。

可是国民信任我,给我钱交我税,我总得把这个钱花在让大家都能赚钱、让这个国家变得更有钱的地方吧?

当然也不是说什么都不让你管,后面还有一点讲的就是教国王怎么花钱以及怎么收税的内容。

然后这本书就没了。

基本看完这本书以后,差不多就能明白怎么样才能使一个国家变得有钱。

不是只有国家有钱。全都花钱养了军队,老百姓吃不上饭,那不是有钱。

所有的老百姓都在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相应的财富,全民都有钱国家才会有钱。

所以说这些想让国家变得有钱的人真是操碎了心,太不容易了。

《国富论》读后感(三):一切都是为了人类的福祉

翻阅《国富论》一书,感受汇总成一句话“熟知非真知”。许多在现代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经济现象,原来在近三百年前的人们看来都是“天外异闻”。例如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着重阐述的劳动分工、商品价格的构成元素、资本积累与消费以及城市商业与农业发展的辩证关系等,这些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已沉淀为基本原则的经济现象,在亚当斯密1776年成书的那个年代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思想学说。正如马克思评价《国富论》时所说“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资本主义还是逐渐兴起的经济现象的时代,人们对这些经济现象系统与综合性的认知还是得助于亚当斯密第一次体系式的总结与归纳。

劳动在亚当斯密的经济体系中有独特的地位。在引言中,亚当斯密谈到“各国一年的劳动,是为它的国民提供一年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这句话就指出了劳动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国民提供满足生存与发展需求的消费品。围绕着国民需求这一中心自然就产生出一对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亚当斯密认为,一个国家国民福利的好坏就取决于这对关系之间的比例是否平衡得当。然而,在需求与供给这样看起来均势的关系中,需求往往难以得到人们的有效控制,因为就一个拥有固定人口的国家而言,所有人的生存是这个国家经济工作的首要职责,因此在供给量不足以满足需求量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扩大供给规模是必须采取的经济手段。从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的课本上我们了解到通过改进生产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也是生活在科技经济时代的我们所达成的共识。实际上在亚当斯密成书前,英国就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但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没有突出论述技术对劳动生产的促进作用,而是指出“劳动生产率最显著的改进,以及指导和运用劳动所体现出的劳动技能、熟练程度和态度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何谓“劳动分工”?

简要来说就是在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时候不同人负责不同的工序,这就将传统家庭手工作坊时期一个人负责同一产品的生产模式进行流程的分化。新的劳动模式的生产效果非常明显。亚当斯密以当时的制针业为例。他认为一个工人在没有实行劳动分工的生产模式下,“即便竭尽全力,也许一天连一枚针也生产不出来,更不用说生产二十枚针”,但是按照劳动分工来生产,制针就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生产环节,并可以分化为十八道生产工序,每一名工人只需负责其中一道工序,即使在“必要的机器设备也很简陋”的生产条件下,“其中一些人可以制成十二磅的针”,一磅号针约为4000枚,十二磅就达到了48000枚的产量。劳动分工与否所带来的生产效果的差别立竿见影。

亚当斯密分析这现象背后的原因,总结有三:“第一,单个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提高了;第二,在不同工种间转换劳动的时间节省了;第三,大量方便和简化劳动的机器设备发明出来了,它们使得一个人可以干多个人的工作”。实际上,在亚当斯密这个分析当中,也可见亚当斯密没有将生产技术的革新视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的原因在于,他认为生产技术的革新也是源自劳动分工的出现与发展。劳动分工给工人带来的最明显的改变就是,之前需要将目光分散到十八道工序上,而现在只需“每一个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某一个简单的目标上”,生产注意力的集中能够带来劳动模式更快捷式的转变。亚当斯密对充分实现劳动分工的社会很有憧憬。他认为“在管理得当的社会里,通过劳动分工,各产业会生产出大量的产品,从而将富裕的生活普遍伸到最底层的人民。”人们通过将满足自己需求之外的大量剩余产品在市场中进行交换,不仅能够换回自己缺乏的商品而且也能将剩余商品的价值充分得以发挥,这样“社会各阶层”就能“实现普遍的富裕生活”。

以上更多是亚当斯密在劳动分工实现后对其作用进行的解释与分析。那么,劳动分工这一社会现象又是如何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呢?

亚当斯密紧接着在第二章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亚当斯密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他的观点并不“玄乎”,他认为“益处良多的分工”并非人类智慧的结果,而是“人类本性中某一不易发觉的倾向缓慢而渐进达成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类倾向于互通有无、物物交换、相互贸易”。实际上,亚当斯密在这里想指出的是,人类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法独立生存与发展的,必须借助同胞的帮助。而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互助行为不同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两只猎犬追逐一只兔子它们会在兔子倒地后为争夺兔肉而再次大打出手,但是人们之间的合作却懂得先建立公平谨慎交换的原则,他们互助的手段服务于共同的目的。也正是在这样的互助与均衡分配的原则的建立过程中,人们开始共同劳作以及互换劳作品,这也形成了初步的分工形态。亚当斯密提到在人类原始社会初期,一个部落里就已经出现弓箭打猎和家豢牲畜的分工,而后在食物得到剩余产品后,弓箭又逐渐从射猎转变为攻击其他部落侵略者的战争工具,于是出现职业的弓箭手战士。因此,实际上是人类这种多维度的需求以及基于互助的生存本能带来了社会分工的出现与演变。每个人在自己擅长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然后在共同市场上进行产品的交换这就比动物“独自为生,自己保护自己”更能促进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且带来社会形态的发展演变。

分工对劳动效率的巨大促进作用是否就意味着它无所不能?

并非如此。亚当斯密也注意到分工源自交换,那么交换力量的大小就会对分工的程度造成限制。因此作为交换的载体的市场实际上就成为分工程度的现实制约。例如亚当斯密在书中提到,在对木制品有更精细化需求的市场范围中,木匠这个职业也会发生相应地细分,比如会有“细工木匠、家具师、雕刻师”,而在需求并没发生较为明显的分化的市场中,木匠的分工也难以发生细分的改变。当然,人类的需求其实较为复杂,它既对衣食住行娱有着全面的渴望,另一方面在被满足的过程中也会有精细与个性化的延伸,因此人类的需求既适应市场,也具有改变市场的范围的力量。例如亚当斯密就说,人们可以就有通过马车来运输商品,也会借助水路运输开拓市场的范围。这些现象都说明,分工源自交换,也改造交换。“一旦劳动分工被完全引入以后,一个人的劳动产品就只能满足自己不时之需的很小一部分,而绝大部分需求要由其他人的劳动产出所提供”因此,人们就需要通过出售大部分自己的剩余劳动产品以满足其它大部分通过自己的劳动没能得到满足的需求。这种交换的过程一开始是直接对接需求的物物交换形式,后来随着需求的不稳定性拓展以及市场范围的扩大,逐渐出现贝壳、谷物等更加被普遍需求的货币形式,在货币主体地位的激烈竞争中,不易损坏且方便切割与携带的金属最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胜出。产品中的劳动价值便通过更为物化的金属货币载体在市场交换中得以呈现。稳定货币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交换频率与范围的增强,同时也对分工细分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所以在经济生活中,每一个元素都并不独立自存的,而是在一个多元的网络体系中接受影响同时施予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许对每个要素将有利有弊,但是对于作为整体的人类历史而言却只是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分工是劳动的一种高效率形式。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会带来在消费之外的劳动产品的剩余。这些剩余的产品就构成了储备,资本就是这些储备中能够继续用来创造收入的部分的统称。在亚当斯密看来,剩余的产品必须在交换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像一块金块如果仅是在家中当装饰品摆放不在市场中充当货币作用,那么它就只是一块“石头”。资本这个概念本身暗含着一种交换,因此就意味着一种潜在价值的创造可能性。在亚当斯密看来,人们在某一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都有其它需求渴望得到相同对待的现象,借助继续劳动所产生的剩余产品的出售将会为劳动者带来更多的价值创造,这在市场中意味着更强的支配他人劳动的权力。因此资本是一种可以推动劳动的动力。不同于现在我们对资本的看法,在亚当斯密看来,资本完全是一种有利无弊的历史产品。他认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似乎在每一个地方都决定着勤勉人群和闲散人群的比例”,“资本占主导的地方,勤劳盛行;收入占主导的地方,懒惰成风。”但有意思的是,亚当斯密却不认为勤奋的劳动可以直接增加资本,他认为劳动是增加可节俭之物,而只有节俭这个行为本身才能够有效增加资本。

实际上,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学说背后有一个根本的人性预设,那就是现在经济学中已广为流传的理性人概念。理性人这个概念的理论假设就是,人性归根结底是自私与自利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利益规划自己的行为。因此劳动分工、市场交换以及资本积累这样的经济现象都不过是人类出于自利心的外在行为映射。亚当斯密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论述可以佐证,他说,“每个人想要改善自身状况的共同的和持续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和私人财富的主要来源,足以克服政府的浪费和不当措施,使事物不断改善的进程得以维系。就像未知的动物生命之源一样,它常常能战胜疾病,克服庸医的误诊,使身体恢复原来的健康。”实际上亚当斯密认为,在中国文化中这种被大力批判的“一心为己”的现象其实才是最真实的人性状态,也正式因为人们会考虑到自身利益,人们才会努力想方设法去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产生人们之间的互助、分工与交换。但是亚当斯密也并非说人可以完全没有法度去任由自私自利之心大肆胡来,他认为“每个人只要不违法公正的法律,就将享有按照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利益的自由”。所有的自由都是要有规则的自由,就像劳动分工一样,也不是毫无缘由地划分工序。

总而言之,一切自由与非自由都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人类的福祉,我想这是劳动分工在历史中得以自然形成,也是亚当斯密将这本书取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原因所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