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它们读后感锦集

它们读后感锦集

《它们》是一本由赵闯 / 杨杨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0元,页数:3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它们》读后感(一):视觉的盛宴

真是够大够沉的,第一次买这么重的图书。装帧上稍微差点,画作的确顶级,作为恐龙爱好者,必备的,全且精美,有如视觉的盛宴,极致、奢华。简洁的文字,很有文艺范儿。恐龙作为一个物种统治地球1.65亿年,还是有许多值得思考和探索的。

《它们》读后感(二):#微悬疑#它们

清晨9点,打了一宿麻将的年轻富婆回到家。家里好像没人,老公应该已经送女儿上学了。她来到卧室,却意外地发现,老公和女儿竟然还躺在被窝里,一动不动。她心里悚然一惊,失声惊叫:“波波!”床上的两人依旧死人般没有回应,一本巨大的精装画册盖在他们头上,封面上写着巨大的两个字:它们。

《它们》读后感(三):它们,贵的值!

“大灭绝摧毁了一切,世界重回寂静中。2.5亿年前的一个黎明,一只在灭绝中幸存的扁肯氏兽,在微弱的晨光下打量着这个荒凉的世界。

生命的迹象几近全无,而它独自立于这土地上。它并不知道,世界已然要由古生代交替至中生代,而以它为代表的爬行动物将成为世界新一代的统治者。

灾难是对原有生命的摧毁,亦是对新生命的催生,生命将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历程。”

故事大灭绝开始讲起,从第一只恐龙的诞生,直到最后一只恐龙的倒地,气势恢宏。从所未有的画作,色彩逼真,线条细腻,赵闯真是天才。

《它们》读后感(四):它们如何?

好的方面:

绝对震撼的大开本,尺寸37.8 x 27 x 4.4 cm。图书从12开到8开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大概是因为正常阅读时,8开的跨页图能占满人的主要视野,会造成强得多的冲击力。

精彩绝伦、充满细节的绘画,真正兼顾读者对科学与艺术的双重想象。恐龙翼龙鱼龙,个个活灵活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装帧很好,很结实。书匣的底部和顶部还特意做成布面包的,比较耐磨,算是加分的小细节。当然书的分量也很沉,小朋友最好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

内页图的编排顺序是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的(也说明所画每种恐龙的名称/生存年代也有严格的考证),比较方便翻阅。

不好的方面:

少数内页看着模糊,大约不是给8开本的跨页准备的?如果这样最好别放,或者放单页图也可,硬要充大个实在可恨。

买这本书的人就算看故事,多半也是想看《国家地理》记录片风格的故事,感情不那么充沛为好。但作者似乎真的把本书当成了“文艺”画册,把解说词变成了动物励志小说。那种种豪情、种种柔肠实在让人消受不起。而且作者根本就是只吐酸词、不列数据。类似提到“波塞冬龙最高”却不说高度这种事情我是接受不了的。

没有目录、索引,无法快速查找,也不知道书里到底描绘了多少恐龙;也没有描绘恐龙/翼龙/鱼龙进化的树状图,这其实是对用户理解最有帮助的。

或许是因为没有书腰,宣传语就直接印在了书匣和封套上,真心满丑的,算个小毛病吧。

本书比还行要好,要推荐又有些犹豫(毕竟价格和毛病都摆在那里)。本来想出版方搬出韩寒这面大旗,应该从严给3分;但是和闺女的阅读体验太愉快了,还是给4分好了。

《它们》读后感(五):它们的八卦

《它们》最让我受不了的是解说词的不着调。实际上,真实的恐龙历史里有非常多、极有趣的八卦,比抒情小品式的解说更吸引人。以下八卦全部来自维基百科,我只是把它们搬运到这里。搬运过程中发现,画家的很多画面构思都蕴含着严谨的科学事实,实在让人赞叹。作者应该也知道画家的初衷,但她含混的描述却常常让读者迷失。不过解说词也有值得表扬的地方,绝大多数解说都提供了准确的时间、地点、种名。这至少让读者能够有所凭借,去了解更多信息。

它们是谁:古生物学中恐龙是指生存于中生代的主龙类陆生爬行动物,但大众文化中常把同年代的其他爬行动物也归入恐龙名下,这包括在天空飞行的主龙类翼龙目,以及在水中相继称霸的鱼龙目、蛇颈龙目和沧龙科。本书所描绘的“它们”,不但包括大众文化意义上的所有恐龙,也包括稍早期的其他爬行动物,还有同时期的哺乳动物和鸟类。

它们的时代:大灭绝是指相对短的时期内全球范围大量动植物死亡,物种数量下降。恐龙时代始于地球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灭绝: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终于最知名的大灭绝: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一次灭绝发生在约2亿5千万年前,导致70%陆生脊椎动物、96%海洋生物和超过半数的昆虫消失。这为最早的恐龙演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而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灭绝事件中,除鸟类以外的恐龙完全灭绝,又为陆生哺乳动物留下了大量空位。

大与小,强与弱:恐龙在和哺乳动物竞争时一直占有优势,因此哺乳动物只能进化小体型、杂食等特性以增加生存几率。但在白垩纪灭绝事件中,小行星撞击或火山爆发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崩溃,纯粹的食草、食肉恐龙则因食量大且缺乏替代食物而迅速灭绝,哺乳动物则在老天爷的帮助下熬出了头。

骨头大战:骨头大战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当时两位古生物学家科普(Cope)和马什(Marsh)都希望发掘出更多、更著名的新恐龙化石,因此展开相互竞争。他们在竞争中贿赂、盗窃、施暴,无所不用其极。这场大战一方面发现了包括142种新恐龙在内的大量恐龙化石,另一方面也破坏了古生物学家的形象和很多珍贵的化石资源。

雷龙(Brontosaurus):雷龙是马什在1879年命名的,后来被证明和科普在1877年命名的迷惑龙(Apatosaurus)是同一物种,因此基于优先原则被科学界正式除名。但在大众文化中雷龙可以说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在《摩登原始人》、《金刚》甚至《星球大战》中都出现了被称为雷龙的生物。实际上,被除名让艺术家们更加放开手脚,为雷龙随意添加自己想象的细节。当然,这本科学的画册里是没有雷龙的。(2015年注:根据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雷龙被重新确认为有效属,在今后的恐龙画册中,赵闯可以把它加上了。)

恐龙文艺复兴:恐龙文艺复兴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恐龙研究领域的一些革命性突破,其最重要成就包括:确认恐龙是温血动物、鸟类是恐龙的后裔、恐龙是单系群等等。

恐龙是温血动物:温血动物比冷血动物更为活跃,可以快速奔跑或运动。恐龙不是内温性就是巨温性。巨温性是指:身材巨大的恐龙由于表面积相对较少,不容易散失热量,身体内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

恐龙是单系群:科学家曾认为被称作恐龙的生物是两类没有太大关系的动物的集合(根据其骨盆形状差异,区分为蜥臀目和鸟臀目),因此一度不再把恐龙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所使用。但现在的研究认为蜥臀目和鸟臀目拥有共同的祖先,因此统一归入恐龙总目。

鸟类源自恐龙:很多科学家认为鸟类源自被统称为虚骨龙类的双足恐龙,虚骨龙类的演化极为丰富,包括暴龙、迅猛龙、窃蛋龙、小盗龙等知名的恐龙,其中与鸟类亲缘最近的小盗龙等若干驰龙科恐龙也长有羽毛。如此说成立,则恐龙并未灭绝。小盗龙、中华龙鸟都是在中国发现的有羽毛恐龙,孔子鸟和燕鸟则是中国发现的原始鸟类,它们在研究鸟类起源方面有重要意义。赵闯花费了很多笔墨描绘它们美丽的羽毛。

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马门溪龙是亚洲最有名的大型食草恐龙,也是地球上脖子最长的动物(可达11米)。它是在四川宜宾马鸣溪渡口旁的工地上发现的,因为工作人员有口音,才误命名为马门溪龙。北京古动物博物馆有一块真正马门溪龙股骨化石,可以让参观者随意触摸,但展出的马门溪龙骨架只是模型。实际上,由于化石很重又很珍贵,博物馆很少展出真正的化石骨架搭建的模型。

波塞冬龙(Sauroposeidon):波塞冬龙是世界上最高的恐龙。它的脖子比马门溪龙略短,但它很高的肩部和上扬的脖颈使其身高能够达到17米,相当于6层楼。它是恐龙时代的长颈鹿,专门在高大树木的顶层取食。

华阳龙(Huayangosaurus):已知最早的剑龙下目恐龙,背脊、体侧和尾端都有刺,可用于防御食肉恐龙的袭击。华阳龙比剑龙早出现2000万年,生活在侏罗纪中期的四川。华阳即华山之阳,四川的别称。同样以四川命名的恐龙还有蜀龙(Shunosaurus,原始的蜥脚类恐龙)和四川龙(Szechuanosaurus,状态存疑,很多原先被归于四川龙的化石被重新归于永川龙)

巨棘龙(Gigantspinosaurus):中文维基称之为巨刺龙,与华阳龙相近的剑龙类恐龙。由于棘龙已明确用于指称一种已知最大型的双足食肉恐龙。感觉书中名称不如中文维基恰当。

棘龙(Spinosaurus):体型最大的食肉恐龙,也拥有恐龙中少见的背帆(有其他说法认为不是帆,而是类似驼峰的结构)。但它只在卷首的四联折页中出现,没有单独的图片。

禽龙:禽龙既是属名(Iguanodon)也是一个包括了弯龙、禽龙、橡树龙、鸭嘴龙等的未分级类别(Iguanodontia)。禽龙是历史上第二种被科学命名的恐龙,也是恐龙命名所依据的三个属之一(另两个是斑龙和林龙)。换句话说,禽龙这个名字出现在恐龙之前。漫长和曲折的禽龙研究可以视为恐龙研究的一个缩影。光是对它行走姿态的假设就有四足、两足、四足/两足均可三个阶段。

橡树龙(Dryosaurus):修长有力的后腿令橡树龙成为敏捷的奔跑者。它们凭借这一点来逃避猎食者的追捕。

鸭嘴龙(Hadrosaurus):正是1858年对鸭嘴龙的研究拉开了骨头大战的序幕。据此也确定了北美洲的第一个恐龙科:鸭嘴龙科(Hadrosauridae)。虽然鸭嘴龙科因鸭嘴龙得名,但人们从没发现过鸭嘴龙的颅骨,而其他骨骼也不易与同科恐龙区分,因此很多科学家怀疑鸭嘴龙是否真的存在。

青岛龙(Tsintaosaurus):青岛龙是中国最著名的鸭嘴龙科恐龙。模式种棘鼻青岛龙(T. spinorhinus)头上长着独角,非常显眼。古动物博物馆和上海自然博物馆都展出了它的模型。

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鹦鹉嘴龙属是确定种数(>9个有效种)最多的恐龙,目前已发现的相关个体化石超过400个,且涵盖不同年龄段。科学家也得以有机会研究鹦鹉嘴龙的抚育行为。这方面最好的一组标本发现于中国辽宁,一只成年鹦鹉嘴龙和34个未成年个体在一起。这也是赵闯在书中所描绘的场景。由于幼体数量超过单一个体的生育能力,科学家认为鹦鹉嘴龙有类似“幼儿园”的共同抚育机制。

甲龙(Ankylosaurus):敏迷龙(Minmi)、多刺甲龙(Polacanthus)等甲龙科恐龙都覆盖着鳞片组成的重型装甲,但甲龙比它的近亲还多出一个沉重的球形大尾槌。研究显示该尾槌可以造成骨折等严重伤害。赵闯描绘了甲龙击倒暴龙的场景。

寐龙(Mei):寐龙是一种鸭子般大小的小型恐龙,它取代敏迷龙成为属名最短的恐龙。目前发现的两个寐龙标本均呈现鸟类睡觉时的蜷缩状态,科学家认为它们都是在睡眠中死亡的。这提供了恐龙与鸟类之间的行为联系,也是属名的由来。

暴龙(Tyrannosaurus):暴龙只是大型的食肉恐龙之一,但它的知名度无疑是恐龙中最高的。目前被发现的暴龙标本超过30个,因此得以展开广泛的研究。与其在流行文化中的顶级掠食者形象不符的是,不少科学家认为暴龙是食腐动物。主要理由是:暴龙体重过重无法迅速奔跑,前肢过短无法固定猎物,嗅觉发达似用于搜寻腐肉,等等。书中某页,暴龙正站在三角龙的尸体上大快朵颐,一只驰龙则在旁边看着。虽然解说把驰龙描绘成等待捡拾暴龙剩饭的货色,但实际情况可能相反,是暴龙凭借高大的体格抢走了驰龙的猎物。当然,暴龙很可能既猎食也食腐,就像现在的顶级掠食者狮子那样。

三角龙(Triceratops):如果不考虑被除名的雷龙,三角龙和剑龙同为最著名的植食性恐龙。由于和暴龙生活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三角龙与暴龙的打斗场面是恐龙画家最喜欢描绘的场景之一。

剑龙(Stegosaurus):很遗憾的是,剑龙在书中没有独照。它们最显著的背板是所谓皮内成骨结构,即背板骨不和其他骨骼相连,而是连接在皮肤上。至于这些背板是用于防御、性炫耀还是恐吓敌人的,科学家仍有争议。

玛君龙(Majungasaurus):白垩纪晚期马达加斯加地区唯一的顶级掠食者。因为在其若干骨骼上发现了与玛君龙牙齿间隔相符的齿痕,它是目前唯一确认的有同类相食习惯的恐龙。赵闯描绘了一只满脸鲜血的成年玛君龙叼着一个幼体的画面。(不过我宁可将其理解为母亲在转移自己的孩子)

————————————————到天空的分界线————————————————

格格翼龙(Gegepterus),发现于辽宁省北票市义县组,名字和清宫剧里的格格是一个意思,暗指标本的保存状态细致。目前发现两个标本都包含软组织痕迹。不过从书中的复原图看,与其说像格格,不如说像格格巫。

风神翼龙(Quetzalcoatlus),生存于白垩纪晚期,是已知地球上出现的最大的飞行生物,翼展可达12米。

夜翼龙(Nyctosaurus),同样生存于白垩纪晚期,拥有非常夸张、非常长的直立头冠,在本书中复原了它飞行的样子,活像是侧转九十度的竹蜻蜓。

————————————————到海洋的分界线————————————————

大眼鱼龙(Ophthalmosaurus),鱼龙是最早在海洋中称霸的主龙类,生活在三叠纪和侏罗纪,后来于白垩纪被蛇颈龙取代。除了较原始的物种,多数鱼龙都有类似鱼类的流线型身材,鳍的位置和形状也和鱼类相近,这是趋同演化的极佳实例。大眼鱼龙最显著的是它不成比例的大眼睛,其直径可达10厘米。

薄片龙(Elasmosaurus),属于蛇颈龙亚目,蛇颈龙是尼斯湖水怪的主要形象来源,一向以其长脖子的形象著称。而薄片龙的脖子长度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它的颈椎数量多达70节以上,是已知动物中颈椎最多的。蛇颈龙细长的脖子可以使其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鱼群,这也是书中图片描绘的场景。关于薄片龙还有一个与骨头大战有关的八卦,科普曾误将薄片龙的头部安装到了尾巴末端,而把它细长的脖子当成了尾巴。马什后来指出了科普的错误,也使得他俩的冤仇进一步加深。顺带说一下,本书中所有蛇颈龙亚目的龙类都没有将其长长的脖子伸出水面(虽然很多传统的想象图会这么画)。由于重力对脖子的作用,这样做即使不是不可能,对蛇颈龙来说也过于危险了。

克柔龙(Kronosaurus),属于蛇颈龙目的上龙亚目,这一亚目的龙类颈部短厚,和蛇颈龙亚目形成鲜明的对照。克柔龙的牙齿是大大的圆锥形,科学家曾在薄片龙科的Tuarangisaurus化石上发现克柔龙的齿痕。书中图片还原了这一场景,文字说明称被捕食的是轰龙。

滑齿龙(Liopleurodon)是上龙亚目的另一种顶级掠食者。所有蛇颈龙目的动物都拥有强壮的四鳍用于划水,科学家认为这种推进方式爆发力非常强,因此很适合掠食者。书中图片里,滑齿龙袭击了到岸边喝水的美扭椎龙(Eustreptospondylus)。这一幕的灵感来源是BBC的纪录片《与恐龙共舞》。纪录片后续情节是,滑齿龙临死时被冲上了岸,尸体被一群美扭椎龙分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