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声的自由》读后感精选

《大声的自由》读后感精选

《大声的自由》是一本由王蒙,余秋雨,莫言等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声的自由》读后感(一):读后随想

《大声的自由》最近读的一本书,办公室的藏书。出于职业和对历史的兴趣,更爱读二月河的几篇文章,他把文人相轻和文人无行描述得淋漓尽致,他对腐败的看法我认为甚是贴切,他以为腐败是社会糖尿病,一是腐败不会导致政权速亡;二是腐败导致必亡;三是腐败糖尿病的晚期是免疫力全面崩溃,任何风吹雨打都可能招致并发症突发而成不治之症,比如唐的藩镇割据,明的李自成起义和满人侵凌。 读到王蒙《我的喝酒》时,心想大抵只有文人才可以把醉酒这种丑态百出、百害而无一益的事说得如此风雅而又有境界,所以人还是要有点墨水,否则你做的事都无法和别人辩出名堂。 读莫言的自述,甚是佩服,一个饿到啃树皮的农村少年因为当作家能吃到三次肥肉馅饺子的最初动力而终成长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饥饿能让人丧失尊严也能反过来让人动力无穷啊,只是我们的文艺作品尤其是最大众化的影视作品真的太少去反映和反思那个历史上古怪而狂热的时期了,让人心生遗憾。 余秋雨以隐秘的河湾写了和清查,希望这样的时代和情形一去不复返。

《大声的自由》读后感(二):大声的内心独白–-以一篇例述

首先,本书节选的都是当代最顶尖的作家的文章,我等小厮本就望尘莫及,谈不上是书评,只是想借一篇文章谈谈读完后的感受。

对于《我的喝酒》一篇,第一次读时就读了三遍,很喜欢,尤其是文末“饮亦可,不沾唇亦可。饮亦一醉,不饮亦一醉。醉亦醒,不醉亦醒。醒亦可猴,可孔雀,可虎,可猪,可石头。醉亦可。可饮而不嗜。可嗜而不饮。可空谈饮酒,滔滔三日,绕梁不绝,而不见一滴。也可以从此戒酒,就像我自1978年4月再也没有吸过一支烟一样。”前部分充满哲理,最后笔锋一转,倒让人发笑。

之所以说其充满哲理,作者以酒和酒后醉态双关自己当年之态。生活在颠倒的世界好比醉后,不沾唇、未饮亦是醉的,醉后的世界猴马为尊,即使醒着的人,亦要学猴马之态。嗟呼!戒酒明哲总好过浑噩终日,不仅明身更是明心。

大家之笔,读完总是让人眼前一亮,颇富深意的字句总发人深思,好书读书百遍总有一百种见解,增加人的阅历,幸本书正是如此。

《大声的自由》读后感(三):可敬可爱的莫言先生——读《大声的自由·一个饿怕了的孩子的自述》

去年,我读了一本叫《大声的自由》的书,这本书是由向来能说并敢说狠话的《明报》编撰的。不过这本书的内容对不起它霸气的名字,基本跟“自由”不沾边,不过是王蒙、余秋雨、二月河等知名作家的散文结集罢了,如果读者想看些什么跟政治、宗教有关的敏感问题分析,就免不得要失望了。

最近把《大声的自由》从书堆里找了出来,想尽快处理掉这本大部分内容令我觉得收获不大的书,不再让它继续占据我的生活空间。我想起了书里莫言先生的四篇《一个饿怕了的孩子的自述》的系列文章,那是整本书我唯一觉得感兴趣的,于是重读了一遍。

在读《大声的自由》之前,关于莫言先生,我是完全不了解的,迫于其海内外蜚声的名气才不得不读了他那本著名的长篇小说《蛙》。直到看了《一个饿怕了的孩子的自述》的四篇系列文章,我才对先生的生平和思想有了一些了解,他的经历跟他的作品一样是伟大的。

我的父亲和莫言先生年龄相仿,也经历过那个国家艰难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深受过“”以及“”的折磨,父亲跟我回忆过那时既怀着高度政治热情,又不得不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民群众将草根吃遍,把树皮啃光的惨景,但我并不知道在没有食物的岁月里,煤居然是可以放到嘴里,而且是越嚼越香的。看到莫言先生描述他和他的小伙伴们抢吃煤块的场景,我联想到了芝麻饼,那东西不仅在颜色上跟煤块有相似之处,吃起来也是咯嘣咯嘣响的。我们现代人可能无法想象把煤块吃到肚子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因为没有在饥饿造成的死亡线上挣扎过,所以我们也就无法理解为什么莫言先生以及他的玩伴在不知道煤是一种什么东西的情况下就把它们一块一块地塞到嘴里大口咀嚼。先生说:“饥饿使我成为一个对生命体验特别深刻的作家。”

“什么光荣、事业、理想、爱情,都是吃饱肚子之后才有的事情,因为吃我曾经丧失过自尊,因为我曾经被人像狗一样地凌辱,因为吃我才发奋走上了创作之路”,这是莫言先生在《一个饿怕了的孩子的自述·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一文中的原话。莫言先生少年时候有一个朋友,在大学里被打成右派、开除学籍,刚被下放回家的时候说话还文绉绉,但很快就被胃里泛滥着的饥饿把自身知识分子的酸气磨灭得干干净净。莫言先生和他的同伴在劳动的间隙常常聚集在一起谈论食物,在他们的精神会餐里,有一个每天能吃三顿肥肉馅饺子的作家深深地震撼了他们,他们无法相信居然有人会富贵到每天可以吃三顿饺子,而这个人是个作家。莫言先生也正是在那以后,把成为作家当做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理想,而不是像我们这代人一样怀着一个成为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科学家的梦想。

虽然吃饱是莫言先生立志成为作家的源动力,却不见得靠着这样的一腔热情就能成就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我想,他的骨子里是天生地留着文学的血液的,否则他不会在饱受饥饿摧残的少年时代就为了精神追求而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对于莫言先生的老家——几十年前还十分偏僻落后的高密东北乡来说,书籍是罕见的奢侈品。为了看书,莫言先生不得不跑到别的村去给人干活以换得借阅书籍的好处,拉半天磨才被允许借阅书籍两个小时,这所谓的两个小时还常常算不满,于是他还得用尽方法去取悦管书的小姑娘,这要是放在今天,我们能想象吗?现在我们只听说谁谁家的孩子不爱读书、不求上进,父母亲费尽心思、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至于说为了看书还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的代价,这太天方夜谭了。在那样的情况下,莫言先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将他周围十几个村的书都看完了。他阅读速度惊人,对书里的内容过目不忘,不仅“经常因为书中的人物痛哭流涕,也经常爱上书中那些可爱的女性”。没有对书籍极大的向往、对知识极端的热爱,莫言先生是断然不可能留下一段少年借书的美谈的。

等到后来莫言先生以文字为业,他给自己取了“莫言”这样一个笔名,为了警醒自己注意改正少年时期话多犯错的毛病,这也是莫言先生已故母亲的愿望。他写过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但他自己都不相信;他写过关于阶级斗争的故事,但不够革命;他靠着手中的笔过上了完全可以一天吃上三顿肉饺子的生活,但他的内心却饱受比饥饿更令他痛苦的精神折磨。直到他读到了福克纳的《喧哗和躁动》,莫言先生感到“如梦初醒,原来小说可以这样胡说八道,原来农村里发生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以堂而皇之地写成小说”,于是他开始把别人的书扔到一边,拿起笔来开创了一个既真实存在又任由虚构的叫做“高密东北乡”的文学王国,在那个王国里,他可以“移山填海、呼风唤雨”,“让谁死就让谁死,让谁活就让谁活”,从而“饱尝到了大权在握的幸福”。

以上的叙述大致就是莫言先生为什么会走上写作之路以及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字风格以致成名成家的故事,看起来滑稽乖张,其实发人深省。生活在那个时代贫穷而淳朴的农民,对未来的憧憬不外乎结婚生子过上好日子,而要实现那样的梦想,除了努力干活还是努力干活,他们的思想中没有为自己寻找人生另一个出路的大胆构想,或者即便是大胆构想了,也是虚妄又不切实际的,可以归类到空想一类。而莫言先生跳出了那样的思维,为了过上好日子,他立志要当一个作家,而且并不只是把当一个作家作为童年对美好生活的一个向往而已,而把它当做了人生追求,这是为什么和他一样有过一番憧憬的玩伴到最后并没有成为作家而他却成功了的原因之一。

我们读莫言的文字,总能感到一种藏而不露的诙谐,以及一种翰墨泼洒的写意,你看不到一丝华丽的辞藻,你找不到任何强加的做作,朴实得无法再朴实,甚至透露出一种天真无邪的傻里傻气。这是令我感到十分诧异的!毕竟一个中国文坛殿堂级的人物,世界文坛名噪一时的文豪在普通人的想象中应该是文风严谨,老成持重的,可是在莫言先生行文里你却根本找不到那样如你所臆想的风格,这是先生和同时代的大部分名作家迥异的地方。就这个疑问,我在《一个饿怕了的孩子的自述·我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先生说:“中国当代作家可以写出他们各自的好书,但没有一个人能写出一本像《酒国》这样的书,这样的书只有我这样的作家才能写出,因为我自己知道,尽管我的肉体已经是一个中年人,但我的心还跟当年听我的大爷爷讲故事时一样年轻。”这是一个伟大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对自己的认知!我认为,先生这种长而不老的性格和心态的形成跟他在当初那个僵定的文坛思维中苦苦思索、努力寻找突破点,并得到福克纳书本的指引最终获得了新生的妙笔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不仅在阵痛中找都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也找到了值得人们夸赞的生活态度。

从获得矛盾文学奖,再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先生的名字家喻户晓,人们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坛崇高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可是先生偶尔还不忘自矜自夸一番,令人觉得非常滑稽。比如,前文我们提到的,先生认为《酒国》这样的作品只有他才写得出来;亦有,对《丰乳肥臀》这部作品,先生说他的“性描写是多么样的精彩”、“我真的醉了”;还有,先生说《红高粱家族》很早就在文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认为张艺谋改编他的小说并拍摄成电影是借了自己的光,等等。一个最不需要卖瓜的人却自甘当黄婆,这当然不是愚蠢,也不是显摆,而是可爱!

《大声的自由》虽然不是一本让我喜欢的书,但幸运的是,我在这本书中邂逅了莫言先生,这次的邂逅泛着奇异的光芒,似乎先生就在坐在我面前跟我说话,而不是我在看他写的文章。

2015年7月5日20:50:15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