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追逐日光读后感1000字

追逐日光读后感1000字

《追逐日光》是一本由尤金·奥凯利 (Eugene O' Kelly)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追逐日光》读后感(一):追逐日光,名利染殇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人这一生何其漫长,作者用生命剩余最后100天的时间,带给了我们重新对生活的思考,与家人,与朋友,与这个世界,充满乐观,或有恐惧,坦然接受,勇敢面对,都是作品中传递的正能量。或许,我们正在经历着如此的苦楚,或许,我们如今已备感幸福。但无论如何,在任何时间地址思考生命的意义都非同凡响,在思考死亡时重燃自己新的生命,尤如涅磐重生一样,再活一回必定是绽放光彩。

《追逐日光》读后感(二):把人生最后100天走一遍

从《开卷八分钟》听到这本书,非常感兴趣。这是一本内容不多,但是感人至深的书。

本文的叙述是作者的亲历,并倾注了感情和思考,整个读书的过程,仿佛自己也把人生的最后时刻走了一遍,有很强的代入感,读到很多地方,比如选择放弃化疗,选择再做一次旅行,我都想,如果换成是我,会如何抉择呢。我想我应该是做不到像作者一样,在人生最后的时刻,还能保持冷静和清醒的。

作者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选择了把时间留给朋友和家人,显然,大家都知道人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最重要的。读至书末,当作者的妻子开始与其话别的时候,着实让人有些伤感。

从书中,可以学到一个很有借鉴意义的方法:假设你还有人生最后的5分钟,你想跟别人说点什么?

当自己没有力量的,或者想不清楚工作与生活的时候,我想可以再读一遍看。

《追逐日光》读后感(三):夕阳下的逐日者

2005年9月10日,毕马威前首席执行官尤金•奥凯利平静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接受他人的告别,迎接属于他的最后时光。他说:“多数人并没有足够的心力和精力,无法意识清楚地离去。”而他已经能够淡定从容地放下一切,与世长辞。

尤金•奥凯利在53岁时即身处事业巅峰,前途无量,家庭美满,生活幸福。然而命运无常,身处顺境的他不幸罹患脑癌,难逃死亡的命运。如此巨大的落差,常人难以想象,而尤金•奥凯利却表现得如此淡定,从容。究竟是什么让他能当机立断,修改原来的人生计划,把握所剩无几的人生,没有陷入绝望悲伤?这真是每一个经理人都能做到的事吗?所幸,他在生命的最后三个月留下了记载他心路历程的《追逐日光》,得以让我们深入他的内心,品读他的所思所想。

《追逐日光》是尤金•奥凯利对自己的53年人生的总结和生命最后三个月的生活写实。它让人们知道了,当死神就在面前时,如何能毫无惧色,无视面前的它,转而俯拾脚下翠绿的嫩草。在《追逐日光》里,你能看到一个有着强大韧性的灵魂在从容不迫地一天天料理自己的余生。不论结果如何,但是我想,如果天堂存在的话,他的人生最后的经历也是上帝羡慕不及的。

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人生过的完美,却又总是不够用心。要么贪婪,要么迷茫,常常在忙忙碌碌中消耗着自己的生命。尤金•奥凯利无疑是一位智者,他以自己首席执行官的经验,抓住了生命最后时光最重要的事情:联系朋友,做最后的道别;关爱家人,完成丈夫和父亲的职责。没有怨天尤人,生命的最后烛光并非是黯淡无光的,也不是耀眼夺目的,它只是静静地、淡淡地亮着,促人静心,也为他人照亮前路。

《追逐日光》就是这样一本能让读者静下心来思考早晚要面对的这件残忍的事情——死亡。如果人们对待每一天都足够认真,他们就能更好地调整、安排生命的方向。他与读者分享自己从生活中积累、获得的经验和能力,让人学会如何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逆境和厄运,继续走下去,通过人生的每一场测验。正如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先生的推荐语所写的:“他饱含深情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一个成功商业领袖和拥有丰富精神生活的普通人的灵魂之旅,他表现出的淡定、坚强和对人生的体悟,会给每一位读者带来鼓舞和力量。

《追逐日光》读后感(四):光,永不止息 (贵州都市报书评)

“当时是晚春时节,我脑海中却已浮现起纽约秋天的景致,那将是我所能见到的人生最后一个秋天了”。毕马威前任CEO尤金·奥凯利(EugeneO’Kelly)在53岁那年得知自己已经身处脑癌晚期,那个震惊的场面定是像电影里上演180度大逆转,顿时袭来的昏暗、空荡、不知所措却让身处人生巅峰,热爱生活、家庭美满、执着于事业的尤金说出,我很幸运,医生说我还能再活3个月。用100天的时间与世界作最后的告别,尤金开始一步步的追逐日光的所在,争取日光初生的希望和温暖,把毫无征兆的死亡讯息当作是一个从天而降的礼物。回望半生,尤金一直都能够正视事实,灵活应变,这让他迅速制定新的计划来面对之后为数不多的日出日落,不想让人生的尽头只有灰暗,他坚信,生命的最后,也是生命中美妙的一段时光。

苏格拉底曾说,明明自己没有参透命运,却佯装洞悉一切,这种无知有些荒诞可笑。

太多时候,总是因为生命太过匆忙,遗忘了其实有更美好的日光可以追寻、跟随,所以那些冷峻的、错过的、延时的、过期的开始吞噬掉原本足以让我们快乐的光亮和本该闪烁的光芒。其实你早就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听听这些美妙的声响,和家人亲密窃窃私语了,但是总是有马上要进行的会议,马上要提交的方案,马上要回复的急件,甚至是马上要揭开热汤的锅。你逃开美好的借口是不是太多了?尤金说之前每天临睡前头脑里总是牵挂这一个月或是半年之后要发生的事情,而确诊之后,每天只需要关心明天要做的事情。从商学院毕业开始在毕马威供职超过30年,直到2002年成为董事长兼CEO并任期6年,他在这里奉献了最精彩十足的年头,他希望能够在这里确立新的行业标准,希望能够和同伴一起创造新的辉煌。如今,毕马威依然保持着行业巨头的威严和风范,尤金已经远去,他留下的,不是死神提前警告的黑雾,而是对于明天的期待、希望和信念。做好准备,去接受一个充实美好的旅程,不管终归何处,其中的过程足以让你体味生命的美好。

尤金将生命终结时的美好记录为《追逐日光》,妻子科琳·奥凯利说尤金做到了,他说平静、美丽的离去并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情,更何况我们健康的活着,那足以享受生命的美好。“若能珍惜每分每秒,岁月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本文发表于2012.10.29 贵州都市报 文化周刊书评版

《追逐日光》读后感(五):感恩时间的美好,把握当下与幸福

很奇怪的,我觉得这个工作狂心中满是执念,这能让他成功,却不见得能让他rip。即便在生命中最后的日子,他在寻求解脱,但一言一句都满是执念。对了,是对自己的职位、能力的不断的自我强调和表达。

但是,他这一辈子都做到了一个合格的会计的所有品质,很客观,很冷峻,也工于计算。能够非常条理地安排自己最后的日子,是我最钦佩的一点。

人都是必死的,而且这个终点可能是几十年后,也可能是明天。我们要在短暂的生命里做应该做的事,但我们也不能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活,那是一种应激状态。

人际同心圆的分析方式非常好。要斤斤计较自己时间的分配。同心圆最外圈的朋友,关系的维持实际上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亲戚呢?合不来的亲戚应该也是一种外围人际关系,但是不能放在太外围,他们需要一种责任的维系。但是你显然是抱着走责任的心来探访人家,人家也能感觉到这种不真诚的,这样有用吗?还是相处时,就用心真诚相处就好?对于不可避免要天天见的呢?

享受完美,把握幸福。道理很简单,只是很多人没有做到,并不能深刻理解罢了。

这本书是这位世人心目中的成功人士生命最后阶段的自白,显得那么弥足珍贵。读书真好,可以了解到这些人真切用心精粹的分享与心声。感谢他们。

完美的时刻,是当时很美妙,回忆时苦涩;还是当时很苦涩,回忆很美妙;还是都很美妙,才能称之为完美的时刻?

简单就好,越简单,越能发现生活的美好,越能珍惜现在所有的东西,越能将精力专注于应该专注的事物上。

有些时候,别总想着要填补时间的缝隙,要多线工作。简单就好。多线工作地逼迫自己,得到一时的积累,说不定透支了意志力和生命力,缩短了寿命,还减少了完美的时刻的数量。

还是感觉到这名CEO对人世深深的眷恋。他对于甜点大餐的描述,多么像我们普通人啊。他真的是比自己逼得太狠了。想起之前托福口语老师所她信上帝之后不是克制自己不看电视了,而是觉得电视不好看了,丧失了欣赏的能力真的好吗?是不是应该得是“电视还是很好看,但是我能够很自然地有节制地看了”?

我确实觉得这名CEO很幸福,能够提前接到死亡宣判,逝去的方式也那么无痛楚,能够有三个月的时间安排自己的最后时光和身后事。

帮助他人和关爱他人,其实是感动了自己。就像送出去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爱我们的子女,对方不一定领情呢,而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这份礼物凝聚着什么,这份爱意味着什么。

如果还能活得更长久,就很难完全地享受当下。

想想我的完美日子。什么时候才是我幸福感满足感最大的时候呢?

人们总想感觉重要,感觉被需要,感觉被认可。

激流勇退,就像吃了三个好吃的饼,已经饱了够了,不要再去吃第四个一样。这就是对自己的控制,也是一种权衡,健康的感觉和自我控制感大于第四个饼的边际幸福度。

同心圆这种道别方式会不会有点刻板和本本主义?这是随心所欲吗?自律带来自由吗?自律带来自信吗?

西藏生死书也说到了死亡。当下的力量也着重于当下。看着活了半个世纪的CEO在面临死亡的态度和活了一个世纪的杨绛在缅念此生,真是感谢。或许很久之后,我回忆现在,会更清楚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现在就应该模拟这种感觉,以让现在活得更好。

不要以投入时间多少来衡量你的关注程度,而是产出的质量。当病人在眼前时,重要的不是你过去花多少时间看医学书有多么热爱和关注,而是你现在能不能治好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