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护生画集》读后感摘抄

《护生画集》读后感摘抄

《护生画集》是一本由丰子恺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护生画集》读后感(一):全集

用平常心看事,慈悲心待人,清净心对生活。(网上抄录)

找意义 找人生存在的意义 帮助他人 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 达者为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

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顺心如意 (从网络上看到过一句话:辛福的人,是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疗童年) 再推荐三部作品: 1.《三体》小说——体会世界观 2.《择天记》小说——体会人生观,顺心意 3.《天道》电视剧——体会价值观 引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多换位思考,多设身处地,再进行评论。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不是取悦别人,而是丰富自己。不要去追一匹马,你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自然会有一群骏马前来。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得之我命,失之我幸,随遇而安。

《护生画集》读后感(二):护生护心

常常这样想,人类有时会突然露出自己野兽的本性,做出平常自己不可想象甚至后悔终生的事情,人类如此冲动,这是不是因为人类可以随意地捏死一只蚊子,踩死一只蚂蚁。我相信人类的兽性行为真的可以消耗自己的灵魂,这样就慢慢退化为一个只具生物意义的人。 有句话是:“我不爱这个世界,我只爱你。”我不相信这句话,正如一直不相信电影和小说中冷酷得杀人眼都不眨的人会对某一个人展露自己的温柔和爱意。如果你不爱护这个世界上渺小至一草一木的事物,又怎么可能学会爱自己,更不要说爱别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能在一粒细沙中看见一个世界,也能在其他事物上看见自己。所以说,“护生者,护心也。”爱护众生就是爱护自己的心,以防自己残忍成性。 读《护生画集》时脑海中一直不停地闪现一部动画中的场景,就是《阿修罗》。结尾处老和尚说:“人的本性就是通过吃掉其他生命而活下去,夺走出生于大海的生命,夺走生于山野的生命,人就是靠这个活下去。背负着罪恶,即使那样也在有限的生命中拼命地活下去。正因为那样,这个世界才如此美丽。”正如素食主义者萧伯纳的朋友问他:“假如我不得已必须吃动物,怎么办呢?”萧伯纳回答:“那么,你杀得快,不要使动物受苦痛。” 海明威说过:“世界很美好,值得为之奋斗。”我不只相信后半句,基督教里有原罪一说,我们都背负着罪恶活在这个世界上,但就是这份“护生”的爱让我们活着的这个世界变得美丽。

(为什么必须要给星才能发表)

《护生画集》读后感(三):天地之大德曰生

人类、万物,生于天地,长于天地,用于天地。大地是生命之母,虚空是有情之父,所有生命都是赖天地之德,才得以生存与生活。人类和万物都是天地的组成部分,护养万物就是护养自己,护养万物就是护养天地。

作为我国著名的画家、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一生笔耕六十余年,而在这六十多年内,有一部作品前后相继创作的过程长达四十六年(一九二七至一九七三),这就是《护生画集》。

《护生画集》共分六册,源于丰子恺先生与其师弘一法师“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的创作计划,后因弘一法师五十岁寿辰,遂做画五十幅以为纪念,弘一法师六十岁寿辰,又作画六十幅以续集出版。

弘一法师欣慰《护生画集》之护生功德,给丰子恺写信曰:“朽人七十岁时,请仁者作护生画第三集,共七十幅;八十岁时,作第四集,共八十幅;九十岁时,作第五集,共九十幅;百岁时,作第六集,共百幅。护生画功德于此圆满。”而丰子恺则以八个字慨然应诺:“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君子一诺千金,虽八个字,但是此约定跨越近半个世纪,经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内战、、弘一法师及众友人去世、被批斗、甚至未等到第六集出版,丰子恺先生便与世长辞,幸运的是护生画集六集共450幅得以顺利传世。

将半生之力用以此本劝善之书,以丰子恺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善知识是怀着怎样的信仰与期待在乱世中擎起光明呢?

《护生画集》出版后,在社会中广受关注与好评之时,也存在一些争议,尤其在抗战爆发后,丰子恺先生一位旧日同学认为:“慈悲这一种概念,对敌人是不该留存着了。”然而丰子恺却很反对这种思想,在另一篇文章《则勿毁之已》中反驳道:“顽童一脚踏死数百蚂蚁,我劝他不要。并非爱惜蚂蚁,或是想供养蚂蚁。只恐这一点残忍心扩而充之,将来会变成侵略者,用飞机载了重磅炸弹去虐杀无辜的平民。故读《护生画集》,须体会其‘理’,不可执着其‘事’。”

所以今人来读《护生画集》也须体会其“理”,护生是护自己的心,而非动植物,护生之要在于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事。

以我恋生之心,体物畏死之性;以万物长养之情,体彼此成就之道,才是守护有情世界的慈悲之道。

《护生画集》读后感(四):寄语慈悲者,护生先护人

看丰子恺先生的《护生画集》,心里是很矛盾的,正应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画集名曰护生,“护生”是佛家的词,是将世间万物等而视之,是承认别的生命同样拥有不容践踏的情感,是除却人心的戾气拾回人性之初的善良,是放下偏见,修炼一颗旷达超脱的心,不至于在狭隘肮脏的泥塘中挣扎却惶惶而不自知,先生的画里表达的正是这些!《护生画集》全六册,成册前后花费了46年的时间,这一切始终都是为了一份师生间的承诺。1927年李叔同先生出家,是为弘一法师,他是丰先生一生的恩师,1929年法师50岁生日,丰先生送老师护生画集第一册50幅画作为礼物,并请法师为每一幅画题诗,此后的1939年法师六十岁,丰先生便作画60幅相赠,从此法师立下嘱托,希望学生为他画到第六卷100幅,丰先生起誓“世寿所许,定当遵嘱",这便成了他贯穿余生的事业。事实上弘一法师还没到70岁就圆寂了,而丰先生也没有熬到1979年大师的百岁诞辰,最黑暗的岁月里,他没有让"世寿之不许"酿成终生的遗憾,预感到自己命不久矣,便提前6年完成了最后一部,兑现嘱托的次年,先生便去世了。了解了这个故事后,我恍然大悟,弘一法师之于丰子恺就是梅贻琦先生所说的最成功的老师,从心向善的教诲,生前身后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学生也毕生不负师恩。生于1898年的丰子恺经历了中国百年的风霜,可以说看尽了人间的苦楚凄凉,要在颠沛流离,苦难深重的生活里守住内心的净土谈何容易,经历了同样苦难的弘一法师选择了出家,也用一份特殊的嘱托帮学生守住了内心的宁静,在这片宁静里任世事沧桑,最伟大的善良永远不会枯萎凋零,这所有的情怀和向往最终都画在了《护生画集》中,400幅漫画讲述不变的主旨,难免千篇一律甚至重复,但怀着敬畏之心读过,便不会觉得乏味,如果有一天“单纯与善良”的愿望变成了天真可笑的妄想,那这本册书大可以付之一炬,但那样的一天终不会到来[奋斗]。丰先生在第五册的最后一首诗里说“寄语慈悲者,护生先护人”,说这句话时丰子恺66岁,比恩师圆寂时的岁数还大了4岁,在跌宕起伏中参悟了一生,终于有了一次美妙的轮回,“护生”是高远的有点不切实际的境界,而“护人”则是触手可及的人文关怀,自始至终两者本非殊途,爱与善良所涵括的是大过所有胸怀的,最无边的世界!

《护生画集》读后感(五):护生画集:我的死亡教育

年少懵懂,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死亡,是目睹亲人的过世。在那短促的几分钟里,离我半米的病床上,我近距离目睹了一个曾经熟悉而鲜活的生命由生到死的过程。那段由生到死的奇特时空至今让我恍惚迷离。死亡就此化作了一团灰色雾气钻进我的肺里,阴影时隐时现。父母并没有和我过多讨论外祖父母的离世,一切的悲痛情绪都随着丧事的进行而逐渐发生、发展最后结束。在最后一天的仪式饭上,或是疲惫于连日的哀伤,或是生发出自己仍然活着的感激之情,大家都决意要告别哀伤,愉快的生活下去。然而对于死亡,我仍然是陌生而惶恐的。我要和谁去聊一聊这个似乎大家都有些讳莫如深的课题呢?在翻阅了丰子恺先生创作的这套《护生画集》之后,我的心安定了许多。

《护生画集》是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遵从弘一法师嘱托而作的作品。师徒约定从1929年,弘一法师50岁起,每十年作一集,共作六集,各为50幅,60幅,70幅,80幅,90幅和100幅。画集采漫画附文字的形式,漫画都由丰子恺先生作画,第一、二集的文字为弘一法师书写。然而未等创作到第三集,弘一法师圆寂,而丰子恺先生继续履行诺言,尽其一生完成六集创作。画集创作跨度为46年,其中经历了战争和动乱,创作最后两集时丰子恺先生身心皆受摧残,然而画集的主题始终不变,围绕护生与慈悲,规劝人不得妄念杀生,与万物和谐共生。如果我要学习死,首先必须了解生。

只要是有些许同理心的人都会发现,在看过第一集画集的前几页漫画之后,都会觉得触目惊心。丰子恺把一群猪叫做“众生”,我心里顿时一惊,那我中午吃的红烧大排岂不是杀生的大罪过;把脚底的蚂蚁踩下去的一瞬间叫做“取乐”,我又当即回忆起自己脚下踩到了一只小虫而完全不以为然的态度;钓鱼活动叫做“诱杀”,杀鱼的厨子叫做“刽子手”。毫无疑问,在丰子恺的心目中,动物、植物都是和人一样有生命、有情感的生物,我们人类不能随意杀戮、也不能随意利用它们来为自己取乐。

看完之后的第一个反应是来自胃的,难道以后就只能吃素了吗?可能这个要求对于现代普通人来说有点高了。我们之所以不能随意杀生,本意是出于对生命的爱护和敬重。遵循这个初衷,即便要以肉食,也不可理所当然,也当记得是动物的生命供养了人类生命。进食以满足身体营养即可,不需要暴饮暴食满足贪欲,也不需要为了品尝珍稀动物品种而滥杀无辜。平日之中,也不应该欺负弱小的动物来取乐,脚下蚂蚁不要踩,随手遇到的飞虫也要手下留情。

对待动物慈悲,对待同类,更当慈悲为怀。但有时候,我们常常很难做到。

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某次在大学的演讲《这是水》中,生动描述过我们常常因为太疲倦、太愤怒而忘记了把其他人当做人来看待。如果我们上班累了一天,周旋于难产的客户和勾心斗角的同事之间,忍受喜怒无常的老板后终于到家又不能立刻躺下休息,还要被迫到超级市场进行年货采购,推了一车东西来到结账处,队伍大排长龙,这时候的我们立刻就会奔溃!我们会开始抱怨那个收银员手脚为什么这么磨蹭,前面的老太太为什么买了那么多零碎的小东西,前面的妈妈带着乱跑的孩子大喊大叫是多么让人心烦。

但是如果我们愿意转换视角,不再凡是以自我为中心,就会自然滋生怜悯和不忍。那个收银员也许今天已经连续低头弯腰站了五个小时没有休息了,而他也已经是四十多的中年男人,体力远不如年轻时候那么好;前排的老太太是为了给工作上班的子女们采购东西,哪怕冒着血压升高和感冒发烧也要来超市;那个带着妈妈的孩子可能刚生了二胎一年多晚上不能好好休息了。刚才排在我们前面的那些人,已经不再是我们前进路上的障碍,而是和我们一样的肉体凡胎,有着自己的痛苦和烦恼,经历着我们不知道的辛酸和艰难。

前一阵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开幕式,学者、作家梁鸿老师做了演讲:《未经审查的痛与爱,不是真正的痛与爱》。演讲中指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灵断裂,在我们城市的、中产的、白领的眼光中,已经看不到一些群体的存在了。每天在单位小区看大门的保安,总是穿着绿色脏兮兮的环卫工人,给我们送快递送外卖的快递员和骑手,还有走在路上能碰到的农民工。这些人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他们成为了一个符号,代表贫穷和落后。因为他们穷,干着并不光鲜亮丽的工作,默默无闻的着城市不愿意做的脏活和累活,并且承受着某种歧视和排斥。如果我们愿意也把他们当做人,一个有着独立存在价值的人。我们就不能轻易的鄙视和评价。

我们都是人,同处同一世,早晚殊途同归奔向死亡,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怀抱这种心性处事待人,我们会有更多的体谅,更多的不忍,更多的慈悲。

死与生一体两面。在死生面前,动物、植物与人类没什么不同。看着《护生画集》的生命生生死死,互帮互扶,也好似自己经历了次次的死死生生,对生命多了敬畏,对如何度过一生有了更多思索。在生命这条长路上,有了丰子恺先生的这套画集陪伴,自己的心灵也似多了一份守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