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索罗斯的救赎》读后感摘抄

《索罗斯的救赎》是一本由乔治•索罗斯 / 查克•萨德提克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84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索罗斯的救赎》读后感(一):慈善

以一个如此的年龄,以如此的贫乏材质,而且是如此的状况去谈论这个和自己很遥远的话题,似乎是有点疯狂,但想说点什么那就说点什么吧。诚然,我羡慕他的财富,羡慕他的游刃有余。

记得大一刚来的时候,我拉着室友去给别人捐款,去无偿献血,但是室友的反应的冷淡让人感觉有点害怕,说点什么就是突然之间有点手足无措。冷漠至于如此冷漠,淡然是如此的淡然。我反倒处在一种不该生存的一种异类之中,或许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东西整个大一的生活倒有一种急速下滑的情况,该做的何不该做的杂乱无章,力量,上帝,力量能从哪里过来,帮人的勇气是一种施舍,可是被这种价值观弄得颠三倒四,被各种该与不该的解释和批判中混乱状态,现在感觉如果当时能在一个大雨磅礴的夜里突然惊醒那该是多好。可是,如果自己想要的是钻石般的态度就应该忍受每年百万分之一的成长速度。好在,虽说不是钻石般的品质,但还是不是一种糟粕得认识。以后的人生道路我还是会坚持这个慈善的认识的。

看到书中每个人的奋斗,堕落和成长,突然感觉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是个很小的圈子,自己生活所搅起泥潭还是太小,可以说我遇到的人很少能呈现出这样的态度。如果要问该不该拿书中的世界和自己的世界比,还是书中的世界是假的,自己不该这样拿着这样无意义的事情去对比。但我感觉还是比好,比一下虽说有坏处,但能给我的生活燃起希望这才是最重要的。索罗斯给我的印象一直是非常美好的,企业家的态度是这样,慈善家的态度也是这样。但书中的这些人的故事如果抽出来每个倒是可以用来到我的大学做一些励志演讲,然后无数双泪花闪烁在每年的宣传板报上。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经历,我对这个社会的看法已经改变,我的世界观也已改变,但我一直想不通这对别人有什么用?可能是因为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利益急切关心,但敢承认的都在接受“装逼”的这样的猛烈批判语吧。

《索罗斯的救赎》读后感(二):“金融大鳄”的另一面

乔治•索罗斯是闻名世界的金融大鳄,犹记得在1997年,他在亚洲金融风暴中曾经呼风唤雨,驰骋亚洲金融市场。据一些媒体报道,当年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基金经理大量抛售泰铢,导致泰铢一路下滑,泰政府动用了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150亿美元的国际贷款来救市,也是无济于事。据估计,这场扫荡东南亚的索罗斯飓风一下子刮走了上百亿美元之巨的财富,使这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化为灰烬。从这以后,在一些人的眼中,这位“金融大鳄”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家伙!

这本《索罗斯的救赎》让我们看到了索罗斯的另一面。

这本书的序言《我的慈善事业》是索罗斯自己撰写的,其他三个部分(共十个章节)和后记则是其它人撰写的。在序言中的,索罗斯讲述了自己与慈善接触的经历,以及自己的理论框架的形成过程,以及自己从事慈善事业的坎坷经历。

早在1979年,索罗斯就设立了一个开放社会基金会,他为这个基金会确定了以下几项使命:(1)打开封闭的社会;(2)使开放的社会更加稳固;(3)宣扬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从这个基金会的使命中,我们可以明显得看出索罗斯建立这个开放性社会基金会是受其开放社会理论影响的。索罗斯是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的学生,深入老师的开放社会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索罗斯自己的开放社会理论。在索罗斯看来,我们的理解力是不完备的,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们必须满足于一个次优选择,一个不完美的社会,但它随时接受改善,并力求得到改善。尽管索罗斯开放社会基金会所开展的很多活动带有比较明显的政治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索罗斯开放社会基金会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很多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本书让我们认识到索罗斯是一个复杂的人,他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无情的杀掠,另一方面他是一个慈善家、一个有思想的金融投资家。为抗击结核病,他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发起国际性运动来阻止疾病的蔓延。通过开放社会基金会,索罗斯已经资助了多个组织,帮助这些组织将智障人士从收容所解救到合适的社区家庭里。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复杂的,也有进一步认识他人和自我的必要。

《索罗斯的救赎》读后感(三):自私与无私之间,仅一字之差

作为世界上极为成功的金融投资大师之一的索罗斯,介绍他如何成为投资大师和分析、研究、描摹他的投资策略、投资哲学以及他的个性、能力、知识、品味和目标如何决定了他的投资方式与结果的书籍很多很多,但是谈到他所关注的慈善事业,尤其是由他自己归纳总结的他对于慈善的认识、理解和如何付诸行动的书籍还是第一次看到。

《索罗斯的救赎》不仅讲述了索罗斯本人对于慈善的种种认识,还总结了“开放社会的角度”是他关注慈善以及付诸慈善的主要视角,索罗斯是一个有勇气自称自己为自私者的人,但是恰恰就是这样一个自称为自私者的人却创办了一个无私的基金会,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好奇。

我就是在好奇的驱使下才开始对本书的阅读的。书中对索罗斯多年来在各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所从事慈善的工作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记录,还对基金会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推进的整个进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和困扰以及结果进行了剖析,让我们看到彼时索罗斯在开展这些项目时的一些思想、理念、判断以及表现的方式;看到索罗斯社会理想和哲学体系的基础上,他的理念和哲学在慈善事业中的应用……等等,非常可贵的是,在本书中,他从来都不避讳那些对彼时自己的决定正确与否的判断性语言,就像他从来都不避讳承认自己是一位自私者一样。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样的评判对于那些既成事实来讲已经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他的评判让我轻易洞见作为一个成功的投资家以及慈善家完全不同于常人的胸怀。

这就是成功者所应拥有的风度吧!

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关于慈善的话题从来都不会缺少,热衷于慈善事业的人们以及机构组织也很多很多,但是在我们赞叹以及敬仰的同时,有一个非常滑稽的事实一直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更多时候,呈现在大众视线之中绝大多数与慈善相关的话题里,总会有这样或那样因打着慈善的幌子却为着一己私利而不断意淫慈善这项伟大事业的人和事的不断曝光的现象,他们使慈善蒙尘,他们也使慈善事业走向尴尬。

这是一个人人热爱慈善,人人尊崇慈善的理想时代,但是泥沙俱下的慈善事业现状已经越来越令这些热血沸腾的人人开始质疑开始困惑……这个时候,读一读《索罗斯的救赎》吧,或许它并不能帮助我们轻易获得厘清什么是真慈善什么是伪慈善的技艺,但是,透过索罗斯对于“开放社会角度”中自私者的完全表达,来了解慈善机构的运作程序以及慈善人所应遵守的职业操守,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慈善和善待慈善形成一种帮助,也就实现了它的根本价值。

《索罗斯的救赎》读后感(四):这周《索罗斯的救赎》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这本书用开放社会基金开展的一个个项目案例为我心目中的公益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和诠释。书中主要介绍了开放社会基金在三个方面的努力:破解资源诅咒、改革海地和缅甸和救援弱势群体(包括结核病患者、遭受种族歧视的人、被有缺陷的制度残害的人等)。

开放社会基金会形成的成熟、高效、创新、可持续的运作模式为如何有效开展公益活动及不断巩固扩大既定成果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和方法。1、理念指引:首先,乔治索罗斯建立“开放社会”的信念明确且坚定,不仅极大地影响着自己的基金会且吸引了许多同道中人,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精神力量。其次,开放社会基金会的工作秉承着“授人以渔”的观念,力求探索出一种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基金会的智囊团往往先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提供资金教导和扶持当地民众来进行操作和变革。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授人以鱼式的公益本身缺乏可持续性,是一个吸纳资金的无底洞。而且还很容易让被资助者养成依赖心理、伤害其尊严且很难彻底摆脱困境。观念、制度、法律的改变才能点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2、具体操作:首先,注重教育。中欧大学的建立和各类教育事业的开展为各个项目提供了专业优秀的人才。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非常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次,与志同道合的当地组织通力合作。本土组织更了解国情,开展活动也更加具有针对性。且培养当地公益力量为长效机制的形成打下很好的基础。还有,在贫困地区实行小额微额贷款项目。贫困家庭改善生活现状所需的资金往往不大,但这笔钱却很难从银行之类的金融机构筹得。小额微额贷款的发放给许多家庭的生活带来转机,进入逐步改善的良性循环。最后,达成国家、世界层面的共识,确立制度、法律成果。无论是采掘业透明度计划、刑事司法完善行动还是抗击结核病项目等最终都推动了国家、欧盟、联合国层面的改革并且不断跟进落实情况。

这本书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话:“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发展水平差距之大令人寒心。一个又一个的国家重演着自然资源诅咒的悲剧,种族歧视仍带给人们屈辱和痛苦。涌现的发明、增长的经济等等彰显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谁来关注这些阳光下的阴霾?总有人要做些什么,为了让更多的人活得健康、活得自由,活得有尊严,活得有希望。

《索罗斯的救赎》读后感(五):不一样的人做不一样的慈善

第一次写书评就是写给这样的一本书,本书属于纪实性的书,语言文字简练,讲述了索罗斯除了作为金融大鳄以外的人生。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今天40多年的时间里,作为一个他自己评价自己是自私的人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民主自由、保障人权、推动司法、保护异见人士等领域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做出自己的努力。一直不想用“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一个人,可能索罗斯先生自己也不会这么认为,但是他和他的开放社会基金会以及这个基金会所支持的其他一些基金会和组织所进行的工作确实是在从事“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样的事情。从非洲地区防治艾滋病、多重抗药性结核病到亚洲缅甸、海地等地的维护民主自由、消除种族隔离与歧视;从保护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后的众多东欧以及俄罗斯的科学家到推动美国本土巴尔的摩、新奥尔良的审判以及审前关押制度的改革等方面,索罗斯以及他的基金会都有涉及,虽然到目前为止依然困难重重,但他们配合当地人对这些问题所打下的基础是以后这些地区向更开放社会发展的前提。

索罗斯一直比较淡化自己在这些基金会里的作用,确实,刚开始的筹建的时候他参与的比较多,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他的基金会基本上由专门的职业经理人来打理。不过索罗斯对于这些基金会以及组织的最大的作用应该是他的对于开放社会的整个理念,这些想法可以说是整个基金会的精神支柱以及他们所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

以前对于索罗斯的印象就觉得他是个资本狂人,敛财狂人,97的亚洲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这样的印象是从以前身边所能接触到的一些媒体以及报道中得来的。而现在想想,有没有可能官方对他的报道是有偏见的,极力忽略自己在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方面的问题,而把整个事情的责任都推给了索罗斯这个“大魔头”。读了这本书以后,发现他在支持异见人士,推动民主自由,对政府政策的透明度的要求以及监督都切切实实地动了当政者的利益。从政府的眼里来说,他就是一个来捣乱的人,他的存在触动了当政者的利益,所以在很多国家,政客们对他肯定是恨之入骨。政府部门在很多情况下只是出门外界的压力才做出一些改革的计划,但真正施行起来又是磨磨蹭蹭。尽管如此开放社会基金会和其他相关的一些组织仍然在为这些方面的事情在做出自己的努力。

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了不一样的做慈善的一种方式,而且这样一种方式应该是更加可持续的。推动制度得变革,让民众更多得参与到社会公共事物,以达到监督政府,让政府在政策透明度方面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慈善不同于一般我们理解的慈善:用钱或者物去给困难的人以暂时的满足。当然现在在我们这儿,好像也只能做这方面的慈善,有时候连做这方面的慈善人家可能还会嫌你钱太少或者干脆说这不是你应该操心的事儿,有关部门会操心的。我们这儿的大佬们暂时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做类似于索罗斯这样的慈善。套用索罗斯在本书中的一段话来作为结尾吧“民主的决策过程、良性运作的自由市场、透明度和责任感,以及尊重公民受权和人权:这些开放社会的基本要素以及其他要素某些国家根本没有坚实的存在基础,因为这些国家有大批的人连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没有,他们面临的最为紧迫和残酷的斗争就是如何生存下去,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估计其他”。我们这儿能稍好点,但本质上又跟上面这段话有何异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