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畅销版)》读后感精选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畅销版)》读后感精选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畅销版)》是一本由[澳] 马克·泰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50元,页数:3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畅销版)》精选点评:

●属于那种读下来觉得都挺有道理、读完过了段时间之后好像一点用都没有的书。

●受益匪浅!不仅是投资,更是人生选择。

●按需。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浪费时间

●梳理和罗列

●对新人非常友好,对于有一定经验的人也不乏值得参考之处。更好的消息是,哪怕是采纳了其中几个习惯,投资效果也会有所改善。

●这本书写的很好,逻辑条理都很清楚。结合这段时间的投资经历,这本书让我对市场,对投资,对自己有了更加系统,更加成熟的认知。接下来就是细化,内化,不断学习并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学习也是一辈子的修行!

●其实投资成功的方法都是大同小异的,本书是做了个归纳 20191017

●最近集中看理财投资类书籍,渐渐发现大师们的投资哲学殊途同归。 by微信读书

●越读越感觉巴菲特的一些投资理念和孙子兵法很契合。比如孙子兵法是不战之法,巴菲特的理念是不赔钱;孙子兵法只打胜率大的仗,巴菲特的投资是观察到没什么风险才会下注;孙子兵法讲的是没有好招数就什么都别做,等着对方犯错,巴菲特和芒格也强调耐心与等待。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畅销版)》读后感(一):第六章:衡量什么取决于你

前面概述了巴菲特和索罗斯分别看中的东西:

巴菲特:企业的质量

索罗斯:他假设的可靠性以及该假设下的事件进程

想起一时兴起增加的小额定投基金经理 邱定荣先生,似乎也是喜欢这些确定性很大的东西。应该是在他的访谈里面,说起看好石油工业。因为这些产业链的技术非常成熟,在未来发生的变动不会太大。当时的想法是:我反正是看不懂这些东西,那就不如交给看得懂的人。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畅销版)》读后感(二):一本入门读物

这本书写得很浅显易懂,虽然书名曾经让我对这本书没什么兴趣,感觉有点像大街小巷里随处贩卖的成功学著作,但是看完了还是有点收获,可以当成空闲时的调剂。

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作者说投资大师都有自己的投资哲学、开发并检验了自己的投资系统。任何两个极为成功的投资者都不可能有一样的投资哲学。怎么认识市场、评估价值,确实是在投资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觉得作者让我们知道,没必要完全与大师保持一致,虽然最初可能会采纳其他人的投资哲学,但是最终还是要有意识的思考形成真正适合自己的投资哲学。

此外,投资大师几乎从不对任何人说他在做些什么,对其他人如何评价他的投资决策没兴趣也不关心。就这条来说似乎也挺反人性的,人们都会渴望受到他人的赞同,或者是有炫耀的心理,会下意识的寻找同类,譬如买了股票去网上寻找相同持股人的观点,总而言之不去交流真的有些难。

最后,一个有趣的点是作者弄了个网站,可以通过回答问卷来了解自己的投资个性(按作者在书中的叙述将投资个性分为:分析师、交易者、精算师),网址是 Discover Your Investor Personality Profile - MarkTier.com ,网站里面还有各种拓展知识,挺不错的。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畅销版)》读后感(三):好书不完全攻略(十)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晓馨来了)

推荐指数:值得一读

适合阶段:高中以上

一本非专业类的好书,一定是通俗易懂的,作者马克泰尔做到了这点,全篇并没有高深的论点,通过作者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了一些常见问题。开篇总结出七种常见的错误理念:一:要想赚大钱,必须先预测市场下一步动向。二:权威理念,即便我不会预测市场,总有其他人会,而我要做的只是找到这个人。三:内部消息是赚大钱的途径。四:分散化。五:要赚大钱,就要冒大险。六:系统理念,某些地方的某些人已经开发出了一种能确保投资利润的系统---技术分析、原理分析、电脑化交易、江恩三角,甚至占星术神秘组合。七:我知道未来会怎样,而且市场必然会证明我是对的。这七种常见的问题有些是我经过很大的挫折才醒悟的,有些是经过多年自己慢慢悟出来的,而作者很直白的写出来,我们只需要吸收论证然后加入自己的体系就可以了。而后作者又一步一步比较说明需要注意的,甚至包括建立自己投资组合注意清单,非常友好。书中巴菲特的事例很常见,在各种传记中多次出现,甚至比书中更详细,而索罗斯的我读的很少,而通过作者的对比及索罗斯的收益累积下来不难看出索罗斯的地位也是非常之高,后续会看下索罗斯相关书籍。

作者在最后一部分列举了推荐的书单,部分很少见如索罗斯相关书籍

《预测业神话》威廉谢尔登、《为什么最周详的投资计划会失败》哈利布朗、《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罗杰洛温斯坦、《沃伦巴菲特经营之道》罗伯特哈格斯特龙、《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劳伦斯坎宁安、《真正的沃伦巴菲特》詹姆斯奥萝克林、《永久价值》安德鲁基尔帕特里克、《巴菲特学》玛丽巴菲特、《沃伦巴菲特步步谈:一个投资者的工作手册》理查德西蒙斯、《索罗斯传》罗伯特斯莱特、《索罗斯传:傲视全球的金融天才》迈克尔考夫曼、《索罗斯谈索罗斯》索罗斯、《先投资再调查》罗伯特斯莱特、《普通股和不普通的利润》菲利普费雪、《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华尔街冒险家:投资大师巴鲁克传》、《你能成为股市天才》、《点石成金》、《股市大亨》、《金融大师》、《当代金融大师》、《投资大师谈投资》、《市场奇才》、《与天为敌:风险探索传奇》、《数字的陷阱》、《聪明人为什么犯大错以及如何让纠正错误》、《无泪的概率》、《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隔壁的百万富翁》、《穷爸爸富爸爸》、《保住你的收入》、《漫步华尔街》、《股票的长期走势》、《非理性繁荣》、《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营救华尔街》、《万无一失的投资》、

在给经纪人打电话之前

如果你找到了一个符合你的所有标准的投资对象,而且它的价格是你能够接受的,我建议你在打电话给经纪人之前再做以下几件事。

1.把你为什么买它以及为什么能接受它的价格的原因写下来。

请考虑一下你两年前的某一笔投资。还记得你为什么买它吗?还记得你当时为什么愿意接受那样的价格吗?除非你有沃伦·巴菲特那样的记忆力,否则,你的记忆充其量也是模糊不清的。

把所有事情都写下来,你就可以轻松恢复记忆并监控投资的进展。更重要的是,在投资效果不理想的时候,你可以回顾过去,思考一下当初是否犯了错误。2.把你准备在什么情况下出售它写下来。投资大师在购买一个投资对象之前就知道该在什么情况下出售

它了(习惯十二)。这是他的投资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一般的投资者通常只关心买些什么,出售往往只是事后才想的

事。在打算出售一个投资对象的时候,他常常忘记为什么买它以及

他当初所期望的结果。于是出售决策变成了对最初购买决策的一种令他痛苦的重新评估,甚至可能只是一种情绪化反应。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卖,那就不要买。

每做一笔投资都将事先制定的退出策略写下来,这会赋予你一种大多数投资者都不具备的纪律性。单是这一种习惯就足以提高你的投资回报。

这样做还有助于你监控投资的进展。正确的出售时机将变得极为明显。3.把你所期望的结果写下来。

这应该很简单。你可能希望一家公司继续提高它的市场份额,可能希望投资机构介入一只股票并推高它的价格,也可能在盼望着

次收购行动。不管你在期望什么,你都应该尽可能详细地把它写下来。

4.把有可能发生的其他所有事情都写下来。

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更多的想象空间。我甚至不想列出几个例子。我只想说,让大多数投资者倒霉的是意外事件。而在市场中,发生意外事件是意料之中的事。你必须为你能想象到的最可怕的情况做好准备。

5.如果实际发生的正是这些意外事件而不是你所期望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做?把你的计划写下来。

你绝对无法控制市场,你能控制的只是你自己的反应。交易商威廉·埃克哈特曾回忆说:一次,一个老交易商对我说:“不要去想市场接下来会怎样,你绝对控制不了这个。你要去想的是,如果市场发生了某种变化,你应该怎么做。”

对你所想到的每一种情况,你都应该把相应的应对措施写下来。就算市场真的“发生了某种变化”,你也知道该怎么做。巴菲特把这称作“诺亚法则:预测下不下雨不重要,重要的是建造方舟”。

不过,这并不能保证你会及时“扣动扳机”。有一种能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的有力方法,叫做“精神排练”。在脑海中把每一种情况形象化,把自己放到这个场景中,看着自己按原计划行动;然后把整个过程从头再想一遍。注意自己有什么感觉,不断重复整个形象化过程,直到看到自己能泰然自若地迅速行动(习惯十一)

传统观念认为,现金是资产组合的累赘。它的回报很低,而且常常在通胀和税收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贬值。

但现金有一种潜在的期权价值。在市场崩溃的时候,现金为王。因为市价是最初买价的5~10倍的资产可能在一瞬间跌得

塌糊涂,你可以用它的重置成本的一个零头买到它。

高杠杆率的竞争者破产了,整个市场都留给了现金充裕的公司。

银行只愿把钱借给不需要钱的人—比如那些信用等级为AAA的公司和本来就有大把银行存款的人。

在这种时候,市场上挤满了必须不顾价格地将资产转化为现金的不情愿卖主。这就是靠充裕现金保护资产组合的投资者春风得意的时候:人们会争先恐后地冲到他的家门口,用他们的资产换来那种叫作现金的稀缺物。

下6种策略中的某一种或几种:

(1)当投资对象不再符合标准时。比如巴菲特出售迪士尼的股票。

(2)当他们的系统所预料的某个事件发生时。

有些投资是以特定事件将会发生为前提假设的。索罗斯假设英镑会贬值就是一个例子。英镑被踢出欧洲汇率机制的时候就是他退出的时候。

当索罗斯做收购套利交易时,收购完成或泡汤的时候就是他退出的时候。

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特定事件是否发生都将决定投资者的成败得失。

(3)当他们的系统所设定的目标达到时。有些投资系统会设定某项投资的目标价格,也就是退出价格。这是本杰明·格雷厄姆法的特征。格雷厄姆的方法是购买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然后在它们的价格回归价值的时候(或两三年后依然没有回归价值的时候)卖掉它们。

(4)系统信号。这种方法主要由技术交易者采用。他们的出售信号可能得自特定的技术图表,成交量或波动性指标,或者其他技术指标。

(5)机械性法则。比如设定比买价低10%的止损点或使用跟踪止损点(在价格上涨时相应调高,在价格下跌时却保持不变)来锁定利润。机械性法则最常被遵循精算法的成功投资者或交易者采用,它们源自于投资者的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策略。

我一个朋友的祖父所使用的方法就是这种机械性退出的策略。他的法则是:只要他持有的某只股票上涨或下跌10%,就卖了它。凭借这种法则,他毫发无损地躲过了1929年的股灾。

(6)在认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时。我们将在第17章看到,认识到并纠正错误是投资成功的关键。

投资标准不完善或没有投资标准的投资者显然无法采用退出策略1,因为他无从判断一个投资对象是否仍然符合他的标准。另外,他在犯了错误的时候也不会意识到他的错误。

一个没有系统的投资者,不会有任何系统生成的目标或出售信号。

这种投资者的最佳做法是遵循一种机械性退出法则。这至少能限制他的损失。但这无法保证他获得任何利润,因为他没有做投资大师所做的事情:首先选出一类有正平均利润期望值的投资对象,然后围绕它建立一个成功的系统。

我们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找到值得购买的股票了。我们要等多久?我们要无限期地等。我们不会为了投资而投资。我们只有在发现了诱人的对象时才会投资…我们没有时间框架。如果我们的钱堆成山了,那就让它堆成山吧。一旦我们发现了某些有意义的东西,我们会非常快地采取非常大的行动。但我们不会理会任何不合格的东西。

别人付你钱不是因为你有积极性,只是因为你能做出正确决策

成功的关键

有一套核心哲学是长期交易成功的根本要素。没有核心哲学,你就无法在真正的困难时期坚守你的立场或坚持你的交易计划。你必须彻底理解、坚决信奉并完全忠实于你的交易哲学。为了达到这样的精神状态,你必须做大量的独立研究。一种交易哲学不可能从一个人的身上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身上,你只能用自己的时间和心血去得到它。理查德·德里豪斯(RichardDriehaus)

投资大师们的精神状态有其与众不同之处:他们可以彻底摆脱情绪的控制。不管市场中发生了什么,他们的情绪都不会受到影响。当然,他们或许会快乐或悲伤,恼怒或激动,但他们有能力迅速将这些情绪抛在一边,让大脑清醒起来。

如果你被情绪左右了,那么你在风险面前是极为脆弱的。被情绪征服的投资者常常畏首畏尾(即便从道理上讲,他完全知道事情出错时应该去做些什么),无休止地苦思应该怎么做,为了缓解压力,他们往往以撤退(通常以赔本价)收场。

巴菲特凭借他的投资方法实现了必要的情绪分离。他关注的是企业质量。他唯一担心的是他的那些投资是否一直符合他的标准。如果是,他会高兴,不管市场如何评价它们。如果他持有的股票不再符合他的标准,他会把它们卖掉,同样不管市价如何。

巴菲特根本不关心市场动向,难怪他经常说就算股市关闭十年他也不在乎。

经验能降低风险。现在,你的许多行为在你本人看来是没有风险的。但曾几何时,在你积累起必要的知识和经验之前,它们对你来说也是高风险的行为。

当索罗斯用100亿美元的杠杆做空英镑时(1992年),他是在冒险吗?对我们来说,他是在冒险。但我们只是根据我们自己的尺度来判断他的风险水平,或者认为他的风险是绝对的。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会认为他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但索罗斯知道他在做什么。他相信风险水平是完全可管理的。他已经算出,即便亏损,损失也不会超过4%,“因此其中的风险真的非常小”。就像巴菲特所说:“有风险是因为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极为成功的投资者都会躲开(更有可能是逃避)任何对他们来

说有风险的投资。但由于风险是相对而且是有背景的,巴菲特避之唯恐不及的投资有可能是索罗斯所钟爱的。反之亦然。

四种水平的认识

个确实知道,而且了解自己不足的人是智者。追随他。

个确实知道,但不知道他知道的人是沉睡者。唤醒他。

个确实不知道,而且知道他不知道的人是学生。教他。一个不知道他不知道的人是个傻瓜。别理他。

我曾在很多投资研讨会上向听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曾在市场中赔钱?”差不多每一个人都会把手举起来。然后我会接着问:“你们之中又有多少人把钱赚回来了?”几乎所有人都会把手放下。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只是副业。如果他赔了钱,他会用他的薪水、养老基金或其他财产填补他的账户。他几乎从来没在市场中赢回那些钱。

对投资大师来说,投资不是副业,而是他的生命,因此如果他赔了钱,他就失去了生命的一部分。

如果你损失了投资资本的50%,你必须将你的资金翻倍才能回到最初的起点。如果你的年平均投资回报率是12%,你要花6年时间才能复原。对年平均回报率为247%的巴菲特来说,要花3年零2个月;而回报率为286%的索罗斯只需花2年零9个月。

多么浪费时间!如果最初避免损失,事情岂不是会简单一些?

巴菲特对钱的态度是未来导向型的。当他损失了(甚至花掉了)1美元时,他想的不是这1美元,而是这1美元本来可能变成什么东西。巴菲特的妻子苏珊是个购物狂。她曾花1.5万美元更换家具,根据巴菲特的高尔夫球友之一鲍勃·比利希(Bobbillig)所说,“这就像是要杀了巴菲特”。巴菲特对比利希抱怨说:“你知道这些钱算上20年的复利相当于多少钱吗?”

这种对钱的态度渗透到了他的投资思维中。例如,他曾在伯克希尔公司1992年的年会上说:“我想我最糟糕的决策就是在20岁或21岁的时候去一家加油站工作。我为此损失了20%的净资产。所以说,我估计那家加油站让我损失了大约8亿美元。”

失败的投资者

(1)唯一的投资目标就是“赚大钱”。结果,他常常连本钱都保不住。

(2)认为只有冒大险才能赚大钱。

(3)没有投资哲学,或相信别人的投资哲学。

(4)没有系统,或者不加检验和个性化调整地采纳了其他人的系统。(如果这个系统对他不管用,他会采纳另个……还是一个对他不管用的系统。)

(5)没信心持有任何一个投资对象的大头寸。

(6)忽视或不重视税收和其他交易成本对长期投资效益的影响。

(7)没有认识到对自身行为的深刻理解是成功的一个根本性先决条件。很少认识到盈利机会存在于(而且很有可能大量存在于)他自己的专长领域中。

(8)没有标准,或采纳了别人的标准。无法对自己的贪欲说“不”。

(9)总是寻找那种能让他一夜暴富的“绝对”好机会,于是经常跟着“本月热点消息”走。总是听从其他某个所谓“专家”的建议。很少在买入之前深入研究一个投资对象。他的“调查”就是从经纪人和顾问那里或昨天的报纸上得到最新的“热点”消息。

(10)认为他任何时候都必须在市场中有所行动。

(1)迟疑不决。

(12)很少有事先确定的退出法则。常常因担心小利润会转变成损失而匆匆脱手,因此经常错失大利润。

(13)总是“怀疑”他的系统如果他有系统的话。改变“标准”和“立场”以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

(14)不忍放弃赔钱的投资,寄希望于“不赔不赚”,结果经常遭受巨大的损失。

(15)从不在某一种方法上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因此也从不知道如何改进

种方法。总在寻找“速效药”。

(16)不知道“交学费”是必要的。很少在实践中学习…容易重复同样的错误,直到输个精光。

(17)总在谈论他当前的投资,根据其他人的观点而不是现实变化来“检验”他的决策。

(18)选择投资顾问和管理者的方法同他做投资决策的方法一样。

(19)有可能花的钱超过他赚的钱(大多数人是这样)

(20)以赚钱为目标:认为投资是致富的捷径。

(21)爱上了他的投资对象。

(22)没有为实现他的投资目标而竭尽全力(即使他知道他的目标是什么)

(23)投资对他的净资产贡献甚微—实际上,他的投资行为常常威胁到他的财富。他的投资(以及弥补损失的)资金来自于其他地方:企业利润、薪水、退休金、公司分红,等等。

投资大师

(1)相信最高优先级的事情永远是保住资本,这是他的投资策略的基石。

(2)作为习惯一的结果,他是风险厌恶者。

(3)他有他自己的投资哲学,这种哲学是他的个性、能力、知识、品位和目标的表达。因此,任何两个极为成功的投资者都不可能有一样的投资哲学。

(4)已经开发并检验了他自己的个性化选择、购买和抛售投资系统。

(5)认为分散化是荒唐可笑的。

(6)憎恨缴纳税款和其他交易成本,巧妙地安排他的行动以合法实现税额最小化。

(7)只投资于他懂的领域

(8)从来不做不符合他标准的投资。可以很轻松地对任何事情说“不”。

(9)不断寻找符合他的标准的新投资机会,积极进行独立调查研究。只愿意听取那些他有充分的理由去尊重的投资者或分析家的意见。

(10)当找不到符合他的标准的投资机会时,他会耐心等待,直到发现机会。

(11)在做出决策后即刻行动。

(12)持有盈利的投资,直到事先确定的退出条件成立。

(13)坚定地遵守他自己的系统。

(14)知道自己也会犯错。在发现错误的时候即刻纠正它们,因此很少遭受大损失。

(15)把错误看成学习的机会。

(16)随着经验的积累,他的回报也越来越多……现在他似乎能用更少的时间赚更多的钱。因为他已经“交了学费”。

(17)几乎从不对任何人说他在做些什么。对其他人如何评价他的投资决策没兴趣也不关心。

(18)已经成功地将他的大多数任务委派给了其他人。(19)花的钱远少于他赚的钱。

(20)工作是为了刺激和自我实现,不是为钱。

(21)迷恋投资的过程(并从中得到满足);可以轻松摆脱任何个别投资对象。

(22)24小时不离投资。

(23)把他的钱投到了他赖以谋生的地方。例如,巴菲特的净资产有99%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份,索罗斯也把他的大部分资产投入了量子基金。他们的个人利益与那些将钱托付给他们的人是完全一致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