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追寻律师的传统读后感摘抄

追寻律师的传统读后感摘抄

《追寻律师的传统》是一本由傅国涌 编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追寻律师的传统》读后感(一):建设法律理性

律师,清末才引入中国,一代精英在现代化的路途上屡屡碰壁,他们开始意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于是,经济理性与法律理性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遗憾的是,经济理性落地生根,迅速风靡,而法律理性却一波三折,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首先,在传统政治没有重大变革之前,司法无法真正获得独立性,而不独立的司法,法律就会变成人治的工具,并不能自动导向法治社会。

第二,现代史波澜壮阔,社会在持续动荡中,律师们被时代大潮所裹挟,忽然独立潮头,忽然卷入谷底,这迫使他们不得不首先响应时代的要求,坚持司法精神还是满足现实需要,律师们总在两难选择中。

第三,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缺乏法治精神的土壤,要让人们真正尊重法律,只有高度依赖权力,而社会动荡的最大困境在于,大量权力资源被无端消耗,单靠法治精神,短时期内难以将失序的社会整合起来。

面对这些巨大的困难,中国的律师们前仆后继,始终在为我们民族的法律理性建设而奋斗,本书上编梳理了律师在中国的诞生与发展,中编展现了民国律师的风采,下编呈现了诸多典型案例,三编辑结合起来,堪称是一部寄托深厚的中国律师史。

《追寻律师的传统》读后感(二):律政先锋

1912年——2012年,正好是中国本土律师诞生100周年。100年的时间,中国律师制度从诞生到成长,中间也几经波折。在清末的那段时间里,时代的动乱和思想的变革,塑造了许多极富个人魅力的人物传奇,刘崇佑、章士钊、张耀曾等,他们虽然一方面从事律师的工作,一方面却是当时政界的大佬或者在当时社会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所以他们称得上真正的“律政先锋”。

众所周知,西方的律师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福利待遇,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甚至古希腊。中国的现代律师,是于清末民初诞生于租界之内,特别的时期、特别的地方注定了特别的“出身”,这样特别的“出身”也注定了它的成长道路必定要经历风雨。国民政府的“训政时期”,虽然民主宪政尚未建立,但是新生的律师却以鲜活的形象开始崭露头角。更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传奇历史人物的加入和关联(比如章士钊为陈独秀辩护、众律师为“七君子”辩护等),律师开始颇具名声了。本世纪50年代,却因历史原因遗憾地中断了许久。现在,在香港的许多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头上戴着“羊毛卷”、身上穿着大褂的律师形象,这不禁让人十分好奇,最初诞生于租界内的本土律师是什么形象呢?是土?是洋?还是土洋结合?可惜,本书虽然援引了一些珍贵的文字资料,却没有相关的图片资料,不得不说是个小缺憾啊。

中国历来就有文人从政的传统,政治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政治有密切关系的律师自然也“难逃干系”。张思之先生也说律师传统也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和支配。所以我想,清末民初的那些律政先锋能创造律师界的传奇,除了特殊的历史原因之外,他们都是“大文人”是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归根结底,还是文化传统的力量。至此,也就可以明白作者要把这本小书叫做“追寻律师的传统”的良苦用心了,也不禁让我对作者的另外一本《追求失去的传统》充满了兴趣。

这本《追寻律师的传统》可谓正是中国本土律师诞生100周年的应景、契机之作。这本书是个小集子,虽然分成了上中下三编,但是基本还是以人物为主线的小传记形式。站在100年代时机上,回望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律政先锋”的身影,除了赞叹他们的个人魅力和感概律师的成长历程之外,应该更多一些关于传统的思考和行动,就像作者说的,挖掘我们的传统和眺望的标高一样不可少。

《追寻律师的传统》读后感(三):真理在是,不得不争

律师,古代称之为讼师,再难听点,则贬之为讼棍。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律师,是在民国时期出现的,在傅国涌先生的《追寻律师的传统》一书中,他将之作为传统的起点,很明智地有将律师的历史追溯到几千年前,这样的做法,明智且令人欣慰。

律师,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行走在夹缝中的角色。不是吗?一面是强大而无情的国家机器,一面是当事人的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在法制不健全的国家,在正常的业务操劳之外,还要面对法官的刁难,检察官的敌意,公安系统的阻挠,当事人的无理纠缠和翻脸比翻书还快的考验。至于大名鼎鼎的《刑法》306,这把悬在律师头顶上随时可能落下的利剑,更是众所周知。多年来,来自律师界最强烈的呼声便是取消律师伪证罪。

自然,我不是在为律师群体辩护。不可否认,律师群体也存在害群之马,他们置当事人利益和法律于不顾,勾结法官谋求最大利益,这样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但当一个个体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时,律师是可以站在你身边对抗它的强大。虽然,今天律师的力量依旧弱小,但许多时候,他就站在那里,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的碾压,一步不退。

傅国涌先生著《追寻律师的传统》一书为渐渐被遗忘的律师们的光荣传统招魂,鼓舞坚守法律的阵地和自己的良心,在黑暗中打拼的勇敢的律师们。《追寻律师的传统》一书分为三部分,上编记录了中国本土律师在民国时候出现的历史,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如本土律师出现、律师组织成立、救亡图存的中国律师、律师公会办事细则能,极其富有文献价值。中编则记载了六位民国大律师的生平和趣闻轶事,其中护花律师朱榜生的故事最为诙谐有趣,让我们认识到民国大律师也有如此怜香惜玉仗义出手的一面。而在曹汝霖著的《曹汝霖一生之回忆》的节选中,我们看到这个惯常被我们目为卖国贼的人另外的一面,一个坚持原则而古板的人。下编的标题最为振聋发聩,“政府等于国家吗?” 这一疑问更像是对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万古不易的真理的挑战,在民国时期,近一百年前就有人能有勇气提出这样的质问,真可谓胆大包天。下编记述了“陈独秀案”和“七君子案”,傅国涌先生很用心地收集了当时的辩护状、判决书还有当时记者所写的法庭报告等资料,令人读来身临其境。

律师的传统,就像我们许多其他美好的东西,渐行渐远,细若游丝。但在寒风中一缕微弱的烛光依然在坚定地燃烧着,纵然被寒风吹动左右摇摆,但终未断绝!

《追寻律师的传统》读后感(四):《追寻律师的传统》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相对于法制社会的当代,律师这份职业越来越为我们世人所关注和敬仰。毕竟,凭借一张三寸不烂之金牙,伶牙俐齿地在公堂对簿是非黑白。很是的威风,也很是的神气。可是,这仅仅只是基于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待这份颇为需要实际能力的职业。那么,我们的律师这份传统,这份职业在中国早期又是如何不断演变并走向成熟的呢?

类似的相关记载并不多见。于我而言,我只是凭借以往的有关旧社会的电视剧集中获知律师的相关讯息。那些人们很多的人都是留洋过国外,并接受过相关西方传统文化之类的洗礼。那么,他们的发展,壮大,逐步形成属于中国自有的律师团队着实令人好奇不已。

在铁葫芦的历史馆中,《追寻律师的传统》一书尤为经典深刻地记录下了那段有关中国律师团队的发展过程。而在这其中的是,我们可以见证到中国好的律师团队所一如既往秉承的优良传统:“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在当时那样的社会动荡局面之下,我们很难想象这些饱读书籍的律师们可以有着如此坚定不移的职业信仰。相信这句宣言不仅是他们在律师身份之下工作的座右铭,这更是不断影响着随后加入律师团队人们的指南正。

在这本书籍中,我们不仅可以跟随着作者的笔触重新追寻中国律师本土的传统。而且我们也可以读到更多的有关律师行业的发展进程。类似于上海本土律师的出现,类似于民初全国性律师组织的形成,类似于相关知名律师的事迹介绍,类似于律师们敢于声张正义,用法律的武器向政府抗击的举动等等。结合着这些内容的相关介绍,书中同样附和入了有关涉及到的判决书,上诉状,答辩状,听审记等等。还原历史真相的同时,更是让我们身临其境般地接触到当年整个历史的真相。在看事件的同时,我们更为之而感叹那些律师前辈们的人生信仰和坚定信念。的确,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他们一如既往的不懈人生宗旨。也正是依靠着如此的信仰,他们至始至终地围绕着法律的正义而决定,并行使着律师的相关职责。在那沧桑的律师行业发展进程中,正是他们如此的道义风骨呈现出了最为令人佩服的从业信仰和追求。

此时此刻,法制在日趋的完善,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热爱法律的人们在前赴后继地投身入律师这个行业。在案件之下,他们是懂法的人群;在案件之中,他们是用法在阐述真理的团队。读一读《追寻律师的传统》现今的律师们或许可以有一种更为深入的启迪。如何行使好律师的特权,如何继承律师们的一贯传统。而我们这些门外汉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我们不仅需要看到他们表面光鲜的那一面。我们更应该探知其背后的过去历史和渊源。,

《追寻律师的传统》读后感(五):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不是学习法学专业的,对律师这个行业也不是很了解,对律师的传统就更加没有什么概念了。不过这丝毫也不会影响我对铁葫芦历史馆新近出版的《追寻律师的传统》这本书的喜爱。

这是一本带着律师标签的真实的民国历史,也是一部承载着律师传统、记录了律师行业的发展历程的专著性作品集。书中以上中下三个篇幅分别介绍了上海本土律师的出现,民初全国性律师组织的形成和中国律师本土的传统,还包含了更多有关律师行业的发展进程的论述,甚至还借助于彼时的判决书,上诉状,答辩状,听审记等历史文献资料和我们都耳熟能详的陈独秀案和七君子案等典型案例之中,律师们如何声张正义,用法律的武器向政府抗争的细节分析,为阅读者还原了历史真实。本书所努力展现的不仅仅是民国以来那些鲜为人知的律师发展史,更有民国大律师秉承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之传统的风采以及典型民国大案等细枝末节的披露和解读。可以说,《追寻律师的传统》囊括了与律师和律师传统有关的所有民国资料文献,它是普通阅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律师行业传统的百年历史和专业律师从业人员夯实职业律师、律师协会、律师制度在中国的萌生以及发展的脉络基础以及拓展阅读的最好选择。

是本土律师的出现令中国逐渐走向民主与法制化的道路,也是本土律师的出现使动荡的时代、动荡的民族依然可以行进在法制进步之中,虽然那些脚步有些艰难、有些踯躅,但是刘崇佑、章士钊、张耀曾、阮性存、吴凯生、吴经熊等一代又一代致力于民族法制事业的从政、从商、以及职业律师人们在法庭内外的不同努力,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民国以来律师制度本土化的曲折进程。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永远都不能够遗忘了,无论今天的我们发展和进步到了一个怎样超越怎样空前的时代,传统始终不能被摒弃,相信一个连传统都没有的行业,就像一棵没有根基的苍天大树,它存在的价值和它的壮美华丽也必定受到怀疑,律师亦然。因而,我希望每一位法律工作者都来读一读这样的著作,看看前辈是怎样“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看一看他们是怎样爱护自己的职业荣誉,坚守职业伦理底线,怎样傲睨强暴、永远肩负社会责任,直面这个时代的罪与罚……值得阅读和值得思考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尽管每个人的阅读目的都各有不同,收益自然也各有不同,但是我相信一个人在历史、案例和传统中浸淫的阅读一定会潜移默化地酝酿出某些思考,然后再去影响他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某些行为取向。

带着历史使命以及社会责任的厚重,铁葫芦历史馆的系列图书总是沉甸甸的让人不由地喜爱,是阅读让生命更多思考,也是思考让阅读更加有所选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