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存在主义世界的幸福经典读后感有感

存在主义世界的幸福经典读后感有感

《存在主义世界的幸福》是一本由(英)德意珍著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存在主义世界的幸福》读后感(一):心理治疗师的哲学书

我的读书口味有些特别,喜欢读深奥的哲学书和心理学专业书,所以,这本书比较符合我的口味。

积极心理学这几年可谓大热。(去年开始我一直关注积极心理学,也正做着一个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小课题。)然而对积极心理学背后的哲学基础却缺少思考。这本书对此提出课质疑。幸福是廉价而诱人的迷幻剂吗?积极心理学只是“科学的”心灵鸡汤吗?

我一直认为做心理学,必须学点哲学,必须对人性的深度和复杂有所认知,否则便会一叶障目,否则便会迷失在心理学研究的细枝末节里,便会掉进心理咨询(治疗)五花八门的技术堆里,其结果是一直想研究人,一直想帮助人,却越来越不知道什么是“人”。

这本书是写给心理治疗师的哲学书,也推荐给做心理学研究的人。

《存在主义世界的幸福》读后感(二):欧陆哲学的贡献:我们如何理解幸福和苦难

作者的一篇文章,值得一看!

“欧陆哲学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忘记幸福不是生活的终极目标?我们又何时才能忘记?我们为何在这个新兴的技术时代锲而不舍地追求幸福?我们何时开始认为生活的艺术可以被简化成积极思维的艺术(一些人似乎将积极思考等同于是良好的生活所必需)?什么样的巨变已经让我们远离那些古人从生活中得到的来之不易的洞见?这反映了当代社会寻求安逸的本性吗(我们让自己麻痹于这样的信念——幸福能够获得并且必须获得)?”欧陆哲学本质上有意地让人心绪不宁,挑战人们安稳的现状。”

——《欧陆哲学的贡献:我们如何理解幸福和苦难》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8248

《存在主义世界的幸福》读后感(三):对“存在——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核心观点的理解

《存在主义世界的幸福》不是一本解释存在主义治疗的理论书籍,也不是一本没有关注过自身心灵世界的普通读者能够完全消化的通俗读物。要给它归类,它更像是作者以同事的身份写个每一位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一封长信。无论你是不是属于存在——人本主义流派的心理咨询师,只要你拥有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好奇,只要你愿意停下脚步思考自己的存在和人生的意义,这本书里的内容都能被你接受。

正如标题题记所讲,它是一本写给心理治疗师的哲学书,去阅读它,你会对你从事的这个职业的动机和对心理治疗本身的意义有一次全新的再认知。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核心在于“存在”二字,存在如何实现并被我们所体会觉察?存在的意义无法用科学给予解释,它需要借助哲学框架被思考、被超越、被认知。

一、不能停下的思考

通常人们的思考是被动的,一个人只会在两种情况下进行思考,要么他遇到了问题想要去思考去解决;要么他闲暇到机体完全放松,只能靠脑筋运转来感受自己的存在。前者更多是一种机械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行动步骤;后者更多的是逻辑抽象思考,如果思考的方向出现偏差回不到与现实的链接中,它可能就成了所谓幻觉。

个人作为主体却处在被动地位总会导致个人出现很多认识问题。在心理治疗中,人们的问题表现在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或者掌握了某种方法而不敢实践;也可以是那种幻觉,或者解释的更广泛一点,是一种对现实的和人类共同价值观的认知偏差。前者还只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和神经质的范畴,后者可能就是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水平了。

即便被诊断患有精神疾病,他们大多也是智力正常,所以也保有完整的认识水平,但他们眼中的世界和他们的价值观却截然不同于大众群体。要去认识他们的世界,作为心理治疗者必须放下自己本身的认识轮,去寻找他们内心的世界,并用哲学的洞察力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只有如此才能与他们在他们的那个世界里与之交流,才能设法将他们带离他们原来的世界,从而回到我们大多数人生活的这个世界。而对于那些能够回来的人,他们又会承受新的压力,即来自那些不了解心理治疗又没有同情心的人们歧视和躲避的眼光。这种“特殊”对待可能把本来被治愈的患者又一次吓唬回他们原来的世界。心理治疗则要求这些回来的人继续面对现实生活这个“新的世界”,并且对自己回到这个“新的世界”不停的进行思考,思考来到这个“新的世界”的意义,这种思考可以帮助他们越来越适应这个“新的世界”。

这种主动思考的能力对于所谓的“正常人”和心理治疗师本身也有着相当大的意义。主动的思考是一种哲学层次上的思考,它思考的是“思考”这个活动本身。我们要思考生活中能够预料到的困难,我们要思考如何战胜生活中必定会存在的创伤。当我们愿意对一切不幸进行思考,首先就说明了我们诚实地面对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宣告了我们的自由,我们不再是被动地位。思考赋予我们新的自由,这种自由又带领我们拓展新的探索,人类的发展得以在这种无尽的探索中发展到了今天。

二、超越对幸福的狭隘追求

人类感觉自己存活于世上,绝不仅仅是为了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幸福,人们首先需要定义何为幸福。幸福不在于那一瞬间的体验,在贯穿人生长河的过程中,人们会无数次感受幸福,人们需要随时发现幸福,感受幸福。相反,能让人们对幸福产生体验的对比来源正是那些所谓的不幸。

有人说和心爱之人永远生活在一起彼此不分离就是最终极的幸福。想象一下,不分离是个什么状态,生活难道只有享乐?当你能想象的享乐都成了应该的事实,那就不能谓之享乐了。“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句话本身是多么脱离现实,如此虚空。你必须做一些事情来填补那无止境的虚空,你能做什么?其实不管做什么你都回到了现实中,你要吃、要喝、要睡、要玩,你需要具体的操作,只要一操作就会面对“解决问题”这个最现实的事情。你说“我不想去思考那些干扰我‘幸福’的事情”,那么,你已经完全脱离了现实,吃喝玩睡都没有了感觉,都成了机械的存在。你脱离了这个现实世界,这与进入死亡状态又有何区别?这就是矛盾所在,要想感受幸福绝不是等待他人为你带来某种生活,而需要你首先去认识自己的生活,去认识自己的生活中那些发生过的事情所存在的意义,不管它是美好的体验还是痛苦的回忆。

无疑,艺术家和文学家为我们描绘了可能的幸福或美好状态,但在这之前,他们见证了人类的种种痛苦和不幸。而正是这些不幸构成了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创作就是为了对抗这些不幸,这也是人类最伟大的力量之一。虽然它本身不能解决这些不幸,但是它描绘出了这种不幸,让我们对于焦虑、恐惧、空虚等这些可怕的体验有了形象化的认识。我们也许还没有找到一个通用的摆脱这些不幸的方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无法创作出什么形式上的作品流传于世,但我们可以像艺术家和文学家那样去试着领悟它们。

三、能量没有正负,所谓正负是对生活的认识

“正能量”这个新的词汇只适合对心理健康还不甚了解的国民大众,在心理学家和从事心理治疗的工作者这里,“正”的体验和情绪来源不是“能量”,而是“认知”或者说“觉察”,解释通俗一点是指“正确的认识”或“正确的觉察”。如果非要牵扯到能量的正负,其实“负能量”比“正能量”更具创造力并且比“正能量”更能打动人心。举个简单的例子,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潮或艺术成就均来自人类被压迫的最残酷的时期——古希腊战争时期创造的希腊神话、犹太民族的《旧约》、古代中国的宋词元曲(唐诗还未到达巅峰)、欧洲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俄国沙皇时期文学、美国南北战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回到“认识”这个话题。我们首先要置身于自我之外,而不是藏匿于自我之中,我们才能对自我认知有更深的觉察。当面临危机,我们可以栖息于一个安全的港湾,当风暴过后,我们需要发现新的生存方式去应对下次危机。于是,你必须对危机有重新的认识。能够发现自己的危机和骚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一次自我觉察。有些危机不过是你感受到了威胁,产生这些危机的客观事件比如风暴是本身存在的,它是大自然存在的现象,它不存在于你的自我中,你是无法控制的,你要做的是这么一个过程:接受——修复——自我调整——继续生活。当你完成了这个认知过程,你的能量就用在了发展上;当你一开始就不去接受,你自然就会将能量用在毁灭上。所以,能量是没有正负的,它本身就隐藏在你强大的精神中,关键是你如何掌控并运用它。

四、哲学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科学范畴内能够解释的现象有限,哪怕科学已经发现像多巴胺这种物质,但多巴胺怎样产生,如何促进和抑制其分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为什么人脑中会有多巴胺这种物质产生?当科学还无法解释这些疑难问题时,哲学却为我们提供了精神方面的投注,我们将不能解释的现象和我们的部分愿望化作图腾,使之便于被人类还不够发达的思维所理解,所以我们的民族文化和神话故事才得以呈现并保存至今。哲学必定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承担起解释这一部分不被科学所涵盖的疑问。

心理治疗在人们看来的最直接目的是帮助人们摆脱烦恼,积极生活,享受自由和幸福。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充满欢笑、成功、团聚,但这并不意味着哭泣、失败、分离就应该被回避或消灭。从哭泣、失败、分离中走出,我们才感受到了我们是活着的感觉,并在不断成长。

心理治疗不止是要治愈一个人,它更应该教会人们学会主动思考、扩展意识层面,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而不是在遇到困难时将希望全部投注别人的帮助上;而从更长远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心理治疗还要肩负起实现人类认识自己的终极目标,也许这个目标只能无限接近而不可完成,但这条路如同任何科学研究一样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心理治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拥有哲学的意识让心理治疗师学会在帮助来访者的同时去思考除来访者以外的自己和他人,并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进行探索。每个心理治疗师在解决自己的某个个案的过程中都要学会反思和挖掘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解决一个手头的个案不过是完成了万里长征的一小步,要相信,人类精神世界的源泉永不枯竭,我们可以一直挖下去,挖出人类更深邃的情感世界。

《存在主义世界的幸福》读后感(四):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看工作价值观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其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深刻指出,“负责任乃人类存在之本质”;英国心理学家Emmy van Deurzen同样指出,“人要为自己负责”。负责可以说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个体唯有对自身工作、生活负责,才能实现成长、作出贡献、活出意义。存在主义同样认为,人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不同,人们形成的世界观也不相同;虽然有时候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和荆棘,但个体仍有创造生命意义和生活秩序的能力。而生命之意义正扎根于个体主动迎接并战胜工作、生活挑战的每时每刻。

一般来说,影响个体生活、工作的包括现实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及价值观世界等四个维度。现实世界即是明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禀赋、气质特点、心智模式、工作能力、专业特长、学习潜力等;社交世界即个体与他人互动交往的方式,个体融入组织、服务团队的方式方法等;心理世界包括自我评价、自我认同感、自我归属感、自我期许等,而价值观世界则包括了个体所信奉的工作价值观、生活哲学、理想信念、人生准则等深刻影响个体外在行动的诸多内在假设,这四个维度构成了影响或阻碍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

明确认识个体的自我现实世界

个体现实世界包括个体的性格、气质、禀赋、心智模式、思考方式、工作能力、专业素养等现实状况。我们要充分意识到,性格、气质、禀赋等先天形成的情绪及气质特点等会对工作、生活产生深刻影响,但同时又很难改变。比如有些人性情急躁、有些人情绪易低落等,每个人可能都有自身不太喜欢的一些性格、情绪特点,并且这些性格、情绪特点会不断给个体生活造成困扰。此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觉察力,仔细观察和充分觉察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情绪变化,学会与情绪、气质拉来距离。如果你对自身某些性格及情绪特点不满,就不要在第一时间响应情绪及按照此种性格特点做出行动,而是加入理性思考之后再行动,如此,行动的结果可能会更加令人满意。

一方面我们的性格禀赋、情绪特点难以改变,但同时我们的心智模式、工作能力、专业素养等现实状况却可以随着我们的决心和努力得到提升。只要个体立足岗位以敬业、乐业、专业的精神去努力工作、专注付出,一天天积累,我们就会逐渐成长为有着深厚专业素养的专精人士。即使当前我们的业务能力较弱、专业技能欠缺,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我们的工作能力,并不代表着我们未来的工作潜力;此刻我们可能解决不了工作方面的大问题,但并不代表未来我们还是解决不了;只要脚踏实地、敬业专注,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长为某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在每天敬业专注克服各种工作困难、迎接工作挑战的过程中,我们的浮躁灵魂得到了磨砺、我们的软弱性格得到了锤炼,我们的焦躁情绪也会逐渐变得平静,正如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所言,努力工作是磨练灵魂、提升心志的良方。同时通过努力勤奋工作、不断提升工作素养,我们也能有效辨识并改正自我落后低效、呆板固化的心智模式、思维方式等,形成立足现实、动态变化调整的心智模式与科学思考方式。

总之,个体要充分认识到自我现实世界中的局限、机会和自由,接纳那些短时间无法改变的个体的性格、气质禀赋等;同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那些能改变的方面,比如敬业务实不断付出努力、专注提升工作能力和专精工作素养,优化提升心智模式等;长年累月坚持心血付出,不但能做出巨大工作成绩,也能潜移默化改变和塑造个体性格、气质等自我现实世界的其他方面。

接纳并融入外部社交世界

社会性是人的最大属性,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与他人互动,都需要通过社会交往与合作来满足自身的物质生存需求和组织归属感。而企业组织刚好为个体提供了这个机会和岗位平台,同时创造了能够凝聚无数小我力量、聚焦“大我”实现的组织愿景。

要融入企业组织,以小我力量贡献助力团队目标及组织愿景实现,我们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专业能力、技能素养等优势,同时尽量避免自我负面性格、情绪等对团队及组织的伤害。在企业组织中,我们要明确自身职业人的定位,要清晰认识和接受组织对个体的岗位要求、职业定位和组织文化期望,严格按照组织分工及任务配合去履行职责。在工作中立足岗位大胆发挥、主动积极,当其他团队成员需要帮助时,也能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信息等支持帮助。在融入团队、合作互助共同完成组织任务过程中,我们要以同理心来充分考虑其他团队同事及上级的处境,即多尝试站在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开展工作配合,此举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情绪激化、相互抱怨等工作冲突,最大化营造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同时积极倾听和虚心接受团队同事及领导的工作反馈,以便及时对个人工作进行修正和完善。

每个人在团队工作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自我服务偏见”等心理习惯影响,即会下意识地从维护自尊及有利于自我利益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环境及事件。我们要充分识别这个“心理陷阱”,不以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为唯一评判标准,而也能充分意识到他人也有自认为正确的立场和态度;并以团队共赢、组织发展为前提共同协调考虑不同立场、观点及态度。在此过程中,我们可能无法接受他人立场及态度,但最重要的是以同理心给予理解并以专业精神干好自身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团队贡献自身最大价值。

探索个体自我心理世界

个体心理世界包括自我评价、自我认同感、归属感、自我期许等,自我心理世界是外部世界的内化和反馈,而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也深受自我心理世界的影响和制约。当个体工作顺利、团队合作融洽、取得的工作成绩能够得到上级及组织认可时,个体对工作的自我认同感及对团队和组织的归属感相对就较为强烈,个体在工作方面也会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员工;在此基础上,个体会对工作形成较高的自我期许,并通过不懈努力做出工作贡献,不断接近和实现个体对工作、对职业成长的自我期许。同理,当个体对工作有着较高的自我认同感、对团队和组织有着较为强烈的归属感,对职业成长有着较高自我期许时,也会促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自愿主动投入心血和智慧,不断取得工作成绩,获得领导及组织认可,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个体的自我认同感、组织归属感及职业自我期许。

但当个体刚踏入岗位工作不久、尚未建立对工作和组织的自我认同与归属,尚未清晰意识到对职业发展的自我期许,或者说个体对工作的自我期许尚待现实考验。在个体接下来的工作履职中,可能会导致失误、挫败甚至面临较大工作困境,甚至遭到上级领导责备,此时个体对工作的自我认同度、对组织的归属感可能会减弱;同时初步建立起来的较高的工作自我期许,可能就会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进行适度下调。总之个体内在心理世界一方面是现实世界的折射,另一方面其心理世界又会在与现实世界互动中得到不断纠正、引导和塑造。

塑造和引导个体价值观世界

个体现实世界、人际世界塑造、影响和制约着其心理世界,个体独特的现实体验和心理经验又逐渐形成和孕育着个体内在价值观世界。个体价值观世界包括了个体所信奉的工作价值观、生活观、人生准则、理想信念等内在假设观念,这些观念会成为指导个体工作、生活的根本指针,决定着个体在其他维度的行为模式,但个体并非都能够清晰意识到自己的内在价值观念。比如一位踏实勤奋的员工,当某一天因偶然因素没有投入精力工作时,其内心的愧疚感与焦虑感就会督促他在第二天更加努力工作付出;也许他并未清晰意识到自身敬业务实的价值观,但毫无疑问这种价值观一直在强有力地指导和塑造着他的日常工作表现。由于个体性格禀赋、教育环境、成长经历、工作经验等方面差异,会形成具有自我鲜明特点的内在价值观体系。个体价值观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我验证性,它指导着个体日常生活、工作行为,日常行为又不断证明和强化着其所信奉的价值观念。不管是何种价值观,都必须在与现实互动中不断检验其正确和有效性;换句话说,越是与现实充分互动,越是能够立足客观现实、有助于个体活在当下的价值观越具有生命力和有效性,越会成为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力支撑。比如相信人应当对自我人生负起根本责任的价值观,就比抱怨环境和他人、时时自命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价值观更有利于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作为企业组织之个体来说,要立足岗位做出价值贡献、实现人生梦想,就要充分认识自我现实世界、人际世界、心理世界和价值观世界等四个维度对个体日常工作的影响和制约。认识和接纳自身性格、气质等局限性,充分发挥和提升专业技能等优势特长,通过积极融入团队、和谐互助助推组织愿景实现来做出价值贡献;同时通过积极倾听和接纳他人反馈来优化提升工作成效、改善自我性格缺陷等。通过负责担当、敬业务实的现实体验和心理经验不断丰富、调节和完善自我心理世界,使个体心理世界能够客观而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再以立足客观现实的自我认同、归属及自我期许等心理世界为基础,修正完善个体内在价值观世界,主动把小我梦想融入“大我” 组织愿景实现中,逐步认知、认同和内化组织价值观。如此,我们才能在不断追寻“大我”梦想实现过程中自然而然实现小我梦想、丰富小我的人生价值与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英)Emmy van Deurzen.存在主义世界的幸福[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美)丹尼尔·戈尔曼.影响你一生的工作情商[M].中信出版社,2013.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