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纸牌老千读后感精选

纸牌老千读后感精选

《纸牌老千》是一本由(爱尔兰)威廉·特雷弗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25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纸牌老千》读后感(一):白开水里的惊涛骇浪

威廉特雷弗翻译了的小说应该都读了,从第一次接触的《雨后》到这本《纸牌老千》,总是想写篇关于他的推荐文,却总是提笔作罢:以自己的能力,如何能写出他的伟大呢?

很早前看是枝裕和的电影,并不是死忠粉那种,也只是看了他的几部。曾经和超级喜欢是枝裕和的朋友聊起来他的电影,我说,就好像一杯白开水,甚至有些沉闷,却没法像别的那种电影一般打着瞌睡跳着看完,他的电影,你必须全神贯注——往往因为剧中人物的一个眼神,一句话,在这杯水里掀起惊涛骇浪,而读者不仔细,往往就那么错过了。

这句话同样也可以用来形容威廉特雷弗的书。故事就是个简单的故事,有冲突,不过冲突不在于外界,而在于人的心里。时间,人物被刻意的模糊,故事里的时间明明还在流动着,却好像被凝固了。如果粗略的去读,就是一杯白开水,一口灌下什么味道都没有,甚至因这文字编织的迷宫晕头转向。然而那些惊涛骇浪,就在那平淡的字里行间里。

当丈夫坦白自己爱上了别人时,“难道她没有为他好好地做饭做菜么?”妻子只有如此卑微弱小又无力的反抗,“难道她没有给他营养丰富的吃食么?“ 我却从未见过有如此令人动容的话语。好像《比海更深》中,妈妈那句“我这辈子,从来都没有比海更深得爱过一个人……“那般无奈的感慨。

顺便,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能够出版特雷弗老爷爷的作品全集呀……

《纸牌老千》读后感(二):怎样的“契诃夫”?

威廉•特雷弗,“爱尔兰的契诃夫”、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大热门,而国内多年来竟没有他的作品译本。所以,在那本预计200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其长篇小说《露西•高特的故事》不断难产之后,选入浙江文艺出版社“经典印象”系列中的短篇集《纸牌老千》的面世,应该是2012年中国翻译出版界的一件大事。该书是威廉•特雷弗的第十二本短篇小说集,出版于2007年,被选为当年《纽约时报》百大好书;其时,作者已年届80高龄。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短篇小说的读者日渐萎缩,所受重视程度也相应降低;甚至诗歌和戏剧都比之状况要好些,这从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近几年偶有诗人和戏剧家可见一斑。其实这几种文学类型在今天,都受到通俗文化和商业机制的极大冲击和制约;作为短篇小说消费和具有优良写作传统大国的美国,表现至为明显,但仍有《纽约客》等杂志一直在刊出高品质的短篇小说。来自爱尔兰的威廉•特雷弗即是有史以来在该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最多的作家。

手头这本《纸牌老千》,咋一读起来,并无太多契诃夫的“人道、温厚和讽刺”的感觉。其笔意下的冷酷甚至“越界”向残酷的靠近,会对读者造成某种不可磨灭的心灵激荡。第一篇《裁缝的孩子》,尤其如此。一个爱尔兰年轻人开车意外撞死了一个小孩,那是一个落魄以极的女裁缝的孩子。在黑夜里女裁缝目睹了车祸,但她没有去告发,而是独自转移了孩子的尸体,造成非车祸致死的假象。她哀怨而又执着地出现在年轻人的生活里,希望“得到”后者以改变自己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沦落不堪的境地。年轻人持续不断地受到良心的谴责,他知道自己有一天会走向那个女人。这是一个看过后,让人触目惊心的故事,让人想到欧里庇得斯的悲剧《美狄亚》。只是美狄亚是不惜杀子报复丈夫的惊世骇俗的反抗者,而女裁缝却是放弃为孩子报仇向艰难生活“投降”的孤苦者。小说虽短,却有着太多的言外悲辛和未尽之意。如果说,经典悲剧使人的心灵受到震撼,无所平静而又有所超拔,从而产生某种崇高感,那么对这篇《裁缝的孩子》,无论从人性还是社会性的角度来审视,都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少人对好的短篇小说的理解是,要有一个完整而又吸引人的情节,结尾要有力,所谓的“寸铁杀人”。但这篇小说,无论怎么看,叙述语调上都在消除上述印象。它的行文是平淡和节制的,不动声色间,悲剧产生了,坐实了;又似乎在非悲非喜间,小说结束了,一如生活,无论喜怒,都如流水般在继续。这是一篇让人懊恼的小说,但从文学建构上来说,它是一件精绝的艺术品。然而,它并不是以所谓的超道德或“无道德”来作为创作标准,而是把对人类的同情深深地隐藏了起来。从这一点上来说,它是“契诃夫”式的,只不过那是最为精深的人类心灵写作者的共通品质。著名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评论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的时候,使用的是词语是“单纯”、“超然”和“向善”。威廉•特雷弗在如此惨痛的《裁缝的孩子》中,达到的竟也是这样的境界。

跟《裁缝的孩子》类似的有《爱尔兰男人》。一个乘船、搭车、露宿野外,长途跋涉而来的穷困潦倒爱尔兰男人,只是为了去往故乡,施以“小小”的卑鄙伎俩讹诈一个旧日熟识的神父,以换得几个小钱。人生悲困至此,可他还得活着——依靠此类看似无望而又低劣的“手段”。这里,没有神圣性,没有理想化,亦没有什么浪漫可言,有的只是卑微、琐碎和无意义。他,已经对这样的生活安之若素。小说结尾写道:“他将不急着赶路。无论他用什么速度走,他所属于的那些街道总是在那里。” 威廉•特雷弗冷静的叙述抹去了主人公的猥琐,让人对之心生不忍。这不是廉价的对穷苦人的同情,而是揭示了某些隐秘而又稳定地存在于人性中的危机。

某些道德困境下的彷徨和精神救赎,亦是威廉•特雷弗在这部小说集里进行考量的内容。比如《虚张声势》和《感应性精神病》。前者是一个目睹其男友及朋友意外杀死一个男青年的女孩子,在内心里对事故的反映由推脱到追悔以至于默默承受那份自责的演变过程;后者描写了一个儿时由于好奇和残忍“谋杀”了一条老狗的男人,自我放逐过着隐姓埋名不为人知的生活的故事。显然,这里有着明显的道德取向和价值暗示:人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错”,承受它,不逃避,才可得救。《信仰》一篇里,姐弟俩终身未婚,表面上看是献身于教会,其实不如说是遵循某种内心的准则。这几篇都涉及了“苦痛的”个体责任和自我解脱,只是,不那么具有“说教”味的写法,让人觉得那些选择看似非同寻常其实又再自然不过地就发生了。

无悲亦无喜的冷酷和超然,也体现在小说集里大部分篇目的叙述手法上:多角度、多时间和多视点的穿插,使得客体事物的琐碎、主体思维的跳宕交杂驳陈在一起;尽管总体来说,不是那么令人费解和实验性强烈(短篇小说的篇幅也不允许),但也造成了某种阅读的困难。但正是这种芜杂和面目不清,较好地消解了读者既定设置的一部分价值推导和意义判断。有读者反映翻译得不够精当,“没有把译文整理好的感觉”。译者邹海仑,翻译过亨利•詹姆斯的《黛西•米勒》和库切的不少作品,还主编过人民文学出版社的《20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编年•英国卷》,译文上不会有太大问题。针对一个个在文本上费些思量的故事,你只有用心体会、潜入到内层里去,才可理解:或悲伤的背叛(《房间》),或深切的眷恋(《纸牌老千》),或不同身份的僭越和交融(《孩子们》),或几十年的迷惘情仇(《老相好》)......再返回到表面上来,你就会认识到威廉•特雷弗选取的写作技巧和形式运用是如此的高超。

不过,也或许这本《纸牌老千》是作者最晚近的作品,已至化境?因为此前其漫长创作生涯中的那么多作品,到目前还无缘读到,不好妄断。听说近两年推介经典短篇文学颇有声势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短经典”系列第三辑,即将推出威廉•特雷弗的《雨后》,这是个好消息。另外他的《短篇精选集》名列2010年《纽约时报》十大好书五本虚构类作品之中,这个如能翻译出版,才是较为全面领略大师风采的不二选择。这么说,也不确切,因为威廉•特雷弗自称是一个“爱写长篇的短篇小说家”,他获奖的作品大部分是长篇小说。

《纸牌老千》读后感(三):共有型妄念

关于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我没有读完村上和莫言的每一本小说,所以我无法得出什么有力的结论,因为即使写出震古烁今的《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也能写出《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样一团糟的作品,所以尽管村上的《1Q84》和莫言的《生死疲劳》都失控得一塌糊涂,但是说不定他们能靠其他的作品拿奖,比如《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又比如莫言还有很多我没有看过的作品。好了,言归正传,我其实今天想说的是另一位热门威廉•特雷弗,我迄今为止就读过他的三个短篇,孩子,一个午后,共有型妄念。而且我还不知道是不是我评论的这本书里面的,不过一个作者的短篇小说,不管怎么千变万化,他的水平总是差不多的,希望我的评论能对大家是否购买这本书有一定帮助——当然如果他获奖了,我估计有什么样的评论都阻止不了大家装逼的心。

孩子

孩子的开头叙述了一场没有痛苦的葬礼,丈夫和女儿一起埋葬一位母亲——久病不治,井然有序的死去。整个葬礼叙述平静,略带一点尴尬,叙述平静应该算是威廉•特雷弗一个显著的优点,他只负责叙述,不带任何情绪,所有的情绪都是故事本身生成,而第一段的尴尬等于是故事的一个倾斜点,一个基调,隐约的将全文的状态呈现出来。

第二段的开头进入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特丽萨,特雷弗的转场总是突然让人习惯流畅阅读的人感到生硬,他不像毛姆的转场那样如同电影调度一般流畅,而是好像生生的切换到了另一个镜头,我不知道这种转场是不是一种特殊的效果,我只能说这是他写作的特点之一。当然这个转场是处在葬礼之中,如果你继续看下去,你会发现通过葬礼的进行,这种生硬的转场会被逐渐的缝合起来,并且消除生硬。基本上特丽萨的出场占据了和葬礼一样的篇幅,当中她和丧妻的丈夫没有任何实质交集,简单的交代了一下双方家庭的关系,但是特丽萨的内心已经在以己度人,同情这位丈夫。所以下一段他们自然而然的走在了一起,那个丧偶的丈夫向特丽萨求婚了。这时如果你再回头来看,发现这段描述特丽萨的段落一点都不多余,即便是她和一堆陌生夫妇有意无意的对话,就好像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整个葬礼的做作和特丽萨的位置处境,全部交待清楚了。

这是一种令人震惊的精确。

接下来的叙述是一个先扬后抑的手段,这里到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快速的讲述了他们从相爱到结婚会遇到什么困难,这些困难又如何迎刃而解的,中间反复提到的孩子的问题,由于双方孩子的关系都很好,甚至连未来读书的规划都规划好了,仿佛一切都无比顺利,我曾经恶意的猜测,这么大的信息量,放许多作家手上都会变成一个长篇小说了,但是作者努力的压缩是有原因的,因为主角还没有登场,许多人就是败在琐碎上,琐碎决定了你结构的混乱,决定了你文章从一开始便要面临失控,写作的快感往往会将故事带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如果文章可以测量的话,那个丧母的康妮将会在黄金分割点成为主角,在整个故事从她身上开始生长时,作者了一小段关于丈夫和特丽萨共同经营农场的描述,显然这个农场是这个家庭的基础,也是这个家庭的隐喻,但是作者描述道“她把强生蓝割去,担心它疯长,却不知道让克什米尔紫长得稍微长一点,否则要把老鹳草茁壮的根分开也是个活。身后一本手册在指导她做这一切。”这里对比上一段结尾的描述“罗伯特(即那个丈夫)为特丽萨幸福,因为聚会上环绕着他的,没有非难的迹象,有的只是满意的微笑”,这个故事开始倾斜了,又如同我说第一段时提到的尴尬,这个故事显然要往一段曲折的路径上走去。

曲折的爆发点就在康妮身上,康妮从突然拒绝了特丽萨的女儿也是她以前的好朋友的一个很平常的提议后,整个状态就发生了变化,故事从这时开始真正的产生了。她在葬礼的时候将母亲给他的丝巾和戒指丢进了坟墓,甚至并未流露太多的悲伤,然而当一切即将被一个熟悉但不是自己真正的母亲替代时,她开始抵触这种改变,这种抵触在接下来的叙述中越演越烈,直到最后他们都知道这是没有解决方法的,只能任由它发生。关于后面的叙述我没有太多好讲的,作者一如既往的冷静,充分的利用了家具书籍影子等等隐喻,我只能说的是,由康妮带出的这段故事和叙述是全文中最精彩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结尾。他的结尾就好像长篇小说的结尾一样,用一段仿佛和整个故事间隔开来的的结尾来平复情绪和收拾故事,而且最后一段往往是某个人对发生的一切的总结似的含糊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你不得不把这个故事再读一遍。

其实本来想一一点评三篇小说,但写到这里我发现没有必要了。一个午后是一个普通的故事,换一个作家来写也能写到这种效果,也许风格不如他平静,环境和内心的结合不如他精确。而共有型妄念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但是它里面反复的穿插叙述让人闹心,我连续看了三遍,还用一直脚指甲把另一只脚指磨破了,我还是不能完全消化这篇故事。

不过说到共有型妄念,估计每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基本上就是文艺青年们的共有型妄念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