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的读后感大全

《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的读后感大全

《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是一本由董向荣 王晓玲 李永春 著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读后感(一):吐槽下这类书的名字

最早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人》(丑陋的中国人)

现在又有了《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人》

估计不久还会有:

《曰本人心目中的中国人》

《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人》

《墨西哥人心目中的中国人》

《澳大利亚人心目中的中国人》

国人貌似过于在乎国家形象了吧

谁敢写个《中国人心目中的韩国人》

估计写了也会招来骂声一片

“不管怎么额说人家有XXX”,“人家XXX比我们好”

唉~~

“圆明园烧毁的不只是一座皇家园林,更是国人的自尊;重建北平的圆明园十几年,重建心中圆明园可能要千百年。”(这段话貌似是国父说的,这也是圆明园至今没有重建的原因之一)

《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读后感(二):形象问题与面子问题

一个国家,正如一个人一样,尤其是中国人,十分看重形象问题,因为这关乎面子问题。恰好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好形象还是要靠自己创造,也是要靠自己维护的。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所谓塑造形象,就是靠自己去做,做得好,就会有一个好形象。其实,对自己的形象,不必刻意去塑造,对自己要自信,至于别人怎么看,那是他们的事情。再说,对别人的认知,也不必刻意去改变,非要人家说好话。所谓维护形象,就是坚持做下去,不去损害它“。这本书的作者们及相关人员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焦点集团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做了田野研究。该书从韩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中国相关报道的概况、《东亚日报》上的中国形象、《东亚日报》上的中韩关系、教科书上的中国形象、教科书中涉华内容概况、教科书展示的中国形象、教科书中的中韩关系、教科书上的中韩争端、中国崛起与中韩关系、中国形象成因分析、专家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概况、解读中国朝鲜半岛政策目标、韩美同盟与驻韩美军问题、中韩关系中的敏感问题以及中国形象与中韩关系等具体方面展现了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发展中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不喜欢的、难以信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他们大多数人眼里,我们国家仅仅就是一个”大国“,而不是一个”上国“。而许多时候,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国家形象却估计过高,自认为很不错,理所当然地认为别的国家对我们国家的评价也相去不远,但是有时候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这不仅仅是国家形象的问题,许多时候我们个体的个人形象也是这样。那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自信但不要自负。勇敢地维护好自己的形象,大步走,留下脚印任人评说吧。因为只有愚者才会频频回首,倾听来自各色人等不同的评议,而终于忘记了该怎么迈步。面子问题固然重要,但维护好形象也十分重要。有的时候,我们却因面子问题忽略了我们本该重视的形象问题。所以在此谨奉劝我们将形象问题看重些。

《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读后感(三):他人的眼睛

上世纪80年代,一本《丑陋的中国人》轰动坊间,其实用今天的眼光看看,柏杨的思想更多在踵武前人,殊乏新意,写作也基本是口号式,多浮躁而少踏实,但在一个刚刚开放的时代中,我们迫切想了解自己,没有镜子,哪怕是一滴露珠也行,哪怕是一池并不清澈的湖水也行。

从那本书中,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也有幽暗的一面,知道我们身上还背负着“国民性”的枷锁,知道我们与现代性之间有着很大的鸿沟。

30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能用平常心来讨论《丑陋的中国人》,它确实很犀利,但过于粗鄙,它描绘的并不是真实的中国人的形象。

但,要了解自己,注定是困难的,因为人性中存在着固有的缺陷,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夸大自己、贬低别人,我们经常会找别人说我们好的话去听,以满足自尊心。于是,我们往往被心理的幻觉所包围,并最终付出代价。

人的自我评价与镜像经常截然相反,个体如此,国家也如此,不仅中国面临这样的困扰,世界上所有大国都面临同样的困扰,美国也很奇怪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它霸道,俄罗斯也很奇怪为什么大家会高谈它的“威胁”,今天,高速发展的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扰。

有一首《面对西方,我们做什么都不对》的诗曾风行网上,集中地反映了国人当下的惶惑,我们因此而抱怨,认为别人是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这固然是事实,可我们为什么不能帮着别人摘去“有色眼镜”呢?为

中国在高速发展中,每一次超车,都是对原有秩序的改变,这不能不引起别人的心理失衡,可问题是,有多少中国人发现这是一个问题呢?我们在呼啸而过时,是否想过他人的感受?

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先前阔”,以为世界各国都对我们的历史垂涎三尺,我们毫不掩饰大国情结,很少想过小国的尴尬,我们喜欢谈论力量、速度、制造,却没注意听众的感受,我们太喜欢的炫富,忽略了人家鄙夷的目光……

在中国人的眼中,曾经没有世界,只有自己,因为我们与世界距离遥远,可今天中国与世界彼此交融,学会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是一个文明成熟的标志,对此,我们还需付出太多太多努力。

如果说《丑陋的中国人》是一面镜子的话,那么它实在是太模糊了,今天我们需要更清晰的一面镜子,本书堪称典范。

本书以韩国人为镜鉴,深入解读了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与中国绝大多数受访者正面评价韩国相反,许多韩国人对中国给出了负面评价,虽然中国古代文明依然令韩国人陶醉,但他们却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解读历史。

他人的眼睛是最好的清醒剂,是最清澈的镜子,作为学术著作,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深度思考的空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