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媒介·权力·性别: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与性别平等读后感锦集

媒介·权力·性别: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与性别平等读后感锦集

《媒介·权力·性别: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与性别平等》是一本由王蕾著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8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媒介·权力·性别: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与性别平等》读后感(一):读后感

这个时代女性比任何一个时代,都对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妇女解放的核心也是谋求权利和认识自己。为什么简中互联网的女权很激进?大概是因为妇女从未真正解放过自己。妇女的权利是人民解放成果,用李银河老师的话说“是一种施舍”。是劳动力不足时开闸,盈余时退下的巨大蓄水池。因为从一开始号召妇女走入社会时,从未号召过男性回归家庭,在制定者默认下妇女开始拿起了双重身份。后来制度变革,市场上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了。不过三十年把市场还给男性,妇女回归家庭的口号开始大行其道。妇女也因为苦于双重身份的压力,很愿意回归家庭,女强人甚至成为贬义词,以及一直到现在。妇女一直在接受外部世界所给的定义,直到近十来年。一方面因为一孩政策大部分家庭能将女孩像男孩一样培养,而另一方面就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女权意识在新时代在不同女性中间开始了不同程度的觉醒。

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现在互联网上的女权如此激进?虽然目前激进的微博派(田园女权)很多诉求我不认同,但这就是解放的必经阶段,因为权利是要争取来的。只能说在这个不算太好的时代,能保持一份思考是谁都没有坏处。

《媒介·权力·性别: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与性别平等》读后感(二):不看也罢

媒介·权力·性别: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与性别平等

据说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出版成书,如果是论文的话,可能是不错的,甚至可以说是内容数据详实。作为书来看就没什么意思,罗列了一大堆现象和数据,引用了不同派别的人的说法,铺垫了很多,就是没看着结论,最后也没看到作者自己的想法是什么,有些地方也是车轱辘话颠来倒去地说,没有什么新知,没必要看。

内容简介里写着:性别平等需多维度的衡量,就业、受教育、权利、机会和社会地位提高是一种表层的平等;男女两性在人格、尊严、价值上的平等才是深层的平等。

这就很唯心主义了,没有就业,教育,权利,机会和社会地位的支撑,何来人格,尊严和价值上的支棱。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者把二者割裂开来,只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忽视平等的根基,犹如空中楼阁,无根之水。

作者还对研究对象《中国妇女》杂志的封面人物外貌进行普通和漂亮的统计,审美是主观的东西,普通是什么样的标准,漂亮是什么样的标准,作者完全没交代,直接甩出表格。而且从建国时一穷二白大家都投身建设到现在物质丰富大家有更多时间和余裕来捯饬自己,这个差别非常显而易见,还需要专门来写书列数据来讲这个事?意义不大。

《媒介·权力·性别: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与性别平等》读后感(三):先有结论,后找例证的作品

看这本书三个最大的感受,一是很喜欢复读,颇有本科论文之风;二是数据详实,不过是结论带着数据走的;三是反对一切,没有结论。

先说第二个问题,首先声明,我不否认作者的观点,仅作为严肃社科内容的论证探讨。毕竟我是被书名里的“媒介”和“女性”吸引来读的,但通读后却发现,所谓媒介内容分析,仅仅是作者为自己的认识寻找支撑的过程。

当《中国妇女》的媒介内容无法证明作者的想法时,则媒介分析就可以抛开不要,单独论述社会变迁与女性意识云云。甚至一些观点,根本无法从媒介分析中得出,譬如说:

这段文字是跟在探讨《中国妇女》封面女郎越来越好看的内容后的(再次声明,我不否认结论),《中国妇女》的主要受众是妇女,封面设计的考量是根据女性诉求呢?还是男性诉求呢?这些封面上的女性是被女性“观看”呢?还是被男性“观看”呢?

还有一个政治不正确的点,作者量化“漂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这个就不展开说了。

回到第一个问题,复读,作者的分析内容大多以各种调换语序、改变主语的方式说上三五遍,问题严重,不过可读性影响不大,因为可以跳读。

第三个问题,没结论。我看到作者反对同一性,同时又反对差异性,结果就是什么都反对,没有核心的解决路径,我觉得,这也是女性主义在后现代的一个重要课题,没有结论也倒不是不可以原谅。

总的来说,对想了解女性媒介角色变迁的读者,和想要了解女性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读者,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但如果想以媒介角度审视这个问题,最好还是别看了。

《媒介·权力·性别: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与性别平等》读后感(四):一些不足和优点

详实地讨论和回顾现代中国的性别问题的书籍不算多。所以读了这本书。

具有学术研究的体系性,但作为一个读者,觉得有两个主要的问题:1、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基本只做了统计分析。作为工科学生,对于基于数据的性别问题研究抱有比较大的期待。这本书尚未达到期待。2、观点不算新,分析不到位。许多观点并非由研究材料生发,而有太多演绎。似乎是引了很多别人的观点,但又没有他们那样体系化的论述和分析。显得多而杂。因为读过不少相关书籍,所以在这里再读一遍这些,并不感到满足。

尽管有以上两个主要问题,这种基于文本材料、采用数据分析方法、系统梳理现代中国的性别意识的学术作品还是值得一读的。我们可以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性别意识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媒介塑造的女性形象从“男性化的”变到“女人味的”再到“多元化的”。入门者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很多并非广泛传播的探索和概念。

例如:

女性被当作国家的“劳动力蓄水池”。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劳动力严重不足时,女性被鼓励大量进入传统的男性领域,“女拖拉机手”“铁娘子”被广泛宣传。当社会面临就业难问题时,却时常有女性回家的呼吁。

在社会生活中以同一尺度、同一标准来“平等”地、“公平”地要求男性和女性。这种以“中立”“客观”面貌出现的标准和尺度,往往是不平等的。因为:第一,在男性中心的社会条件下,社会的标准、尺度、规则往往是男性视角、男性标准的,是男性文化的反映;第二,男性视角出发的标准、尺度,往往忽略了妇女独特的权利和要求。男性化标准实质上是“男女平等”大旗掩盖下的性别歧视,是“男尊女卑”“男优女劣”性别等级的一种再生形式,它喻示着男性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男性所代表的一切在价值上高于女性的一切。

中国这种通过政治性社会运动实现的“妇女解放”从来被视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始终处于父权国家的视野之中,处于无所不在的国家政策控制之下,国家民族意识远在个人意识、女性主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之上,由此造成了女性主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淡薄。也就是说,中国妇女由于未曾经过自下而上的女权主义大潮的冲击,缺乏女性自醒的思想历程。虽然“解放”意味着被赋予权利,然而拥有权利并不意味着使用权利。中国妇女解放实际上“它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性的恩赐”。这就造成了一种后果:权利无意识,或者是被放弃的权利。她们虽享有西方妇女梦寐以求却难以求得的社会权利,但缺乏女性主体自主自立的觉悟和勇气——她们以为她们在被社会认同和自觉同化于社会的过程中解放了,但“解放了的”切身体验却不尽然。女性的权利反而由单纯的性别依附(对男性经济上、情感上的依附)转向对于国家意志(一种新的父权)和社会、集体和组织的依附(心理上),形成女性的双重依赖心理,她们没有自主权,不能做出任何选择,只能服从组织的安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