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蜗牛慢吞吞经典读后感有感

《蜗牛慢吞吞》是一本由朱赢椿 / 周宗伟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1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蜗牛慢吞吞》读后感(一):慢吞吞!

“接受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这个观点越来越被大家推崇,这让人能以更平和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不足,享受自己及他人的成长过程。

世间万物的差异让世界丰富。也许我们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才让我们总看到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接受他人,还是要先从丰富自己看待事物角度开始,用我们的目光去发现美。远望,近观,白天,夜晚,春夏秋冬。。。。

自认是个愚钝的人,既不善于从书面本中学,也不能从旁人的经验中学,只有当自己碰壁了才有点感悟。

今天突然悟出,总是留级的慢成长,让我结识了不少年轻朋友。

接受自己,感谢一切!

《蜗牛慢吞吞》读后感(二):说说装帧

由于在新书会上,朱先生一再强调这书的封面效果出来得如何的不易,费了很多工,很多钱,所以评论也就严格一下了。

书面上的蜗牛爬痕确实效果很好,书皮显得很精致,只是封皮与书内页的尺寸不匹配封皮的宽度小了2毫米,就是书内页上下都较之封面缩进出2毫米,而侧面是内页与封面齐平,感觉尺寸搞错了。

还有书脊上的"i"不知是理想国的标识呢?还是作者自己的?只是二本书上都有。有点疑问。

我一直很讨厌现时兴在书上梆个腰带,也很讨厌给书配上安全套,既不环保,也显得作者很小气,不自信。初看我以为这书二样都聚全了。等拆封时发现没有腰带,而安全套上印了文字与图案,欣喜。这是我觉得这本书最独到的地方。

画不错,送的明信片也不错。

还有一点不太好的,就是在新书会上,朱先生一再说书价确实有点高,不过今天买书的读者一定给优惠,可到了结帐的地方,根本不理你这套,不管你买几本照样全价。既然说了,就应该协调好这事吧,否则本来满心欢喜。。。。

《蜗牛慢吞吞》读后感(三):慢有慢的道理《蜗牛慢吞吞》

慢有慢的道理《蜗牛慢吞吞》

挺喜欢朱赢椿设计的书,朱赢椿是南京书衣坊工作室总监。设计过很多非常有创意的书,是中国最讲究书籍装帧设计的工作室。设计的图书中多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其中我看过的就有《不裁》、《设计诗》、《蚁呓》、《鼠述》,感觉形式足够精美,虽然内容相比之下有点跟不上形式的新颖,但是仅仅这种美就足够成为我收藏的理由。

这本《蜗牛慢吞吞》也是一本图画书,里面文字非常少,每页只有寥寥几句,画面很淡雅,看着好像是水彩,虽然很写实,但是还带着挺浓的国画意味,大面积留白挺让人回味。

一只蜗牛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从书皮上开始,爬来爬去,开头过了衬页,应该是出现书名,但是却只在上面看到一句话,字号非常非常小,写的是“如果你想听我的故事,就需要有一点耐心,不然的话,你会连我真正的样子都看不清。”在下面的沙土后面躲着一只小小的蜗牛,只露出一只小小的触角。然后竟然连续用来五个跨页来表现这只蜗牛的行进,到第

十页才看到了书名,书名竟然也没有放到中间,而依然是在最上面的一行小字,小得让人感觉不到那页就是书名页。反正其实没人在乎有没有这一页,因为故事早已经开始了。

我们总是把蜗牛概念化,却很少想到如果我就是一只蜗牛,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遇到什么?去做什么?因为我们的生活实在是太快了!再也回不到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蜗牛般的生活了。那么在忙碌中,请你停下来,看看一只蜗牛的日子,如何!

蜗牛慢吞吞的生活不也过得不错吗?书的最后一页上写着“平安就是幸福,我继续慢吞吞地走路,自在而满足。”慢点有什么不好,如果你本来就是一只蜗牛,干什么非要和别人去比较速度?

《蜗牛慢吞吞》读后感(四):那些笨拙而缓慢的成长

九月去北京出差,特意逛到理想国开在朗园的 Naive书店,看到这本朱赢椿和周宗伟合作的《蜗牛慢吞吞》。之所以对这本书有印象是因为B站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其中有一集是讲书籍设计师朱赢椿。他设计的很多书都曾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的称号,但他号称自己是个慢性子,平常在工作室喝茶、发呆,观察蚂蚁、蜗牛、蝴蝶等各种小动物。

他说生活应该“慢一些”,多一些留白,只有这些慢悠悠看似无用的时光,才能滋养生活的美好和设计的灵感。

这本清淡水墨风格的绘本,灵感来源于他自己在工作室院子里养的一只蜗牛,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记录蜗牛生命历程的自然观察笔记——

人类总嫌自己太“慢”

想尽一切办法要更“快”些

但在自然面前

那些跑得快的生命未必能跑赢“无常”

这只小蜗牛

越过大地的缝隙

等待洪水褪去

继续慢吞吞地走路

自在而满足

要说缺点,有个唯一的小缺点,因为这本书并不是为了特别小年龄段的孩子设计的,所以字体有点小。小一些的孩子,需要爸爸妈妈读给孩子听,不过,像贝壳都15岁了,也要我读给她听呢!

读的时候记得语速也要慢一点!

像蜗牛一样慢吞吞生活,

慢下来,

你会活得不一样。

《蜗牛慢吞吞》读后感(五):那些笨拙而缓慢地成长

有一年九月去北京出差,特意逛到理想国开在朗园的 Naive书店,看到这本朱赢椿和周宗伟合作的《蜗牛慢吞吞》。之所以对这本书有印象是因为B站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其中有一集是讲书籍设计师朱赢椿。

他设计的很多书都曾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的称号,但他号称自己是个慢性子,平常在工作室喝茶、发呆,观察蚂蚁、蜗牛、蝴蝶等各种小动物。

他说生活应该“慢一些”,多一些留白,只有这些慢悠悠看似无用的时光,才能滋养生活的美好和设计的灵感。

这本清淡水墨风格的绘本,灵感来源于他自己在工作室院子里养的一只蜗牛,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记录蜗牛生命历程的自然观察笔记——

要说缺点,有个唯一的小缺点,因为这本书并不是为了特别小年龄段的孩子设计的,所以字体有点小。小一些的孩子,需要爸爸妈妈读给孩子听,不过,像贝壳都15岁了,也要我读给她听呢!

读的时候记得语速也要慢一点!

这半年工作渐忙,孩子渐长,日子过得开始简单懒散起来,唯一能保证的是每日地铁上读书,晚上跑步。

但窗外的世界惊心动魄——作为一个曾经的在线教育从业者,“双减”政策的落地让这个行业瞬间斗转星移。虽然在这个行业最鼎盛的时候离开已经两年多,眼睁睁看着k12教育的发展围绕流量、转化逐渐成为一门巨大的生意,离教育的初衷越来越远。

我们2015年开始做素质教育项目的探索时,还是在线教育的黄金期。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帮史上最文艺的创业团队,产研是当时国内首家手账文艺生活平台-五月app的团队,内容和运营是亲子文艺杂志出身的一帮编辑妈妈。

当时每天忙着研究各种小众课程,去拍各种探索视频:乐高的创意搭建,看云识天气,听鸟鸣观鸟,植物观察课,拍摄即兴戏剧启蒙,给孩子们做儿童哲学启蒙......这些课程都和应试学科没有直接关联,却是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兴趣启蒙所在。

可只有孩子喜欢并不足够,市场和资本并不看好,他们不相信教育是一个“慢活”,资本市场追求的是快、是焦虑蔓延、是流量井喷、是市场占有率,教育课程被当成商品迅速复制的规模能力。

当时最热门的是英语启蒙、思维早教、语数外的在线辅导,我们选的素质教育赛道一开始就是个冷门领域,注定短期内无法商业化,但没想到整个行业也并没走得更长远。

作为一个陪伴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太了解成长的笨拙和缓慢,就像一颗种子慢慢长成大树,需要时间扎根,需要空气,需要绵长的时光滋养。

推荐给每一个孩子,以及曾经是孩子的每一个大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