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海上的桃树》的读后感大全

《海上的桃树》的读后感大全

《海上的桃树》是一本由叶春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80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1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上的桃树》读后感(一):无题

我还没找到读这一类书的感觉,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读这一类书。或许是感觉自己的生活和书中的主人公的生活隔得太远?“艰苦”“贫苦”是我能想到的形容困难生活的程度最深的词汇,可这几个词汇用来形容这些人的生活都显得太过于单薄和无力,难道是我潜意识里不愿意接受这种消极、负面的事物?我的潜意识不至于这么柔弱吧……觉得这书没意思?可是又觉得挺吸引我往下读的呀,两三天就读完了。但这种吸引是揪着揪着的,好像在潮湿的五月梅雨季节里用湿抹布擦书桌上的灰尘,灰尘擦掉了很高兴,但是一时半会儿干不了,感觉屋子里又多了点潮湿的味道。读这本书的时候也一样,一方面很想把它读完,另一方面又觉得故事和人物让我觉得不太舒服,看完这故事非但没有给我安静的思考的力量,反而让我心绪纷乱,甚至产生焦躁的感觉。

看了作者叶春的后记,了解到她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在深圳偶遇一被骗来这个城市卖淫的女孩,第一个晚上就被强奸……当作者想写一部关于社会变革对个体生命影响的小说的,她就想到了那个女孩的经历。小说故事的展开中写入了很多我们需要面对的直接或间接的疼痛,作者认为这样的一些直视是她能给予的一些关怀和理解。看到这里,我好像有点理解了。应该是我不能直视这种疼痛和苦难,所以难以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理解和怜悯吧。仔细想想,好像还真的是这样。纵使这类书中的人物命运如何悲苦,我却好似视若无睹,虽然会读完整个故事,可也总是机械地读完,了解了故事的梗概就作罢。真正的原因原来是我没有直视这种生活和现实,不能设身处地地思考,也就没有共鸣。读起来自然费力又没味道,勉强读完整本书,脑子只会更乱,就容易烦躁。

貌似解决了我阅读中的一个问题,这算不算“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谢谢叶春你的后记!

《海上的桃树》读后感(二):时代变革中的人物浮沉

我以为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有共通之处,它们内里必存在一种诗意。小说家写作小说也不能逃避它,因为诗意可以决定一部小说的层次。而诗人写作小说的优势,在于能够更为准确地抓取这虚无缥缈之物。我是读了《海上的桃树》(以下简称《海》)之后,才开始读旅美女诗人叶春的诗的。

目前国内对诗人叶春的介绍不多,可以看到的作品也很少。只知道她著有英文诗集《水上旅行》(The Bitter Oleander Press)、译诗集《麦子熟了:海子诗选译》(Tupelo Press)和首部长篇小说《海上的桃树》。当我读完她的小说、诗集《水上旅行》以及少数零散诗作之后,我发现叶春的语言十分精准,她善于比喻和细节描写。《海》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比喻,如“空气坐在人身上如一只湿漉漉的大狗”,不但写出南方空气的潮湿,还巧妙地以空气的重量说明人身体之疲惫,一下子把读者牵引到一个氤氲的南方大都市。诗意便是从诸如此类的字里行间诞生。

现实题材写作的难度往往就是尺度难以把握,因为个人的诉求太多,无论是小说里的人物还是作者本人。叶春在《海》的后记中说明了写作的主题:社会变革对个体生命的影响。小说以时间为线索,写了河南洛阳一户平凡人家的故事。梵丽和梵晴两姐妹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母亲当过,父亲性格懦弱沉默。梵晴性格倔强,从小被同学欺负,小时候带刀到学校扎伤同学的手;后来去了深圳,为了给男朋友报仇桶伤嫌疑人进了牢房;出狱后,住进姐姐家为其料理家务。姐姐梵丽本来乖顺,后来在高考中作弊被抓,断送了大好前程;名落孙山后梵丽在洛阳成为一名工人,随着工厂倒闭,成为无业游民的她决定只身闯荡深圳;在深圳第一天被强暴之后又遭遇往后的种种不堪,她便与好友成为了“三陪”;后来遇到梁风林,成了梁太太;婚后不久迁往广州,终于过上安稳生活。故事的最后以梁风林染上非典丧生,姐妹两人又得自力更生重新面对生活。

这样一个故事并不复杂,不单梵丽和梵晴,小说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大时代洪流中的一粒沙石。梵晴的男朋友辛田出生在唐山大地震中,与母亲相依为命;梁风林童年时期却在那场文化大灾难中被狠狠踹伤下体,终生不育。叶春在这些灾难面前既没有愤慨,也没有怜悯。她只是默默直视,疼痛的表达只是为了寻求理解和关怀,使内心的愤怒和恐惧得以平息。诗人的情绪是隐晦的,它像一张被水浸湿的白纸,是一个慢慢化开的过程,渗透人心。

“桃树”在文中没有被具体化,它只是一个象征符号,寓意美好。繁杂的大都市沉在海底,即使车水马龙,也只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腐败躯壳。海上的桃树,是生长在这疏离的大都市之上唯一美好的事物,它的根并不深扎这片土壤。卑微的人在这风云突变的大时代洪流中上下浮沉,不由自己,而所有人的理想却是一致的。海上漂浮的桃树,有开有落,但终了,必定能找到扎根的土。

【新华书目报】

《海上的桃树》读后感(三):我们继续《活着》

余华的《活着》,我看了好多遍,包括葛优主演的电影。少爷富贵的一生,国人特定时代的缩影。人的生命既顽强又脆弱,太阳每天照样升起,暮暮老矣的富贵,只能在太阳下,牵着他的老牛追忆苦难的一生,这是余华留给我们课题似的结尾。中国的文学作品,如余华般犀利地剖析现实生活的已不多见。时代变迁,这个社会只倡导如何拜金,如何消费,从不传授我们在变革的时代安身立命的绝技。我们手上只拿到暂时饱腹的鱼,却并不在乎编织渔网的技艺,我们无法感知活着的意义。

我有幸读到诗人叶春的长篇小说《海上的桃树》,她的故事恰似与余华的《活着》遥相呼应。也许叶春的初次捉笔无法与余华的运用自如相媲美,但是对于生命延续与生存真谛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却同等震撼。女诗人叶春,出生在北方城市洛阳,游走于南方的广州和大洋彼岸的弗吉尼亚。正是北方的古都水土与南方的温湿气候,造就了叶春细腻敏感,精于洞察生活,顾及他人感受的性格。这本书的创作构思,来源于一次她在深圳的度假村游玩,听两个女人的交谈,关乎一个年轻女孩的命运。潜伏在她意识里的对于女孩的命运的愤怒,以及未来的焦灼,催生了这本有关个体生命在社会变革时期怎样面对的小说。

这本小说的记述跨越近三十年时间,这正是中国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叶春以她诗人特有的敏感,抛开变革的波澜壮阔,聚集于一家四口平凡的小人物生活,在变革的海洋里,命运跌宕起伏,人生似无根的浮萍,幸福抓也抓不住。唯有内心对未来的渴望,通过桃树来暗寓吉祥,寄托希望。姐姐樊丽为了那场青春的暗恋,付出了几乎一生的代价;妹妹樊晴为了爱情的誓言,飞蛾扑火地去复仇,等她走出铁窗的桎梏,世界已经是另外的模样。

女孩子一生的记忆总是锁定爱。爱情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可我总觉得这是一个有关“恨”的故事,尽管在书中几乎没有提到“恨”,而是用“死”来将“恨”包裹起来,樊丽与樊晴几次都有想去杀人的欲望,去报复,去释放恨,这是比“恨”更可怕的终结方式。这大概就是北方女子叶春想要的,敢恨敢爱,恨是藏不住的。除了爱恋,生活中还有什么要面对?那场革命、改革开放、改制下岗;地震、环境污染、非典;故事在2003年樊丽的丈夫梁风林被非典夺走生命后,戛然而止。时间仿佛停顿下来,生活却还在继续,未来等于未知。

如果小说的前半部是樊家姐妹俩青春的挽歌,那么后半部就是变革中现实生活痛苦的挣扎。人生如浩瀚的大海,姐妹俩渺小得就像一条鱼,潮起潮落,不知道被海水载向哪里。只有寄寓于樊晴颈项上的那只桃木坠子,驱邪避灾,却从未灵验。“海上的桃树”,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希冀。

叶春的叙述语言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将姐妹俩的心境透视彻底,无助、无耐和无爱。她用精准的语言为中国社会底层的生活构建了一种诗意的氛围。“每晚,城市沉入海里”,“子弹会继续呆在枪膛里做它黑色的梦”,“天上的有轮几乎圆的月亮,灰白色,像一颗陈旧的大理石头颅”,类似的语言风格,这样的文字,阅读真是一种享受。

我想起叶春的诗《学生》中的两句,“我观察每个字的结构,--------撇怎样靠着竖,横怎样吸引点”。就像她观察的字,撇、横、竖互相依存,构成了字。海洋、桃树、生活互相支撑,构成了她的小说。

叶春,感谢你的《海上的桃树》,让我开始认真思考变迁不定的未来。

《海上的桃树》读后感(四):孤岛求生

叶春的《海上的挑树》一开题便是满目的孤独印象。海上 的桃树---海上本无桃树,可这桃树却在飘洋过海,足见孤独。叶春在后记中说,因为身在美国,想写一部关于社会变革对个体生命影响的小说,于是想起当年深圳某谅亭里的卖淫女孩,并由这个女孩引出更多需要直面的直接和间接的疼痛。其实,完全可以将叶春的这部小说视为作者海外孤独心理的投射,因为文中除了时代变迁下的个人体验,一个普通人辗转流离的经历与遭遇,并没有按照以往常见的大开大合写命运的写作思路,而是集中笔墨从细微的心理变化上捕捉。在描写主人公攀晴的种种感触时打了些比方,特别传达出樊晴的特立独行、挣扎,痛苦与思索。

本文中,种种感观上的笔调以及那种不和谐的意味都让人惊讶。那些看似刻薄而冷俏的比喻背后,正是主人公丰富而动荡的内心活动的外化。比如樊晴对上学提不起兴趣,老师的讲课如同耳边风时,作者写“粉笔在黑板上划来划去,老师的嘴巴张出形状各异的黑洞”。而描写政治课三十中旬的老师,“叫嚷过程中上身时不时抽搐一下,左肩膀耸起,下巴挑上去,嘴巴圆张但没有声音发出来”,感觉“就像一个幽灵突然钻进她的身体,使她不得不咽回剩下的字”,于是樊晴“总是提心掉胆”。而生物课,则是被催眠。语文课被老师认为思想不健康。数学课上因睡觉总被老师扔粉笔。这是洛阳普通的一个高三学生的生活,孤伶伶游离于众,怀揣着自己的小幻想--樊丽幻想着与心有好感的男生早恋而不被母亲反对。

孤独之境第二站是广州二沙岛上远景居中无性的家庭三口之家。高考意外之后南下寻找迁往广州的金玉的樊丽意外被骗失贞,被迫做了酒家女。遇到身有隐疾的风林,两人各有所需,协议结婚,婚后又收养一个小女孩安娜,过着平静平淡乏味的表面上幸福的豪宅生活。如果说少女时代的孤单,还只是视觉感观上,那么到了二沙岛,这种孤单则进化为孤寂,一种于绝望之路的徘徊。樊丽的老公风林,生意做得不好不坏,总是心怀悲悯,可怜自己,也可怜别人。可怜自己,是可怜自己的身后的苍凉,人生的百无了赖,他的心事不容人触碰,他有他的禁忌,他与任何人都隔着一条鸿沟,包括他因为可怜而娶回家放着的樊丽。他给自己筑了一座孤岛,直到那场SAS淹没了他。这座孤岛沉没在海里,海,是死亡之海。

樊丽,是另一座无声的孤岛。高中毕业任性的南下,只为寻找内心的金玉,可多年后街头偶遇,却已是相识不敢相认。既是理想的破灭,也有事过境迁的苍凉。千篇一率的生活,看到混浊的江水,樊丽想,“如果把手伸进去,手会从此消失”---隐藏的分明是‘如果人掉下去,人也会消失吧’。樊丽别无长技,说想开饭馆说了许多年;没有朋友,只有一只又多过一只的不断捡回家的流浪猫。哭醒的梦里,是一只老鼠“长方形的脸上,一只白色的嘲笑的眼”。那些口口声声大声叫唤着“我要爱”的猫,不正是樊丽想爱而不得的苦闷内心的写照。表面的心如止水,掩不住她想报复,想杀人,也想自杀的恨和怨。

收养的小女孩安娜是这两个死水一般不起波澜的夫妇之间的纽带,而樊晴的到来,则带来了还活着的热量。樊晴的爱情,樊晴的手艺,院子里种花种草,显出一些生气。梁风林说以后在院子里种桃树,“吉祥”。正话反说,也因为辟邪----辟自己的邪,也辟樊丽的邪。

时代往前走,生活在继续,还会有什么样的动荡,都得彼此鼓鼓劲一起面对。虽然人人不过是一座座孤岛,死亡的海里,有的孤岛沉没了,有的还在飘浮,但有的也种上了桃树。桃树辟邪,于是也种下希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