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100字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100字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是一本由林徽因著作,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一):林徽因~我所认为最有才华的女子

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他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是对林徽因一身最好的注解。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一代才女的人生,被季节封存在四月天。

有很多我都应该好好向她学习。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二):《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

以前只是听过林徽因才女的名气,这应该是第一次读她的文章。因为是一本作品集,不便于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谈,所以只是简单的概括一下啦。

林徽因的语言风格是我从未接触过的,可能就是因为我几乎就没读过那个时期国内的文章,而且还是女性写的(我没别的意思)。她的语言就像是我们初中学过的那些各种描写都用的特别特别好的语句。我很喜欢那种描写环境的段落,文字真的很美。另外,从一位才华横溢、心思细腻的才女笔下流出的,也必然是这种细腻的文字。

说到语言,自然要说到语言反映出的,内容。我觉得她的文章是在塑造人物,完美地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这些人物现在看来反映了当时的人物特征,进而反映了时代特征。而我以往读的小说是以整本书探讨一个主题,或者是以一个故事反映时代。我则感觉林徽因弱化了故事的重要性,所以有的文章我找不到一个明显的主线。而我认为故事才是一本书的最主要部分。至于散文,因为形散外加我水平不高,很难体会到神聚的那一点。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非要表达一个主题。

书信部分我没怎么仔细读,但是我看到好多好多熟悉的人名。果然那时候的大家都聚堆啊。另外,我怎么感觉那时候的名人都留过洋呢,以至于小说中的青年才俊都有留洋背景。

书中收录的唯一一首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在网上查了查,有不同的理解。我读就是文字很美,感觉很暖。原谅我不懂诗歌。

(只读了一本书可能说的不是很准确,请各位喜欢林徽因的亲们轻轻敲打就好)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三):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应该算是读书笔记吧,摘抄了部分自己喜欢的句子,介绍了书的基本情况,以及写了极少的个人体会。

1.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我认为我们这写诗的动机既如前面所说那么简单愚诚,因在某一时,或某一刻敏锐地接触到生活上的锋芒,或偶然地触遇到立项峰巅上云彩星霞,不由得不在我们所习惯的语言中,编缀出一两串近于音乐的句子来,慰藉自己,解放自己,去追求超实际的真美。

3.一切都在迷离中旋转。

4.天上有月,左右有人。

5.偶尔地回忆就算是证明琼有过活泼生命的唯一证据。

6.一种名贵的气息和光彩,超出寻常所谓美貌或漂亮。

7.我默默地在心里说,我这一生总可以说真正见过一个称得起美人的人物了。

8.她的美当然不用讲,我惊讶的是她所有举动,全个体态,都是那样的有个性,奏着韵律。

9.年老的,当时的聪明一天天消失,所余仅是一片和蔼的平庸和空虚。

10.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是死。

11.我不忘却我的幸福。

12.人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在能体验情感。

13.无限亲切的感觉,因为我们在你的家乡。

本书共分散文、评论、小说、书信四章,作者是被誉为中国一代才女的林徽因。或许是民国行文语言结构的差异,又或许是作者思考深度远超我不止三个水平的原因,读起来略带吃力,应该说是太过文绉绉,特别是散文和评论尤为凸显,文气太重,全是感性认识,很多都是灵魂深处的感悟,与我这等肤浅俗子的文化水平格格不入,但散文中悼念徐志摩的两篇却是通俗易懂,至情至性,读之不免同为陡失友人感到伤痛,为一颗明星坠落感到惋惜,如此可爱、才情的志摩突地没了,可悲可痛。其他散文及评论的篇目虽然读之,却一丝都未能记住。小说中,有写教师与小姑娘的朦胧感情的窘,有细致刻画平凡市井居民的九十九度,有写绝代佳人宛如画的钟绿,有旧时代法则束缚怀才难有大成的吉公,机灵苦命生死未卜的文珍,以及抗争不过生命自我了结的绣绣。多角度的小说构思,展现了作者思维的丰富,但却均为悲剧结尾,亦或是作者的哀愁苦多造就了作品的悲情吗?书信中看到林徽因与胡适、沈从文等各式名流交好,果然是漂亮的女人人见人爱,聪明又漂亮的女人更是爱不释手。又扯到八宝箱之争。原先书信是比小说散文等其他形式更能体现作者品质性格的,但读起林的作品似乎与普通信件不一样,措辞均是如此庄重,没有普通人写书信那样随性而至,似乎还带些娇滴。且信件大部分均是谈自己的近况,即使是普通友人的嘘寒问暖也难以见到,或许这也能体现林的唯我?略有期待的金老的信件,也是如此,除了权当晤面以外也尽是介绍自己的近况,没有其他太多沟通的话语,略有失望。最后与梁思成的信件说是要时常学习政治资料,恐怕信件中也不亦多说,让大家学政治,是不是略有搞笑,或是略有悲戚。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四):《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心底里不夜的明珠

作者:林徽因

出 版 社: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6

推荐星级:★★★

最早识得这女子,是从电视剧里知道。当下里,便买来了志摩的诗集,翻寻其中为伊写就的只言片语。在那所有的诗篇中,不喜他与康河的别离,独独喜欢那首《偶然》,和那风中的心碎。

虽也胡乱涂鸦着书写几句所谓的现代诗,真正读完的诗集却没有多少。这第一本,要属是良辰的《柔荑花序》了。只是许因为知道太多的细节,越读便越是感怀伤悲起来,读罢,便不愿再拿起。

不知怎么的,年前忽然起了兴致,从网上又订了几本。分别是顾城、海子和徽因。

大约初四初五的样子,它们便躺在了我的枕边。

顾城的文字带着幽默,海子有他难以阻挡的力量,这是在随意翻阅时候所感受到的。只是不及一一品读,便先拆开了徽因的两本书来看。其一是其诗作,其二是其散文、评论、小说和一些私人信件。

最初在网上看到,是为那封面上紫色的碎花,如在风中舞蹈那样。这会儿,它就躺在我的枕边,要如何才能不那么迫不及待呢?

总是不知道那些能在一个晚上或几个小时内就读完一整本书的人,是如何做到的,一本大部头也就那么一两个星期的光景。这于我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

于是就在这样的零下二度的天气里,连着好几夜捧着书,坐在床沿上。一边的凳子上尽堆着那些买来却来不及或者已经没了兴致的书。这会儿正像是早先的半桌那样,支着身体,将书更凑近些床头的台灯。倒是不必思索,便有几分远年寒窗夜读的书生味道。

天是着实的冷。令人开始怀念四月天的暖阳。

这两本书,想来也是第一次真正让我能够离这位“传说中”的美人儿稍稍走近了几步。原有散落的点滴印象开始在这里串联起来,当然也有未曾料想到的意外。

志摩笔下这位“女诗人”的文字出现得甚晚,所有的作品大抵都是1931年之后的了,那些花季的,绚烂的时刻尽没有留下任何一点线索,不知何故。倒是之后其在同胡适的书信中谈及整理志摩的手稿时,总算给出了一些多少能够作为依凭的推测。“此几本日记,英文原文并不算好,年轻得厉害,将来与他‘整传’大有补助处固甚多,单印出来在英文文学上价值并不太多。”想来徽因同样觉得自己当年的文字过于稚嫩而不愿被公开、刊印出来。至此,那段时光便更有了些神秘的色彩,大概也只能从旁人的文字或讲述中端看描摹了。

徽因的诗作虽也在《新月》上刊发,但总觉不及志摩的来得出色,所能被人记诵的诗篇并不那么多。又或者这女人心思,怎么会如此轻易被粗心大意的男子所详察,乃至于传闻其丈夫梁思成还在她的某篇诗文发表后化名以作批驳。想来若真那样,必是要惹恼了这个双子座的女子了。

于我,所能记忆的便只有那句“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其实也难作比较,诗人的诗作要有多少能被记忆,才算是功成名就了呢?又或者诗人们是否暗暗喜欢自己那些默默无闻的短小句章;那些在角落里暗自的表达;那些藏了起来,挂上了锁的小情绪……

自然她有她的精妙——更容易被读懂的精妙。当年所公认的小说代表作《九十九度中》,想来因这时代的推移,多少让现代人有所隔膜,那种宅门里的生活,虽然在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但看官们所看的更多是种新鲜,一种窥探的心理罢了。真要去深究,总也少了份切实的体验。

自然也竟许是我自以为的隔膜,来自观者本身的疏离感作祟。

无论如何,觉得那《窘》里头的描写太活脱脱的一个窘人,从头到脚。男人的窘,半大不小的男人的窘,尽在其中了。

【摘抄】维杉一时感着一阵高兴,他往前走了几步对芝说:“来,让我也拉一下。”他刚到芝的旁边,忽然吱呀一声,雨一般的水点从他头上洒下来。原来是小沅站在水缸边玩抽水机筒。这下子大家都在笑,笑得厉害。芝站着不住地摇她发上的水。维杉踌躇了一下,从袋里掏出他的大手绢轻轻地替她揩发上的水。她两颊绯红了却没有躲走,低着头尽看她破了的掌心。维杉看到她肩上湿了一小片,晕红的肉色从湿的软白纱里透露出来,他停住手不敢拿手绢擦,只问她手怎么样了,破了没有,她背过手去说“没有什么”就溜地跑了。

少郎看他进了书房……“他只该和小孩子们耍去。”叔谦微微一笑,他刚才在窗口或者看到了他们拉天棚的情景。维杉不好意思了,可又自觉得不好意思得毫无道理,他不是老拿出老叔的牌子嘛?可是不相干,他还是不自在。

……他问沅几岁,沅说“整整的快十九了”,他妹妹虽然是十七,“其实只满十六年”。维杉不知为什么又感着一阵不舒服,他回头看小孙和芝并肩走着,高兴地说笑。“十六,十七。”维杉嘴里哼哼着。究竟说三十四不算什么老,可是那就已经是十七的一倍了。谁又愿意比人家岁数打出一倍,老实说!

……“好,明年去时再提醒我一声,不,还是后年吧?……那时我也许已经不在这里了。”

“杉树,你到哪里去?”

“没有一定的方向,也许过几年到法国来看你……那时也许你已经嫁了……”

芝急了,她说:“没有的话,早着呢!”

维杉忽然做了一件很古怪的事,他俯下身去吻了芝的头发。他又伸过手拉着芝的小手。

少郎推帘子进来,起先没有说话,过来一会儿,他皱了一皱他那有文章的眉头说:“什么时候来的?”

“刚来。”维杉这样从容地回答他,心里却觉着非常之窘……

其实无论那“维杉”是否真如传言所述是志摩的化身,都并不重要了。她懂得。懂极了男人,无怪乎为何有如此三个当世的才子大家为其着迷了。她尽得着三个人的爱,也尽爱着他们。以不同的形式。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唤金岳霖“金爸”;当代的人是极难被人称颂进而浓缩成某种“语言”的,而这其中的种种,却真真浓缩成了四个字——“逐林而居”。

志摩仙逝,走了。却留下一首《偶然》,留下一句“心底里,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

2012.02.10

王择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