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柳的四生读后感锦集

柳的四生读后感锦集

《柳的四生》是一本由山飒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柳的四生》读后感(一):comme si comme ça

普普通通comme si comme ça ,情节、结构和内涵都不新鲜,有点失望,也许真的只能用其中的中国古典风味“忽悠”一下西方人吧。而且中文版本不太精细,有错字和标点错误!不过还是挺佩服作者的非母语写作以及混迹结识法兰西最高政界的能力!

《柳的四生》读后感(二):山飒是位富有才情的艺术家

山飒也太有才了。别人的小说或许也构思精妙、文采斐然,但山飒却只让人觉得才华横溢。她的书仿佛是不加精雕细琢,却浑然天成、玲珑精致的艺术品,是她的才华肆意流淌汇成的画卷。她笔下的故事有着别致的美感,又有哲思的深意,故事不在于故事本身,情感也不在情感本身,短小精悍的篇幅里,人物关系看似散乱却又出奇顺畅,情节环环相扣,到处巧设伏笔。你似乎看透了她这处伏笔,却料不到下一步的发展;似乎悟出了深刻含义,又仿佛作者意不在此。亲情、友情、爱情,平淡却深入骨血,极致的情感是小说不可或缺的元素,可故事却不落俗套,感情的渲染似是主题又似是陪衬,烘托的是对生活真谛、命运轮回等哲学问题的探讨。更不要说山飒本人复杂的文化背景,古、今、中、外,各种不同文化的渲染使她的作品十分写实,但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使她笔下的故事充满浪漫。山飒真是一位才女,奇人。

《柳的四生》读后感(三):很诡异的一点

封面上写着有山飒的法文小说改编。

我找遍了全书,没有找到改编者是谁?

是山飒自己?还是别的人。

整本书的语言结构都还不错,虽然故事有些烂俗狗血,但是看看混混时间也还行的。

但是总觉得这个剧情,不咸不淡的,没什么意思。

而且这柳幻化为人去报恩的情节,怎么看怎么像聊斋里的志怪故事。

这书里一写道秀才去赶考,我就想到肯定会中,而且会另取他人忘记柳。果然,作者在后面就这样写了。

恩恩,其实说的恶趣味一点,看书猜情节猜中了是让我很得意的,所以,我还是兴致勃勃的看完了整本书,虽然之后马上就忘了基本内容。

还有最后的故事,静和那个日本人,偶买噶,这讲的是什么啊?女强人包养小白脸……好吧,不知道其它人是怎么想的,反正我的思维就飘到了那里。

最后,书中双胞胎那段不是已女性的视角,也就是第一人称我写的么,可是有个地方似乎是用第二视角来写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校对的时候粗心了么?

还有一点,这真的是最后的一点了!!

是谁改编的?!!!!!!

《柳的四生》读后感(四):枉费你这般一流文字

原以为这是作者用汉语写出来的,读完才在末页看到根据作者法文小说改编。一般改编封面也会出现改编者的名字,这本书来得蹊跷,我翻来翻去却没有找到改编者的名字。

但这并不代表改编者没有水平,相反地,本书的语言极其流畅,小说散文化特别明显。语句恰到好处地烘托了小说的主题,浪漫,恬静,又变幻莫测。

小说说的是一棵柳树的几世轮回,都是以爱情作为情节主线。写之前,我不知道怎么评价这本书,总感觉小说给人的感觉怪怪的。在豆瓣上,我看到有人用“穿越小说”评价这本书,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的。我不喜欢看穿越小说,它们无处不在的是荒诞和无聊,这本书差不多也大致属于此类。小说没有大开大合的冲突,平淡无奇,主题模糊不清。

不过,相对于小说主题,小说的语言和结构就稍微好一些。作者的文字功底绝对称得上是一绝。分开的章节把一棵柳树的前世今生串在一起。温文尔雅的语言对白,情节描写让里面的人物充满了诗情画意和哀怨情仇。

所以,这本书恰当的评价应该是,长于文字,低于故事。

另外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小说的叙事者,即小说情节发展的观察者(读者的感觉),似乎有一些问题。在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会寻找一个身份参与到小说内部中去。有些小说直接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读者的视角就是“我”。那么,有些情节发生的时候,必然是“我”不在场。这个时候,要把“我”不在场的情节叙述出来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事件参与者加入进来,告诉“我”,也就是读者。《柳的四生》这一点做的就很不尽人意了。例如,在“我”哥哥偷窥“我”裹脚那段,作者生硬地把视角转为“我”哥哥,让读者感到浑身别扭。这样的描写小说中还有很多,就不多言了。

我希望,无论是小说的故事情节还是叙述视角上,作者在别的小说的做的更好,不然,枉费了作者这般一流的文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