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空间·故事·上海犹太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空间·故事·上海犹太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空间·故事·上海犹太人》是一本由张艳华 / 王健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4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空间·故事·上海犹太人》读后感(一):很值得一读的书

读了这本很好的书,才知道上海还有这么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为什么不做宣传呢?都在拆老房子,盖高楼大厦,中国人真的快把老祖宗的文化都扔光了...

书中写了犹太人是怎么来的上海,又是如何辗转于上海的高尚和低俗的场所,还介绍了今天的提篮桥的状况,很详细,还采访了很多当年的上海犹太人(才知道他们叫做“上海登陆者”),很多很珍贵的图片啊。推荐!

《空间·故事·上海犹太人》读后感(二):“上海犹太人”都希望留住这段记忆

摘自《文汇报》 作者:吴 越

20世纪20年代末,由于欧洲的战乱和虐犹,大量逃生的犹太人进入上海,使这里成为犹太人避难的诺亚方舟。以上海提篮桥犹太人的生活史为主题的《空间•故事•上海犹太人:提篮桥的过去与未来》日前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昨天,译林出版社在上海摩西会堂为这本书举行了座谈会。

“如果忘记历史,历史就会沉淀。”几天前,一位曾在提篮桥一带生活过的犹太老人从美国“回家”探亲,这样对虹口区外办主任陈俭说。所有曾经的“上海犹太人”,都真切地希望留住和流传这段特殊的记忆、温情的历史。

然而要回溯往事并不容易。作者王健回忆说,这本书写得特别“痛苦”,最大的难题是“找人”。犹太人当时不归任何国籍,从各种档案登记的名字上也不能肯定地判断。转机出现于一份报纸。从1904年开始,犹太难民在上海办起了一份报纸,现存六卷。“它上面有社交活动,生孩子的、祝贺的、从多少号搬家到多少号的都有。通过这些,掌握了三四千个有名有姓的犹太人的信息。实际上在上海的犹太人总数是3万左右,难民1.4万多人。”

该书收入近200幅图片,其中近百幅历史图片为多位原居上海的犹太人及其后裔提供。通过长阳路、舟山路等街道建筑的彩照与黑白照的今夕对比,还原了建筑旧貌,带领读者重回历史,犹如亲眼目睹20世纪上半叶犹太人在上海街头巷尾的真实生活场景。

这还是一本观照未来的“未完待续”的书。每年摩西会堂都有7000名犹太人的后辈来参加纪念聚会,面对他们,提篮桥如何在城市发展中更好地保护历史风貌?摩西会堂和它周围发生的故事应该怎样更广泛地走向世界?

来自以色列的专家ArielMargalith说:“就全世界而言,可能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并不怎么多。我希望我们能够成为一个传播者,传达一种精神,传达出上海人是如何和犹太人有这样的和睦相处的。”他强调说这不是犹太人的遗产,而是中国人的遗产。

《空间·故事·上海犹太人》读后感(三):提篮桥:犹太人的温暖记

摘自《文汇报》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为逃避纳粹屠杀,数以万计的德国犹太人逃亡海外,但不少欧美国家都紧闭国门,上海却无私地将他们拥入自己的怀抱——3万名犹太人聚居在虹口一隅的提篮桥,免遭德国纳粹的疯狂迫害。

摩西会堂 华德路62号,1907年建造之时是一幢私宅。1927年,俄罗斯犹太人集资将原来在其他地方租屋建造的摩西会堂迁入。该建筑为一所供俄罗斯犹太人和中欧犹太人使用的会堂,三层青砖墙面,水平向带状红砖作为装饰,门窗上饰有传统式样的拱券,山字形入口具有些许犹太建筑的特色。大门上方则是犹太教的标志“大卫星”。建筑风格朴素稳重,室内楼梯扶手雕饰精美。以俄罗斯犹太人为主建立的上海犹太宗教公会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犹太人社团,长期设在摩西会堂内(1941年迁至拉都路会堂),为当时的犹太难民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柱。另外一个重要的组织犹太复国青年组织“贝塔”总部亦曾设在此处。今天,命名为“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的摩西会堂已成为整个上海关于犹太难民历史和实物资料最为齐全的地方,成为犹太人到上海的必访之处。

舟山路建筑 这里一排排红砖墙面、精致拱门、弧形墙头的建筑无声地耸立着,诉说着一段特殊的历史。这些建于1919年,由犹太人设计并建造的房屋,曾经为百余户的难民提供过住宿。

舟山路是当时最主要的犹太难民生活和休闲的场所,也是提篮桥最为繁华的街道之一。街道两侧商店林立,每到周末行人摩肩接踵。犹太居民纷纷上街购物、进餐馆,住在附近的中国人也会沿街摆摊设点,兜售一些日常用品:

走在舟山路上首先看见的是Marlene甜品店,在那里一位漂亮的女招待珍塔每天中午都用铜制的容器来承装一种叫作Sahnen的冰淇淋。这在那些日子里真是一种昂贵的享受。

如果继续朝舟山路霍山路口的汇山公园行走的话,你会看到“虹口Row饭店”,在这里,你花上几个美元就能享用一种叫做einheimisches Gericht的德国家乡风味的本地菜。

舟山路的左侧是Sidas饭店。爬上一段狭窄而弯曲的楼梯之后,我们就能品尝原汁原味的维也纳牛排。街道对面是4个当时非常受欢迎的饭店,他们都是由犹太难民自己经营的,还从自己国家带来了一种叫做dieFeinkost的调料。

20世纪40年代,美国前财政部长布鲁门撒尔就住在舟山路59号,在那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和一段最终失败的青涩恋情。

华德路收容所 华德路收容所位于今长阳路138号,又叫第一难民中心,1939年1月正式使用,可容纳1000名难民,是当时规模最大的收容所,并曾作为伤病医院和产科医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1949年后,收容所原有建筑上另外加建了两层房屋以供市民居住,现在已经基本无法识别出原有模样。

麦司考脱屋顶花园 霍山路百老汇戏院屋顶原址是麦司考脱屋顶花园(也叫做罗伊咖啡)。二战期间部分犹太难民租下了戏院顶层,配上凉亭、花草,变为屋顶花园,不时在那里举办各种聚会和活动。每到节假日麦司考脱屋顶花园总是热闹非凡,稍微富裕的犹太人都换上最好的服装,去出席屋顶花园的派对。

下午,通常有大约150人聚在百老汇戏院屋顶的罗伊咖啡,晚上他们在屋顶花园跳舞。年轻的恋人们伴随着由八人乐队演奏的流行音乐跳舞。一些歌曲,如《永在我心》《悲伤的旅程》等经常在麦司考脱和其他的酒吧里播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