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锦集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锦集

《战争与和平(上、下)》是一本由[俄]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14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一):短评太长

终于把无数次拿起来又放下的《战争与和平》看完了。神奇,震撼,醍醐灌顶,阅读体验如过山车一般,下车后有种落地的不真实感。自此,我认识到,托尔斯泰的写作果然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深夜看到安德烈公爵的死时,整个人异常清醒,托尔斯泰展示了一场平静祥和的死亡,一种终于不再恐惧的死亡,在这个过程中,我和书里的人一起被这庄严而神秘的感觉震撼到说不出话来。我们凭借主观经验,把黑与白,黑暗和光明,善良与邪恶分得清清楚楚,而实际上,死就是生,是重生。这是多么老生常谈的道理,当不再对门外的死神抵抗时,就是真正的领悟,真正的和解。 在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之外,作者花了极多的笔墨去研讨历史观,去解构为什么人类会有这种大规模互相残杀的战争行为,去试图解释为什么一个前一秒钟还对战俘温和柔情的军官,在下一秒就冷酷无情,好像成了一个机械执行命令的冷血机器。他讨论了人的自由意志,以及我们多么容易把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掌控感““自由感”推到更广的范围中去,夸大单个的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作用。当我们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牵绊越多,把观察的时间长度拉长,去觉知每个行为背后千丝万缕的因果时,我们越不自由,越容易感受到在被一种看不见的必然性主导。由伟人组成的历史是不可靠的,由简单粗暴的原因结果分析构成的历史研究也是不可靠的。 书中每一个人物,便就在这样的自由与必然性的挣扎裹挟中,发生着一点点改变,书写着自己和周围人的命运。他们寻找自由、爱情、荣誉、金钱、生命的意义,他们从一草一木,从质朴的生活中得到救赎,最后看到尽管有很多人离开了,但剩下来的那种极为细微的家长里短,那种生活的细节,那种一成不变毫无新事,依然让人动容。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二):史诗级的科学

微信读书的第一百本书——《战争与和平》,这么厚,那么长。跟着托尔斯泰这个怪老头开辟的这条错综复杂的路,走了四十多个小时,有点科学。

• 关于死亡

据说阅读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我觉得这话放在今天就有点不科学了,毕竟手机才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人们用手机杀时间,或多或少能逃避些什么,值得一提的是,手机只是一个工具,所以杀时间的还是人们自己,人们杀了一辈子的时间,最终又被时间所杀。好在《战争与和平》在描写死亡上颇具教育意义——比如安德烈的死,比如安德烈他爸的死,比如战争中各种各样的死亡——毕竟在我们的传统里,讨论死亡是有所避讳的。

• 关于(gou)爱(pi)情

前段时间坊间流传着一句狗屁话,最美的不是相遇,而是重逢。这个句式我只认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和你躲过雨的屋檐。都没有相遇,谈尼玛的重逢呢?皮埃尔和塔娜莎的重逢,尼古拉和玛丽的重逢,安德烈和塔娜莎的重逢在战乱的时候显得格外美好,那不都是基于初次美好的相遇吗?所以你还记得那次瑶远的相遇吗?这么厚一本,一整本的相遇和重逢,都是美好的。

但皮埃尔和海伦的结合是个悲剧,他自己一开始也看到了这种结果,但仍被某种神秘力量推着向前。如果丽莎不死,海伦不死,安德烈不死,可能也就无法成就皮埃尔和塔娜莎较为圆满的结束。只是这股愚蠢的神秘力量,至今还流传在民间,迫害着无数男女老少。

• 关于人生的意义

各种文学作品都在尝试解释这个终极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托尔斯泰把这个命题注入到了安德烈和皮埃尔的经历中,两人经历不同想法不同,争执不同,结果不同,却彼此珍惜这个段位相同的棋逢对手。

私生子皮埃尔经历了生父死亡,生父的巨额遗产,妻子的原谅色帽子,与妻子情夫的决斗,兄弟会的腐朽,战争一线,挚友的死亡,莫斯科的大火,能刺杀拿破仑的幻想,被俘虏,被解救,整个经历都是他寻找目的,寻找意义的过程。

之后,当蒙着清洁的桌布、摆上香喷喷的肉汤的餐桌挪到他面前时,或者当他夜里在柔软、洁净的床铺上躺下就寝时,或者当他想到妻子和法国人都不复存在时,他就这样对自己说。“噢,多好!太好了!”于是他按照老习惯向自己提出了问题:那么,以后怎么办呢?我要做些什么呢?他立刻回答自己说:什么也不做。就这样活着。噢,太好了!

他过去为之深感苦恼、不断探求的东西——人生的目的,现在对他来说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对他来说,这个未知的人生目的并非此时此刻偶然地不存在,而是他感到,人生的目的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正是这种目的的阙如使他充分地、高兴地意识到了自由,此时这种意识就是他的幸福。

• 关于战争的发生和历史

上帝要谁灭亡,必先使他疯狂。

整书对拿破仑所发动战争所持的鄙夷态度,可以从字里行间中看到托尔斯泰辛辣的嘲讽。同时对库图佐夫对战争本质的认识持赞美和褒奖——战争不是亲善,而是人生最可恶的事情,必须明白这一点而不要玩弄战争。

全书尾声就自由和约束对个人的影响,从而对人所处的群体的影响,从而对历史的影响的讨论,可以说是异常的精彩了,比如说在那个时候,就提出“撇开原因问题而探索规律”,这TM难道不是大数据的思维吗?我那年少有为的@老表。

这么一本巨大的著作,说也说不完,只有推荐你慢慢看一看,值得一看。

书看完了,关上手机屏幕,从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抽离出来。

生活没有停顿不前,还得活下去。就这样活着。噢,太好了!

命运弄人,我们却总是说这不好,那不好。朋友,我们的幸福就像拉网中的水:拉的时候鼓得满满的,拉出来一看——什么也没有,就是这样啊。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我的朋友们。

Life is like a box of shit,所以人人都期盼着走狗屎运。好在你可以拿起一本像样的书来读一读,而我将祝你幸福。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三):阅读缺乏快感

36天43个小时读完《战争与和平》。

开始的时候,数次克制了自己想要弃书的冲动,根源在于阅读初期对人物名字与身份的混乱。

前一句的“罗斯托夫”和后一句的“尼古拉”,以及“”小伯爵“, “罗斯托夫伯爵”, 你后知后觉才惊讶发现“他们” 其实是一个人!

阅读的时候,还要不时的看四个家族的关系图才能理清人物的关系。

克服了这个障碍以后,阅读才变得顺畅起来。

但总体说来, 阅读还是缺乏乐趣,大概也是我的粗浅,对人物以及故事很难产生一种亲近和代入感。

作者似乎给娜塔莎最后安排了一个“理想”的归宿。

可是她与皮埃尔的婚姻使她完全变了一个人,那个曾经爱唱歌的快乐单纯的女孩,变成了不再唱歌不修边幅把丈夫管的服服帖帖,一心扑在家庭和孩子的家庭主妇。

而在作者的描述里她和丈夫是如此深爱着对方。

可是我还是不免叹息。

年轻时与安德烈的爱情近乎神圣; 而与诱惑者安纳托利的爱情是世俗的真诚热烈,

而这样的爱情似乎都不配走入婚姻。

安德烈是作者笔下完美的人物形象。

年轻时满腔热血,希望改变世界。厌恶上流社会的虚伪,忠贞爱国,上场杀敌。

丧妻与爱情的失败让他经受痛苦,在战场上的诸多感悟,让他在悲剧收场的同时, 也让人感受到人类思想的厚重,而思想进步的力量与人类发展是必定息息相关的。

皮埃尔我觉得是非常丰满的一个人物,他的成长历程证明一个人一定要有更多经历。快乐的,痛苦的……

只有经历,才能成长。在危险和痛苦中方能蜕变。

很难想象开始在作者笔下那个笨拙,软弱不能控制情绪让人不喜的皮埃尔, 在1812卫国战争以后变成一个生气勃勃历经过“精神沐浴”的为自由抗争的人。

《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在小说里有很大的篇幅是自己对历史对战争对人类做的诸多见解,这在其他小说里是不多见的。

不想思考的读者,还是主动跳过吧。

他瞧不起拿破仑,对库图佐夫褒奖有佳,他认为“伟人”在人类发展中其作用是渺小的。

最后脑子里回忆小说的情节,想到的是那个美丽天真可爱的爱唱歌爱跳舞的十几岁的娜塔莎。

还有他的弟弟比佳。年轻人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不惧死亡报效祖国战死沙场,可他的死好让人难过啊,难过到想要流下泪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