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创世纪读后感1000字

创世纪读后感1000字

《创世纪》是一本由[新西兰] 伯纳德·贝克特著作,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19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创世纪》读后感(一):如果思想也是有意识的

如果思想也是有意识的,它一定会选择一种更为有利于它生存的方式吧,就像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的道理。究竟是人创造了各种器具,还是观点创造了它们?书中想要讨论的问题感觉不甚明确,人类是不是渴望着思想,又害怕着思想,因为它的不可控制性和变异性,是不是非得一切都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时上层的才能安心,容不得一丁点的不同吗?果然是很深奥的问题啊……

《创世纪》读后感(二):看不太懂

# 《创世纪》 #

这本书真的很晦涩难懂,或许过个一两年再返回来看,会明白更多.

看完整本书,心里面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为什么是人?是因为有情感的变化?还是智力,创造力?还是人的生理结构?如果之后出现一个与人无论从生理还是智力,情感等方面一模一样的机器人,那么他可以称之为人吗?如果这个机器人比人类更加强大,那么是不是可以看成人类的未来?

在我看来,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的独特性,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他自己的优点,也有缺点,而正是这些优点和缺点构成了人的特性.不管其他的物种如何接近成为人,也不能称之为人.

所以,一定要记住,你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人,没有人能取代你,没有人和你一样,你只需要去走你自己的路.

《创世纪》读后感(三):生与死

要我说的话,这是一本伪装成科幻小说的哲学书,读完以后只需用四个字来形容:毛骨悚然。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坐在街头的转角,人来车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读到那个末日浩劫的开端时,我居然在暖风袭人的早春温度里不自觉地战栗起来,我抬起头,突然意识到在我身边穿行而过的形形色色的生命,以至我脚下的土地,我仰望的城市,总有一天都要消亡,归于寂灭。

因为它所书写的虽然是未来,却并不遥远,我不知道2075年我是否还在人世,正因为这种不安让我觉得畏惧焦躁,这种心情和注定无法触及的绝望有所不同,这是一种残存希冀的贪婪。

得益于这种招人厌恶的好奇心,对于人之为人,生或死这样的命题我也曾经粗略地思考过,但那时我的粗俗与浅薄都统统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印证。

人为什么会是人?是因为感情,或是文字,语言,才得以区别于其他的生物?

答案是思考,或者说,意识。

在我的理解中,意识是一种无法复制的东西,那么当人本身这个载体消亡的时候,意识应当也会随之消灭,即便能够留下只言片语也必将是以其他的方式,正因为如此,我们只能读到李白留下的诗篇,却无法读取他的思考。

但在小说中,意识是可以复制,可以传承的,它不以人体的生衰为转移,甚至能够生生不灭。

说到底,我们引以为傲的意识,也只是电子流罢了,和半导体电脑晶片的运转动力没有什么质的区别。

但这种电子流是无法截取的,它无法像电脑公用分享一般为人共用,这才会有我们眼中的大千世界,各色人等。

个体是伟大的,无数的个体才能支撑起庞杂的群体,所以我想,如果真的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以个体特异性的消亡为代价换取劫后余生,那这样苟延残喘的活着又和堕入地狱有什么分别呢。

在读书的前半段的时候我一直很困惑,这个卑躬屈膝的世界里存活着的人是怎么做到说服自己遵从冷冰冰的指令将作为存在的自己完全扼杀的,依照人本身的私欲与自负,即便再深不见底的奴性也未必能够做到,直到看到结尾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人”这个群体早就消失了,现在以“人”的名义堂而皇之地存活于世的,不过是电子重组的传载意识流的载体罢了。

可我仍然坚持意识是无法复制的,比如说,如果我成为一个伟人,我也许可以留下著作记录我的思想,但却无法完全记录我的思考,思想是思考生根发芽后的结果,而被收割的往往都是果实而不是根系。

比如说,我喜欢的个性,我偏好的颜色,我挚爱的艺术,我看人待物的想法与风格,这些东西注定无法以思考以外的形式为载体,必将随着我本体的消亡而灭绝。

而这种灭绝,是无可挽回的。

所以我很庆幸我仍活在一个允许个体性的世界,因为这种允许我作为一个个体活的很高兴,又或者说,我很高兴我现在还活着,虽然知道有一天我会死,但现在很高兴因为我现在还活着。

因为思考而活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