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100字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100字

《漫长的告别》是一本由(美)雷蒙德·钱德勒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4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一):漫长枯燥的故事,结尾有点小意外

对于本书,抱着放松紧张工作压力,纯属消遣的心情读完。因为很多地方要适应作者的所谓幽默感,此外人物有些杂,要回忆之前的情景,所以读懂它还真需要花点时间细读,加之文章中间很大部分有点乏味,让我经常走神,也许我头脑比较不够灵活了,今天终于把它一口气读完。结尾有了点小意外,可能不久就会忘记这本书的内容。想不出主人公私人侦探到底属于哪一类,费了那么大力气毫无所得真的有点遗憾,连个朋友和老婆都没有得到,最后一无所获,唯一的就是凶案公布于众。这就是追求的价值观?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二):侦探的浪漫情怀

钱德勒其实是一个很浪漫的人,浪漫到有点天真。所以,下笔行文会觉得有些许忧伤。

侦探是绝对的硬汉派代表,而这个故事,也是非常典型的崇高原则与残酷现实的碰撞。

从开篇到结尾,挥之不去的浪漫忧伤淡淡弥漫,悲情式的侦探和必然的故事情节,对于书读得太多太杂的人来说,这篇小说难免让人既简单又天真。这便是硬汉派小说的特点。

侦探总是坚持原则和美好品性,故事情节绝对充满人性的贪婪和丑恶,所以,结局难免忧伤。

但这样简单的小说,这样带着若有若无的忧伤的叙述,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吸引力。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三):特里是个有情有义的好人,只是马洛从来不曾去了解他

始终觉得特里是个有情有义的好人。凶杀案发生后,他知道谁是凶手,他可以选择报警,之后自己可以摆脱掉“绿帽王”的称号,可以继承妻子丰厚的遗产,从此逍遥自在的生活。可特里却选择了舍己为人,他不想让岳父一家难堪,不想让前妻一家身败名裂,他不想伤害任何人,唯有“牺牲”自己。我觉得特里之所以找马洛送自己到机场,是希望马洛能刨根究底,能阻止自己的做法。他没有必要利用马洛,因为他那两个战友无偿且更周全的安排好了一切。他感激马洛才寄出了那封信和5000块钱。没想到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马洛对特里产生了误解,也许马洛从来就曾不了解特里,于是马洛和特里永远的告别了,这个结局让我很伤感。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四):硬汉的基情

《漫长的告别》说是侦探小说,不如说是犯罪小说。私家侦探菲利普·马洛在寻常夜晚回家路上捡到正被妻子抛弃的特里·伦诺克斯,同为硬汉气质两人偶尔约酒。一晚特里暗示杀死妻子西尔维娅·伦诺克斯,让马洛协助自己逃跑。回去路上被警局暴力拘留,特里墨西哥自杀,马洛被释。随接受出版商斯宾塞请求,调查作家罗杰·韦德近来行为反常原因,到罗杰·韦德被杀,两期杀人案件逐渐揭开谜底:特里第一任妻子、韦德现任妻子、因失去特里成为空壳美人艾琳,是杀死西尔维娅、韦德的凶手。

找出真凶的过程,马洛跟社会各路人马打交道,作者借此批判社会。批判警局暴力、滥用权力、隐瞒真相,批判上层阶级的道德堕落,亲情世俗,批判新闻出版是金钱、权利的宣传工具,批判医生丧失职业道德,为医不仁。他最赞赏的,应该是看似狂妄实则对韦德十分忠诚的仆人-坎迪。

看书之前已被告知《漫长的告别》是雷蒙德·钱德勒最重要的一本小说,是集钱德勒风格的集大成者,荣获“爱伦·坡奖”年度最佳小说。钱德勒的文笔是公认的简洁、精准。他的文笔让我觉得情节推进相比于人物形象的从一而终,不是那么的重要。马洛每次出场仿佛自带bgm,不畏权贵、不惧暴力、不好金银、也不为美色所惑,一副局外人模样。能让他动心的,是“白发、疤痕脸、响亮的声音和彬彬有礼的态度”的迷路狗特里·轮诺克斯。同为硬汉,他始终不相信特里会杀人,会打烂西尔维娅的脸。收到特里的自白书确定他是替人顶罪,更是冲破重重阻碍找出真相。一直带着特里给的一千元大钞,正如他对“硬汉”友情的珍视。这是雷蒙德·钱德勒的螺丝起子的味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